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徵服:2萬多法國人殺死英王,英國淪為殖民地,貴族滅了一半

2020-12-07 建文君

外族入侵,這是一個在中國會產生很多聯想的詞語。

但是,對於古代的英國人來說,已經是日常節目。

英國四面臨海,常常受到海盜的侵襲。

這種血與火的較量中,英國人整整經歷了100多年。

英國人成功打跑了各種海盜,抵抗企圖入侵眾多勢力。

但是,常在河邊走,一不小心就落了水。

一外國人再次成功的打到了倫敦城。

這一次入侵,雖然給英國帶來了血腥的殺戮和連綿的戰火。

但是,大大推進了英國的國家進程,一個嶄新的的國家在廢墟上破土而出。

這就是著名的諾曼徵服。

01 很久很久以前

故事發生在1066年的英格蘭。

國王愛德華被上帝突然帶走,並且沒有給這個國家留下繼承人。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各方勢力對王冠產生了遐想,暗地裡刀光劍影。

最終成功問鼎的是一位實力強勁的老牌伯爵,他戴上王冠,成為了名義上英格蘭國王。

對於歐洲貴族制度,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大小貴族都有自己的封地。

國王只是大家推舉出的帶頭大哥,是最大的貴族。

但是,除了自己封地的事物,不能插手其他貴族的領地。

英國此時,就是這樣一個鬆散的貴族聯盟,國土是大小貴族領地拼湊而成的。

諾曼第公爵威廉看到了機會,他組織了一幫貴族對英國發起了徵服戰爭。

這次戰爭記載不是很詳細,頗有點春秋的意味。

1066年9月,威廉召集諾曼貴族組成聯軍入侵英格蘭。

現英王哈羅德,也就是之前那個伯爵,組織本土貴族抵抗。

10月,威廉在黑廷斯打敗了哈羅德,並且斬殺了哈羅。

倫敦稍作掙扎,只能認命開門迎接威廉入住。

12月,威廉就搖身一變,成為了英格蘭國王,即威廉一世。

02 好運的威廉

威廉是一個私生子,他母親是一個皮革工人的女兒。

一般來講,私生子沒有繼承權。

但是,諾曼第公爵就他這麼一個兒子。。

他7歲的時候,失去父親,繼承了爵位。

在他最無助的時候,有一個人一直站在他身後,扮演著父親的角色。

這人就是愛德華,威廉父親羅伯特公爵死之前,把威廉交給了愛德華照顧。

這位愛德華就是那位英格蘭國王,愛德華有一個對手——格德溫伯爵。

格德溫伯爵是地方實力派,曾經弄死過愛德華的哥哥。

由於愛德華長期生活在諾曼第,繼位後大量任用諾曼人,格德溫作為本土貴族十分不滿。

愛德華為了穩固頭上的王冠,娶了伯爵的女兒,雙方達成聯姻關係。

但是,這只是愛德華的權宜之計。

他對格德溫痛恨至極,甚至不能接受流淌著格德溫家族血脈的人登上王座,即使是他自己的孩子。

這位狠人沒有給王后任何孕育孩子的機會,自己斬斷了自己的血脈,他對王位繼承有著自己的規劃。

愛德華並不是一個純正的英格蘭人,母親是諾曼第公爵的妹妹。

而且,他在很小的時候就跟著母親生活在諾曼第。

人生中的30年,在諾曼第度過。

後來,回到英格蘭成為國王,他就把威廉當做了自己的繼承人。

愛德華終生的對手,格德溫伯爵到死都沒能看到期待已久的外孫降生。

但是,他的繼承人哈羅德卻成功的實現了他的願望——成為了英格蘭國王。

但是,繼承了諾曼第公爵頭銜的威廉,殺將而來,誓要奪回王冠。

03 王位戰爭

然而,威廉並不是唯一一個對英格蘭王位有想法的外國人。

威廉穩了一手,一直在觀望,但是有人已經急不可耐。

挪威人首先發起戰爭,哈德拉達在英格蘭登陸,在福爾福德,打敗了哈羅德派遣的大軍。

巴掌大的英格蘭,無法給哈羅德太多的轉圜空間。

哈羅德御駕親徵,打敗了北方的敵人。

威廉瞅準機會趁火打劫,在南方發起了進攻。

哈羅德還沒來得及慶祝,炫耀一下武功,就匆匆揮師南下抵擋威廉的大軍。

戰爭初期,哈羅德具有本土優勢,對威廉大軍形成了壓迫。

被勝利迷昏的貴族,盲目樂觀,認為威廉不堪一擊。

不聽哈羅德命令,冒險追擊。

最終,威廉成功翻轉了戰場形勢,英格蘭一半貴族死在威廉大軍刀鋒下,包括哈羅德本人。

04 奪回王冠

解決了哈羅德,英格蘭失去了抵抗力量,倫敦打開了大門。

1066年,來自諾曼第的私生子公爵,成為了英格蘭國王。

作為外來者,威廉對本土貴族進行血腥的鎮壓。

連綿不斷的戰爭,導致英格蘭一半的土地,退化成為荒野。

在鮮血的澆灌下,威廉一世成為了真正的英格蘭國王。

所有的貴族必須向其效忠,他成功的打造了英國版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國王從貴族的領頭者,變成了一個實際的統治者。

順者昌,逆者亡。

1072年,靠著25000諾曼人,威廉成功的將英格蘭掌控在手中。

隨後,他們入侵了威爾斯,並開始向愛爾蘭滲透。

05 建文君說

諾曼徵服,使得英格蘭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力統治者。

通過徵服戰爭,威廉及其追隨者重新塑造了英格蘭的國家秩序。

不服從新的統治秩序的貴族,失去了一切。

他們的一切都被威廉帶領的諾曼人瓜分,新的城堡被建造,新的貴族被冊封。

所有低頭的英格蘭人,都要承認自己的一切來自國王的恩賜。

原本鬆散的貴族體系,被威廉塑造的等級森嚴的貴族體系所替代。

所有的貴族都是國王的臣屬,效忠國王成為貴族的第一守則。

國王開始能夠全面的了解自己國家,這一點很重要。

中國自秦朝開始,統治者對於全國性的編戶齊民制度,一直十分重視。

翻翻書冊就可以知道,全國有多少人口,各地的文物風貌,是進行有效統治的基礎。

但對於封建領主來說,這些都是不能告訴國王的秘密。

威廉靠著強大的威懾力,完成了英國第一次超級詳細的國情普查。

這次普查的結果,被貴族稱為末日審判書。

他們的一切,赤裸裸的展示在威廉的眼前。

可以說,威廉是英格蘭歷史上,第一位名副其實的國王。

相關焦點

  • 大英帝國在中世紀迎來了轉機——「諾曼徵服」事件產生的多重影響
    直到諾曼公爵威廉對英國本島的全面徵服並進行一系列改革後,大英帝國才在中世紀重新迎來了轉機。 威廉一世與諾曼徵服 威廉一世七歲時就繼任了諾曼公爵的爵位,並在法王亨利一世的支持下多次粉碎了境內的叛變和敵對勢力的入侵。
  • 英格蘭和法蘭西的恩怨之始,看「諾曼徵服」對英國歷史的影響
    沒有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就沒有英國——這話是一種誇張,但反過來說,英國歷史的發展,卻不能沒有威廉。在「諾曼徵服」以前,英國這個一度讓世人憧憬的以「英倫紳士」聞名的國家實質上卻像是一個未曾開化的蠻荒地帶,威廉給孤島英國帶去了文明,帶去了生機和活力,「諾曼徵服」對英國歷史的發展皆也因此可以說是奠定性的。
  • 諾曼徵服與金雀花王朝,英國與法國早期的恩恩怨怨
    關於這段歷史我們在這裡不多贅述,總之,光榮者埃塞爾斯坦統一英格蘭全境後,就開始了對這裡的世襲統治,許多年後,王位傳到了聖愛德華國王這輩上,愛德華是一個非常賢明的君主,在位期間勤政愛民,在位期間平定哥德文伯爵叛亂,討伐蘇格蘭王國立下赫赫戰功,但是他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孕不育,所以在他死後,英國陷入了爭奪王位的鬥爭中。
  • 諾曼徵服:英國被注入新的血液
    諾曼人的對外徵服 2.黑斯廷斯之戰威廉宣布土地的國有化,將土地和森林從舊貴族手中剝奪。然後推行騎士佔有制,服兵役的騎士可以分得土地,並將土地層層分封下去,分得土地的人擁有終身使用權。他靠這個組建了一支4000多人的軍隊。 最後,他將行政機構遍布全國。為了盡最大可能了解這塊他新徵服的領地。
  • 《諾曼徵服》:王位爭奪,外族入侵,精彩又黑暗的英國中世紀歷史
    諾曼徵服,指的是1066年,以諾曼第公爵為首的法國封建主,對英國的徵服。這是英格蘭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所有對英國史感興趣的朋友,大約都曾經去研究過這個話題。英國著名歷史學者,馬克·莫裡斯的《諾曼徵服——黑斯廷斯戰役與英格蘭諾曼王朝的崛起》,就是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研究「諾曼徵服」這一歷史事件及其後續影響。
  • 諾曼人是怎麼徵服英國的?我們來說說,現在英國女王還有諾曼血統
    後來這位英王死了,他的一個兒子愛德華,繼續留在諾曼第,處在諾曼人的庇護下。再後來,丹麥人建立的、統治英國的北海大帝國瓦解了,英國人就又把作為原來王室後裔的愛德華從諾曼第接回來,擁立他為國王,這個愛德華由於信教特別虔誠,所以號稱「懺悔者愛德華」。諾曼人覺得,這個愛德華從小在我們這長大,吃我們的住我們的,現在當上英國國王,那就應該是我們的傀儡。
  • 被諾曼徵服的英格蘭,私有土地遭到打擊,威廉一世對英格蘭的影響
    諾曼徵服後,盎格魯-撒克遜貴族有許多人戰死,許多人逃亡海外,留在英國的貴族也大多被威廉一世剝奪了財產。而這些財產和土地,都被威廉分封給追隨其徵戰的諾曼第貴族。到了威廉一世晚年時期,根據王室記載,英格蘭的土地只有8%掌握在盎格魯-撒克遜貴族手中。
  • 《諾曼徵服》:是魔鬼,還是英雄?
    東方有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一千兩百多年後,西方也出了這麼一個人物,他就是祖先為諾曼人的私生子威廉,又曰「徵服者威廉」。《諾曼徵服》講的就是這個人做成的這件事。《諾曼徵服》一書,主要講的是發生在公元1066年間,諾曼第公爵威廉(約1028~1087)(史稱:私生子威廉或徵服者威廉)為首的諾曼人入侵英格蘭事件。威廉以徵討不守信諾的哈羅德為起因,徵服英格蘭稱王,歷經萬難加冕後,利用鐵腕(殘暴)手段評定國內此起彼伏的叛亂的鴻篇巨著。
  • 從英法千年歷史恩怨看法國為何封鎖阻止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入境?
    英國首相鮑裡斯也呼籲多國「手下留情」,接納外逃的英國人。然而事實無情地打了英國人的臉,法國、德國、義大利、丹麥、沙特、新加坡等多國紛紛禁止禁止英國人或英國航班入境。特別是法國,規定甚為嚴格。法國宣布,從當地時間12月20日晚間11時開始,暫停來自英國的所有航班和有人員隨行的貨物運輸車輛抵達法國,為期48小時。
  • 諾曼徵服英格蘭的決定性戰役:黑斯廷斯戰役
    風雨飄搖的英格蘭 1066年英王愛德華離世之後,權傾朝野的貴族哈羅德沒有讓王室最後的男丁繼承王位,而是在大貴族的簇擁下,自立為王。 這種行為很快就引來了眾多的王位覬覦者,其中包括了手握重兵的挪威國王無情者哈拉爾三世和諾曼第公爵威廉。
  • 法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恥辱,5千名貴族被英國圍殲,英國僅戰死250人
    英吉利海峽對面的英王亨利五世見狀甚至欣慰,認為這是吞掉英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在當年8月率領1萬3千餘名弓箭手和士兵殺向法國,計劃從塞納河口登陸控制整個諾曼第地區,然後直插法國王庭所在地巴黎。但由於圍攻一座名叫哈弗洛的堡壘時傷亡慘重(4千餘名士兵喪生),亨利五世不得不選擇先去英國位於法國北部的根據地加萊港補給,進而等待英國本土的援軍到來再攻。
  • 明明是侵略者,卻被英國人尊為開國元勳,威廉一世如何徵服英格蘭
    據說,英格蘭弓箭手和盾牌軍在這次戰鬥中損失慘重,以至哈羅德本人被射中眼球而跌下戰馬,最終被諾曼士兵殺死。威廉通過這次決戰,成功消滅了任何阻撓他登上王位的政治力量,獲得了不列顛島的統治權。
  • 從「諾曼徵服」到「百年戰爭」,看英格蘭王室「紋章」的起源發展
    紋章最早由貴族騎士使用,隨著威廉建立了諾曼王朝,英格蘭王室紋章的雛形也由此形成紋章大致起源於第一和第二次十字軍東徵期間,在十三、十四世紀時趨於繁盛。紋章與歐洲封建社會的變革和軍事技術的進步息息相關,而紋章之所以繁榮發展則是因為它的世襲性和獨佔性。
  • 諾曼人的徵服,結束貴族民主制,成為英國封建主義興起的推手
    英國雖然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資本主義的國家之一,但是,封建主義在英國的發展的過程卻顯得不那麼夠看。並且,英國封建主義的興起,並不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自然引起的社會變革,而是在諾曼人入侵後,進行的一個封建嫁接,從而結束英國原本的帶有民主性質的貴族統治,推動封建主義在英國的發展。
  • 英國人為什麼能殖民印度,卻無法徹底徵服尼泊爾?
    尼泊爾是夾在中國和印度之間的一個內陸多山之國,其將近一半的國土海拔在一千米以上,境內海拔超過六千米的山峰有兩百多座,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就處在中國與尼泊爾邊境線上。被清軍兵臨城下的廓爾喀國王為避免滅國,不得不主動求和,成為了清朝的一個藩屬國,定期向清朝每朝貢 這次戰役也成為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之一。此後 尼泊爾和清朝的從屬關係很穩定,直到英國人來到尼泊爾。十八世紀中期,英國開始武裝入侵印度,公元1757年爆發的普拉西之戰,開啟了英國武裝徵服印度的第一步,隨著幾場戰役的勝利 英國人很快控制了印度北方大部分地區。
  • 威廉一世如何徵服英格蘭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錄於話題#英國史2#歐美歷史54#世界史55中世紀早期英國曾被北歐海盜入侵威廉一世一直被英國人視為是與伊莉莎白、維多利亞等人同等重要的歷史人物。直到今天,關於他的歷史考證與傳說辨疑仍然沒有停止。
  • 英國史:威廉一世徵服英格蘭後的末日審判與土地分封
    諾曼徵服為英格蘭帶來了強大的王權,在強大王權的作用下,威廉一世沒收了所有公開反叛者的土地,除了將一部分土地留作己用外,將其他土地作為戰利品分封給追隨他的諾曼貴族及軍事隨從。沒有參與反抗的英吉利人仍保留原有的土地,但必須承認自己的土地是從徵服者威廉那裡得來的,也就是說他們必須尊奉威廉為最高領主。由此,威廉實際上成了英格蘭最高的土地所有者。
  • 英格蘭人為什麼曾經徵服了世界,卻徵服不了蘇格蘭?
    英國徵服世界的歲月,早就煙消雲散。所謂「徵服不了」的蘇格蘭,仍在英國版圖之內,英王仍舊是蘇格蘭的君王。雖然蘇格蘭隔三差五說要分家,折騰點事情出來,但蘇格蘭自立門戶並沒成為現實。英國人徵服世界與「徵服」蘇格蘭,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 英國為什麼還會有王室?因為女王的祖先是海盜船長,還有,他們真得很敬業.
    但是英國卻不同。我們都知道今天英國王室的祖先是法國諾曼第的貴族威廉公爵。但是這個威廉公爵的祖上是不折不扣的北歐維京海盜。AD911年法國國王因為不堪維京海盜的襲擾冊封當時最大的海盜頭子羅洛(Rolf)為諾曼第公爵並把女兒也嫁給了他。而他的後世子孫威廉公爵在1066年徵服了英格蘭成了第一任英國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