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過《銀翼殺手》和《攻殼機動隊》的童鞋,對「賽博朋克」一定不陌生,這一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的科幻流派,從小眾文學一直跨界至銀幕電影,並最終成為一種相對大眾的潮流文化。
賽博朋克一般以計算機或信息技術為主題。
2018正處於當年小說描寫的近未來年代,同時人工智慧、VR、AR也成為當今科技發展的主題,這一系列的原因也讓賽博朋克風格開始流行於各個領域。
賽博朋克平面設計風格往往以藍紫的暗冷色調為主,搭配霓虹光感的對比色,用錯位,拉伸,扭曲等故障感圖形體現電子科技的未來感。
其張揚的調性,很符合現在年輕人標榜自我的價值觀。
在這個未來想像中,基因工程、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尖端科技爭相展現其魅惑力與破壞性,人類成為有機體與機械一體化的新形態——賽博格。
其壓抑、低沉的色彩風格,又無處不透露著未來將至的破敗與孤寂,實在是很酣暢淋漓的風格,未來感很強,熱衷於反烏託邦題材。
「賽博朋克」,可以用簡簡單單地六個字形容——「高科技,低生活」。「賽博」一詞,來源於「Cybernetics」(控制論)。控制論是一門研究機器、生命社會中控制和通訊的一般規律的科學。
賽博朋克風格的作品中,往往充斥著大量的反烏託邦和悲觀主義,布魯斯·斯特林曾這樣描述賽博朋克:「待人如待鼠,所有對鼠的措施都可以同等地施加給人。閉上眼拒絕思考並不能使這個慘不忍睹的畫面消失。這就是賽博朋克。」而我們往往是以一個底層人民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感受這個世界。除了時代背景不同外,「賽博朋克」的世界幾乎與七八十年代的英國沒有什麼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