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超3成海歸求職需4月以上,近六成薪資不及預期

2021-01-08 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7日電 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33.9%,45%海歸期望月薪在8000-15000元,高於整體求職者。

2020年求職海歸增33.9%

《報告》顯示,2020年,向國內崗位投遞簡歷、即有意在國內發展的海歸人才數量較2019年猛增33.9%,增幅遠高於2019年(5.3%)、2018年(4.3%)的同比增幅。說明在近年來海歸回國發展意願持續增強的大趨勢下,2020年疫情黑天鵝事件及國際關係變化等因素明顯起到助推作用,加速海歸回國潮流。

《報告》顯示,從整體求職海歸的年齡分布看,25-34歲群體佔比最高,達64.6%;16-24歲的海歸佔比較去年擴張4.5個百分點至27.9%;而35歲及以上的求職海歸在統計中不足一成。

《報告》顯示,碩士是向國內求職海歸的中堅力量,在2019年佔整體的70.7%,2020年擴張至72.4%;博士佔比1.7%,與去年基本持平;本科群體佔比25.9%,較去年收縮1.9個百分點。

《報告》顯示,與全平臺所有求職者相比,海歸有意向從事金融業、IT/通信/電子/網際網路、政府/非盈利機構、文體教育/工藝美術、文化/傳媒/娛樂/體育、商業服務等行業的佔比更高。其中,9.5%的海歸向金融業投遞簡歷,比全平臺求職者佔比高出4.8%。另外,近年來中國網際網路產業蓬勃發展,各類網際網路企業在市值規模、科研創新、國際化程度等方面都躋身全球頭部行列,對高精尖海歸有極強吸引力,求職人數佔比較全平臺高出1.6%。

45%海歸期望月薪在8000-15000元

《報告》顯示,一線城市為海歸回巢大本營,吸納了45.1%的求職申請,全平臺求職者中只有20.6%做出相同選擇。而全平臺求職者期望就業熱度最高的新一線城市是海歸第二大回流地,佔比均在3成。海歸對於二到五線及其他級別城市的發展意願也均低於整體求職者。

具體來看,海歸投遞前十的城市吸納了64.2%的海歸就業需求,而其中排名前二的北京、上海兩城則合計佔超3成,深圳佔8%。新一線城市杭州對海歸的吸引力與廣州不相上下,均在5%左右。成都、南京、蘇州、天津、武漢等新一線城市依靠較強的發展潛力與引才政策,也促使海歸人才積極奔赴。

《報告》顯示,在全平臺求職者中,期望薪資在4000-6000元/月內的佔比最高,達31%,其次是6000-8000元/月,佔比25%。而海歸求職者的期望薪酬則整體向著高薪區間移動,主要分布在 8000-10000元/月與10000-15000元/月,分別佔22.2%、23%,還有18.1%選擇6000-8000元/月。

國內疫情防控效果好成留學生選擇回國首因

《報告》指出,2020年向國內崗位投遞簡歷、即著手回國就業的留學生人數較2019年猛增67.3%,增幅是海歸總體的2倍。具體到逐季看,在全球疫情爆發後的今年二季度,回國求職留學生人數同比增幅更是高達195%,可見疫情對留學生回國決策起到重要影響。

數據顯示,當被問及疫情下選擇回國的考慮因素時,56.8%的海外留學生選擇了「國內疫情管控效果更好」,其次是「國內生活更加便利」,佔比45.3%。出於就業目的,分別有42.1%和36.8%的留學生表示「國內經濟恢復更好」以及「國內就業機會更多」。

《報告》指出,留學生在計劃回國發展的過程中面臨多種挑戰,而從佔比來看,獲得最高共鳴的是「不了解國內當前對海歸人才政策」,佔比61.7%;佔比57.5%的「不了解國內當前就業市場」為第二大障礙。此外,疫情影響下,「回國航班受限」讓32.5%的留學生陷入難歸故裡的困境;「學業受阻,無法順利畢業」成為13.3%留學生要解決的另一個棘手難題。

超3成海歸求職用時需4個月以上

《報告》指出,面對即將在國內展開的就業藍圖,71.4%的留學生表示求職時看重「薪酬福利」,其次是「企業文化」(41.9%)和 「職位晉升」(41%)。同時,處於事業起步階段的留學生們將「通勤時間」、「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優先級後置,這兩個選項分別佔比5.7%、8.6%。

《報告》指出,聚焦已在國內就業的海歸群體,跟蹤其找到第一份工作的用時變化,發現2020年整體求職費時比2019年更長。2020年調研的已就業海歸中,超3成用4個月以上找到回國後的第一份工作。其中,「4-6個月」選項集中了21%的受訪者,選擇「7-12個月」與「1年以上」的海歸分別為6%、4%,均高於2019年調研結果。

《報告》指出,海歸們的求職渠道相對集中,「通過招聘網站及APP投遞簡歷」仍為主流,佔比43%。25%的海歸通過直接向意向單位投遞簡歷順利就業,較2019年高出14個百分點;2020年,還有15%的受訪海歸表示通過家人或者親戚、朋友推薦找到了回國第一份工作,同比相差不大。

近六成海歸薪資不及預期

《報告》指出,海歸回國就業後對薪資的滿意程度較2019年有所提升,但仍與預期相差甚遠。根據調研,57%受訪者的薪資不及預期,同比下降6個百分點;38%表示基本符合預期,較去年同期的34%有所上升;而表示實際收入超過理想情況的佔比6%。

《報告》指出,雖然對薪資並不全然滿意,但多數已就業海歸認為,海外留學經驗在求職過程中有加分作用,身份優勢讓他們離好工作更近一步,這一佔比為58.1%。(中新經緯APP)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海歸:回國求職者大增三成 過半薪資不及預期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疫情下的海歸:回國求職者大增三成,過半薪資不及預期海歸就業首選城市仍是京滬,深圳、杭州和廣州位列三到五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以往熱門的留學國家陷入公共衛生危機,而國際關係的緊張和通航困難也在重塑著海外人才的發展計劃。
  • 2020年海歸國內求職人數猛增33.9% 近一半期望月薪在8000-15000元...
    新形勢下海歸群體(泛指有海外留學經歷的人才,包括已回國或未回國所有對象)如何制定未來決策呢?1月7日,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33.9%。其中,45%海歸期望紮根一線城市,京滬兩城佔3成多;45%海歸期望月薪在8000-15000元,高於整體求職者。
  • 「95後」海歸求職 用人單位看能力更看適應力
    CFP 有調查顯示,受到疫情影響,今年近60%的中國留學生更希望回國就業,其中「95後」已成海歸求職的中堅力量,數量比去年增加了10%。國內就業市場上,哪些留學生正在「披荊斬棘」?他們是否是用人單位眼中的「香餑餑」?
  • 關注|海歸求職,更看重什麼?這三點非常重要!
    秋招正酣,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響,今年或許會有更多海歸加入國內求職大軍。對於年輕的海歸求職者來說,什麼樣的僱主更受歡迎?什麼樣的企業文化更受青睞?在最終評選出的「最佳僱主」獲獎企業中,一半以上的員工認為過去一年得到了學習和成長,43.1%的員工認為公司晉升制度公平。「對員工的尊重能夠體現在兩個方面。
  • 58同城發布2020年求職者調研報告:78.9%求職者注重薪資待遇,平均...
    《2020年求職者調研報告》表明,83.5%求職者使用線上渠道找工作,78.9%的求職者優先考慮薪資待遇;銷售崗位期望薪資8509元,排名第一;建築業實際支付月薪最高,達到7025元;求職者平均更換一份工作的頻率為15.2個月;14.3%行政類求職者希望轉財務崗。
  • 2020年求職者調研報告:78.9%求職者注重薪資待遇,平均跳槽周期15.2...
    《2020年求職者調研報告》表明,83.5%求職者使用線上渠道找工作,78.9%的求職者優先考慮薪資待遇;銷售崗位期望薪資8509元,排名第一;建築業實際支付月薪最高,達到7025元;求職者平均更換一份工作的頻率為15.2個月;14.3%行政類求職者希望轉財務崗。
  • 超70%中國留學生回國就業 薪酬與「土龜」看齊
    然而,海歸是否真有搶本地應屆生飯碗之嫌?記者調查發現,雖近兩年來廣州就業創業的留學生數量以每年超20%速度遞增,但隨著本土應屆生素質的提高,海歸想要找到合適的工作已不再輕而易舉。  海歸畢業回流本土應屆生「腹背受敵」  「我過五關、斬六將,殺進了最終面試,剩下6個人PK,其中4個是海歸,我還是被他們PK掉了。」
  • 《2020年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2020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平均...
    近日,《2020年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對參與2020年秋季校園招聘的大學生與企業分別進行了調研。數據顯示,2020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的平均起薪為5290元/月,且薪資與學歷高低成正比。具體來看,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首份工作平均起薪高於整體水平2000元以上,形成顯著差距;本科與大專學歷則分別為5102元/月與4562元/月。
  • 報告|全國白領平均月薪8829元 珠海達9465元超廣州
    1月7日,智聯招聘發布《2019年冬季中國僱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下稱《報告》)。根據《報告》,剛剛過去的2019年第四季度,全國38個主要城市平均招聘薪酬繼續保持上漲,升至8829元/月;平均薪酬絕對值,環比上升1.5%,同比漲幅為9.1%。
  • 求職人焦慮如何破解?
    另外,根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20年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46.5%的受訪企業今年沒有校招計劃。面對不斷突破新高的畢業生人數和疫情下縮減的校招崗位數量,應屆生們如何才能突破校招季呢?根據智聯招聘的《2020年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後疫情時代下,企業僱主更傾向與心智成熟的人才共同成長,在招聘中最為看重的人才素質包括責任心(55.7%)和抗壓能力(45.9%),另外,人際溝通能力、邏輯思維及語言表達能力緊隨其後,佔比均超過3成。
  • 美國12月非農崗位意外減少,失業率低於預期,薪資大幅抬升,黃金短線...
    北京時間周五(1月8日)21:30,美國勞工部發布12月份非農數據,就業崗位意外減少,表明企業和消費者對正在迅速傳播的冠狀病毒做出反應。不過失業率低於預期,持平前值;平均時薪年率大幅抬升。截至發稿,現貨黃金上衝3美元後震蕩回落近12美元至1876.61美元/盎司;美元指數上衝10點後回落25點至89.74.
  • 2020職場女性生存現狀:超8成晉升受影響 3成曾隱瞞懷孕事實
    據數據顯示,近半數女性生育後離開職場至少一年做全職媽媽,其中20.9%做了多年全職媽媽。近三成職場媽媽認為,成為母親後最大的改變是生活重心的調整,家庭放首位,工作其次。但這樣的方案不全是職場女性的主動選擇。
  • 應屆生網際網路就職率僅 6 成
    12 月 8 日,拉勾聯合 ZAKER 新聞發布《2020 年網際網路人才招聘白皮書》,網際網路大廠薪資哪家強?資深程式設計師的中年危機如何破?哪個城市在男女薪酬平等上跑得最快?這份報告統統告訴你。
  • Q4營收不及預期,盤後跌超4%!谷歌首曬YouTube、雲計算數據也不管用?
    2月3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發布了一份「不盡人意」的四季度財報,據財報顯示,該公司除四季度每股收益超預期之外,其經營利潤、營收皆不及預期。而如此業績表現,對於前不久市值才衝破萬億的谷歌(GOOG)來講,無疑是一個比較大的衝擊。
  • 超4成月薪過萬
    近日,完美世界教育和伽馬數據聯合發布《2018年中國遊戲從業者狀況及薪資調查報告》。報告從遊戲產業從業者的職位、職能、學歷、工作經驗、性別、所在地等多個維度,對於目前遊戲產業人才的薪水大起底。 伽馬數據官方微信(遊戲產業報告)中,可以免費索取到完美世界教育和伽馬數據的《2018年中國遊戲從業者狀況及薪資調查報告》全文。其中,幾個數字引人注目。
  • 招聘行業報告:求職招聘到底怎麼「玩」?
    名企的平均薪酬水平為7,523元/月,高於小微企業平均薪酬水平7,314元/月 從同比增長來看,名企的薪酬水平同比整體呈上升趨勢,穩步增長 小微企業的平均薪酬水平同比表現浮動較大,顯示出其薪資水平受到經濟波動影響較大,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不如名企
  • 六成「打工人」年終獎佔全年收入5-10% 存起來成首選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7日電 前程無憂發布《2020年終獎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6.3%的受訪者年終獎已經到位,不確定能不能領到的受訪者有58.6%。金額上,近六成受訪者年終獎金額佔全年收入的5-10%。據悉,本次調查截止至1月6日。
  • BOSS直聘2020電商主播調研報告顯示:90%以上流量集中在頭部主播
    而與此同時,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也讓電商主播們的薪資水平快速提高。  11月9日,BOSS直聘發布的《2020電商主播求職狀況調研報告》顯示:從618到雙十一期間,電商主播的平均招聘薪資為10636元,和去年同期10570元的平均月薪相比增長了0.6%。電商主播崗位對人才的吸引力激增,期望從事電商主播崗位的求職者較去年同期增長110.7%。
  • 超70%中國留學生回國就業 薪酬與土龜看齊
    然而,海歸是否真有搶本地應屆生飯碗之嫌?記者調查發現,雖近兩年來廣州就業創業的留學生數量以每年超20%速度遞增,但隨著本土應屆生素質的提高,海歸想要找到合適的工作已不再輕而易舉。海歸畢業回流本土應屆生「腹背受敵」「我過五關、斬六將,殺進了最終面試,剩下6個人PK,其中4個是海歸,我還是被他們PK掉了。」
  • 「海龜」求職,95後為主力,大學畢業生適應力比能力更重要?
    受到疫情影響,想要回國就業的大學生佔據了60%,95後成為今年求職的主力軍。相比於去年數量有了極大地提高!但也有一些留學生認為,停課不停學的網課仍需支付高昂留學費用,「性價比」不高,而且跨時區上課難以堅持,網絡的不穩定也影響課程質量,種種原因令他們選擇延期入學。據學生意向調查發現,北美48%的人有延遲入學或重新申請的打算,都是即將入學或者要畢業的留學生,其他的大學生則按要求延期畢業!這讓那些想上學而不能上學的留學生心急如焚,因此在這樣的特殊「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