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的關鍵是帶領貧困群眾精準脫貧,
西戌鎮沙河村在縣扶貧辦的大力支持下,
以香菇種植為抓手,
成立香菇扶貧產業基地,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變「輸血」為「造血」,
成功帶領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來到香菇基地,一排排香菇大棚錯落有致。大棚內,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一個個長約40釐米的香菇棒。據了解,該基地2018年籌建,2019年8月購進15000個香菇棒正式投產,截止到今年4月份,香菇產量已經達到3.6萬斤,銷售額達18萬元。
西戌鎮沙河村黨支部書記 牛獻兵
「在鎮黨委的號召下,我們先後到河南多地參觀考察,看了以後,我對香菇有了更深的了解,第一香菇適合咱們這的老百姓幹,第二香菇營養價值非常高,第三市場前景很好。」
在大棚附近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忙著分揀香菇。基地工人大都是附近村的貧困戶,工資實行按勞分配,平均一天可掙50多元,年收入1.5萬元左右。此外,基地還吸納了沙河村和雞鳴鋪村59名貧困戶入股,每人每年還可以分紅。截止目前,59名貧困戶已全部脫貧。
沙河村脫貧戶 江月梅
「在家也沒事幹,我們村建立了一個廠子,來這幹點活也挺好的,很高興,在家閒著也是閒著,有事幹,挺好的來掙個錢,減輕家裡的負擔。」
為進一步擴大規模,今年2月,基地再次投資10萬元,購進了製作香菇棒的生產線和材料,自主生產香菇棒,真正掌握香菇的生產技術。目前,已成功培育出了25000個香菇棒,預計到8月份便可以長出香菇,產量可達5萬斤左右,銷售額可達25萬元。
香菇扶貧基地負責人 牛保財
「生產上很好掌控,每個老百姓在這裡幹一段時間都可以自己回家創業,好經營,好管理。」
西戌鎮沙河村黨支部書記 牛獻兵
「我們的計劃是分3步走,第一掌握香菇的培養技術,第二是掌握香菇棒的製作技術,第三我們要把香菇的深加工做強,這樣不僅把我們村的扶貧產業做強,增強集體收入而且能保證我們村的貧困戶穩定脫貧,我希望是讓村民都去種香菇,讓全村靠香菇致富。」
香菇素有「植物皇后」之稱,
不僅味道鮮美,
而且營養豐富,
是人們鍾愛的美味。
小小香菇,
圓了人們的致富夢!
本臺記者:苑甜科、李揚
編輯:崔佳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