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最寶貴的不是金銀珠寶名利地位,甚至不是完美的愛情,而是健康,健康是人生一切浮華的基礎,就好像蓋樓房,健康是地基,無論多華麗的樓,沒有地基,也是空中樓閣,形同虛幻。
可是,人吃五穀,必然會生病,當初女媧造人要人來享受生命的時候,就已經將身體上的苦嵌進生命,正是因此,才有了健康的寶貴。
佛說: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捨不得、放不下。既然生之為人,無論榮華富貴也好,貧寒交迫也好,誰也逃不開這既定的七苦來襲,這也是人拋開一切身份地位的障礙之後的公平吧。
在日本的時候,李世同曾經被檢查出了肺病,準確說,是肺結核,也叫癆病。肺結核在現代醫學領域來看,已經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病,完全可以控制住的。可是在百年前的那個時代,整個中國百廢待興,醫術也很落後,所以死在這個病上的人非常多,一聽說得了癆病,幾乎就是給自己判了死刑。
肺結核是種慢性病,沒有太疼太明顯的感覺,但是,整個人會比較慵懶瘦弱,另外根據體質不同,發熱,盜汗,疲倦等感覺會非常明顯。總之一句話,肺結核雖然早期沒有痛感不會影響生活,卻是一種讓患者失去精神氣兒的病,它會讓人無精打採,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致。
他檢查出來的時候,是個寒冷的冬天,整個東京被白雪覆蓋著,一片白茫茫的世界,猶如病者蒼茫的心緒,人在病中是格外脆弱的,無論內心多麼豐滿的人。李叔同也是如此,一個人在遙遠的異國他鄉,租住別人的房子,每天睡在榻榻米上,會望著月亮發呆。月光透過窗欞,灑進一室的清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病中的人,最思念家鄉,思念親人。
這場肺病,李叔同熱血沸騰的心,忽然就冷寂下來,空寂下來。二十幾歲朝氣蓬勃的熱血青年,突然對身體有了新的感知,原來,我們可以遊刃有餘的掌握自己的靈魂,卻會對身體束手無策,這個感覺很突然,也很茫然。
病中需要靜心調養,也需要家人的照顧,李叔同在這個冬天,因為一場病,踏上了回家的路。
人病了,就就成了風中的一片樹葉,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只好被風吹來吹去的。人這一生真的很奇怪,身體貌似自己的,可以完全掌控,可是一旦有個災啊病的,一下子就束手無策了,說到底,此身如寄這句是非常有道理的;看似靈魂無形無蹤,根本就由不得人,可是,到最後,人真正可以掌握的,往往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靈魂。
文人情感豐富,多愁善感,有了情緒波動喜歡對月長嘆或者寫詩傾訴。
《人病》是肺病回家修養這一段時間寫的,用幾乎白描的手法,將生病的樣子,孤寂,想念家人,及至回到家之後的安靜開心,都寫出來了。
他二哥是名醫,李叔同回家後,得到了二哥無微不至的照顧。
人病墨池幹,南風六月寒。短短十個字,卻是觸目驚心的無奈。人病了是什麼樣子呢,就好像豐潤的墨池被曬乾了,那分風乾後的尷尬和枯寂;就好像正在享受著溫暖愜意的南風時,天氣突然變了,變成了呼嘯的北風,讓人又冷又難過。不過是一種感覺罷了,南風天,怎麼會有寒冷的感覺呢,說到底,都是身體影響心情。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
下面兩句,點出他此時是患了肺病了,肺像秋天的枯葉一樣失去了新鮮和養分,馬上就要隕落了。這是他想像出來的,事實上沒有那麼嚴重,如果肺真的變成了沒有養分的秋葉,人豈不是也到了生命中的秋天?只是初聞患病,需要有個接受,和自己和解的過程,不然那種驚懼、不甘、繼而憤怒,都無從發洩。在健康的時候,年輕的時候,接受自身存在的不完美,就像接受這世間的不公正,都需要一個人一點點感悟,平順,坦然,需要這麼一個過程。老人們常常會搖頭嘆息:老了,不服老不行啊!聽不出無奈聽不出憤怒,只是一聲嘆息,只是一句傾訴,這就是妥協了,平靜了,接受了歲月的千瘡百孔,接受了身體的麻煩不斷,開始平靜對待,理性保養。
李叔同年輕啊,才三十歲左右,生龍活虎的年齡,突然被告知得了這樣嚴重的慢性病,這剛剛鋪陳開的人生,正演奏著流暢激揚完美的樂曲,一個肺病,像一個休止符,將所有的一切都給終結了,怎能不自憐!身瘦白衣寬,病中的男人,還是保持著優雅和俊氣的,只是消瘦了。
人病墨池幹,南風六月寒。肺枯紅葉落,身瘦白衣寬。很靜的幾句話,卻活脫脫畫出一幅病中人清瘦落寞的圖畫。仿若立在鏡前,看衣帶漸寬,卻不是為相思累!
只是,李叔同畢竟是李叔同,只是短短的沉默和憂慮,就敞開了心扉和自己講和了,所有的經歷都是命運的齒輪,錯過一個,就是流轉不暢,他深深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緊接著,話題一轉,已經是回到家裡的恬靜光景,心情漸漸開朗起來。
入世兒儕笑,當門景色闌。這個入世,是指他的三個兒子,經過幾年的分別,已經成了將要走入社會的少年,應該是他在憂傷落寞中,拖著病體回到家中,兒子,兒儕,兒子輩兒的不少人,也許不是三個兒子一起,還有兄長家的子侄們。他們正是無憂無慮的年紀,心靈純淨的像天池的水,愛玩愛笑,笑聲清脆,感染了病中的人,心情也跟著好起來。有這麼一群孩子承歡膝下,讓人心裡生出滿足和快樂,所以,再看門外的景色,也是錯落有致的,充滿了人間煙火的趣味。
這就是家吧,親人環繞,風景如常。是人心裡最柔軟的那塊所在,永永遠遠。只是,這分恬淡的現世安穩,因為少了一個人的存在,還是蒙上了淡淡的輕愁。
昨霄夢王母,猛憶少年歡。王母,是亡母的諧音。王母是天上的神仙,瑤池的主宰,眾多女神仙的首領,中國神話傳說裡數一數二的人物。李叔同不會夢見這麼一個虛無縹緲的女人,他夢見的是自己已經亡故的母親。李叔同自小失去父親,一直在母親的庇護下長大,在那樣複雜的大家庭裡,有些相依為命的感覺。母親是小妾,又早早沒了丈夫,她所以的希望都在兒子身上,所以,對李叔同的疼愛關心很是細緻,她是人世間最愛自己的人,可是如今,兒子病了,身心都需要親情的關愛,慈愛的母親卻歸於黃土,天人永訣的了,在這兒子們嬉鬧的間隙想起母親,想起因為母親,也曾有過這樣歡樂開心的時光,每天的日子都是閃光的!
想起母親,憶起少年時光,他的心情,還是微微的沉重著。有一個親人多少關愛多少陪伴也解不開的結——風雨飄搖的祖國,不知未來的中華民族!
所以,病情好了,假期結束了,他還是要離開熱乎乎的家,回到日本,繼續完成自己的使命!
這肺病,雖然貌似治好了,其實,是埋下了一生的病根,後半生,潛藏在身體裡的肺病時而就復發一次,很是折磨人。
但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覺得,在追求精神和靈魂豐滿的同時,也需要和病來抗爭了,保持身體的健康,是最根本。後來他的第一次斷食,也是為了治病,只是在斷食過程中,邂逅到了佛法,人生便又轉換到另一條路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