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很多人說的這不是一部單純的愛情片,她包涵了更多纖細的有關生命的表達。我想所謂互相救贖,給予愛的能力比給予愛更重要。春樹吃下櫻良的胰臟,櫻良的靈魂住進春樹的身體,人與人就是在奇妙的相遇離別下,相互成就相互改變再開始新的契機。
有人說「沒有人不愛獨處,除非他不愛自由」我曾經也是這麼想,我一個人上課,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圖書館,一個人看小說。我不懂為什麼他們非要另一個人陪伴呢,無論是朋友還是女朋友,對於我來說都不太重要,我的世界啊,有自己就夠了。
突然一個小小姑娘闖進了我的生活,帶我吃很多好吃的東西,和我一起去旅行,第一次玩真心話大冒險。一切都和以前一樣,好像又不一樣。
那時候我才突然發現,我渴望陪伴,重要的是她的陪伴,她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多長時間了,可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就讓我陪她走過最後一程吧。我想試一試,兩個人。
以前覺得有個臺劇裡臺詞說的很好:「因為擁有就是失去的開始。」
男主自始至終沒有叫過女主的名字,因為知道她早晚會離開,害怕自己失去,索性根本不去嘗試擁有。或許臺劇說的沒錯,人一生都是在不斷擁有的過程,等到終點再失去所有雙手空空而去。但是女主的一言一行都在告訴我如何珍惜當下。
人生就這麼長,我們不可能不失去,所以不要害怕擁有,即使結果失去了曾經擁有的也曾填補那一段時間的歲月,不管想要什麼都努力去試一試,不要害怕。
櫻良和春樹互相影響又互相理解,也許這一生的意義就是和彼此相遇。
兩人的感情是不能以愛情或是友情能簡單概括的,這是一場註定的相遇也是相互的救贖。
那天春樹問生命的意義,櫻良只是告訴了他當下的想法。而現在,她離開後的這些年,那個叫光陰的傢伙都會告訴你。
所有答案因循著愛的軌跡,明媚地糾纏著,照亮了整個青春,整個回憶。
當生命被下了病危通知書,怎麼會不恐慌,怎麼會不害怕,怎麼會不沮喪?
但除了害怕,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
將想做的事情列成清單,與最想要在一起的人共同完成。剔除生命中那些我們並不喜歡的過客,因為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
真實地面對自己,面對生命和死亡,靜靜地思索能感知生命的厚度。在別人的生命留下溫暖的足跡,那些美好的記憶即便是在人走後,仍然能歷久彌新。
這是一堂死亡教育,是我們每個人都缺少的一堂課。
看完這部動漫,最想說的這是一部哲理片。
劇中女主角的死有些令人意外,因為謀殺而非病魔。但雖是預料外,也在情理之中,所以男主角才會說:「她,不算遇害。」。
女主,名叫櫻良,她的生命確實也像櫻花一樣開得絢爛,死得更是壯美。男主叫春樹,春樹長生,記憶裡有櫻花的絢爛,於是兩者都打到了達到了「繼續活著的目的」。你因我還深深的記著你,你在我的生命裡和我一起存在!
其實這部電影蘊含了滿滿的日本這個民族的審美,「櫻花凋零飄落的美」,生命的長短並不重要,關鍵在於要把當下的生命變得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