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土鑽機完成熱土取樣 助力原位熱脫附土壤修復

2020-12-25 中國網新聞中心

就在不久前,位於京津冀地帶的一處土壤修復地傳來利好消息,由於該地區的土壤修復工程採用原位熱脫附技術,所以其修復的土壤熱度可達數百度之高,且該地區管線密布普通手持式鑽機無法完成取樣,而履帶式環保鑽機由於體積過大無法入場導致無法及時採集修復中的土壤並跟進修復效果這一難題得以突破。專家們通過多方尋找找到一款名為犀牛HPD的液壓型取土鑽機具有完備的熱土取樣配置,並通過實測完整取出理想土壤樣品。


改革開放由於我國工業發展迅速,GDP大幅增進從而產生了一些對環境對土壤破壞的情況,為了維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資源,我國在近些年開始大力著手開展土壤環境保護工程,對全國汙染場地進行調查並及時使用特殊修復手段進行幹預,而原位熱脫附技術就是土壤修復手段之一。

原位熱脫附技術使用過外來熱能加熱土壤和其中的水分有效去除汙染場地中的POPs,SVOCs,VOCs,二噁英等汙染物。是經過對重度汙染場地或其局部重汙染區域的驗證了的有效技術。但能在短期內實現嚴格的修複目標,對部分有特殊修復要求的揮發和半揮發性汙染物場地,是一種極具潛力的修復技術。目前我國原位熱脫附技術起步較晚,但也正在慢慢推廣。


本次成功完成熱脫附土壤取樣作業的鑽機叫做犀牛HPD,它是一臺液壓型取土鑽機,其原理是通過高頻率的錘擊將取樣鑽杆夯砸進入地層當中進行取樣,在貫入地層時由於其鑽頭會切割土壤,就如刀切蛋糕般可以保證其內部層次儘可能不受破壞,還原土壤在地下時原本的樣貌,在專業術語中管這種樣品叫做原狀樣,即還原性非常高的樣品,這種土壤樣品對於土壤汙染方面的研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現場犀牛HPD鑽機包括其全套地下套件僅需3人搬運即可,由於鑽機採用分體式設計,所以在道路曲折狹小的場地中可以自由穿行。而且動力頭與液壓泵站之間是通過液壓油管相連,所以柔軟的液壓油管為動力頭帶來了大角度的可移動範圍,可以快速更換採用點位提高效率。本次採用第一米鑽進僅耗時17秒便完成了第一米的採樣,接下來的3米樣品也分別耗時30秒、50秒、1分鐘便完成鑽進,4米樣品採集在未遇到礫石的情況下不到15分鐘就完成了採樣工作,採樣效率讓在場的專家領導十分滿意。


經過了這次現場採樣,證明了犀牛HPD液壓取土鑽機在熱土取樣上的可行性,其專用的熱土取樣套件也功不可沒,常規的土壤樣品管使用透明PVC材質,在遇到幾百度的熱土時其材質會發生變化,汙染土壤導致樣品失效,而犀牛HPD的熱土套件採用超薄鋼,這種材質完全可以耐受800°的原位熱脫附修復中的土壤,取出理想且完整的樣品。

本次的熱土取樣也為全國熱土取樣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案例,接下來相信犀牛HPD液壓取土鑽機會被推廣到更多的熱脫附修復場地進行採樣工作。


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相關焦點

  • 「技術分享」燃氣熱脫附技術修復有機汙染場地研究與應用進展
    ,籍龍傑,劉鵬,詹明秀,王進卿摘 要原位燃氣熱脫附是目前修復有機汙染土壤最具潛力的技術之一。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實 際案例,系統梳理了有機汙染土壤原位燃氣熱脫附修復技術的原理、適用範圍、優缺點以及工藝施工流程,對 國內外燃氣熱脫附技術的研究現狀和工程應用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並對該技術的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進行了 展望,以期為我國有機汙染土壤原位熱修復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提供參考。
  • 取土鑽機介紹之犀牛S1取土鑽機篇
    美國犀牛S1取土鑽機美國犀牛S1取土鑽機是犀牛公司根據「第一代」取土鑽機優化而成的第二代產品,它將第一代取土鑽機質量差、鑽進能力差、運輸不便、避震效果差、採樣過程辛苦的特點進行了逐一的改進與升級,機身採用了鋼鋁混合搭配,在合理的減輕重量的同時,增加了產品的強度,為了保證鑽機本身對鑽杆有一定加壓作用
  • 犀牛HPD液壓取土鑽機簡評:小型取土鑽機的標杆
    HPD取土鑽機而在10m以上就是個較為尷尬的領域了,尤其是10-15m的深度區間,當時國內15m內的小型取土鑽機也僅僅有一家在做,而且效果並不理想,在超過10m的土壤採樣作業當中更多的使用者會選擇租賃或購買履帶式鑽機來完成項目
  • 技術交流 | 石油汙染土壤修復技術及案例研究
    在1982-2004年期間,約有70個美國超級基金項目採用熱脫附作為主要的修復技術。近年來,我國對熱脫附修復技術的應用不斷發展,已實現裝備的自主生產,已有較多應用案例。土壤氣相抽提技術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環境影響小等優點,是國外主流的汙染土壤修復技術,但由於單一的氣相抽提修復周期相對較長,目前國內使用較多的為熱強化SVE技術。(2)原位熱脫附(In-Situ Thermal Desorption)原位熱脫附技術是通過加熱有機汙染物使其移動或流通,到達收集井後輸送到地表,通過常規的地面技術對汙染物進行處理。
  • 地下水原位修復材料鑽進注入技術現狀調研
    注入井原位注入,需要構建大量注入井,基建費用高,施工周期長,修復完成後,會在修復地塊殘留注入井,影響後續的開發利用。注入過程採用自然流動或者低壓注入時,地層條件對注入效果影響較大,如遇粘土層或者地層性質不均一,影響藥劑擴散甚至影響修復完成程度[18]。注入藥劑與汙染土壤的混合效果一般,不利於汙染物的去除;而採用多次注藥的手段則既增加修復成本,又存在二次汙染的危險[20-21]。
  • 犀牛取土鑽機應用案例
    近些年開始,我國大力整治土壤汙染,將對土壤健康程度的關注放到了非常高的位置,全國上下的土壤檢測機構紛紛啟動,甚至有很多地質隊也開始了土壤方面的採樣工作。隨著土壤檢測調查項目的不斷增多,以往的洛陽鏟、手動取土器已經不再適用,於是機械化的小型採樣器出現在了人們的眼前,直到2017年美國犀牛土壤取樣鑽機的引入,將檢測方現有設備更替的想法推向了更高潮。
  • 312隊屬公司圓滿完成 「直推式土壤地下水環境修復一體鑽機」驗收
    近日,「直推式土壤地下水環境修復一體鑽機」交付儀式在門臺基地管理處舉行,312隊黨委書記、隊長杜文斌親臨指導。直推式土壤地下水環境修復一體鑽機,專門針對土壤修復行業的高度集成化鑽機之一,配合土壤採樣、地下水建井、土壤取氣等工具,構成一套完整的土壤與地下水環境取樣修復智能系統。
  • 場地土壤-地下水汙染物多介質界面過程與調控研究進展與展望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導 讀:近年來,中國重點行業場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屬和有機汙染物汙染十分突出,已成為土壤環境治理修復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多介質界面是控制場地系統複合汙染物環境行為的關鍵。因此,開展場地土壤與地下水汙染物多介質界面過程與調控機制研究,對於認知場地汙染成因與治理修復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 5億元土壤修復大單近日開標 答疑文件暴露潛在中標人
    《招標文件》P91頁中「噪聲汙染控制」提出「(5)原地異位的熱脫附設備的安裝位置、汙水處理設備位置與周邊已經存在和即將入住居民區的距離不少於200米。」考慮到現場實際情況,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場地使用區域可能存在一定限制,投標文件是否必須嚴格遵守響應200m 距離的規定?
  • 專注自主研發土壤修復的蓋亞科技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
    蓋亞科技今日宣布完成近億元 B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鴻新資產領投,多家機構參投,融資金額近億元。  蓋亞科技成立於 2012 年 8 月,是專注於自主研發土壤修復技術和裝備的科技創新型企業。
  • 國際金屬冶煉廠綠色生態修復項目介紹
    例如,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盛行的異位土壤熱脫附和地下水抽出處理技術;再到90年代中期的基於風險的修復模式(Risk Based Remediation),不再強調汙染場地的全修復要求;與此同時,原位修復技術也開始興起而逐漸取代異位修復。而最近二十年間,國際修復界最重大的進展之一是綠色可持續修復理念的興起。
  • 關於企業用地調查樣品取樣量不足的問題探討和方法建議
    關於企業用地調查樣品取樣量不足的問題探討和方法建議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國標GB36600發布後,樣品取樣量一直土壤環境調查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結合當前企業用地調查試點工作過程發現的樣品取樣量不足的問題,做一些探討和交流。主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面。
  • 「案例分享」淋洗-抽提技術修復柴油汙染土壤及地下水案例分析
    然而石油在開採、加工、儲藏、運輸及使用等環節的非正常洩漏會造成土壤及水汙染。自20世紀70年代來,國外在地下水汙染修復和治理方面進行了大量系統深入的研究,探索了很多實用的地下水修復技術和理論知識,包括物理法、水動力控制法、流線控制法、抽出處理法、原位處理法等。由於地下水系統自身的複雜性和修復操作的難度,地下水汙染修復時間一般會很長。相比之下,地表水的汙染治理技術已相當成熟。
  • 湖北蘄春縣原農藥廠銀山廠區場地修復治理項目土壤汙染狀況調查...
    受黃岡市生態環境局蘄春縣分局委託,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承擔了本地塊環境調查工作,根據相關技術規範的要求,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成立項目組,對該地塊進行了資料收集、現場踏勘、人員訪談,並對前期調查結果進行了深入分析,形成了地塊調查方案,通過現場採樣、樣品檢測、數據分析等工作,編制完成《湖北蘄春縣原農藥廠銀山廠區場地修復治理項目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報告》。
  • 傑瑞集團用熱相分離處理技術治理原油汙染土壤
    在新疆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固廢液處理站,一輛大型裝載機的鏟鬥抓起3立方米的摻雜著一團團黑色油泥的土壤,送進修復設備中。經過600多攝氏度的間接加熱,回歸本色的土壤從出料系統中出來;被「榨」出來的原油,則從冷卻裝置中流出。經過修復後的受浸土壤,經環保站檢測,均滿足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要求控制的指標。
  • 同樣是月球取樣,為何阿波羅號帶回380千克,嫦娥五號只有2千克?
    沒有想到的是嫦娥5號取的樣本只有2千克而已,在50多年前美國阿波羅飛船從月球上獲得了380千克的樣品。50年前後為何兩國取回的月球樣品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難道是因為嫦娥5號的技術不足嗎?380千克月球土壤,是6艘飛船帶回的總數,並不是一艘飛船一次性帶回的380千克。
  • 什麼是土壤修復?有哪些方法和措施
    土地作為人類生活所需食物的主要來源之一良好的土壤環境對於農業種植來講尤為重要,這些年一些規定也重視對土壤的改良和生態的重視,那麼什麼是土壤修復?有哪些方法和措施?下面和三農苑說一起了解下吧。土壤修復是什麼所謂土壤修復其實很容易理解,說簡單點兒就是為被汙染的土壤通過一定的科學方法恢復至以前好的狀態,從而滿足植物生長的環境需求,同時也保障了人們的食物安全等,用比較科學的話術來講就是利用物理、化學以及生物等各種方法使得土壤中的有害物質分解、轉化、吸收降解至最低,達到可種植作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