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陸」中知福德與功德:南普陀寺水陸法會講座

2021-01-12 手機鳳凰網

2016年11月15日,南普陀寺丙申年水陸法會進入第二天,禮請南普陀寺書記、閩南佛學院副教務長照願法師為眾善信作《福德與功德的差異》佛法講座。

中午12時,與會眾功德主、護法善信齊聚講堂,合十恭請照願法師升座講法。法師慈悲開示說:著相修福叫福德,福德感應人天福報,然人天福報有漏,不究竟,離相修福才叫功德。福由善生,行善即培福,但只有在行善過程中不執著,不著做好事的相,才有功德。我們做同一件事,發心不同,所以感召得果報也不一樣。因此,我們要用智慧行善,放下我執,自在隨緣。正如《心經》所言: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法師最後勉勵大眾,要用無我的心做善事,念念回向無上菩提,回向眾生及佛道,既是功德,也是成佛的種子。

相關焦點

  • 水陸法會要幾天?參加水陸法會有什麼功德?
    水陸法會,全稱「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略稱為「水陸會」,又稱為「水陸道場」、「悲濟會」,是漢傳佛教的一種修持法,也是漢傳佛教中最盛大且隆重的法會。水陸法會需要七天七夜,以功德圓滿。水陸法會以上供十方諸佛、聖賢,無遮普施齋食為基礎,救拔諸六道眾生,並廣設壇場,使與會眾生得以其因緣與根器,至各壇聽經聞法。故在法會中所供養、救度的眾生,範圍相當廣泛,因此集合了消災、普度、上供、下施諸多不可思議殊勝功德。那麼,參加水陸法會到底有什麼功德呢?不妨看看下面的對話,就一目了然了!參加水陸法會有什麼功德?
  • 南普陀寺舉行無遮水陸法會 不收門票信眾零距離親近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南普陀寺)南普陀寺將於12月2日至8日,(農曆十月十五至廿一)啟建丁酉年無遮水陸法會,法會敦請南普陀寺方丈則悟大和尚主法,禮請廣慈長老為法會總顧問。道場即將開啟,當需內外淨潔,行止有禁。12月1日下午2時,南普陀寺舉行燻壇灑淨儀式,恭請則悟大和尚主法,領眾繞寺一匝,灑淨大壇、法華壇、楞嚴壇、諸經壇、淨土壇、華嚴壇、延壽壇。
  • 無遮水陸,感恩有你 水陸法會義工剪影
    感恩有你們,你們是世間的一股力量,在護持中踐行著佛法無我的精神。 感恩有你——花果組 花果組是義工隊伍裡的「精緻女孩」。水陸期間,每一盆花,每一桌供品,都精緻有序地陳列在各個殿堂和壇口內,這背後是他們對諸佛菩薩虔誠的恭敬之心。
  • 水陸法會的由來與演變
    資料圖水陸法會,又稱為水陸道場、水陸會、悲寂會、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等,是中國佛教法事中規模最大的儀式。它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中經唐代密教的充實發展,又經宋、元、明代的演變、成熟,一直流傳至今日,並得以繼續發展,勢頭不減。
  • 水陸法會在五臺山如期舉行,那麼到底什麼是水陸法會?
    其中水陸兩處尤為苦重,故稱為水陸大會。普度是對六道眾生悉皆度化,使之解脫。施食名為大齊,法施又名勝會。法會中救度者與被救度者集會於一堂,食與法都在一起,普攝受苦眾生。佛法傳到我國,在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虔信佛法,護持聖教,潛心對佛理深入。
  • 佛教水陸法會為何有如此大的功德福報?
    水陸法會是佛教所有法會中規模最大、功德最殊勝的法會之一,全稱「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一般歷時七晝夜,多則四十九天,被稱為「法會之王」。水陸法會為什麼這麼隆重和殊勝呢?什麼人適合來參加水陸法會呢?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走近佛門裡的「水陸法會」,一起感受水陸法會帶給我們的視覺和心靈盛宴。
  • 煙臺峆㠠寺第六屆藥師如來水陸法會通啟
    法會特點水陸法會,略稱水陸會,又稱水陸道場,悲濟會等,是中國佛教經懺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種。功德利益宋朝的宗賾在《水陸緣起》說:「今之供一佛、齋一僧、施一貧、勸一善,尚有無量功德,何況普遍供養十方三寶、六道萬靈,豈止自利一身,獨超三界,亦乃恩沾九族。」因此歷來江淮兩浙、川廣、福建,水陸佛事,今古盛行。
  • 金山:水陸法會的發源地
    2014年11月,金山寺水陸法會音樂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水陸法會,全稱十方法界四聖六凡冥陽兩利水陸普渡大齋法會。也叫水陸會、水陸齋、水陸道場、悲濟會等。它是佛教中國化過程中形成的綜合性大型法會,分超度、消災兩部分,能為死者超度、為生者祈福。佛教史書記載,水陸法會的創立發起者是南朝梁武帝。
  • 福德和功德,何來分別心
    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師又曰:「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在北傳佛教中,福德與功德有別。但在上座部佛教巴利裡面,福德和功德是一個詞。福德和功德,何來分別心。
  • 聊一聊中國佛教最隆重的一種法事-「水陸法會」
    要說中國佛教經懺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種,那就是水陸法會了,略稱水陸會,又稱水陸道場,悲濟會。這一法事最初是由南朝梁武帝蕭衍的「六道慈懺」(即「梁皇懺」)和唐代密教「冥道無遮大齋」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那麼「水陸」的含義是什麼呢?
  • 玉佛禪寺系列:為什麼打一場水陸,六道眾生都能得到利益
    一千五百多年前梁朝武帝夢遇神僧神僧告訴他六道群靈受苦無量唯有啟建水陸大齋方可救濟武帝夢醒後披閱群經方知我佛慈悲因為佛陀早已留下施食妙法救濟群靈出離苦海於是梁武帝便開創了參與法會者上供諸佛菩薩一切賢聖,下施法界一切眾生,集合了消災、普度、上供、下施諸多不可思議殊勝功德。參與水陸法會,即是發願年年超度自身的冤親債主,發心利益十方眾生。
  • 己亥年南普陀寺無遮水陸法會施放五大士圓滿焰口
    水陸法會期間,每日施放五大士焰口 晚6時,寺內燈火輝煌,光耀三界 大雄寶殿內,法器和鳴,梵唱清揚 水陸法會第五日焰口 諸功德主與廣大信眾虔心禮誦,如法作觀,至誠發願回向,祈願十方法界一切孤魂亡靈用虔誠心聆聽梵音佛語,具足正見,早日脫離苦趣
  • 法鼓山水陸法會數千人共修祈福
    法鼓山水陸法會數千人共修祈福法會廣設11壇,集合「消災、普度、上供、下施」諸多殊勝功德,邀請大眾通過禮敬、懺悔、發願、供養,清淨身口意三業、懺罪除障,從修行提升生命的意義與智慧,為十方眾生祈願離苦得樂。
  • 明代至今的水陸法會
    明初自洪武元年至五年(1368—1372年),相繼於南京蔣山修設水陸法會,其中以洪武五年正月所修法會規模最大,參加僧眾達千人。
  • 佛教最隆重的超度法會——水陸法會
    水陸法會,全稱"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也稱為「水陸道場",是我國漢傳佛教界最為盛大隆重的法會。水陸法會自梁武帝蕭衍首開,一直延綿至今,在全國各地有條件的寺院均有舉辦。由於這一法會的殊勝,每場法會都有為數眾多的參與者,盛況空前。
  • 水陸法會八天七夜在做什麼?
    水陸法會的外壇作用在於接引修行各種不同法門、根基的修行者;內壇則是整個法會與四聖六凡交流的樞紐,普同供養法法界內一切有緣含識神靈,發願度化一切有情,普利冥陽。
  • 佛教:功德和福德這兩大修行資糧,究竟有什麼區別?
    01《紅塵說禪》系列第304篇功德和福德這兩個名詞大家應該都經常聽說,但是非常遺憾的是,許多師兄可能都把它們搞混了,這裡面尤其是功德。比如我經常聽到有師兄對我說,今天做了什麼好事,增加了多少功德云云,其實這是不對的——做好事並不會有功德,只能說是有福德。
  • 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送聖儀式舉行 展環保人文內涵
    歷經八天七夜的誦經、禮懺,同時展現環保、藝術、現代、人文內涵的「2011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於2011年12月2日下午,在連綿細雨及眾人齊聲頌念佛號及鐘鼓梵唄聲中圓滿舉行送聖儀式。由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親自帶領僧團,以及參與八天七夜諸壇法會的信眾,共同祈願為世界和諧穩定奉獻心力,祝福所有眾生都能透過佛法的智慧,解脫煩惱,並藉由佛法的慈悲,化解天災、疫病的發生,為在建設人間淨土的過程中,帶來心安平安的力量,並秉持將法會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眾生,共創知福幸福的人間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