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嶽#現在網上最火的兩個哲學學者大概就是王德峰和王東嶽了。他們一個在東,身居復旦,面朝大海,姓名中有一個「峰」字,我們姑且將他稱為「東峰」;另一個在西,隱居終南,靜享蒼山,姓名中有一個「嶽」字,我們姑且將他稱為「西嶽」。
之所以把他們兩位放在一起比較,並非是因為他們在思想上有什麼關聯,更非是因為他們在經歷上有什麼交集,而是因為他們都是網上受關注度和認可度很高的哲學學者,他們的知名度和思想傳播範圍已經超出了哲學愛好者的小眾圈子,而達普通的知性人群。
王德峰名氣之大,大概已達網紅級別,只要有人在頭條發文說「復旦名師」,就有不少人對號入座,以為指的就是他,「復旦名師」儼然已成了王德峰的代名詞。王東嶽的大名經常會從周圍朋友口中傳出,有不少人被推薦讀他的書,到網上商城搜他的書,也是售賣商家一大片,生意似乎都還不錯,可見東嶽先生已經深入人心。
他們兩人都姓王,前者是科班出生,名校名師,後者是野路出身,一介布衣。前者因講課風趣、見解精到而出名,後者因博古通今、驚世創見而出名。前者論文無數,但未見獨特創見,後者有獨特創見,卻未見發表論文。兩人的共同點是,都對哲學有天然的興趣,一生唯志於哲學,縱使其它領域有千般誘惑,也不出哲學之門。
王德峰1956年生於江蘇,在中學時期就萌發了哲學興趣,曾經閱讀佛家經典《金剛經》。1978年考入復旦大學哲學系,畢業後曾擔任五年編輯,後來重新回到復旦學習哲學,先後獲得哲學碩士、博士學位,期間雖然有很好的經商機會,但因為立志於哲學,最終放棄。
如今,王德峰是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曾經擔任復旦大學復旦學院副院長、任重書院院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意義。他講課風趣幽默,經常能聯繫現實生活闡釋深奧哲理,被復旦學生稱為「哲學王子」。他也不乏學術上的創見,例如他把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創見性的稱為「社會權力哲學」。
王東嶽1953年生於陝西,畢業於西安醫科大學,獲得醫學碩士學位。雖然他有良好的醫學教育背景,但他對哲學問題卻更感興趣,上大學期間由生物滅絕問題的思考,引發了他關於哲學的朦朧思想,後來在終南山下經過二十多年的潛心探索與思考,終於提出具有創見性的哲學理論——遞弱代償理論,並出版了專著《物演通論》,隨筆集《知魚之樂》,以及彙編本《人類的沒落》。
王東嶽曾做過西北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以及西安交大管理學院的東方文化客座教授。他講述自己思想的視頻令聽者腦洞大開,在網上廣為流傳。人們驚嘆於他的博學與創見,著名文化節目主持人梁冬偶然結識王東嶽後,曾以「驚為天人」來形容他。
王德峰與王東嶽帶著他們各自的哲學興趣,以各自的方式追尋著哲學的答案。網友們和復旦學子一樣,也十分喜歡王德峰教授的講座,但也有部分人質疑他在上課時抽菸,對此他在每次講座開始時都會致歉,稱自己菸癮極大,如果不抽菸,講課就會萎靡不振,請求聽眾的原諒。網友對王東嶽的看法則呈現比較嚴重的兩極分化,一部分人把他看做是當代哲學大師、聖人,一部分人則把他貶斥為不夠專業的「民科」,同時也有一部分人認為不論王東嶽的思想正確與否,他這種獨立創新的哲學探索精神應當被尊重和鼓勵。
我們可以看到,「東峰」王德峰教授和「西嶽」王東嶽先生,不論在思想上還是經歷上都相去甚遠,仿佛一個在東,一個在西,差別極大,但他們對哲學的興趣與執著卻是相仿的。他們以各自的方式將哲學融入人生,又以各自的方式向世人傳播著哲思的智慧,受到廣泛的認可,雖然它們各自也都有被人詬病的方面,但瑕不掩瑜,我們期待更多像他們這樣既真誠追尋真理,又受大眾喜愛的智者出現。
作者:哲意君 | 有哲意的人生更值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