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外祖父母是否享有探望權?》

2020-12-24 湘湘帶你看社會

5月31日,江西法院網刊登金谿縣人民法院 餘道治撰寫的《外祖父母是否享有探望權?》一文,筆者有不同看法,一抒己見,以供探討。

【案情】

2013年5月23日,央視二套《經濟與法》播出了「外公外婆的煩惱」節目,該節目的主要內容是:劉先生夫婦是東北人,只有一個女兒叫阿音,阿音大學畢業以後到廣州一所中學當老師。2005年阿英嫁給了廣州的李先生。2006年阿音生了一女兒,這時劉先生夫婦正好都已經退休,就放棄東北的一切,千裡迢迢的來到女兒身邊,幫助女兒照顧外孫女。可惜好景不長,2007年,阿音被診斷患上了白血病。 2008年,阿音離開了人世。隨著阿音的去世,劉先生夫婦和李先生也發生一些爭執,其中有一項爭執是劉先生夫婦對外孫女有沒有探望權。

【分歧】

劉先生夫婦對外孫女有無探望權,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劉先生夫婦對外孫女沒有探望權。對外祖父母是否具有探望權現在既無法律規定,也無相關司法解釋規定,因此,在未經監護人同意的情況下,外祖父母無權探望,劉先生夫婦在未經過李先生同意的情況下,當然沒有探望外孫女的權利。

第二種意見認為,劉先生夫婦對外孫女有探望權。因為法律必須體現人性和人情,《婚姻法》更應如此。既然法律沒有規定外祖父母是否有探望權,這就應當看外祖父母去探望外孫女是否符合民法的基本原則。本案中,劉先生夫婦探望外孫女,顯然符合公序良俗原則,因此,劉先生夫婦對外孫女應當享有探望權。

【管析】

餘道治同意第二種意見,其主要理由是: 第一、目前我國關於探望權的法律規定。《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從目前的法律規定來看,對外祖父母是否享有探望權,既無明確允許,也無明確禁止。 第二、法律未明確允許是否就不享有探望權?在民法中,只有物權法規定物權法定主義,而在身份權中,不存在權力法定問題,法律規定的權利是權利,法律沒有規定的權利,只要是符合民法的基本原則的,也應當認定為權利。比如,我國目前法律也沒有規定父母離婚後,子女對不直接撫養他們的父或母享有探望權,難道他們就沒有這個權利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此,對於外祖父母,只要不影響外孫子女的身心健康,只要不違背民法基本原則,就應當享有探望外孫子女的權利。 第三、外祖父母探望外孫子女是否違背民法基本原則?無論是祖父母與孫子女之間,還是外祖父母與外孫子女之間,都是一種血濃於水的感情,這種血脈聯繫的親情是無法割裂的,外祖父母探望外孫子女顯然是符合民法中公序良俗原則的。而否定外祖父母探望外孫子女反而不符合人性和情理,違背民法基本原則。 第四,在本案中,劉先生夫婦探望外孫女是否會影響外孫女的身心健康?劉先生夫婦從東北來到廣州,其目的是為了能與自己唯一的女兒在一起,能幫助女兒一起照顧外孫女。女兒的意外去世,使劉先生夫婦所有的精神寄託都在外孫女身上,劉先生夫婦對外孫女絕不會故意去傷害。而且從現有的事實來看,也無證據證明劉先生探望外孫女會對外孫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從常理來看,劉先生夫婦對外孫女的探望,反而能使外孫女在母親去世以後,還能感受到來自母親的親情與溫暖,更有利於外孫女身心的健康成長。

筆者同意原作者的觀點,但建議補充幾點:

第一,探望權是新《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新增加的內容,其特點是:一、探望權的主體有限。探望權的主體僅限於不直接撫養子女的另一方配偶。二、探望權的行使方式規定的較簡單,其時間、地點、次數等均可由當事人協商,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人民法院在判決時,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三、人民法院在決定探望權的中止和恢復上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只要是父或母的探望不利於子女的身心健康的,人民法院都可以判決中止探望權。上述規定過於簡單、原則,探望權制度並不完善。實踐中涉及第三人可否享有探望權沒有明確規定。但是,從法理上分析,第三人的探望權是應該明確肯定的。

第二,早在1993年11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四條規定:「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並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這裡就「暗示」隔代人的撫養關係,那麼也就明示了探望權的存在。

第三,從《婚姻法》第二十八條 「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的規定分析和理解,既然在特殊的情形下: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孫子女、外孫子女對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那麼如果沒有探望權,那撫養贍養又何從談起?更何況探望權本身具有權利和義務的雙重性。

據此,筆者認為,雖然法律法規沒有明文規定祖父母、外祖父母對孫子輩的探望權,但是,婚姻法的相關條文卻「暗示」肯定了探望權的存在,這有待以後的婚姻法司法解釋的進一步作出明確規範化。

【來源:天平陽光—案件】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夫妻離婚後爺爺是否有探望孫子的權利,法律對探望權如何規定的?
    探望權,又稱見面交往權,是指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享有的與未成年子女探望、聯繫、會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權利。但是,夫妻離婚後爺爺是否有探望孫子的權利,法律對探望權如何規定的?北京百倫(天津)律師事務所李方律師解答:老翁夫婦撫養孫子小翁長達6年之久,雖沒有老翁夫婦有探望權的法律規定,也沒有明確的禁止性規定。
  • 無錫:無償獻血者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免費用血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無錫市獻血條例》將無償獻血者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納入免費用血範圍,將無償獻血者的免費用血範圍從之前的五類人群擴大到七類人群,這在全省是首創。一、實施無償獻血者關心關愛服務貫徹落實新的《無錫市獻血條例》,完善無償獻血者關愛服務體系,進一步尊重和關愛無償獻血者,為其提供更全面的關心、關愛服務。
  • 開發商破產後,未取得房產證但已實際佔有房屋的購房者,是否享有...
    五、本案經北京二中院一審、北京高院二審、最高院再審審查,三級法院均認為徐飛燕不享有取回權,駁回了徐飛燕的訴訟請求。裁判要點本案的爭議焦點是,購房者作為債權人取得房屋佔有,但未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在作為債務人的開發商破產時,購房者是否對該房屋享有取回權?
  • 用人單位是否享有工傷待遇追償權?
    (圖片來源by pixabay)判決結果本案爭議焦點:用人單位是否享有工傷待遇追償權及追償範圍?
  • 網遊中女玩家是否應該享有特權?「直男」發聲:求你別來!
    女玩家是否應該享有特權,硬核直男集體發聲而這種「舔狗文化」,說到底也是一種變相破壞遊戲平衡的存在。不少直男玩家也是希望能在一款遊戲中,真正的杜絕這種情況,做到真正「好好打遊戲」。於是在「網遊中女玩家是否應該享有特權?」這一問題上,一些「直男」玩家也是集體發聲:不!
  • 公司對其成立前所享有的權利是否可以承繼
    【分歧】贛和建築工程公司訴訟主體是否適格?第一種觀點認為,贛和建築工程公司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可以以公司名義起訴。第二種觀點認為,贛和建築工程公司不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因為與王兵籤訂合同時,公司尚未成立。我國法律規定了公司要對成立前的行為應當承擔相應責任,相應的,公司其對成立前的行為亦應享有相應的權利。故張歡、李海、陳青松三名發起人以公司作為原告起訴至法院,要求王兵退還多付的50萬元,符合法律規定,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來源:天平陽光—案件】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如此教師,談什麼為人師表?簡直就是敗類
    據網貼顯示,在備註姓名為班主任的截圖對話信息中,「班主任」除詢問對方是否到家,中午是否吃飯外,還要求對方喊其「老公」,並出現「寶貝,愛你」等曖昧言語。自稱當事人家長的發帖人表示,這名「班主任」系濱海縣某中學的教師,涉事女生僅13歲,因父母均在外打工,平時由爺爺照顧。該班主任起初找孩子聊學習,之後便出現騷擾性言語。
  • 勞動者依法享有哪些就業權,勞動者依法享有的就業權是什麼?
    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是需要扮演勞動者的身份,或許幾年、十幾年、幾十年,這麼長的時間裡,但我們很多人對勞動者的相關法定權益卻是知之甚少;那麼勞動者依法享有哪些就業權,勞動者依法享有的就業權是什麼?
  • 勞動者享有的相關權益有哪些?
    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是需要扮演勞動者的身份,或許幾年、十幾年、幾十年,這麼長的時間裡,但我們很多人對勞動者的相關法定權益卻是知之甚少;今天法有趣君為大家梳理一下勞動者在工作中享有哪些法定的權利。
  • 勞動法規定:勞動者依法享有哪些方面的權益?
    勞動法規定:勞動者依法享有哪些方面的權益?一、勞動者依法享有哪些方面的權益1、勞動者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3、勞動者享有休息的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國家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規定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4、勞動者享有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疾病和年老是每一個勞動者都不可避免的。社會保險是勞動力再生產的一種客觀需要。
  • 「光明雲說法·民法典專家談②」這個「居住權」,有點不一樣!
    點擊查看視頻民法典物權編草案首次提出「居住權」制度,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那麼,這一法定居住權與我們常說的居住權一樣嗎?照顧老人多年的保姆在老人去世後享有居住權嗎?到底什麼情況下才適用法定居住權?……今天,《光明雲說法·民法典專家談》第二期聚焦物權編草案「居住權」問題,讓我們一起來聽民法典編纂專家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