「創造財富的能力比財富更重要,吸引財富的品德修養比財富更重要。財富不是金錢,而是一種思維方式。」2013年7月14日,一場千人大會在五洲賓館舉行,六祖寺方丈釋大源法師給慕名而來的聽眾開示。
暢享一場高能量素食盛宴
「大家常說:佛法難聞,明師難遇,智慧難求。如果說這是一場精神盛宴的話,那也是一種高能量的素食盛宴。它不能稱之為『心靈雞湯』,但給我們是一種高品位的素食型精神滋養。」一位聽眾這樣形象地談起自己的收穫。
會場座無虛席。本次活動是由深圳晚報社和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深圳市宗教文化研究會、普世永華文化傳播公司等共同舉辦,深圳晚報企業家俱樂部等承辦的。此次大講堂得到深圳市委統戰部、深圳市宗教局的指導。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族宗教局局長姚任,建行深圳市分行行長劉軍,深圳晚報總編輯丁時照出席活動並分别致辭。
中華儒釋道文化大講堂,是深圳晚報企業家和深圳宗教文化研究會共同打造的一個特色講座,是繼上月邀請南京棲霞寺方丈傳真法師來深開示之後舉行的第二次活動,受到企業家們的熱烈歡迎。藉此次講壇,深圳晚報社與深圳市宗教研究會籤訂了共同舉辦大講堂活動的戰略協議。深圳晚報企業家俱樂部與深圳普世永華文化公司籤訂了有關活動執行的合作協議。多方協力,共同把「中華儒釋道文化大講堂」,打造成為深圳一張有特色的名片。
走向財富自在有四個階段
大願法師演講之前,帶領千名聽眾為深圳為世界和平祈福。在講座中,大願法師以「禪與財富自在」為主題,跟大家分享正確的財富觀、走向財富自在的4個階段。
他說,財富不惡不善、不美不醜、不即不離。對待財富的正確態度應該是人天行中,責無旁貸,出世修行,少欲知足,積累資糧,廣度眾生。人生的4層境界與走向財富自在的4個階段,即富、貴、雅、覺。富是創造物質財富;貴是追求精神高貴;雅是運用財富造福社會,為社會和諧出力;覺是最高境界,就是生命覺醒,生命就是財富寶藏。財富不是金錢,而是思維方式;財富不是目的,而是覺醒自在的生活方式;財富不是知識,而是創造力;財富不是物品,而是能量。走向財富自在的過程就是不斷深入認識自己的過程。
在兩個多小時的開示中,大願闡述佛家智理,開悟人生福慧,為身處繁華都市的忙碌浮躁的心靈,帶來一縷清新,一分安寧。
活動結束後,還舉行了慈善拍賣晚宴,為天柱慈善文化基金募捐了數十萬元。
個人履歷
釋大願法師原籍湖南,1971年出生。1988年就讀於湖南財經學院,其間接觸到佛學文化,並對佛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次去麓山寺禮佛,在禮拜千手觀音時有一種不可言說的感應,於1990年8月依湖南岐山仁瑞寺天柱老和尚座下剃度出家,得天柱上人授予曹洞宗第二十五代傳人(界慧大願禪師),於南臺寺寶曇大和尚得戒,於香港寶林寺聖一大和尚得法,授予溈仰宗第十代傳人(衍慧智明禪師)。他24歲在湖南衡陽仁瑞寺升座,為中囯最年輕的方丈之一,後應廣東四眾弟子祈請,主持廣東四會六祖寺工作,是我國年輕一代高僧。近10年來出資10億在全國修建了36座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