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之前推薦給大家的《楚門的世界》、《當幸福來敲門》以及《追風箏的人》都是很經典也很有內涵和啟發的影片,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也是同樣優秀的電影——《海上鋼琴師》。
顧名思義,這部影片就是在講述一位海上的鋼琴師的故事,這位偉大的天才鋼琴師叫做1900,他是被拋棄在維珍尼亞號遠洋客船的棄嬰,被在船底艙添煤的工人發現並收養起來,起名1900是因為這位養父在1900年的第一天發現的他。
這位沒有國籍、沒有身份、沒有父母的小男孩就這樣活了下來,在外界看來,世界上根本沒存在過這樣一個人,而整艘船就是他的世界。即使後來他聞名於世,他卻一生未下船,一架鋼琴,琴鍵是始,琴鍵是終,88個鍵像1900的一生,孤獨卻自由。
孤獨卻自由
1900很不幸,因為他是沒有身份的不存在於世界的人,但他又是幸運的,因為養父對他很好,教他寫字看報,教他認識世界;1900被限制,因為養父告訴他「船以外的世界很危險」,但1900又不受限制,他自由地談著鋼琴,就像彈奏著自己的一生,孤獨卻自由。
1900什麼時候開始接觸鋼琴的呢,大概是養父去世以後。有一次意外,養父重傷臥病在床,性格開朗又孝順的1900要給父親讀報,想讓父親開心地笑,奈何父親確實被逗笑了,但也因為笑導致傷口裂開而長辭於世。
過早的生離死別使1900感到孤獨,他開始害怕做決定,對於未知的東西他很惶恐,他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幸好,上帝給1900留了一扇窗——鋼琴。他誤打誤撞地去到了其他的船艙,他看到鋼琴就好像看到了自己,命運使然,為鋼琴而生的1900第一次摸鋼琴就能彈出絕妙的音樂。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開始對他的才華和天賦嘖嘖稱讚,可能是八歲那年的某次深夜彈琴吧,也或許是他在船上樂隊即興創作音樂的時候吧,也可能因為某次在三等艙狂歡時的靈光乍現吧。總之,他變成了炙手可熱的天才。
有無數的遊客只為聽他彈奏一曲而選擇維珍尼亞號,也有無數的公司想要挖走這顆珍珠而花大價錢和1900籤約,只不過一心只為彈奏音樂的他,又怎會對功名利祿動心,那種約束人的東西他才不要,隨心所欲的創作才是他認為的最珍貴的事情。於是,放棄了凡塵浮華,他毅然選擇了孤獨和自由。
一架鋼琴,琴鍵是始,琴鍵是終
或許是小時候養父對他的教誨太深刻,他始終堅持不下船,他的世界就是船和鋼琴,而他絕妙的天籟之音,也只屬於他和這艘船。
他說「寧願一生孤獨,也不願隨波逐流」,看著遠洋客船上一波又一波的移民,他能看出一些人懷著希望登上船,也有人一臉疲憊,那些人們看到自由女神像會振臂高呼:「這是美國!這是自由!」1900卻不為所動,因為什麼是自由,他始終都知道,凡事種種不過如此。他能看懂別人,卻沒人看懂他,還有音樂是他的全部。
一次偶遇,1900遇到了一位比較合拍的朋友,這個朋友是位拉手風琴的音樂人,他說自己本來只止步於自己方寸之間的天地,但因生活所迫不得不走出舒適圈,他說他看到了更加遼闊的世界和無限的可能,想要勸說1900下船去,去整個世界走走。
1900未嘗沒想過,只是他從未有下船的理由。後來,遇到了初戀,第一次,他有了想要下船的欲望。當他走在鐵梯上看向陸地時,他只看到了彎彎曲曲的街道、連綿不絕的城市,琳琅滿目的浮世繁華,什麼都有,除了盡頭,沒有盡頭。
1900還是轉身回到了他的世界,世界太大,他無法預知自己的未來,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他說:「太多的選擇,太複雜的判斷,精神會崩潰的」。看到身後的維珍尼亞號,他還是覺得鋼琴音樂的純粹更加讓他沉迷,或許,就在那一刻,他找到了未來和人生的意義。
「我沒法捨棄這艘船,我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維珍尼亞號在很久之後變成了廢船停泊在港口,也好像沒人再談起船上那位天才鋼琴家了,1900始終沒有下來。維珍尼亞號要被摧毀沉海了,在最後一秒,1900還在沉迷自己的「彈奏」,只不過這時候全世界是他的琴鍵。
1900出生於維珍尼亞號,也喪生於維珍尼亞號;1900人生的意義從琴鍵開始,也從琴鍵終止;1900在海上彈奏鋼琴,終其一生,也只把琴聲永遠留在了海上。
這就是「海上鋼琴師」1900一生的故事,對於他來說陸地就是一艘太大的船,也是一條太長的航程,他無法看到邊界,也無法踏上這樣的徵程。正像他說得,阻止他的並不是看見的東西,而是無法看見的東西。
這或許也是我們一生的故事,從未踏出舒適圈,無數次的試探和躍躍欲試都被殘酷的現實打趴下,我們也看不到未來,於是那隻腳永遠的留在了圈裡。
可是與1900不同的是,我們做著無謂的掙扎,卻從未思考找尋內心最安逸和最值得的純粹,一個人,要不漂泊追尋夢想,要不駐足沉澱過往,心靈和腳,總要一個在路上。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希望屏幕前的你,可以找到生命的價值,尋求只屬於自己的理想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