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海上鋼琴師》的角色1900受歡迎的原因

2020-12-25 抬首見星辰

影片《海上鋼琴師》,又名《聲光伴我飛》,與《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並稱為託納多雷的「時光三部曲」。

影片描述了在1900年,船上的水手在頭等艙撿到一名被遺棄的孤兒,決定撫養他長大,並把他取名為1900。最後1900因為自身非凡的音樂天賦成為一名鋼琴家,但最終卻選擇一起與將被炸毀的船消失的故事。

海上出生的1900,在陸地上卻是個從未存在的人,他沒有親人、沒有戶籍,也沒有國籍,大海便是他的搖籃,而他也隨著Virginian號往返靠泊各個碼頭,逐漸長大。

1900的一生其實很純粹簡單,他生於船上,長於船上,最後死於船上。但1900對藝術的堅守和孤獨的人生世界,卻展現了他豐富的內心情感與精神世界,傳達出一種與物化世界格格不入的自然本真價值觀。

雖然影片中的1900說就算他最後消失也沒關係,因為他是不被世界承認其存在的人。但我想大多數觀眾都永遠記住了1900。接下來我將從三個方面淺析純粹的1900之所以受觀眾喜愛的原因。

01他寧靜致遠,淡泊名利

①在1900成為Virginian號上的鋼琴演奏家後,他並沒有拘泥於所謂的「規矩」。他不僅在宴會給那些頭等艙的達官貴人演奏,他也去三等艙為那些沒錢沒勢的底層人民演奏。並無時無刻不享受著演奏鋼琴的快樂。

「君臣一夢,今古空名。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生活中,很多人把名利看得比任何事都重要。他們在追逐名利的過程中逐漸迷失自我,忽略身邊的風景。但人生只有一次,與其將全部的精力花費在追求功名利祿上,不如享受生活,追尋自己內心的快樂。

②1900與爵士樂鼻祖傑尼比賽贏了之後,他名聲大噪,有唱片公司慕名找到他,希望給他錄製唱片,使陸地上的人也知道1900的音樂,重金買1900的音樂版權。但是1900他拒絕了,他拒絕將自己的音樂帶到沒有他的地方。並選擇回到自己的那一架鋼琴前,繼續打磨自己的琴技,繼續為船上的人們演奏動聽的音樂。

有一種隱者,他們有能力獲得成功,但他們看輕了功名與利祿,回到了最本真的狀態,因為在他們心中,成功與功成名就沒有關係,成功就是一個人捍衛自己的完整性。是對自己內心的絕對忠誠。

02他寧願一生孤獨,也不願隨波逐流

在好友麥克斯問1900為什麼他從不下船,在幾步後的陸地上,對於1900來說肯定是另一個人生巔峰,這個時候1900是這樣回答的:「我認為,陸地上的人們,在冬天來臨時,開始巴望著夏天,夏天到來時,就已經開始害怕冬天,所以人們永遠不厭倦旅行,總是在追尋四季如春的地方,而那樣的生活不適合他。」而這種生活會令他失去對鋼琴純粹的喜愛。

正如村上春樹說的:「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裡。」人的生活方式也是各種各樣的,因此我們要學會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最後淹沒在茫茫人海之中。

03面對生死,他毫不畏懼

在Virginian號即將被炸毀的時候,麥克斯在破舊的船艙裡找到了1900。這時麥克斯邀請1900和他一起回到陸地,他希望可以和1900重新組建一個樂隊,那樣前途無量。但1900還是拒絕了,如果在船和生命中讓他選擇,他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和船一同消失。

在1900的心中,鋼琴的88個鍵盤是有限的,但演奏出來的音樂卻是無限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欲望卻是無限的。我想,正是因為1900不願意因為生命而臣服於無限的欲望之中,他才選擇放棄生命去堅守自己的本心。永遠的留在了那個屬於自己的船上。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其實人的生命於宇宙而言不過須臾,繁華富貴就像海邊的一堆沙子,隨著潮漲潮落最終也會淹沒在生命的汪洋大海之中。而在這有限的生命裡,我們能夠遵從自己的本心活出想要的精彩人生,那便足夠了。

04總結

我們或許做不到像1900那樣的純粹與無畏,但堅守自己內心的理想船隻,勇敢的選擇與捍衛自己熱愛的,我們的人生或許會完全不一樣。

相關焦點

  • 《海上鋼琴師》:深度解析1900為什麼不下船?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作者|楊麗萍《海上鋼琴師》是我眾多喜歡的電影之一,最近又三刷了一遍。還是很感動,1900高超的音樂天賦和琴藝讓世人驚嘆!只要他願意回到大陸生活,1900完全可以憑藉他的音樂天賦取得很高的名譽,地位和財富。
  • 《海上鋼琴師》1900是生性懦弱,還是內心的強大?
    義大利影片《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天才鋼琴家1900在一艘巨輪上的傳奇故事。一艘豪華輪船載著2000到美國淘金的歐洲人,停靠在美國,帶著夢想和希望的人們都下了船,踏上了美國的土地,而船上卻留下了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在豪華艙的鋼琴上安靜地躺著。
  • 我心目中,永遠的1900,《海上鋼琴師》蒂姆·羅斯(下)
    (由於分為上中下篇,若有小夥伴沒看第一篇的可以先去觀看第一篇的文章哦~)有一個門檻來詮釋這個角色,首先是鋼琴。既然你是鋼琴專家,對一個演員來說,懂得彈鋼琴是最好的。如果你不知道,你必須有鋼琴家的藝術氣質。如果你叫朱希詹森這樣的肌肉男來打球,那就不好了。
  • 《海上鋼琴師》:時隔21年,神作再現,再論主角1900為何不下船?
    #海上鋼琴師今天我們來講的是一部時隔21年再現的神作——《海上鋼琴師》海上鋼琴師宣傳海報>02 豆瓣評分《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裡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
  • 《海上鋼琴師》:維吉尼亞號,是1900生存下去的全部意義
    海上鋼琴師1900用這句話說明了他不願意走出維吉尼亞號的原因。 在有限的88個鋼琴按鍵之內,1900可以彈奏出美麗動人,包羅萬象的音樂,在巨輪維吉尼亞號上,1900也體驗過了人世間的千姿百態,或許,在1900眼中,維吉尼亞號,才是他唯一的家園。
  • 我心目中,永遠的1900,《海上鋼琴師》蒂姆·羅斯(中)
    總之,他不能留在英國,不管真正的原因是輿論壓力還是個人選擇。幸運的是,他在英國的歲月並非一無所獲。昆廷看了他的作品後,非常喜歡他的表演,所以他有了一個合作的計劃。在為這個角色「討價還價」之後,蒂姆·羅斯決定在《落水狗》中扮演奧蘭治先生。這個故事正式以那個不幸的傢伙被槍殺開始。
  • 《海上鋼琴師》:1900一生未下船,寧願一生孤獨,也不願隨波逐流
    Hello大家好,之前推薦給大家的《楚門的世界》、《當幸福來敲門》以及《追風箏的人》都是很經典也很有內涵和啟發的影片,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也是同樣優秀的電影——《海上鋼琴師》。顧名思義,這部影片就是在講述一位海上的鋼琴師的故事,這位偉大的天才鋼琴師叫做1900,他是被拋棄在維珍尼亞號遠洋客船的棄嬰,被在船底艙添煤的工人發現並收養起來,起名1900是因為這位養父在1900年的第一天發現的他。
  • 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致1900,致每個人心中的維吉尼亞號
    ——《海上鋼琴師》《海上鋼琴師》是它是義大利的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的作品。是一部盪氣迴腸的詩意旅程電影,以回憶和現實交叉的敘述方式講述了一位名為1900的鋼琴天才在一艘遠洋客輪上的傳奇一生。這個人認識到了1900在鋼琴方面的巨大天賦,曾多次鼓勵他走下船去,讓他的琴聲被更多的人聽到,坐收更多的名利,去接觸那海上沒有的花花世界。但1900始終不為所動。或許沒有什麼能讓1900離開這個他記事以來就待著的地方,他仿佛像魚一樣只能與大海為生。除了愛情,讓他有那麼一次的動容。
  • 《海上鋼琴師》:從心理學三個層面,分析1900選擇與船共沉的原因
    《海上鋼琴師》,這部上映於1998年的電影,如今雖然過去20多年,但依舊經典不衰。2019年11月15日在國內上映後依舊好評如潮。豆瓣在100萬人參與點評的情況下獲得9.3的高評分。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由維吉尼亞號遠洋客輪的船員撫養長大。
  • 《海上鋼琴師》:1900最後都不願下船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其中《海上鋼琴師》9.2的高分,上映20多年,依然讓影迷著迷,痛心1900為什麼不下船?為什麼?歷經20年時代的變遷,我也想在心裡問一句,我們為什麼要下船?對於來來往往、奔赴他鄉的移民來說,船隻是過渡,它並不是目的地;對於時代來說,我們只是為生存奔波的俗人;但對1900呢?
  • 「1900為什麼不下船?」《海上鋼琴師》的人生哲理,讓孩子來解答
    但是按照電影來說的話,可以說是美國電影,是現在世界上最受歡迎,也是最有代表的,美國電影的質量很高,而且其中所蘊含的一些人生道理也是值得人去學習的。其實看一部電影就相當於去經歷一個人的人生過程,從一部電影當中是能夠讓人去學習到更多。
  • 《海上鋼琴師》:另一種視角,解讀1900為什麼不願下船
    《海上鋼琴師》豆瓣評分9.3分,好於97%的音樂片,好於99%的劇情片。無論是怎樣的一個數字,我想大家都是對這部電影很熟悉的,也是能夠成為心中的經典之作的。而在導演剪輯版中,導演解釋了本來熱戀的兩人最後錯過的原因,是對待多多像父親一般的艾弗特阻礙了這段感情,讓多多走出去家鄉追求自己的事業。在這部影片中艾蓮娜是在中間登場的,最後兩人分手的結局我認為導演是想表現多多在事業與愛情上的艱難抉擇。
  • 豆瓣9.3《海上鋼琴師》:從三個階段淺析1900的悲劇人生
    文/小莉子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與《天堂電影院》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並稱為 「時空三部曲」 。《海上鋼琴師》在豆瓣上觀眾更是評出了9.3 的高分,在TOP250中排名第11名。大學時初次看這部電影,除了欽佩男主角在音樂上的成就外,潛意識裡一直認為男主是個偏執的避世者。
  • 《海上鋼琴師》裡的1900不是人?這些經典隱喻不得不看,催人淚下
    記得在去年《海上鋼琴師》重映的時候,即使已經在網上看過了,但是也依舊買了電影票,什麼是經典,經典就是其中蘊含的真理即使時過境遷,也依舊能夠給予人啟示。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海上鋼琴師》這部經典電影,但是,其中的隱喻,你真的看懂了嗎?
  • 電影味道—— 海上鋼琴師
    此次2019年重映的《海上鋼琴師》與這兩年先後重映的宮崎駿動漫佳作《龍貓》、《千與千尋》相比,顯然是有些力不從心的。但是,同期院線電影的口碑平平以及這部電影佳作的優秀品質使得他依舊吸引了大量的觀眾。經過修復後的4K高清畫面成為了電影的另一大賣點。 《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鋼琴天才傳奇的一生。
  • 《海上鋼琴師》:街道太長,人心太小?
    而這篇文字的內容來自於二觀在豆瓣影片榜單250排名11的《海上鋼琴師》,也是我寫的關於《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的第二篇觀後感,這是不同與第一篇從教育,家庭,以及實踐缺失三個方面討論本篇的文字,這一篇從電影主角1900自我設限或者說堅守的角度來說說。堅守自我的好處有哪些?
  • 《海上鋼琴師》我在維吉尼亞號上,度過了最美好的時光
    《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1998年拍攝的電影,講述了海上鋼琴師1900傳奇的一生。對於大多數電影愛好者而言,這部電影都是最初的心頭愛。記得第一次看《海上鋼琴師》的時候還是初中生,許多人看這部電影的經歷可能和我一樣,是在某個午休、某節英語課,或是某個大考後的自習課。看完片子的我仿佛觸電一般,影片中1900的形象滿足了我對於藝術完美主義者的全部想像。
  • 造化弄人,《海上鋼琴師》主演蒂姆羅斯戲外不幸,戲內救贖
    《海上鋼琴師》裡的1900,像嬰兒一樣純潔,不曾受過傷害,他在維吉尼亞號上度過的一生,純潔而高貴。但演員表達一個角色,不免會帶有自己的影子。這也是我們觀看電影時的一個思考點:從角色觀演員,從演員聯角色,角色並不是演員本身。
  • 《海上鋼琴師》影評:偉大音樂家的一生,橫跨七大洋的鋼琴傳奇
    》 散場的宴會,從一位水手發現到成為朋友,到鋼琴才子自由彈奏,為生活的平凡人彈琴,初遇心上人的痴迷、鋼琴的決鬥、止步下船的鐵梯、維珍尼亞號的轟鳴……一幕幕畫面這是1900的一生,不可思議卻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是是海上鋼琴師的模樣。
  •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是看完了《泰坦尼克》接著看的這部,因為差不多的時代背景,而且都是在海上和船上發生的故事。相同的豪華輪船,相同的歌舞廳,相同的有錢人和窮人,不同的故事。 T是跨越階級的浪漫愛情,但其中體現的也恰恰是階級的森嚴,三等艙和頭等艙的天壤之別和貧富差距,T體現的是自我、自由和自身價值還有真愛的重要性;《海上鋼琴師》有著相同的背景色,不同的主角,1900雖然沒有身份,只是樂手,可是船就是他的整個世界,很單純,通過大片群眾表現的是對America的狂熱,而且他無資產,若下船就是無產階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