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影片《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天才鋼琴家1900在一艘巨輪上的傳奇故事。
一艘豪華輪船載著2000到美國淘金的歐洲人,停靠在美國,帶著夢想和希望的人們都下了船,踏上了美國的土地,而船上卻留下了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在豪華艙的鋼琴上安靜地躺著。
黑人船工丹尼把嬰兒抱起,當作上帝給他的禮物,給他取名1900,從此維吉尼亞號輪船上便誕生一個鋼琴師,一個從生到死都未離開過輪船一步的天才鋼琴師。
在小孩1900指著報紙上的字,問老丹尼媽媽是什麼?愛賽馬老丹尼說媽媽是一種馬,是世界上最能跑的純種賽馬。此刻我的眼眶不由得溼潤了。但老丹尼給童年的1900全部是快樂和美好。
直到老丹尼去世海葬的那一刻,1900的眼睛突然望向天空,仿佛聽到了音樂的聲音,那時他8歲,上帝似乎開始給予他音樂的細胞,從此他無師自通地彈起了鋼琴。
在一個深夜裡睡夢中的乘客們被琴聲吸引來到大廳,看到一個腳丫都夠不著地的小孩,坐在琴凳上一本正經地彈奏鋼琴,動人的曲子把大家驚呆了。
這時船長走過來對他說:你違反了規定,他倔強地回了一句: 去它的規定。這一句給鋼琴師最後的決定埋下了伏筆。童年的1900不僅是個天賦超群的神童,還是個有主見有思想有性格的孩子。他一生雖生活於船上,但一直堅守著自己的精神世界。
成年後的1900瀟灑隨性,看似孤獨卻不乏樂觀,在搖晃劇烈的船上和小號手麥克斯一邊彈著鋼琴一邊滑來滑去,直到撞碎了大廳的玻璃門,衝進了船長的房間。這過程看似危險但充滿浪漫和歡愉,因他的心裡只有鋼琴,只有音樂。
一天來了個財大氣粗的爵士樂發明者傑瑞,號稱可以買下整條輪船,一副盛氣凌人的架勢,使得船上的人們對其畢恭畢敬。
他聽說油輪上有個厲害的鋼琴師,能把他的八首爵士樂揉在一起彈,便特意登船來挑戰——鬥琴。而1900不以為然,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以至於被傑瑞的彈奏感動得落淚。但PK到最後激發起了他的鬥志,十個手指似無數隻手一樣在琴鍵上急速飛舞,當一首曲子彈奏完後,他把香菸往琴弦上一碰便燃起了火苗,此刻徵服了全場的觀眾,也徵服的豪橫的傑瑞。
1900鋼琴師生在船上,長在船上,沒有親人,沒有國籍,沒有踏上過陸地,在海上漂泊了一生,全部的生活都在船上。但他並不孤獨,童年有愛護他的丹尼,成年有知心的小號手麥克斯,還有喜歡他的船員和遊客,並鍾情過美麗的女孩。
當好朋友麥克斯問他:為什麼不下船?世界就在那裡,只要你走下懸梯就可以得到一切。他說:我覺得陸地上的人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去問為什麼?冬天來了渴望夏天,夏天到了又害怕冬天再來,不厭倦旅行,永遠追尋遙遠的地方,永遠是夏天的地方。我覺得這不適合我。
1900把世上人們的貪慾看得很清楚,永遠不滿足,永遠在追尋。而他的內心世界只有音樂,只有鋼琴。然而他也曾經憧憬美好的陸地,想去尋找他喜歡的姑娘,但走到懸梯的中央,俯視這座城市,看到數不清的高樓林立,高樓間數不清的道路,他不知道哪裡是盡頭,他沒有繼續走下去,而是把帽子一扔又返回了船上。因為阻止他的不是能看到的東西,而是看不到的一座城的盡頭,世界的盡頭。他很清楚自己屬於哪裡,自己的精神世界應該安放在哪裡。
最後他的生命隨著一聲巨響,和報廢的輪船永遠的消失海上,因為他的歸宿在海上。
《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關於人生,生命的意義,以及對現代文明的態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個人到底需要多大的世界?我們不知道,但1900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