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海上鋼琴師》,別因為追逐夢想而忽略了當下,蹉跎了歲月

2020-12-08 騰訊網

故事《海上鋼琴師》講述他在維吉尼亞號郵輪上長大,擁有無人可比擬的鋼琴天賦,在船上用音樂徵服了無數的人,卻從未曾踏足過陸地。一直到廢棄的維吉尼亞號在海上要被炸毀,1900仍不肯下船,選擇了與船俱亡的故事。

第一次看這部影片的時候,看到結尾處火光沖天的郵輪在海中央爆炸,而1900正身處船中,他臨死前對著鏡頭淡然的一笑曾帶給我深深的震撼,他連死都不怕,為何就是不願踏足陸地?重溫這部影片的時候,我在1900拒絕下船的回應中找到了答案,給了身處迷茫中的我們帶來了富有啟示性的思考意義。

或許說遠方沒有盡頭,當下更值得珍惜,蘭波說:「生活在遠方」。遠方之所以被描繪得那麼詩意和令人嚮往,是因為在眼前苟且的襯託下,它成了人們想要逃避當下的一個目標和寄望。但是遠方是沒有盡頭的,因為遠方一旦抵達便又成了當下,然後又有新的遠方在召喚著。多少人就是在不斷的追逐與轉換中,忽略了當下,蹉跎了歲月。

或許賺錢娶妻買豪宅,是多少塵世俗人窮盡努力在奮鬥的目標。但是1900卻用「不適合」三個字棄絕了這一切。看似簡單的「不適合」三字,背後卻是1900看透了人性後,忠於自我的恪守。他雖未曾踏足過陸地,卻從船上來來往往的人群中,看到了陸地的一個個縮影。大多數人們都滿懷愁容,吸菸的貴婦似和丈夫不和,流淚到妝都花了的女子在旋轉跳舞,偷了別人西裝的偷渡客混進了頭等艙尋找豔遇,木無表情的男子滿腹心事的像有什麼東西放不下……

或許他們從彼岸奔向此岸,即將到達美國這個遠方,但是他們的臉上依然有著遮擋不住的迷惘,遠方的到達並沒有讓他們扔掉心中的苦悶。如果融入塵世,四處追逐卻依然滿懷愁容,那為何還要捨棄當下?1900在船上生活的30年間,一船又一船的人從他身邊經過,與他交談,述說著陸地的美好與他們的故鄉。

因為人們在他的音樂裡得到慰籍,他也在音樂的輸出中體現了自己的價值,這對他來說就是最好的當下。這當下,遠比虛無縹緲塵世幸福來得更具吸引力。這其實隱喻了人們對當下缺乏耐心,急功近利的心態。當我們放棄當下選擇遠方的時候,其實也就放棄了當下可以拓展的更多可能性。如果不是把遠方視作真正的夢想所在地,而僅僅視它為逃避當下的一個藉口,那麼即使把下一個遠方變成了此在,也沒法驅趕心中的悵惘。真正能驅趕心中悵惘的,不在於對遠方的不斷追逐,而在於對每一個當下的把握。

其實1900曾經動過一次下船的念頭,那是唯一的一次。他想去陸地上聽聽海的聲音,還想去看看那個在船上邂逅的讓他心動的姑娘。他首次拿起行李,向岸上走去。但當他行至舷梯中間後卻停住了,他凝神遠眺著高樓林立的城市森林,那是他即將要融入的都市,他對它一無所知。

相關焦點

  • 海上鋼琴師定檔 《陳情令》番外電影曝光陣容
    海上鋼琴師定檔 《陳情令》番外電影曝光陣容時間:2019-10-25 22: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上鋼琴師定檔 《陳情令》番外電影曝光陣容 《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正式定檔11月15日在內地上映。
  • 天才的執念-《海上鋼琴師》
    經典的電影不會因為歲月的流逝而黯然失色,反而會因為時間的衝洗變得更加魅力四射,《海上鋼琴師》就是其中之一。《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的「時空三部曲」之一。《海上鋼琴師》中,1900和當時大多數人對自由有著不同的定義。故事發生的背景是20世紀初,當時正值工業文明的發展高峰時期,大批歐洲移民懷揣著對夢想和自由的渴望來到美國。美國在他們心中是自由的象徵,而自由女神則幻化成了一種自由平等的符號,同時也是財富與幸福的象徵。
  • 電影味道—— 海上鋼琴師
    隨著3D電影技術的迅猛發展,在開發全新電影IP面臨著巨大風險的殘酷現實下,精明的電影投資方們很快就找到了另一條能夠取得巨大商業利益的路子——將當年經典或者是轟動一時的老電影進行修復和格式轉換重新搬上大熒幕
  • 致當下的自己:時光溫柔以待,歲月永不蹉跎
    曾幾何時,我們嚮往這樣一種自由,像風一樣行走在歲月河山裡,邂逅自己想要遇見的人和風景。曾幾何時,我們嚮往這樣一種未來,踏花拾錦年,枕夢尋安好,身邊是愛的人,指間是想要的流年。然而,在光陰的河流裡,我們都是命不由己的過客。匆匆流年,一半辜負了過往,一半蹉跎在未知的將來。
  • 堅守自己的精神家園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海上鋼琴師》,第一次看見這個電影名字,內心是毫無波瀾的,就如同一個相貌平平穿著樸實的人走在人潮攢動的街頭那般毫不起眼。再加上我五音不全,音樂天賦生下來沒有,鋼琴在我眼裡好像是富家子弟的玩物,只是因為朋友的隆重推薦,才重頭到尾看了一遍,看完受益匪淺,以前居然和這麼經典的電影擦肩而過,差點成為人生一大遺憾!故事發生在1900年的「海上」,主人公是一位「鋼琴師」,他叫「1900」,之所以有一個這麼奇葩的名字,都是因為他父母,生下了他,順手也就扔下了他。
  • 【曲】經典音樂分享 電影《海上鋼琴師》主題曲《Playing Love》埃...
    電影《海上鋼琴師 》主題曲 【Playing Love】 藝 術 家:埃尼奧.莫裡康 音樂風格:電影音樂 電影《海上鋼琴師 》海報 《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裡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10月28
  • 《海上鋼琴師》我在維吉尼亞號上,度過了最美好的時光
    《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1998年拍攝的電影,講述了海上鋼琴師1900傳奇的一生。對於大多數電影愛好者而言,這部電影都是最初的心頭愛。記得第一次看《海上鋼琴師》的時候還是初中生,許多人看這部電影的經歷可能和我一樣,是在某個午休、某節英語課,或是某個大考後的自習課。看完片子的我仿佛觸電一般,影片中1900的形象滿足了我對於藝術完美主義者的全部想像。
  • 電影《海上鋼琴師》:一半是天才的傳奇,一半是靈魂的宿命
    電影《海上鋼琴師》:一半是天才的傳奇,一半是靈魂的宿命文/東歌觀娛011998年,由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的電影《海上鋼琴師》正式發行,可惜一直到2019年年底該片才在中國上映。120萬人在豆瓣給它評分打出9.3,五星評分達到70%,豆瓣電影Top250它位列第11名,就是對該片的最大肯定。另外,《海上鋼琴師》在義大利先後獲得過義大利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製片人、最佳劇本、最佳藝術指導等項獎,除了在義大利國內,它在國外也是斬獲無數大獎,該片的優秀毋庸置疑。
  • 《海上鋼琴師》:我們能真切的愛這部電影,愛這樣的浪漫
    高中學校內網有影視版塊,我在那裡看了好多電影,《海上鋼琴師》就是其中一部。那時還不知道託納多雷是誰,對電影的主題與隱喻也不甚明了,只覺得這個電影好浪漫。故事浪漫,音樂浪漫,裡面的人更浪漫。電影重新上映後,「在大銀幕上看到這部作品是怎樣的感受」佔據了某乎兩天的熱榜。什麼感受呢?
  • 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去世,《海上鋼琴師》《美國往事》《天堂電影...
    {"title":"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去世,《海上鋼琴師》《美國往事》《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等電影配樂均出自他手", "url":"https://www.cqcb.com/entertainment/2020-07-06/2643347.html", "image":"https://
  • 《海上鋼琴師》:時隔21年,神作再現,再論主角1900為何不下船?
    #海上鋼琴師今天我們來講的是一部時隔21年再現的神作——《海上鋼琴師》海上鋼琴師宣傳海報>02 豆瓣評分《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裡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
  • 《海上鋼琴師》主角不是人,真相如何?聽3個配角敘述真實的人性
    一部影片講述了美國夢的理想與現實還記得豆瓣電影排名第13的《海上鋼琴師》嗎?《海上鋼琴師》改編自義大利著名小說家亞利桑德羅·巴裡克文學劇本《1900:獨白》。今天我們從文化角度來解讀這部電影,它應該不僅是一部鋼琴天才在郵船上的傳奇故事,還是一部引起老移民者對最初美國夢重新解讀的精神啟蒙。這部電影自從1998年底上映後,觀眾反應一般,但是電影中多條故事線索與人們生活碰撞的時候,人們才意識到電影中所暗示美國夢已死,那個美國夢就是自身最初的真實夢想。
  • 他的大海是音樂,是鋼琴,是那個女孩|《海上鋼琴師》
    他的大海是音樂,是鋼琴,是那個女孩這個故事屬於一個孤獨卻乾淨的靈魂,也屬於Virginian號豪華郵輪和那片埋葬他的海電影的背景是剛剛踏入二十世紀的世界電影由小號手Max當掉小號時無意發現的一張音碟開始,以Max的視角逐漸的引入一切的回憶。那是1900年,Virginian號豪華郵輪的水手像往常一樣在頭等艙尋覓著貴族們奢侈後的殘渣,而嬰兒的啼哭引起了水手的注意——那就是未來的天才,那個永遠屬於大海的被取名為1900的孤魂。
  • 孤獨而又自由的靈魂-《海上鋼琴師》
    每一個天才都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為基本上所有的天才都是異類。而在大多數的人的眼裡,一個在怎麼體面的異類都不是「自己人」。1900,從這個不平凡的名字中就可以知道他是一個不平凡的人,眾人都誇他為天才,雖然眾人為他瘋狂,但是天才就是「異類」,「異類」往往伴隨著孤獨。
  • 《海上鋼琴師》:優秀到極致的人都是奇怪的
    《海上鋼琴師》是1998年上映的一部義大利影片。影片講述了一個天才鋼琴家的故事。電影的主人公1900無疑是自由的,不羈的。他天賦異稟,不為世俗所動,他一生都在輪船上度過。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自己所鍾愛的事業。他是不羈的,自由的,同時他也是無畏無懼的一個單純的人。
  • 《海上鋼琴師》:1900三次拒絕下船的背後,隱藏人性的真諦!
    4K修復版《海上鋼琴師》在國內重映的時候,我跟朋友再一次觀看了這部經典影片。即便故事的情節早就十分清楚,可是再次回味時,依舊會被它打動。在這部電影當中,有人看到了天才鋼琴家背後的孤獨,有人看到了人性的懦弱,有人看到了理想和現實的碰撞......孤獨,選擇,欲望等等,每一個點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和深思。
  • 《海上鋼琴師》1900是生性懦弱,還是內心的強大?
    義大利影片《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天才鋼琴家1900在一艘巨輪上的傳奇故事。一艘豪華輪船載著2000到美國淘金的歐洲人,停靠在美國,帶著夢想和希望的人們都下了船,踏上了美國的土地,而船上卻留下了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在豪華艙的鋼琴上安靜地躺著。
  • 《海上鋼琴師》16歲女神近況曝光!「戲外仍嫁音樂人」比電影結局更美
    記者洪文/綜合報導21年前感動全世界的史詩電影《海上鋼琴師》(TheLegendof1900)當中,從小以海為家的天才鋼琴師「1900
  •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是看完了《泰坦尼克》接著看的這部,因為差不多的時代背景,而且都是在海上和船上發生的故事。相同的豪華輪船,相同的歌舞廳,相同的有錢人和窮人,不同的故事。 T是跨越階級的浪漫愛情,但其中體現的也恰恰是階級的森嚴,三等艙和頭等艙的天壤之別和貧富差距,T體現的是自我、自由和自身價值還有真愛的重要性;《海上鋼琴師》有著相同的背景色,不同的主角,1900雖然沒有身份,只是樂手,可是船就是他的整個世界,很單純,通過大片群眾表現的是對America的狂熱,而且他無資產,若下船就是無產階級了。
  • 《海上鋼琴師》:街道太長,人心太小?
    電影《海上鋼琴師》劇照每一次看電影而這篇文字的內容來自於二觀在豆瓣影片榜單250排名11的《海上鋼琴師》,也是我寫的關於《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的第二篇觀後感,這是不同與第一篇從教育,家庭,以及實踐缺失三個方面討論本篇的文字,這一篇從電影主角1900自我設限或者說堅守的角度來說說。堅守自我的好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