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扇破窗是什麼?《破窗效應》

2020-12-22 雲客棧

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是「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來自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於1969年進行的一項實驗。

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託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輛,他把車牌摘掉,把頂棚打開,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爾託的那一輛,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後來,辛巴杜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呢,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

破窗效應

以這項實驗為基礎,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範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猖獗。當今社會此理論描述了社區失序的五個階段:

1.社區開始出現失序的情形,部分居民遷出社區。

2.未能遷離社區的居民因擔心自身安全,對區內的事務漠不關心。

3.地區的監察力下降,社區的治安進一步惡化。

4.區內更多的居民遷走,仍然留在區內的居民則更加退縮,減少外出時間。

5.外來的犯罪份子入侵社區,令犯罪數字持續上升。

破窗效應

而這也就是之前的杭州殺妻案件發生後,此小區出現大量的人員搬出,或者晚上不敢出門上廁所,小區房子很難出租等現象。

再從一些我們日常常見的情況來看,例如你去景區旅遊或者爬山,原本路邊乾乾淨淨,不知什麼時候,有第一個瓶子出現,之後那個地方就會陸陸續續的出現很多的瓶子,奧尼爾造成環境汙染,所以那第一個亂人瓶子的人就成了環境汙染的第一扇破窗。原本在安安靜靜的環境了,突然有一個人大聲喧譁,情緒激動,慢慢的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跟著大聲喧譁和情緒激動等等的情況。

破窗效應

從以上各種例子我們能夠思考破窗效應帶給我們的啟發就是從小事抓起,只有全部小事都不出亂子,才能做大事。持之以恆的做好每一件小事,才會讓集體的每一個人都愛惜這個集體,這樣一個集體的發展才是長久地。

我是雲小雲,期待與你共同成長,把你想要知道的在評論裡留言告訴我吧!

相關焦點

  • 破窗效應:破罐子就這麼摔了?
    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定居或者縱火。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條人行道有些許紙屑,不久後就會有更多垃圾,最終人們會視若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這個現象,就是犯罪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
  • 90%的家長要知道的「破窗效應」
    一條街有些許紙屑,不久就會有更多的垃圾,因為最終人們會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在地上,這就是「破窗效應」。「破窗效應」不僅應用在犯罪學中,還可以應用在教育中。兒子經常丟東西忘記帶東西,而我一直在後面收拾殘局,最後非但搞得自己筋疲力盡,孩子還養成了丟三落四的壞習慣,這也是「破窗效應」的表現。
  • 犯罪學家提出破窗效應:雪崩時,每個人都是兇手
    犯罪學家提出破窗效應:雪崩時,每個人都是兇手 2020-12-16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破窗效應」告訴你:想讓你身邊的人全都變成好人,方法只有一個
    「破窗效應」是犯罪心理學的一個理論,該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效仿,甚至變本加厲。著名演員黃渤在面對媒體採訪時曾說過一段非常現實的話:以前總能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小心機啊什麼的,但現在(成名了),身邊全是好人,每一張都是洋溢的笑臉。黃渤這幾句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當你最弱的時候,欺負你的人也最多,越容易受委屈;當你強大的時候,身邊全都是好人,整個世界也會對你和顏悅色。
  • 《白鹿原》之白孝文:破窗效應讓他從聖人走向墮落
    是什麼讓白孝文人生前後有這麼大的反差?白孝文人生中經歷的破窗效應,不能忽視。白孝文人生中的"破窗"遭遇破窗效應是用來研究犯罪心理的一個心理學效應。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詹巴鬥曾做過這樣一項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一輛停在比較雜亂的街區,一輛停在中產階級社區。
  • 北青報:消防車通道標識管理需阻斷「破窗效應」
    原標題:消防車通道標識管理需阻斷「破窗效應」   7月13日,北京市召開「城市安全形勢及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新聞發布會。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有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北京市將實施消防車通道和消火栓治理,推進打通「生命通道」,老舊小區在考慮實際的情況下,因地制宜逐步進行標識管理。
  • 破窗效應:職場上每次「熟視無睹」,後果都可能「滿盤皆輸」
    這就是所謂的破窗效應,「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於1969年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託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輛,他把車牌摘掉,把頂棚打開,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爾託的那一輛,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後來,辛巴杜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
  • 「破窗理論」:父母「護犢子」會助長無序,對孩子的危害不容小覷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這句話和經典的育兒理論——「破窗理論」有不少相似的地方。說的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尤其是在幼兒階段,孩子性格、行為習慣的養成,和父母以及家庭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什麼是「破窗理論」?
  • 廣東茂名街頭,男子車禍昏迷不醒,交警鐵騎破窗急救
    茂名街頭,男子車禍昏迷不醒,交警鐵騎破窗急救 紅綠燈路口,突發三車相撞事故。周邊市民發現,一輛白色SUV司機情況不對勁,整個人癱軟在座位上沒有了意識。眼看司機昏迷被困車內,巡邏經過的交警鐵騎大隊當機立斷破窗救人。近日,茂名市區一起車禍現場施救一幕可謂驚心動魄。
  • 暗藏爆破針,瞬間破窗!車鑰匙大小的「救生錘」,還有7大功能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現在擁有私家車的家庭越來越多了,甚至一個家庭有好幾輛車。不過不管開什麼樣的車,安全總是最重要,在事故面前,每個人的生命都是脆弱的。相比那些來不及反應的交通事故,車輛掉入水中還有短暫的自救時間。而這個自救,也是需要技巧的。當車子墜入水中時,因為內外水壓不一樣,強大的壓力會導致無法從裡面打開車門。
  • 了解光環效應,答案在其中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孩子犯錯越來越大呢?孩子為什麼越犯錯越大?1. 父母沒及時更正孩子之所以會犯的錯誤越來越大,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父母平時總是不去選擇更正孩子的錯誤。所以說每一次越做越錯的孩子都是有著本質的原因存在的,而且我們必須要在第一時間糾正孩子這個問題。不然一旦出現破窗效應,那麼後果將會一發不可收拾。什麼是破窗效應?破窗效應,是典型的心理效應的一種。
  • 孩子睡著,母親誤將車反鎖 民警拉警笛按喇叭都叫不醒小朋友:破窗救人
    擔心孩子可能缺氧,民警決定破窗救援。民警董彬說:「我們選的是離小朋友比較遠的後排的窗戶,將窗戶破開一個洞以後,民警從外部將門鎖打開。」而當民警把車門打開的時候,小朋友就醒了。如果孩子被困車內,應當第一時間請求救援,果斷破窗救人,避免耽誤最佳的救援時機。民警董彬說:「破窗得要求不是太多,一般專業的安全錘是最好的。如果沒有專業的工具,石頭、堅硬的金屬棍棒都可以。破窗的時候要注意,一定要選擇離被困人員最遠的距離,這樣防止玻璃破碎傷害到被困人員。」
  • 為什麼NEX機械棍可以展開破窗,不會縮回?
    陶瓷珠最大的作用就是破窗,私家車和公共汽車的玻璃均為鋼化玻璃,在車內常備一根NEX 21,可以在危機時刻輕鬆破窗,為逃生爭取時間。來實測一下這顆陶瓷珠的能力。這是一塊專門購置的6mm厚鋼化玻璃,找一塊磚用力拍上去,磚頭斷為兩截,玻璃毫髮未傷。
  • 他傳訊妻子想輕生 警手機定位找到車 破窗救出昏迷男送醫
    (圖/記者張君豪翻攝) 張君豪/臺北報導 臺北市士林區基河路停車格日前發生一起男子欲燒炭尋短意外事件,所幸士林警分局警員獲報後緊急啟動急難救助協尋手機定位,鎖定打算燒炭郭姓男子車輛位置,警方並通知消防局出動救護人員到場破窗,成功救回燒炭郭姓男子寶貴生命。
  • 100cm,航空鋁材,1S破窗,瑞士軍刀可歇了
    尤其是剷頭,20Cr13馬氏體不鏽鋼,厚度達2.2mm,硬度>HRC45,砍樹什麼的都不在話下,可想而知它的硬度。 單手掌控,1秒破窗 雖說它是把鏟子,但整體不是很長,才100cm。但要是收納起來,兩個巴掌大的小包就能裝下它。
  • 2歲女童將自己反鎖在車內 消防員邊放動畫片邊破窗營救
    近日,渝北區復地花嶼城住宅小區車庫內一名2歲女童被困在車內,消防員一邊讓物業隔著車窗放動畫片,一邊快速破窗,僅用2分鐘,女童被安全救出。12月14日16時許,渝北區復地花嶼城住宅小區車庫內,一名女童將自己反鎖在車內,家長聽到孩子的哭聲心急如焚,立即報警求助。
  • 香港高達迷珍藏被家人當垃圾丟掉,重慶女友划艇破窗救男友高達
    真是「同人不同命」,今年8月20日的微博上有分享一個高達模型差點被泡水,而模型主人的女友居然非常勇猛的划艇破窗拯救男友的高達模型!這個消息振奮了很多高達迷,同時這裡也替那個被丟掉垃圾的香港朋友感到惋惜。
  • 四大最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2.破窗效應。一般房間一扇窗戶被打破之後,如果不及時修補,那麼其餘的窗戶基本上都會被打破。這種情況下就是需要在事情出現不好的徵兆之後要及時補救,要不然情況會每況愈下。3.責任分散效應,一位女子在夜班結束工作回家遇刺,當女子大聲呼救的時候,在她周圍的一家窗戶亮起了燈,然後兇手逃走了。
  • 其他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近年來,在教師招聘和教師資格考試中,對於心理學效應的考查也越來越多,書本上常見的效應有社會刻板印象、暈輪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投射效應、登門檻效應等,但是選項中會出現其他的一些效應,比如扇貝效應、破窗效應等,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部分的知識。
  • 媽媽拒絕破窗救子:分不清大和小的人,註定過不好這一生
    眼看天氣炎熱,孩子滿臉通紅,哭鬧不止,民警立馬決定——「破窗救人」,這位媽媽還是拒絕,說備用鑰匙馬上送來。無奈之下,民警只得一邊觀察孩子的情況,一邊準備隨時破窗,可十分鐘過去,備用鑰匙還沒有送來。忍無可忍的民警準備出手,可孩子媽媽仍然說,再等一等,這下民警怒了:車玻璃重要還是孩子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