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應」告訴你:想讓你身邊的人全都變成好人,方法只有一個

2020-12-10 國風講壇

「破窗效應」是犯罪心理學的一個理論,該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效仿,甚至變本加厲。這個理論放在人際交往當中也是一樣的道理,在現實生活當中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弱者身邊總是圍繞著不懷好意、愛欺負人的「壞人」,而強者身邊卻都是彬彬有禮、助人為樂的「好人」。

著名演員黃渤在面對媒體採訪時曾說過一段非常現實的話:以前總能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小心機啊什麼的,但現在(成名了),身邊全是好人,每一張都是洋溢的笑臉。

黃渤這幾句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當你最弱的時候,欺負你的人也最多,越容易受委屈;當你強大的時候,身邊全都是好人,整個世界也會對你和顏悅色。其實這也是「破窗效應」的現實反映,人性就如一扇破窗一樣,看到一扇窗戶破了個洞,人們會毫無顧忌地往裡面扔石頭,發現身邊最弱小的人,人們也總會肆無忌憚地隨意欺負。著名演星都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我們普通人呢?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要想在生活中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就要讀懂人性、利用人性。

弱小,不該成為被霸凌的理由

生活當中我們不難發現,越是弱者越是容易被別人嘲笑、欺負,弱小的人也許是勢單力薄、孤苦無依,亦或是無權無勢、貧窮落魄,甚至是性格上的軟弱膽怯、唯唯諾諾,這些缺陷就像一扇破洞的窗戶,容易引來人們不懷好意的動機,隨意踐踏。人們喜歡通過欺負比自己弱小的人來顯示自己的地位與威嚴,在他們的潛意識當中,認為弱者毫無反擊的能力,反正欺負他們的成本與代價是最低的,自己不會因此受到什麼損失,反而會讓自己看起來很厲害很有面子,所以弱者總會無故成為別人隨意欺壓的對象,弱者的身邊也總是圍繞著喜歡欺負他們的「壞人」。但是,弱小不是錯,不能因為弱者沒有反擊的能力就該成為被別人無故欺壓霸凌的目標。

強大,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這個社會本來就是很現實的,人們總是願意追隨強者,希望從強者身上獲取利益,畢竟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當你實力足夠強大,你才會有能力去幫助別人,成為別人眼中「有用」的人,就算為了利益,他人也不敢輕易得罪你,而是百般討好,有的只是卑躬屈膝的笑臉相迎。倘若有人無故對你不敬,你也有隨時反擊的能力,完全可以用自己強大的實力震懾那些小人、惡人,讓自己不受無端的傷害。強大,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現實的世界,現實的人,要想更好地在這個社會中生存下去,過得更有尊嚴,就不要讓自己活成一扇破窗,人人都可以朝你扔石子,無故打壓、欺負你,而是要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從心理到實力都變得無比強大,讓別人找不到你身上存在半點破窗的影子而無從下手,讓那些小人、惡人敬畏你、遠離你,不敢隨意招惹你!

你只有從氣場和實力上變得強大無比,才能讓身邊的惡人遠離甚至變成「好人」,整個世界才會對你和顏悅色!

願你往後餘生,歲月無恙,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歡迎關注和轉發,創作不易,小小點讚,積德行善。

相關焦點

  • 第一扇破窗是什麼?《破窗效應》
    而放在帕洛阿爾託的那一輛,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後來,辛巴杜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呢,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破窗效應以這項實驗為基礎,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
  • 破窗效應:職場上每次「熟視無睹」,後果都可能「滿盤皆輸」
    這就是所謂的破窗效應,「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於1969年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託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輛,他把車牌摘掉,把頂棚打開,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爾託的那一輛,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後來,辛巴杜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
  • 犯罪學家提出破窗效應:雪崩時,每個人都是兇手
    犯罪學家提出破窗效應:雪崩時,每個人都是兇手 2020-12-16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破窗效應:破罐子就這麼摔了?
    破窗效應(英語: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該理論由詹姆士·威爾遜(James Q. Wilson)及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並刊於《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題為《Broken Windows》的文章。
  • 90%的家長要知道的「破窗效應」
    但還沒等記錄的設備安裝好,停在雜亂地區的那輛就已經被人破壞得很厲害,甚至差點被整輛盜走。來來往往的路人,都想停下來,在這輛車上拆點值錢的東西。而放在帕洛阿爾託,也就是中產階級社區的那一輛,整整一個星期,竟然沒有任何人對它下手。實驗結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效仿甚至變本加厲。
  • 《白鹿原》之白孝文:破窗效應讓他從聖人走向墮落
    白孝文由一個行為舉止端莊,非禮不為的溫良恭儉讓好青年,變成一個完全墮落,禽獸一般的敗類,使得這個人物有許多話題。是什麼讓白孝文人生前後有這麼大的反差?白孝文人生中經歷的破窗效應,不能忽視。白孝文人生中的"破窗"遭遇破窗效應是用來研究犯罪心理的一個心理學效應。
  • 為什麼父母眼裡只有別人家的孩子?了解光環效應,答案在其中
    不然一旦出現破窗效應,那麼後果將會一發不可收拾。什麼是破窗效應?破窗效應,是典型的心理效應的一種。所謂破窗效應,其實就是當一扇窗戶有一個缺口的時候,如果不能夠在第一時間有效填補這個缺口,那麼這個缺口就會變得越來越大。
  • 你身邊壞人多還是好人多取決於什麼
    前世五百年的修煉,可能換來的是別人對你的深愛,也有可能換來別人對你的傷害,面對不同的結果,怎麼取捨就成了關鍵。如果是深愛,就要學會去珍惜;如果是傷害,就認為對方是來度化你的那個因子。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甚至是多面性的。
  • 北青報:消防車通道標識管理需阻斷「破窗效應」
    原標題:消防車通道標識管理需阻斷「破窗效應」   7月13日,北京市召開「城市安全形勢及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新聞發布會。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有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北京市將實施消防車通道和消火栓治理,推進打通「生命通道」,老舊小區在考慮實際的情況下,因地制宜逐步進行標識管理。
  • 這14個影響你生活的心理學效應,你一定要知道!
    2、聚光燈效應自己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重要,別把自己的問題放大化,沒有人會時刻在意你的動態,知識你自己比較在意。3、毛毛蟲效應不能只知道無休止地做事,不講求效率和成果,過程固然重要,但結果最重要。4、馬太效應想要自己不隨意被別人替代,就必須在某個方向或領域有突出的優勢,達到不可替代的地步,身邊的有利資源就會聞味而來。5、飛輪效應堅持做一件事很難,當你覺得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再堅持一下,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千與千尋告訴我的,我也很想告訴你......
    千尋不管是對又髒又臭的腐爛神還是無面人,都是懷著一顆真誠的心。「沒有工作的人會被湯婆婆變成動物。」小白對千尋說。小白受傷的時候,千尋對鍋爐爺爺說:「小白救過我,我也想救他。」⒎好人有好報。錢婆婆在鍋爐爺爺口中是一個魔女,千尋去還印章,他認為有去無回。但是實際上錢婆婆是個好人。⒑對那些利慾薰心的人來說,金錢一直都是他們心中最重要的東西。
  • 你越強大,身邊好人越多;你越弱小,身邊壞人越多
    他這樣感慨:以前總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耍小心機的,嘲諷你的,什麼都有,但成名後,突然發現身邊都是好人,每一張臉都洋溢著笑臉。的確,這就是世界的邏輯:你越強大,身邊好人就越多;你越弱小,身邊壞人越多!外界總是說黃渤高情商,會說話,其實他的高情商,都是在底層社會裡磨礪過來的,是那些流氓、混混變相教會他的。
  • 其他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破窗效應:一個好的環境和一個好的制度下,就會產生一群文明人,相反,烏煙璋氣的環境中就會有一群「無賴」滋生。沒修復的破窗,導致更多的窗戶被打破,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論。破窗理論認為:當有人打壞了一個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沒人去維修時,其他人可能就會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時間一長,這些破窗戶就會造成一種雜亂無序的感覺,從而導致更多的窗戶玻璃被打壞。
  • 《鎌倉物語》:只有好人才會變成妖怪
    你是真的愛她還是想佔有她?是在乎名分還是實實在在地履行丈夫的義務,山本給出了很好的答案。失去了做人的資格也要守護在妻子身邊,看到妻子找到心儀的另一半為她高興,這樣做完全是為妻子考慮。鬼怪能繼續留在人間,也說明死神局的人性化,或者說鬼性化,陰間的戒律也要為人情讓道。
  • 10個神奇的人類心理效應 你都知道嗎?
    有時候暈輪效應會對人際關係產生積極效應,比如你對人誠懇,那麼即便你能力較差,別人對你也會非常信任,因為對方只看見你的誠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我們看到某個明星在媒體上爆出一些醜聞時總是很驚訝,而事實上我們心中這個明星的形象根本就是她在銀幕或媒體上展現給我們的那圈「月暈」,它真實地人格我們是不得而知的,僅僅是推斷的。
  • 和一個不主動的人相處,你不妨試試「皮格馬利翁效應」
    從而把外在的一種激勵變成自己內在的一種動力,這樣他們不管在學習還是在交友方面都會變得更加的突出。 這不僅僅局限於家長和孩子的相處,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中也應該如此。 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不一樣的人,在這其中他們的性格脾氣都是你沒有辦法預料到的。 或許你是一個很開朗的人,但對方卻恰恰和你相反呢,這時候你又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和他們相處?
  • 它可以讓一個好人變成殺人犯!
    心靈魔術師達倫布朗在一場真人秀節目中利用人類的屈從性讓一個好人在72分鐘後變成了一個殺人犯!節目組選中了四個屈從性最強的人,並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帶來到一個慈善晚會,首先要讓他們先做一個小壞事,為了晚會可以順利進行,把素食的標籤插在了肉食上,這在心理學上叫登門檻效應,也叫得寸進尺效應!
  • 關於運動強度,這裡全都告訴你
    鐵三訓練時,經常會提到運動強度,該如何界定,是每個鐵人面臨的一個問題。用最大心率還是儲備心率,用配速還是體感,要界定訓練強度,哪一種方法適用呢?常見的判斷運動強度的方法有三種,分別是配速法、心率法、以及運動感覺。
  • 愛人和情人的區別:一個不願意給你開門,一個隨時為你開門
    愛人是不管你回家多麼早,都會嫌棄你回家晚,不願意給你開門的人;而情人,是你不管多麼晚去,她都會高興地為你開門的人!都說愛情是自私的,可是當面對同樣的問題,愛人和情人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或許有人會說,情人是虧著心呢,可情人也同樣愛著對方呀。
  • 足彩的五大心理效應你中了哪個
    前面說的十大心理效應,我分析了一通,還是有那麼幾個效應是能跟玩足彩掛上鉤的,下面就來說說這些個心理效應反映在玩足彩上有什麼表現。 我選取了其中的五大心理效應,分別是:鳥籠邏輯、破窗效應、暈輪效應、習得性無助實驗、虛假同感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