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作品裡,總會出現
各種神話傳說中的動物形象設定。像是上周剛剛完結的韓劇《九尾狐傳》裡,男主李棟旭飾演的角色,真身就是一隻
生活在都市中的千年九尾狐。以往對於九尾狐的塑造,貌似都是以女性形象為主,高大帥氣的男狐狸設定讓人印象深刻的不多。而在神話世界裡,
還有很多動物形象可供人們發揮想像、賦予故事,比如
獨角獸、美人魚等等,腦洞大開,亦真亦幻,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聊
這些奇幻意象和它們背後的故事。 逐漸黑化的九尾狐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九尾狐這種特徵鮮明的動物形象常常出現。《山海經》就有記載:「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意思是說在
青丘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狐狸卻長著九條尾巴,吼叫的聲音像是嬰兒啼哭,能吞食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氣。和現在我們印象中的魅惑形象不同,九尾狐在先秦時原本被視為一種
祥瑞的象徵,寓意國家興盛、天下太平。在漢代,它還象徵著多子多孫,是受人喜愛的瑞獸。
東漢著作《吳越·春秋》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是有關大禹的,對,就是治理洪水的那個大禹,大意就是三十歲還未娶妻的禹,在塗山看到九尾白狐,九尾是王者的象徵,並聽見塗山人唱歌,說
「綏綏白狐,龐龐九尾」,如果你在這裡「成家成室」,就定會稱王,子孫昌盛,於是他便娶了塗山氏的女孩子。一說大禹的妻子塗山氏的圖騰是狐狸,也有說塗山氏就是那隻九尾白狐,不管怎樣,從這裡都能看出來,
九尾狐一開始是能帶來吉兆的正面形象。但到了六朝時期,
九尾狐的風評就開始走下坡路了,接連被貼上負面標籤。六朝時李邏注《千字文》「周伐殷湯」,就把妲己說成了九尾狐,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也在一首叫作《古冢狐》的詩中,將狐與禍國殃民的女子聯繫在一起。最晚在北宋時期,九尾狐被妖化,成了妖媚惑主的代名詞。
明代小說《封神演義》更是將千年九尾狐狸精附體妲己的妖媚之性,大加發揮,寫了她做的許多壞事,至此九尾狐就徹底變成了人盡皆知的壞妖精。
直到今天,還是有眾多影視劇取材於《封神演義》,演繹和傳播著九尾狐所化的美豔女人蘇妲己,設法迷惑紂王的故事。
從代表太平祥瑞到變得妖化魅惑,被人為添加象徵意義的九尾狐,其實是一步一步「黑化」的。 獨角獸的象徵
在西方神話中,獨角獸代表
高貴、高傲和純潔,投資界很火的「獨角獸」的概念就是類比了它的稀有高貴,把從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成功企業稱作「獨角獸公司」。
但是,和九尾狐跌宕起伏的形象變化一樣,獨角獸也
並非一直是聖潔的象徵。在中世紀時期,作家們經常不約而同地把獨角獸描繪成一種
充滿力量但非常危險的動物。它性情兇猛,喜歡年輕女孩。
在《博物學家的神秘動物圖鑑》這本書中,
具體呈現了那時的獨角獸形象:「12世紀時,菲利普 • 德 • 塔恩在自己的作品《動物志》中寫道:如果一個人想要獵捕它、抓住它、誘騙它,可以走進森林深處,那裡有它的洞穴。將一個處女留在那裡,並且將她的乳房露出來。獨角獸聞到她的味道,便會來到女孩身邊,親吻她的乳房,並且睡在她的懷裡,這樣它就走向了終結:獵人可以趁著它在沉睡將它殺死,也可以將它活捉。」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了
白色的獨角獸,優雅又純潔,至今依舊被很多人喜愛。
額頭正中間長著長長的角,是西方獨角獸的基本特徵,傳說中獨角獸的角有
解毒功能,可以用來治療疾病,甚至延長人的壽命。關於西方獨角獸的原型,有種說法認為是
印度犀牛。印度犀牛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單角犀牛,鼻子上有一隻長約60釐米的犀牛角。也有人把
獨角鯨與傳說中的獨角獸聯想在一起。獨角鯨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北冰洋海域,它們最引人注目的特徵就是呈螺旋狀向前生長的長牙,長度可達2—3米,因為長得像角,所以得名獨角鯨。
有關美人魚的傳說大家肯定都聽過,尤其是安徒生童話裡,小美人魚和王子的愛情故事更是人盡皆知。美人魚給人的印象普遍是美麗動人的,但有些確信自己見過它們的人,則認為並沒有想像的那麼漂亮,哥倫布曾經說他
「見過三隻美人魚直立在海面上,但是它們的樣子並沒有我們描述的那麼美麗,雖然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們的臉的確像人臉。」在中世紀的《動物志》上,美人魚被描繪成了好幾種樣子,但共同點是,
它們會唱歌,而且唱得很動聽,還會演奏多種樂器,每個人聽到後都會忍不住靠近,而當人靠近時就會昏昏睡去,這時美人魚看見人睡著了,就會把人殺死。也有說,美人魚專吃水手,通過歌聲把水手吸引到水裡。
雄性美人魚很少被看到,因為出海捕食的都是雌性美人魚。關于美人魚的原型,一般認為是
海牛或者儒艮。海牛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在哺乳時,雌海牛用一對偶鰭將孩子抱在胸前將上身浮在海面,半躺著餵奶,這一點與傳說中的美人魚很相似。
而儒艮與海牛同屬於海牛目,外觀也相近,但尾部的形狀不同,浮出水面時也常被認作「美人魚」。
神話中的動物在影視作品或者文學作品中的
出場率極高,也一直以來
引發著人們的探索和好奇。除了上述所說的九尾狐、獨角獸、美人魚,你有沒有想過,
《魔獸世界》《指環王》《權利的遊戲》等影視劇、遊戲中的諸多形象,如獅鷲、牛頭人、半獸人、矮人、幻鳥、雪怪等等,
都有著怎樣的來歷和故事?有沒有原型呢?
幻作真時真亦幻
每種動物的來歷均有出處
科普與文化結合
40多種神秘動物,100餘亞種,古今中外全覆蓋
滿足你對奇幻動物的所有好奇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限時4.25折
想購買更多未讀好書,可在噹噹使用200-40優惠碼
4D2XWV
(複製上方優惠碼,結算時使用)
你對哪種神秘動物最感興趣?
你印象比較深刻的神話故事是哪一個呢?
評論區聊聊吧~
編輯 = 半糖
封面 = 《博物學家的神秘動物圖鑑》
圖片 = 《封神榜》《最後的獨角獸》《納尼亞傳奇》《博物學家的神秘動物圖鑑》、
網絡
商務合作 wd@unreadsky.com
保持好奇的心,了解下世界奇幻文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