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小七孔:「村社合一」結出「產業致富果」

2020-12-25 金臺資訊

近年來,荔波縣小七孔鎮緊緊圍繞產業革命「八要素」,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把黨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產業發展優勢,助力脫貧攻堅。

築牢組織體系基礎,夯實根本保障

切實發揮黨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領導作用,夯實集體經濟發展組織基礎,推動村「兩委」班子成員和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人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同時,結合各壩區發展需要,以服務指導為原則,開展產業種植、管理、技術服務、營銷等工作,實現產業發展有組織引領,有龍頭企業帶動。目前,全鎮13個村黨支部書記全部依法擔任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董事長,村「兩委」部分班子成員作為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董事會成員。

優化產業發展模式,改進生產方式

推進「村社合一」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積極探索「龍頭企業 合作社 農戶」發展模式。在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組織帶領下,引進龍頭企業進駐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將村集體閒置的資源資產入股龍頭企業,鼓勵帶動農戶通過土地入股、流轉或參與務工方式實現增收,不斷優化利益聯結機制,把村集體、龍頭企業、農戶打造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發展共同體。目前,全鎮已成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13個,村民全部加入合作社成為股東,推動實現「三變」改革目標。

因地制宜瞄準項目,發展規模產業

以產業扶貧為重點,瞄準適宜產業項目,發展壯大特色產業規模。全鎮5個壩區結合自身區位和資源等優勢,按照「一壩一策」選準高效經濟作物,並與貴州五象實業有限公司、貴州四季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荔波縣興心桑蠶養殖有限公司、荔波縣金荔百香果種植髮展有限公司、荔波縣南方農業專業合作社等龍頭企業進行合作,推動產業發展規模化、市場化、高效化。目前,5個壩區共2704.74畝耕地分別形成以百香果、桑蠶、食用菌、馬鈴薯、羅漢果等為主導的規模產業。

開展技術教育培訓,培育新型農民

為深入推動農村產業革命,積極打造一批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聚焦產業發展和農戶所需實際,通過農技專家、專業技術培訓機構以開展現場指導、不定期進行集中會診等方式,以「室內培訓 田間地頭操作」「群眾會+現場教學」、外出學習借鑑等方式,實現培訓生產「兩不誤」、技能收入「兩提高」。截止目前,已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18場次,培養了一批紮根農村的「土專家」「田秀才」26人。其中,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7人。(文/圖:吳柔)

相關焦點

  • 避暑貴州:荔波小七孔,奇山異水天下秀
    遊荔波小七孔漱石穿松誠可愛,飛流斷碣亦稱奇。此番識得荔波水,異日重來定有期。第三日,驅車兩百多公裡,前往著名的荔波小七孔。小七孔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世界自然遺產,國家5A級景區,保存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種景觀於一體,充滿了神秘、奇特的色彩,有「超級盆景」的美譽。
  • 地球上的綠寶石,荔波小七孔景區一日攻略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山風與海棠果荔波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世界自然遺產地,被稱為地球的綠寶石。小七孔景區是貴州的小眾景點,建造於道光15年間,至今保存完好,建築工藝實在令人驚嘆。晴天的小七孔如夢如幻,非常美。
  • 強農業 美農村 富農民——遼寧鐵嶺「村社合一」走出產業扶貧新路
    近年來,遼寧省鐵嶺市推行「村社合一」,既抓住了基層黨組織發揮作用的切入點,又找到了農村黨建工作與經濟發展的結合點,為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功能,推動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探索出一條新路。「支部+合作社+貧困戶」帶動貧困戶增收2019年,鐵嶺開原市林豐滿族鄉新邊村立足實際,充分發揮村裡菸葉種植傳統優勢和幫扶單位資源優勢,成立「村社合一」的新邊菸葉種植合作社,著重發展菸葉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
  • 紅土地結出「幸福果」
    初冬時節,湖南省嶽陽市平江縣童市鎮合旺村許多村民家門前的地坪上,鋪滿了金黃的油茶果。這些油茶果會統一運送到加工廠制油,村民能從油茶銷售所得中分紅。合旺村所在的平江縣是革命老區,吳小斌看到紅土地上結出「幸福果」,格外開心。 合旺村位於低山丘陵地帶,十分適合種植油茶樹,但以前油茶林管理粗放,在種植方法和品種選擇等方面存在不少問題,產籽量和出油率都較低。2017年,該支隊邀請地方農技專家實地調研當地土壤、水文情況和氣候特點,最終與村黨支部研究決定改良種植技術,大力發展油茶產業。 合旺村黨支部書記王瑛曾在該支隊服役。
  • 荔波大小七孔、水葩水寨、荔波古鎮3天就夠的旅遊玩法
    【小七孔景區】,國家AAAAA級景區,抵達景區後換乘電瓶車,貴州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地、地球腰帶上的一顆綠寶石;遊覽碧波臥龍潭,聆聽翠谷瀑布的自然音樂、沐浴在讓人沉醉的水上森林,可以在水中嬉戲,接著徒步遊覽六十八級跌水瀑布、拉雅瀑布、及距今178年的小七孔古橋,讓你體驗小橋流水般的青春氣息。
  • 貴州旅遊6日最強攻略:茂蘭-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戶苗寨-鎮遠古鎮
    國慶節馬上到了,還沒想好去哪兒玩的網友看過來~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貴州旅遊線路:茂蘭-荔波-西江-鎮遠,希望你們看完後別再為去哪頭禿啦!行程預覽D1:晚上坐飛機到荔波機場,然後住在荔波縣城。D3:早上坐大巴去荔波小七孔,玩一整天,住宿在小七孔西門。D4:早上坐大巴去西江千戶苗寨,玩下午+晚上,住宿在千戶苗寨。D5:早上坐大巴去鎮遠古鎮,玩下午+晚上,住宿在鎮遠古城。
  • 江川六十畝村:「文明花」結出「小康果」
    小積分激發大能量「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黨員。」六十畝村黨總支創新提出的「1455」工作思路中的「1」,指的是六十畝村的核心管理機制「黨員積分制」。「文明花」結出「小康果」嚴謹認真的「門前三包」帶來了鄉村環境質的飛躍,鄰裡間守望相助帶來其樂融融的幸福氛圍……村民們創造著文明,也享受著文明帶來的成果。在六十畝村,老有所依、幼有所養,貧有所扶、困有所濟,能者勇挑重擔,弱者皆有所顧。
  • 荔波黎明關水族鄉:特色產業促增收
    今年以來,荔波縣黎明關水族鄉緊緊圍繞產業革命「八要素」,全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打造農旅一體化發展模式。黎明關水族鄉百香果種植基地,2019年全鄉建成百香果基地1100畝,今年新增種植1551畝,全鄉累計建成百香果基地2651畝,完成縣下達任務數的139.3%,種植面積位居全縣第一。黎明關水族鄉將板寨壩區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示範壩區,通過種植以百香果為主、套種其它經濟作物的方式,著力打造板寨壩區千畝百香果示範基地。
  • 西戌鎮沙河村:香菇棚裡孕育脫貧夢,結出致富果
    精準扶貧的關鍵是帶領貧困群眾精準脫貧,西戌鎮沙河村在縣扶貧辦的大力支持下,以香菇種植為抓手,成立香菇扶貧產業基地,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變「輸血」為「造血」,成功帶領村民走上致富道路。基地工人大都是附近村的貧困戶,工資實行按勞分配,平均一天可掙50多元,年收入1.5萬元左右。此外,基地還吸納了沙河村和雞鳴鋪村59名貧困戶入股,每人每年還可以分紅。截止目前,59名貧困戶已全部脫貧。
  • 陝西旬陽:「支部引領·村社合一」 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量」
    近年來,陝西省旬陽縣積極探索「支部引領·村社合一」模式,走出了一條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新路子,全縣169個貧困村集體經濟年經營收益均達3萬元以上,消滅了「空殼村」,呈現出黨建強、發展強的良好局面。強引領深融合抓住「關鍵點」該縣把支部引領作為村社合一的發展基礎,把能人帶動作為村社合一的關鍵。建強村級班子。
  • 商城縣:「黃金樹」結出致富果
    新建坳村是個深山區村,作為土生土長的新建坳村人,今年48歲的謝青梅對當地種植結構單一、群眾收入微薄深有感觸。怎樣才能增收致富呢?通過四處請教、查閱資料,謝青梅決定在家鄉嘗試種植具有「黃金樹」之稱的紅豆杉。
  • 「文明花」結出「小康果」
    小積分激發大能量「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黨員。」六十畝村黨總支創新提出的「1455」工作思路中的「1」,指的是六十畝村的核心管理機制「黨員積分制」。「文明花」結出「小康果」嚴謹認真的「門前三包」帶來了鄉村環境質的飛躍,鄰裡間守望相助帶來其樂融融的幸福氛圍……村民們創造著文明,也享受著文明帶來的成果。在六十畝村,老有所依、幼有所養,貧有所扶、困有所濟,能者勇挑重擔,弱者皆有所顧。
  • 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貴州荔波出行攻略
    夏季(6-8月),大小七孔水調正藍,茂蘭水上森林青山綠水。秋季(9-11 月),天高雲淡,紅葉斑斕,大小七孔裡一片大好秋色。冬季(12-2月),元月初到2月底,茂蘭景區內七彩梅花翩然綻放,和瑤山民族風情交相輝映。穿衣指南:夏季的荔波挺熱,穿短袖T恤、短褲、涼鞋就可以,尤其注意防曬,4月下旬-8月是雨季,記得帶上雨具。
  • 種下「搖錢樹」 結出「黃金果」
    別小看這小小臍橙,是我種下的『搖錢樹』,結出了致富的『黃金果』哩!」劉永安說這話時,在一旁剪果的妻子擦了擦額頭的汗,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看著這掛滿枝頭黃澄澄的「金果子」,劉永安不由得回想起曾經那段苦日子。2016年,他因意外摔傷導致雙側顱骨缺損,產生巨額醫療費用支出,後期入院手術治療還需要大筆費用,而家裡年邁的母親需要照顧,女兒還在上學,一家人的生活很是艱難。
  • 貴州小七孔,水、石、樹相依相偎,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地方」
    來到貴州旅遊,很多人推薦要去荔波看看,尤其是小七孔景區,可以說是貴州版本的九寨溝,融山水於一體,它的地貌是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中國喀斯特,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地方之一!從貴陽到荔波的交通不算方便,雖然有直達大巴但車程較遠,比較方便省事的行程是自駕或者直接跟團,我是選擇跟了個兩日遊的團,小七孔+西江千戶苗寨。
  • 坐臥在地球腰帶上的一顆「綠寶石」——浪跡天下之荔波小七孔橋
    景區北首有一座建於道光15(1836)年的小七孔古橋,景區之名由是得之!荔波小七孔橋風景區現在是國家級AAAAA級風景名勝區!荔波小七孔橋風景區在寬僅1公裡、長12公裡的狹長幽谷裡,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種景觀於一體,玲瓏秀麗,令遊客耳目常新,有「超級盆景」的美譽!
  • 建安區小陸莊:綠色生態種養結出「致富果」
    建安區陳曹鄉小陸莊村的產業扶貧基地,大棚內外月季花開,梨樹成片。路邊紅葉石楠、黃楊鬱鬱蔥蔥。雞、鵝在梨樹下的紅薯地中刨食和散步,每一寸土地都煥發著勃勃生機。昔日髒亂差的村莊如今變成了生態宜居、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的新農村,村民的歡聲笑語中有著道不完的故事。
  • 「聚焦黔南「村社合一」現場觀摩會」甕安烏江村:「6+6」鑄就黨群...
    開欄的話:12月7日至8日,黔南州舉行全州「村社合一」現場觀摩會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進會。觀摩代表兵分兩路,走進黔南十二縣市區,探各地「村社合一」經驗做法,訪基層組織發展成果;在觀摩中互學互鑑,在交流中促進提升;深入學習全省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業務培訓會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現場觀摩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州委州政府關於「村社合一」集體經濟政策措施,推動黔南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 ​種下番石榴 結出「致富果」
    在王化文廖愛紅夫婦的示範帶動下,不斷有村民加入到番石榴種植中,小小番石榴成為帶動當地村民增收的「致富果」。創業故事誤打誤撞種植番石榴由副業變主業今年45歲的廖愛紅是梅州人,丈夫王化文是安徽人。2011年,夫婦倆在墨園村租下10多畝地飼養家禽供給附近飯店。
  • 【慶豐收 迎小康】種下致富樹 結出幸福果——贛州市大力發展現代...
    種下致富樹 結出幸福果——贛州市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系列報導之果業篇  九月的贛南,秋高氣爽,陽光和煦,處處湧動著迷人的綠,散發出醉人的香。放眼贛南大地,果樹競綠,臍橙泛金,好一幅豐收美景圖。  通過發展臍橙產業,贛南人民找到了一條增收致富好途徑,臍橙成為贛州名副其實的農業「當家樹」、農村「致富樹」和農民「搖錢樹」。2019年,全市柑橘種植面積214萬畝、產量154萬噸,其中臍橙種植面積163萬畝、產量125萬噸。  「如果行情穩定,今年靠臍橙就能增收四五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