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不如F22,殲20鴨翼背鍋,安裝渦扇15後,殲20能取消鴨翼嗎?

2020-12-03 滄海天下

長期以來,殲20的鴨翼一直被吐槽,仿佛這已經成為了殲20的原罪,很多人因為鴨翼而片面認為殲20比不上美國的F22。然而一個事實卻狠狠打了噴子們的臉,美國最新公布的六代機CG圖,同樣帶有鴨翼,這又怎麼解釋呢?實際上鴨翼的存在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low,它的複雜程度遠遠超過了傳統的氣動布局,所帶來的優勢也是無鴨翼戰鬥機無可比擬的,沒有深厚科研能力的國家完全不可能搞定鴨翼布局。

▲美國六代機鴨翼設計,圖源自水印

成飛從70年代就開始研製鴨翼布局的殲9,雖然這個項目最後流產了,但是通過這一項目,成飛製造了多型殲9原型機,以此積累了大量的相關經驗,並在隨後成功的研製了殲10系列戰鬥機。殲20項目啟動以後,成飛依靠自身數十年的技術積累,外加國內強大的風洞試驗室、超級計算機等硬體設施打造出具備中國特色的重型五代戰鬥機,最終贏得了軍方的肯定。殲20曾經以「升力體邊條翼鴨式布局飛機」獲得了第21屆全國專利獎金獎,可見其氣動設計得到了業內專家的一致好評,鴨翼布局到底好不好,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能夠收穫如此多的專業人士讚譽,自然不可能差。

▲殲9

鴨翼實際上可以看做是主翼的副翼,它不僅能夠帶來超高的升阻比,減少飛機對於發動機推力的性能要求,還可以提高飛機的機動性。升阻比是衡量飛機氣動效率的最重要參數,升阻比越高說明飛機效率越好。殲20因為鴨翼的加持,升阻比高達10以上,而F22的升阻比平均值只有8,所以採用推力更大的發動機實際上也算是無奈之舉。

大力出奇蹟,F119的發動機推力雖然略高於渦扇10B,但是油耗同樣也高,在油量相差不多的情況下,直接導致F22續航能力和作戰半徑的減少。在不攜帶副油箱的情況下,殲20內置燃油最大航程約4000公裡,F22則只有3200公裡,由此可見發動機推力並不是越大越好。實際上目前殲20所使用的渦扇10B發動機最大推力已經達到了14.5噸(F119約16噸),超過了俄羅斯的AL31F,足以滿足殲20現階段的需求,也能夠獲得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並沒有太過迫切的換發需求。

▲殲20換裝新型渦扇10B發動機

除了提高升阻比之外,鴨翼對於戰鬥機的機動性也有很大幫助,有了鴨翼,飛機可以更好的進行機頭方向調整,這不僅能夠快速改變飛機飛行方向,也能在作戰中方便實現機頭指向,配合頭盔顯示器使用,可以牢牢咬住對手不放,方便展開各種攻擊。更重要的是,殲20上的鴨翼和垂尾都是全自動電傳控制,能夠根據戰場情況隨時調整鴨翼角度和飛行姿態,相比無鴨翼飛機的平尾有著難以比擬的優勢。

▲殲20鴨翼的多角度偏轉

國產渦扇15目前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研發工作,很快就將進行上機試驗,五年內必然會成為殲20的標配動力。渦扇15據傳最大推力可以達到18噸,兩臺加起來就是36噸推力,遠遠超過F22的32噸推力,那麼有了這麼強大的發動機,是不是就可以取消鴨翼了呢?撇開鴨翼所帶來的各種buff加成不提,飛機本身的氣動布局是經過了大量風洞試驗所得來的最佳設計,任何一點小小的變動都會帶來蝴蝶效應。如果去除鴨翼,那麼殲20必須加裝平尾來進行俯仰調節,而這樣的一減一增無異於重新設計一架飛機,不僅完全沒有必要,甚至還可能導致殲20總體性能的降低,所以去除鴨翼實在是無稽之談。

說了這麼多,鴨翼真有這麼好,不是很多人說鴨翼影響隱身?這就得說說鴨翼的弊端了,鴨翼由於突出機身,確實會增加少量的雷達反射截面積(不超過5%),但是這種增加僅限於機頭方向的雷達波,而大部分防空雷達都是從下而上傳播的,實際作戰的大部分情況下,鴨翼戰鬥機對於隱身的影響微乎其微。雖然機頭部分隱身有一點點影響,但是殲20因為沒有平尾,尾部雷達信號卻降低了,基本上算是兩相抵消,所謂鴨翼影響隱身也只是為黑而黑而已。

▲成飛經過大量研究,採用隱身設計的鴨翼並不會明顯增加雷達反射信號

那麼鴨翼如何實現隱身和機動性的結合呢?這就是傳說中的變形鴨翼技術,就在前段時間,多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專家聯合申請了一項變形垂尾/鴨翼專利,這款鴨翼採用了可變形收攏設計,在需要時可以變身鴨翼布局,不需要時則可以將鴨翼收起,成為邊條三角翼布局,殲20如果能夠運用這樣的變形鴨翼技術,性能將會進一步提高,也許我們在國產六代機上能夠看到這樣的技術走入現實。

相關焦點

  • 在全球五代機當中,為啥其他隱身戰機沒有鴨翼,卻只有殲20擁有?
    在當今世界上,為啥其他隱身戰機都沒有鴨翼。卻只有殲-20擁有?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殲-20在研發的時候面臨一個心臟病的問題,由於發動機使用的俄羅斯AL-31FN-SER3渦扇發動機,其推力並不能滿足殲-20的動力需求。
  • 南航變形隱身戰機專利,殲20外掛式鴨翼垂尾為過渡
    依照中國航空工業的研發慣例,秉承「服役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的思路,在殲-20已經投入使用的情況下,中國航空工業除了繼續對其進行技術升級外,還在加緊研製新一代作戰飛機,此外,中國還在繼續開發渦扇-15 「峨眉」發動機,並繼續跟隨美國的步伐開發變循環自適應發動機,其中包括美正在試驗的三涵道發動機,中國也在同步探索。
  • 渦扇發動機終於獲獎!殲20曝光3大重點,F35仍有11處缺陷
    而在此前,殲-20隱身戰機再次以「新塗裝、新編隊、新姿態」亮相,並且還進行了被總師評價「非常到位」的飛行表演。大家也許會說殲20發動機問題,但這也老眼光了。舉例來說,隨著此前渦扇19發動機在國際市場大放異彩,一舉斬獲推力技術一等獎。
  • 殲20真的可以和F22戰機抗衡嗎?為何國內媒體一片叫好?
    殲20隱身是沒有問題的,邊條翼都是呈對角線,可以做到對雷達的有效反射,不要以為鴨翼就不隱身,那可是風洞吹出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殲20與F20,我們差距還是很大的,動力,隱身這二方面還有差距,特別是動力,差的不是一點點,如果綜合發動機性能,基本差二代。
  • 印軍前空軍司令:有鴨翼的不是五代機,殲20隱身性能與蘇30相當
    在全球現役的五代機之中,殲-20是唯一同時採用鴨翼和邊條翼氣動布局的機型,也因此被質疑在隱身性能上有缺隱。8月24日,印度退役準將尼丁.薩斯發表文章稱,前印空軍司令南比亞爾表示:「雖然殲-20看起來像F-22「猛禽」戰鬥機,但是因為有鴨翼根本無法隱形。
  • 渦扇-15已經定型,推力高達18噸,殲-20換裝後機動性將趕超F-22
    現在殲-20就算沒有裝備渦扇-15發動機,在裝備兩臺國產太行改進型發動機的情況下,其推力雖然要弱於美國F-22戰機使用的推力為16噸的F119-PW-100矢量發動機,但殲-20的綜合機動性是不落後於美國F-22戰機的。
  • 殲20出現喜人的變化,發動機長度明顯縮短,離完全體又進了一步
    而最近又出現了改進型殲20的試飛照片,這架殲20與目前的量產機存在細微的差別,從中可以看出發動機尾噴管、前後編隊燈、側彈倉邊框都發生了變化。兩款殲20的對比圖從量產型殲20與改進型殲20的底部對比圖可以清晰的看出,改進型殲20的發動機間隙更新變大了,並且發動機長度也有明顯縮短,很可能是換裝了改進型渦扇10發動機。
  • 我軍殲十和殲20都有鴨翼布局,為什麼殲16卻沒有採用?
    殲16目前已經生產超過百架,攻防兼備的殲16是當前人民空軍綜合性能僅次於殲20的骨幹裝備。而殲10、殲20都有鴨翼,某種程度上是因為流派不同。帶鴨翼的三翼面布局是為了解決蘇27系列的固有缺陷---跨音速陷阱,提高了跨音速區間的機動性能。當然,代價就是機體增重和結構更加複雜。
  • 殲20戰機動力不足,速度卻比蘇57快了一大截,鴨翼發揮關鍵作用
    蘇57是蘇霍伊公司研發的第五代重型隱身戰機,目前裝備了推力更大的發動機,但是速度方面卻沒有明顯的提升。 殲20 殲20能夠在速度方面擁有這麼大的優勢,主要還是鴨翼發揮了關鍵作用,殲20採用了鴨翼與主翼距離較遠的設計,這樣做雖然弱化了鴨翼產生渦流的增升效果,但是卻大幅度增加了鴨翼的配平力矩
  • 美國掌握不了的鴨翼布局,卻獨得成飛青睞,看看殲20就知道了?
    作為中國飛機製造的領軍企業,過去幾十年裡成飛公司研製生產的殲-10、殲-20等戰機先後作為我國空軍部隊的主力戰機使用,擅長運用獨特的鴨式布局。近日,成飛又有好消息傳來,新款飛機設計方案出爐,仍舊採用鴨翼布局,並特別申請國家專利。在設計上,針對我國B2型飛翼飛機現存在的高阻比、低升阻係數、低操縱性能差等問題,進行全面改進。
  • 中國「戰機之王」殲-20是不是美軍F-22的對手
    從隱身能力、機動性、武器配置等方面來分析:1.隱身能力殲-20戰鬥機空中機動時前端鴨翼的偏轉,以及機尾固定的腹鰭,都會在飛機前方和側面形成較大的雷達反射面。菱形機頭,DSI進氣口外加S型進氣道彎曲,整體式銦錫金屬鍍膜座艙,隱身處理非常出色。
  • 美國不喜歡鴨翼?美國6代機真身曝光,鴨翼照抄殲20又大又香!
    當地時間9月15日,美國空軍後勤技術助理部長威爾·羅珀表示,新一代空中優勢(NGAD)技術驗證機已經進行飛行試驗,這似乎預示著美國開始向六代機進行發展。威爾·羅珀還向美國媒體模糊表態:"試驗機已完成實際首飛,並在試飛時創造了很多新紀錄。"
  • 「單發版殲-20」現身歐洲,隱形性能強大,為殲-10D指明了方向?
    與殲-20一樣,該機也採用了鴨翼+三角翼氣動布局,採用雙垂尾設計和腹部內置彈艙,看起來非常像一款「單發版殲-20」。實際上,這是薩博公司正在研製的下一代輕型單發隱形戰鬥機FS-2020,也是JAS39「鷹獅」戰鬥機的替代機型。殲-20的研製成功已經證明鴨翼+雙三角翼氣動布局也能成為五代機,這讓瑞典人信心倍增。
  • 中國殲20獨特氣動設計,升力係數超美國F-22,因假數據創造的奇蹟
    但是非常讓人尷尬的是,印度空軍高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卻表示,殲-20並不算是一款真正五代隱形戰機,因為它的鴨翼設計是其他五代機所沒有的,這樣的氣動設計在飛行過程中將會破壞戰機的整體隱形性能,所以殲-20隱形戰鬥機只能算是一款假五代隱形戰鬥機。
  • 殲20與F22哪個性能更好?二者差距超預期,設計理念整整差了一代
    比如,殲-20戰機裝備了更加完善的數據鏈系統,以及前視紅外搜索跟蹤設備——IRST,該設備可以讓殲-20在不打開自己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情況下就能發現敵機。除此之外,殲-20戰機還裝備了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 EODAS,該系統能對空/對地探測、引導飛彈打擊、飛彈來襲警告、對目標指引等。而殲-20戰機還裝備了有源相控雷達,能夠探測250公裡外的目標,比F-22戰機使用的有源相控雷達探測距離都遠。
  • 升級型殲20開始試飛,左側機身發生顯著變化,唯一弱點要沒了?
    的這個位置需要安裝鴨翼的機械傳動裝置,因此留給機炮的空間比較有限,殲20可能需要在進氣道上方設計一個繭包,用來安裝整個機炮,F35A就採用了這種設計。殲20的發動機尾噴口 早期的殲20之所以不安裝機炮,主要原因是殲20的設計思路是以超視距空戰為主,充分發揮隱身性能與霹靂15飛彈的射程優勢,在遠距離外「解決」敵機
  • 帶鴨翼布局的F18戰機風洞吹風,為何美軍戰機不愛採用鴨翼布局?
    當今世界上,帶有鴨翼布局的戰鬥機往往代表著「高性能」,能夠設計出這種戰鬥機的國家寥寥無幾,而我國在殲-10戰鬥機、殲-20戰鬥機上都有應用,可以說在這項技術上已經淬鍊的爐火純青。其它國家如法國的陣風戰鬥機、歐洲的颱風戰鬥機、瑞典的鷹師戰鬥機等,都使用了前緣鴨翼布局,只是各家在技術上略有不同。
  • 成飛新飛機申請專利,飛翼布局好像轟20,還是離不開鴨翼?
    大家都知道,殲10和殲20都是成飛(統稱)研製的先進戰鬥機,它們最為明顯的外形特徵,就是採用了鴨翼,形成了獨特的鴨式布局。而就在最近,成飛又在國家專利局申請了一種新型飛機設計的技術專利,該設計同樣也採用了鴨翼布局。
  • 隱身戰機「無敵」?殲20B大改,未來戰爭中五代機如何發揮特長
    殲20B大改殲20使用的太行改進型發動機不但推力增加,使得飛行性能提升,而且新發動機增強了發電能力,使得殲20上強大的航電系統充分發揮,突出殲20的信息化作戰能力,而鋸齒噴管在一定程度上還優化了隱身性能
  • 依舊採用鴨翼布局,性能趕超殲20
    畢竟每15年,美俄兩國的主力戰機就會更新換代,而且五代機的理念已經非常成熟,美國的F22迄今為止已經服役了15年。就算六代機目前還沒有出現實體機,它肯定有相應的作戰體系和理念。法國都已經率先曝光了六代機的模型,那麼我們國家的六代機會長什麼樣子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