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引導資金逾1000萬元 覆蓋17個中西部省份的43個國家級貧困縣

2020-12-22 央視新聞

今天(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甘紹寧介紹智慧財產權助力精準扶貧有關情況。他表示,智慧財產權不僅能在工業品牌中發揮作用,而且也能在中國貧困地區、農村地區打造出區域特色品牌,壯大產業發展,成為脫貧致富的一把「金鑰匙」。

一是發揮信息優勢,助推專利技術強農。首先,注重智慧財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局上線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網,優化專利文獻檢索及分析系統等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工具,為貧困地區獲取智慧財產權信息資源、開展信息利用等提供了便利。其次,發揮智慧財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機構的作用。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共同建設的51家在華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也就是TISC,著眼區域經濟發展,開展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其中,陝西、新疆等地的TISC中心為當地貧困地區解決了農產品種植及加工等方面的技術難題,實現了產業升級。同時,國家知識產權局還專門面向中西部地區開展專利信息幫扶工作。通過「專利信息對接精準扶貧」等項目,在山西、寧夏等地圍繞農產品種植加工、生態環境等領域,提供專利信息服務,解決了他們的難點問題,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二是發揮制度優勢,推進商標品牌富農、地理標誌興農。國家知識產權局結合農業產業特點,綜合運用地理標誌商標培育、地理標誌產品認定等智慧財產權工作,指導各地切實推進「培育一個品牌,打造一個產業,造福一方百姓」,取得積極成效。

在審查保護方面,打造地理標誌產品認定以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集體商標註冊申請審查的「綠色通道」,優化審查流程,提高審查效率,大力推進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示範區建設,為商標品牌富農和地理標誌興農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截至今年10月底,累計批准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385個,累計註冊地理標誌商標5935件,核准專用標誌使用企業9224家,建設24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示範區,涵蓋所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以及「三區三州」。

在推廣運用方面,2019年以來,共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四省藏區等貧困地區開展實施21個國家地理標誌運用促進工程項目。目前已累計直接投入引導資金逾1000萬元,覆蓋17個中西部省份的43個國家級貧困縣,涉及大同黃花等32件地理標誌。當地政府已配套投入逾1.2億元,涉及地理標誌產業產值逾210億元,相關產品加工、商業物流、旅遊業等產值40億元,有效激發了貧困戶內生發展動力,帶動從業貧困人口超過60萬人。

三是發揮產業優勢,助力定點幫扶區縣脫貧摘帽。湖南桑植和河北崇禮分別於1994年、2007年成為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兩個定點扶貧區縣。多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都選派幹部到這兩個區縣扶貧掛職,從最初建橋修路式的物資幫扶,逐漸發展到通過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運用來進行智力幫扶,助推產業發展,不斷探索智慧財產權扶貧新路徑。兩地通過保護和運用「桑植白茶」「崇禮蠶豆」等地理標誌,扶持壯大產業,形成「專業合作社+品牌+產業+貧困戶」等產銷模式,帶動貧困戶增收創收,以「造血式」扶貧構建扶貧長效機制。

目前,崇禮、桑植已先後於2018年、2019年實現脫貧摘帽,雙雙退出國家貧困縣序列。其中,桑植結合自身發展模式,提出了要打造智慧財產權精準扶貧「世界樣本」的目標。崇禮在運用智慧財產權脫貧摘帽的同時,也全面加強冬奧會相關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做到兩手抓、兩促進,藉助冬奧會更好更快地實現全面小康。(總臺央視記者 王婧 都昕竹)

(編輯 王一冰)

相關焦點

  • 國務院扶貧辦:中西部22省份中已有15個省份沒有貧困縣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我們知道,中央對今年剩餘的52個貧困縣和1113個貧困村進行掛牌督戰,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今年也對這項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安排。請問劉主任,目前掛牌督戰的進展情況和實際效果到底是怎樣的?謝謝。劉永富:謝謝。
  • 山西最後17個貧困縣這樣實現脫貧摘帽 脫貧各有特色
    2019年是山西省脫貧攻堅任務最為艱巨、決戰決勝的一年,有17個貧困縣計劃摘帽退出,其中國定縣16個,分別是廣靈、天鎮、渾源、寧武、靜樂、偏關、代縣、五臺、興縣、石樓、臨縣、壺關、平順、永和、大寧、汾西,其中包括10個深度貧困縣;省定縣1個,即榆社縣。2月27日,省政府批准以上縣摘帽退出。至此,山西最後17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這17個貧困縣是怎樣脫貧摘帽的?
  • 大哥幫二哥 浙江對口幫扶4省80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鳳凰網浙江綜合 「十三五」期間,浙江持續加大東西部扶貧協作力度,近日,據浙江省發展改革委消息,該省對口幫扶的四川、貴州、湖北、吉林4省80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2018年以來,浙江共向4省投入財政幫扶資金113.83億元,選派了400多名黨政幹部和7000多名專技人才到對口幫扶地區掛職交流。
  • 國家級貧困縣政策的收入分配效應
    研究發現:對國家級貧困縣的扶貧政策使貧困地區的貧困率平均下降了11個百分點;同時,扶貧政策存在顯著的正外部性,能改善國家級貧困縣內部收入分配情況。該政策是中國覆蓋範圍最廣的開發式扶貧項目。根據1992年的農村人均純收入,《計劃》將農村人均純收入低於400元的縣劃分為國家級貧困縣,如果1994年之前是國家級貧困縣,並且1992年農村人均純收入不超過700元,仍保留其國家級貧困縣資格(張磊,2007)。同時,扶貧政策向革命老區、少數民族等經濟發展處於劣勢的地區傾斜。最終,共有592個縣被劃為國家級貧困縣,佔全國縣級單位的27%。
  • 10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告別」不通鐵路的歷史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記者樊曦)記者18日從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黨的十八大以來,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等老少邊貧地區投產新線3.6萬公裡。這些新投產的鐵路覆蓋了274個國家級貧困縣,其中10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結束了不通鐵路的歷史。
  • 山西光伏扶貧實現貧困縣貧困村全覆蓋 累計結算收益34.35億元
    來源:國務院扶貧辦網站原標題:累計結算收益34.35億元 山西光伏扶貧實現貧困縣貧困村全覆蓋 山西作為全國光伏扶貧首批試點省份,從2014年試點以來,在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能源局、財政部、國家電網等部門和單位大力支持下
  • 貴州這個國家級貧困縣出名啦,為打造一尊「巨人」,斥資幾千萬!
    說到貴州,我們都知道, 這是我國最貧困的省份之一, 但是,在貴州省的國家級貧困縣,為了製作「巨人」的雕刻,不惜投資近千萬元的資金。這個縣是貴州省劍河縣,劍河縣位於貴州省東南部,屬於貴州省貴州省貴州東南州,全縣面積只有2176平方公裡,人口不足20萬,是以少數民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小縣城, 劍河縣經濟落後,交通也不發達, 是國家級貧困縣,是貴州省最貧困的縣之一。
  • 深交所上市公司扶貧成績單:近五年累計投入698.75億元
    本報記者 姜 楠  11月23日,隨著貴州省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 文旅部在國家級貧困縣共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目前,各地的國家級貧困縣共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為當地的脫貧攻堅工作貢獻了力量。如: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的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七秀坊」,7月份開設網絡店鋪,到9月份僅2個月時間,網店銷售額達到1380萬元。目前,該工坊已累計培新繡娘800餘名,帶動近500人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32人。
  • 累計結算收益34.35億元 山西光伏扶貧實現貧困縣貧困村全覆蓋
    據國務院扶貧辦官方微信消息,山西作為全國光伏扶貧首批試點省份,從2014年試點以來,在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能源局、財政部、國家電網等部門和單位大力支持下,累計投入211.6億元,建設光伏扶貧電站總規模294.4萬千瓦,其中村級(聯村)電站5479座、155.4萬千瓦,集中電站53座、
  • 中國還剩52個貧困縣:與人均GDP並不相關,較富的省份卻有貧困縣
    本文盤點中國所剩的52個貧困縣,這些貧困縣集中在新疆、貴州、雲南、甘肅、廣西、四川、寧夏等7個省份,而華北、東北人均GDP較低省份完全沒有。中國還剩下的52個貧困縣其實與人均GDP並不完全相關,一些較富的省份卻有貧困縣。這其實與一些省份的貧富差距比較大有關係。下面是中國52個貧困縣的分布。
  • 「國家級貧困縣」
    11月23日,隨著貴州省宣布紫雲縣等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貴州全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至此,我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這意味著,我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成就,來之不易,令人振奮! 國之大事,民生為本。千百年來,中國人民受困於饑饉,受困於緊缺,而今終於甩掉絕對貧困包袱,怎不欣喜!中國人民在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路上,邁出了跨越的一大步。
  • 貴州最後9個貧困縣摘帽 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昨天,貴州省宣布最後9個貧困縣摘帽,省內所有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至此,全國所有貧困縣全部摘帽。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晴隆、望謨、威寧、赫章、納雍、榕江、從江、紫雲、沿河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省內所有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貴州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全省有188萬人從大山深處搬遷到城鎮,搬遷規模佔全國近五分之一,是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最多的省份。
  • 跨越山海攜手攻堅奔小康——教育系統對口幫扶最後五十二個國家級...
    江南大學校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先後12次赴從江調研,發揮食品輕工等學科優勢助力「從江香豬」「從江瑤浴」等品牌發展;劃撥專項經費60萬元改善基礎教育辦學條件;採購當地土特產270餘萬元……「從江實現脫貧摘帽不是終點,我們要在新的起點上加強合作共建,繼續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江南大學黨委書記朱慶葆說。  日前,中國最後52個國家級貧困縣相繼實現脫貧摘帽。
  • 國家級貧困縣「清零」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艱巨
    11月23日,蔡紅所在的沿河縣和其餘8個縣被貴州省宣布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國務院扶貧辦在2014年確定的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
  • 中國貧困縣「最多的」省份:名氣堪稱全球知名,貧困縣比西藏還多
    相信有不少人都知道貧困這一概念,畢竟對於不少人來說,這一現象還是存在的,而一座省內有多少座國家級的貧困縣,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能夠代表這一省份綜合實力的,所以自然沒有哪座省願意擔上這一不好的名頭,但數據總是有些「殘忍」的,根據官方的數據統計,目前我國貧困縣數量最多的省份是一座在全球都擁有一定名氣的省份
  • 31省份研發投入大比拼:廣東總量第一,北京強度最高
    這其中,第一經濟大省廣東以3098.5億元在各省份中領跑,成為首個研發投入超過3000億元的省份。2016年廣東研發投入總量首次躍居全國第一後,總量連續三年保持全國首位,並且與第二名江蘇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
  • 23日,貴州省宣布剩餘的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我國832個...
    11月2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發出公告,經縣級申請、市州初審、省級審核、第三方機構實地評估、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和省人民政府審定、社會公示等程序,紫雲縣、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沿河縣、榕江縣、從江縣、晴隆縣、望謨縣9個縣符合國家貧困縣退出條件,同意這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 彩雲之南的小康圖景:全省88個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
    而就是這塊多姿多彩的地界兒,卻曾是貧困縣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的省份。據記者了解,雲南129個縣中,122個有扶貧任務,有88個國家級貧困縣,其中27個為深度貧困縣,深度貧困人口佔全省貧困人口的64%,扶貧攻堅任務艱苦卓絕。
  • 國家級貧困縣的生態脫貧實踐
    屏邊協調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 國家級貧困縣的生態脫貧實踐 屏邊苗族自治縣坐落於大圍山腳下,廣袤的森林植被給這裡帶來了優越的生態環境和良好的氣候條件,也為16萬苗族百姓築起了賴以生存的天然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