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載機返航航母甲板滿了咋辦?美金牌飛行員手繪空中如何排隊

2021-01-09 新青年讀書筆談

駕駛戰鬥機降落在航母上,恐怕是飛行員技能的最高境界了。與陸地降落不同,航母是在航行中的,即使海面上風平浪靜,航母甲板總會有上下起伏顛簸。而且,飛行員駕駛飛機返回航母時,往往已經筋疲力盡了。如果這時,航母甲板上已經停滿了飛機,沒機位了,怎麼辦?美軍F/A-18「大黃蜂」金牌飛行員萊克斯手繪教你!

沒錯,就是這個小夥子!

如果你是一名飛行員,正駕駛戰機接近航母,那麼要在進入航母周圍10海裡之前跟航母人員聯繫,詢問能否降落。如果航母人員說,不行,現在甲板上忙著呢,那麼就得排隊等著。怎麼排隊呢?以航母中心以左2.5海裡處為圓心,畫一個半徑為2.5海裡的圓,排隊的飛機就繞這個圓飛行,飛行高度為1500英尺(約457米)起。

這個飛行高度是1500英尺「起」,不是固定數值。為什麼呢?因為可能有不止1架飛機在排隊啊!戰鬥機常常以編隊為單位去執行作戰任務,再以編隊形式返回。如果一個編隊4架戰鬥機同時回來,又都要排隊等待降落,那麼就都要繞著這個半徑為2.5海裡的圓飛行,但飛行高度要錯開。

這時,航母人員就會給不同戰機分配不同的高行高度,兩架飛機的飛行高度間隔至少為1000英尺(約300米)。如果有多架飛機在等待降落,你就會看到左舷上空有好幾架飛機在不同的高度上繞圈飛。直到航母人員通知他們可以降落,給他們分配降落代號,飛機才能改變飛行狀態,準備降落。(紅藍對抗)

相關焦點

  • 艦載機找不到航母怎麼辦?飛行員最牛做法:直接降落到了貨船上
    文/白夜 眾所周知,航空母艦有著海上霸主之稱,這種大型水面艦艇的主要作用就是作為艦載機的平臺,同樣,航母的主要進攻方式就是利用搭載的艦載機進行聯合作戰。雖然開創了先例,但那時的艦船並不是移動的,也不存在飛行員找不到「航母」的問題。要知道艦載機降落條件是非常苛刻的,任意某個降落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失敗降落,至今美國海軍仍有艦載機降落失敗的典例。不過世事無常,發生在1983年6月的一次偶然事故讓人們刷新了對艦載機降落的認知。在當時,一架英國的「海鷂」式戰鬥機從一艘航空母艦的甲板上起飛,進行海上訓練。
  • 出鞘:為何航母要擁有全甲板攻擊的能力
    一般來說,航母艦載機的作業環節大致有6類,即機庫駐留、升降調運、整備作業、起飛、空中作戰和著艦。除去空中作戰不談,其他5個作業環節就像組成木桶的木板一樣,共同決定了艦載機的架次效率。在航母發展的初級階段,由於艦載機加油、掛彈的工作流程安全標準較低,且活塞式飛機的耗氧量、發熱量也都比較小,因此艦載機整備作業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 81192,國產航母已備好,請返航!
    【來源:央視軍事】4月1日緬懷海空衛士王偉「呼叫81192,這裡是553,我奉命接替你機執行巡航任務,請返航!」「81192收到,我已無法返航,你們繼續前進!」19年前的今天他用生命保衛祖國領空2001年4月1日美國一架偵察機侵犯我南海領空我軍隨後派出兩架飛機跟蹤攔截美機突然撞向我殲-8Ⅱ戰機編號81192的飛行員王偉
  • 中國航母特混艦隊已組建,外媒:003航母開工,艦載機飛行員短缺
    此前,中國海軍已經裝備了一艘了由蘇聯「瓦良格」號改造而來的「二手航母」遼寧艦,現在再裝備一艘同等噸位的國產航母,中國海軍也成為戰後亞洲第二個同時裝備兩艘航母的水面作戰力量。與第一個印度海軍不同的是,中國海軍裝備的兩艘航母都屬於中型航母,滿載排水量接近7萬噸,且可以起降重型固定翼艦載戰鬥機,其整體作戰性能不可同言而語。
  • 「全甲板攻擊」思想的指導下的美國航母,從航母艦島看航母內部的...
    而上一期主要介紹了最核心的「如何最快速度收放戰機」的問題,而這一戰術理論也包括軍艦的內部設計,優化軍艦內部設計這一點對如何高效運用「全甲板攻擊」理論至關重要。所以今天我們就通過航母內部的一些設計看看內部的設計如何影響「全甲板攻擊」這一作戰理論。
  • 航母的斜角甲板為何是斜線而不是直線?
    這個問題實際上涉及兩個方面,一是「為什麼斜角甲板大致按照甲板對角線而非邊線布置」,另一方面則是「斜角甲板前部為什麼是斜邊而非直邊」。這樣講一下,就比較全面了。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斜角甲板之所以不沿飛行甲板邊線布置,原因在於斜角甲板在航母上主要作為降落區。
  • 美媒:俄航母就是艘不幸的破船 即便修好也沒艦載機
    該艦從2018年開始進行大修,如果能再次出海航行的話,它將年滿37歲。而俄羅斯方面希望讓該艦再服役5年的時間。俄羅斯海軍希望該艦在2020年代末最終退役時,但目前俄軍仍未明確表示將如何取代「庫茲涅佐夫」號航母。300多米長的「庫茲涅佐夫」號於1990年服役,但從一開始它就是一艘不幸的船。
  • 我國雙航母已完成海訓,新的航母艦載機該如何製造?
    檢驗航母的戰力,首先看的就是航母的艦載機。我國這兩艘航母攜帶的艦載機均是殲-15。遼寧艦能攜帶24艘的殲-15,而山東艦則能攜帶36艘殲-15。為了提高航母戰力,我們勢必要打造新的航母艦載機,那麼新的航母艦載機該如何建造呢?
  • 如果航母被擊沉,已經起飛的艦載機怎麼辦?第三種情況最致命
    海戰時,航母就是一座座移動機場,但如果航母被擊沉,或者飛行甲板遭到破壞,已經起飛的艦載機該怎麼辦?但是,如果航母在海戰中被擊沉了,已經起飛的艦載機該怎麼辦?縱觀歷史,如果發生此事,艦載機有三種結局。最幸運的情況--降落在其他航母上雖說航母的防禦能力讓其並不容易被擊沉,但是破壞航母的飛行甲板還是很容易做到的。一旦甲板遭到破壞,艦載機便無法降落,這時候最好的情況就是在別的航母上降落。
  • 戰鬥中,如果航母被擊沉,起飛的艦載機怎麼辦
    航母沉沒了,艦載機會尋找任何能降落的地方降落,實在沒辦法就只能在海面上迫降,儘可能保存飛行員和飛機,比如最近熱播的《血戰中途島》,日軍四艘航母全部被擊沉,返航的艦載機只能在海面上降落,因為戰鬥海域距離日軍控制的陸地太遠,附近的驅逐艦、巡洋艦、戰列艦又不具備讓艦載機降落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艦載機會儘可能在己方軍艦附近降落
  • 航母出海後被毀,已經出動的艦載機該怎麼辦?我國招數值得學習
    也正是這樣,如今國際局勢緊張,不少人都擔心,如果航母航母出海後被毀,已經出動的艦載機該怎麼辦?很顯然,艦載機是不能立刻回到甲板的,但是依舊會有應急措施,其中我國的招數最值得學習。我國會派出加油機緊跟艦載機後面,如果航母墜毀,加油機可以隨時為艦載機提供汽油,空中加油雖然難度係數大,但我國已經可以成功實現,這一點引起了很多國家的認可。
  • 在沒有GPS全球定位的二戰時期,艦載機是如何找到航母返回的?
    二戰時期如何讓飛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艦載飛機找到敵人、標定方位、完成攻擊,然後還能直接返航?其實道理很簡單,就像是我們小時候玩過的帶天線的遙控小汽車一樣,我們在這邊發射指令信號,那邊用天線一接受就知道怎麼走了。只不過被遙控的對象變成了艦載機,而解讀信號、操作飛機方向、速度的變成了飛行員而已。
  • 航母上有一不起眼的小車,比法拉利還貴,用不起咋辦?印度有辦法
    導語:航母上有一不起眼的小車,比法拉利還貴,用不起咋辦?印度有辦法航母在海上是龐然大物,由於本身價格昂貴,本身又有很多精密的部件。所以需要按時進行維修保養工作,這樣才能延長航母的使用壽命。說到世界上擁有航母數量最多的國家,那肯定就非美國莫屬。美國擁有11艘核動力航母,每一年投入在軍事上的費用也非常高。其實,航母本身並不具備作戰能力,需要依靠艦載機強大的火力來保護。所以,艦載機對於航母來說十分的重要。在美國的福特號航母上,能夠搭載75架艦載機,這些艦載機的造價都不低。美國的F-35C戰機,F-35有3種不同的型號。
  • 零式戰鬥機是如何在航母上起降的
    作為資深的「母艦屋」(海軍艦載機飛行員對於自己的別稱,類似於日本海軍驅逐艦長的「水雷屋」),山本少佐駕駛零戰度過了最初的艦載機飛行員生涯,有著相當多的航母起降經驗,並經歷了奇襲珍珠港、印度洋作戰、珊瑚海海戰等諸多重要戰役,於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前線的空戰中負傷後回到本土,駕駛「紫電改」參與了本土防空戰,最終倖存到了戰後。本文摘錄編譯自他的回憶文章:《零戰是這樣在航母上起降的》,僅供讀者參考。
  • 航母的艦載機到底是採用滑躍起飛好,還是彈射起飛好?
    直到現在,艦載機的起飛系統無非是靠彈射器(以「尼米茲」號航母為主)和滑躍式甲板。(注意:二戰時期的日本航母大多採用全直通甲板,艦載機的起飛更貼切滑行起飛,而美國的全直通甲板在後期便轉變為彈射起飛) 當然,採用滑躍起飛的艦載機只是適應物理層面的推動,完成起飛主要靠艦載機本身的推動力。所以,艦載機發動機必須在短時間、短距離內推動飛機達到起飛速度,才能避免出現艦載機衝出甲板卻無法獲得升力而墜海的事故。
  • 075加裝滑躍甲板秒變航母?西班牙前車之鑑,垂降戰機並沒那麼神
    航母才是真正的艦載機母艦,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奪取戰場制空權,並且使用艦載機進行各種攻擊任務!所以航母最關鍵的就是儘可能多的裝載艦載機,並且艦載機的綜合性能要優秀!這就造成了航母和兩棲艦的本質區別,航母沒有塢艙,但是卻有寬敞明亮的機艙,為的是儘可能多的存放艦載機。
  • 中途島海戰中,為什麼日本飛機不直接用炸彈攻擊美軍航母?
    回到正題,日軍地勤人員只要適當改動航彈的定時引信就可以了,九七艦攻、九九艦爆肯定掛滿了炸彈,考慮到中途島上也有鋼筋混凝土工事,日軍飛機肯定也掛在了800和500千克航彈,只要改動定時引信設定的參數就能用來攻擊航母。
  • 航母甲板空蕩蕩十分不解
    不過最新傳來的消息表明,我國國產航母山東號再一次揚帆起航從大連造船廠駛離,只是這一次離開大連造船廠的山東號依舊是甲板空蕩蕩,甚至連之前曾經出現過的艦載直升機都已然不見,這又是要去執行什麼任務?對此,有網友分析認為,山東號此行可能失去接收艦載機部隊準備展開常態化訓練。
  • 從無到有、從大到小——航母艦島百年發展簡史及展望
    航母剛出現時沒有艦島,只有一個平直的全通式甲板。當時的人們也弄不清航母該如何設計,向什麼方向發展,只能摸索著前進。簡單在巡洋艦、貨輪或商船上加裝飛行甲板,用立柱支撐起來,成為一艘能起降飛機的航空母艦,稱為第一代平原型航空母艦。英國「百眼巨人」號是第一艘鋪設全通式甲板的航母,沒有艦島。
  • 圖鑑:「尼米茲」級超級航母 「杜魯門」號飛行甲板賞析
    「杜魯門」號航艦的甲板全長達到332.8米,本身就像是陸地上的大型飛機場一樣,全寬達到76.8米。艦上共裝有4部蒸汽彈射器,每部彈射器長度達到70多米,並附帶蒸汽回收器 。蒸汽彈射器可產生約520psi的壓力,能將30噸重的艦載機加速至340公裡的起飛速度,而且可彈射4架飛機同時升空,在1個小時內可保證40架飛機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