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茲社論漫畫獎得主:讓分裂的美國重新團結很難

2020-11-25 手機鳳凰網

「今晚我邀請了我的家人們來吃晚飯,一起享受這個夜晚。今天像是一個盛大的節日,每個人似乎都在街上慶祝勝利,公園裡還有演奏樂器的人,整個氛圍非常非常友好。」生活在賓夕法尼亞州的普立茲獎得主、社論漫畫家西格·威爾金森(Signe Wilkinson)在美國東部時間11月7日傍晚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難掩興奮之情。

6個小時前,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贏得了關鍵的搖擺州賓夕法尼亞,所獲得的選舉人票總數超過勝選所需的270張,拜登隨後將推特認證改為「當選總統」,世界多國領導人也紛紛向拜登及其競選搭檔、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哈裡斯發文祝賀。

威爾金森作品:費城人在街頭演奏慶祝拜登勝選。威爾金森在得知這一消息後的第一時間就走上街頭慶祝,她所在的費城,多數選民將票投給了拜登,但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些城市以外地區,選民以支持川普居多,使得該州的選情始終膠著。當賓州結果出爐,最終助力拜登贏得總統大選,威爾金森表示,她對這一點無比自豪。

雖然結果似乎已塵埃落定,而對於未來——總統權力是否能順利交接?拜登能否完成自己對選民的承諾?這些,將是包括威爾金森在內的生活在這個國家的民眾最關心的問題。

拜登真的能讓美國人團結起來嗎?

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大量選民選擇提前投票或郵寄投票,「選舉日」變得格外漫長。威爾金森11月1日在社交網絡上感嘆,希望11月3日趕快來到,讓這一切結束。在這條狀態的下面,威爾金森配圖是一個形似川普的人在撕開美國國旗,另一長得像拜登的人在用針線修補美國國旗。

威爾金森作品:「修補國旗」。「修補美國」,幾乎是拜登和所有支持他的美國人的共識。拜登在11月7日晚發表全國講話時也重申了他之前所說的「將把美國人民團結起來」,他「將成為所有人的總統」。

威爾金森告訴澎湃新聞,雖然拜登贏得了勝利,但在此次選舉中仍可以看到美國的分裂程度之大,未來拜登想要真正做到「團結美國」,還有相當大的難度。

「以賓州為例,州長是民主黨人,立法機構卻是由共和黨控制,未來將會陷入一個個僵局,在美國(聯邦)政府內部也會遇到同樣的局面。」威爾金森表示,在民主黨候選人中,拜登從來都不是她的第一或第二選擇,在她看來,拜登唯一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安撫美國人」。

「甚至連安妮塔·希爾也投票給了拜登。除了讓美國從新冠疫情中恢復之外,我希望喬·拜登領導的美國將以真理和公正來恢復我們的民主。」

威爾金森提及的安妮塔·希爾,是在1991年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克拉倫斯·託馬斯的提名聽證會上指控其對她實施性騷擾者,但勇敢發聲的安妮塔·希爾卻遭到來自參議院司法委員會清一色男性議員的刨根問底和人身攻擊。時任司法委員會主席的拜登也是那場聽證會的主席。直到多年之後的2017年底,拜登公開對希爾表示歉意,承認在聽證會上沒能維護她的權益。

除了能否完成「團結美國」的承諾,70歲的威爾金森還對比她更年長的拜登的年齡表示擔心,她難以想像這樣一個「老人」要熬夜去處理國家的危機。「但是他有很好的團隊來幫忙處理危機」,威爾金森仍抱有樂觀地表示。

威爾金森作品:拜登和哈裡斯。在威爾金森的社交網絡上,她最新完成的作品是一張拜登的漫畫,她稱拜登是「我們的首席治療師」(Our healer in chief),此外還有一幅哈裡斯的漫畫,「歡迎卡馬拉·哈裡斯」,她寫道。

然而,這位有望創造美國歷史上「三個第一」——第一位女性副總統、第一位非裔副總統、第一位南亞裔副總統的政治家,對於大多數美國人來說仍是陌生的。

「她在國際事務方面沒有很多經驗,我們不知道她怎麼看待美國與中國、歐洲、非洲或其他地方的關係。」不過,威爾金森認為,哈裡斯的移民後裔背景會讓她對來自其他國家的人更加具有同理心,從而讓美國更加多元豐富,「這是一件好事」。

將繼續畫漫畫「監督」拜登

威爾金森今年70歲,她與丈夫還有兩隻鳥,五隻金魚和一隻叫「姜」(Ginger)的狗住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自1950年來,她一直在美國《費城每日新聞》(Philadelphia Daily News)擔任社論漫畫家。1992年,威爾金森獲得了普利茲的社論漫畫獎項,多年來,她一直關注著教育、女權、環境、種族、槍枝、隱私等問題,並以漫畫的形式發表自己的看法。

社論漫畫是美國媒體中十分常見的一種新聞評論形式,它針砭時弊,不吝批評,不僅是報紙言論版的一項重要內容,也被廣泛地應用於電視、網絡等其他新聞媒體,對公眾輿論有很強的影響力。

威爾金森的社論漫畫就以「獨特的風格和不敬」(unique style and famous irreverence)而聞名,這也是川普及其支持者不喜歡她的漫畫的原因。

如今川普將不再是威爾金森漫畫的主角人物,但她表示自己仍將繼續做一個政治漫畫家應該做的工作。「我投票支持拜登並不代表我就是拜登的啦啦隊長,漫畫家的任務就是確保他(拜登)知道,人們在看著他,等待他完成自己的承諾——他必須證明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總統)。」

對於川普,威爾金森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是一個非常驕傲的人,如果我是他,肯定也不會承認自己輸了。他現在肯定很不開心,但是我希望他能休息一兩天,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如果他和平交接權力,表現得像個總統,這對他還有這個國家都有好處。」

相關焦點

  • 美國人說|普利茲社論漫畫獎得主:讓分裂的美國重新團結很難
    生活在賓夕法尼亞州的普立茲獎得主、社論漫畫家西格·威爾金森(Signe Wilkinson)在美國東部時間11月7日傍晚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難掩興奮之情。「修補美國」,幾乎是拜登和所有支持他的美國人的共識。拜登在11月7日晚發表全國講話時也重申了他之前所說的「將把美國人民團結起來」,他「將成為所有人的總統」。威爾金森告訴澎湃新聞,雖然拜登贏得了勝利,但在此次選舉中仍可以看到美國的分裂程度之大,未來拜登想要真正做到「團結美國」,還有相當大的難度。
  • 《後浪》,是打在普利茲新聞獎臉上的一記響亮耳光
    《後浪》演講;2.普立茲獎。《後浪》的演講說: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與否定;內心強大的人,從不吝嗇讚美與鼓勵。不少朋友認為,這句話堪稱整段演講的「精髓」。在《後浪》演講稿執筆者看來,嘲諷與否定就是「弱小者」的標配。
  • 中國為什麼沒有人獲得普立茲獎和奧斯卡獎
    北京時間5月5日凌晨,美國東部時間5月4日15時,第104屆普立茲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布。原定於4月20日召開的發布會,也推遲至美國東部時間5月4日,並把原定於哥倫比亞大學的發布會轉移至線上舉行。普立茲獎於1917年根據美國報業之父約瑟夫·普利茲的遺願設立,已經成為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由14項新聞類獎項和7項創作類獎項組成,涵蓋新聞獎與創作獎兩個大類。
  • 兩屆普利茲小說獎得主懷特黑德:種族主義貫穿了我的生活,已讓我精...
    科爾森·懷特海德:「當我想到第二個普立茲獎時,這既瘋狂又讓我高興。」圖片來源:Quique García/EPA-EFE/Shutterstock一年前,當《時代》雜誌的封面選中科爾森·懷特黑德時,稱他為「美國故事講述者」。這不僅是對他2016年小說《地下鐵道》取得的非凡成功(該書同時獲得國家圖書獎和普利茲小說獎)的認可,更是對他更廣泛的文化影響力的認可。
  • 普立茲獎《美國海:墨西哥灣的歷史》中文版上市
    《美國海:墨西哥灣的歷史》是一部有很高學術價值的環境史著作,獲得2018年美國普利茲歷史類圖書獎,是繼賈雷德·戴蒙德的《崩潰》和西蒙·溫徹斯特的《大西洋的故事》之後,又一部非虛構類鴻篇。本書獲譽:2018年榮獲普立茲獎(歷史類圖書)《柯克斯書評》2017年度非虛構類圖書獎得主美國國家書評獎非虛構類提名好書《紐約時報》2017年最值得關注好書《華盛頓郵報》年度好書作者Jack E.
  • 管窺百年普利茲:基於普利茲新聞獎嘉獎辭的詞頻分析(1917-2016)
    從嘉獎辭中可以看到,普立茲獎委員會一直重點關注獲獎作品中與美國相關的議題。同時,應當看到:百年來的變化在於,二戰前嘉獎辭中的「美國」一詞多使用Nation,Country來指代,意同於「我國」,適用於國內場合,格局較小;而二戰乃至冷戰後的用詞中,America、United State出現頻次增多,表明作品開始站在更全球化的角度關注美國事務與世界格局。
  • 美國深度分裂加劇疫情失控
    美國各界無不將矛頭指向「系統性分裂」。  美國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糟糕表現,無疑是2020年全球最大的「黑天鵝」事件之一。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3月24日發文警告,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成為「美國的『蘇伊士時刻』」;5月24日,美國《紐約時報》以「千人訃告」作為頭版;9月下旬,美國《時代》周刊以布滿死亡數字的黑白封面發出「美國式失敗」的哀嘆;10月8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社論指出,美國「將一場危機變成了一場悲劇」;11月30日出版的《時代》周刊再次警告:美國現在陷入了一個致命的循環……11月3日以來,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連續保持在
  • 普立茲獎得主5年巨作,這本書必成經典
    擔任美聯儲主席長達18年,橫跨6屆美國總統,可謂是流水的總統,鐵打的格林斯潘。對財政和貨幣的深刻洞察力,更是使格林斯潘被全美國公認為「無所不知的人」,被世界人民稱為「全球經濟沙皇」「美元總統」!「誰當美國總統都無所謂,只要讓格林斯潘當美聯儲主席就可以了」,《財富》雜誌曾在封面上這樣寫道。然而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不少人卻認為,格林斯潘要為金融危機負責。《格林斯潘傳》完整記錄了格林斯潘的「成與敗」,也同樣講述了美國50年來經濟政策的成功與失敗。
  • 科爾森·懷特黑德再次獲得普利茲小說獎
    當地時間5月4日星期一,普立茲獎行政官達娜·坎迪(Dana Canedy)通過視頻在Pulitzer.org上宣布了2020年普立茲獎。小說獎頒給了科爾森·懷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獲獎作品是小說《鎳幣男孩》(The Nickel Boys)。小說通過兩名生在Jim Crow的佛羅裡達州男孩被判在一所噩夢般的學校就讀展開。
  • 認識一下新晉諾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她的兩部作品京東30分鐘內...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北京時間10月8日晚19時,瑞典學院公布202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獲獎作家是美國桂冠詩人露易絲·格麗克。她是美國當代著名女詩人,美國桂冠詩人(2003-2004),曾獲普立茲獎、國家圖書獎、全國書評界獎、波林根獎等。至此,諾貝爾文學獎已經有16位女性文學獎得主。此前獲諾獎呼聲最高的作家包括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還有大家津津樂道的村上春樹。
  • 曾獲普立茲獎,美國女詩人路易絲·格呂克獲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
    路易絲·格呂克 圖源於諾貝爾獎官網 芥末堆訊 當地時間10月8日,瑞典文學院宣布,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女詩人路易絲
  • 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獎得主們留下的童話「乾貨」
    」設立(1966~2014)之後,25位「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獎」得主的近300幅作品,其中原作達210幅,這次展覽也是25位全球頂級插畫家們的「合體首秀」。可惜的是,如今25位 「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獎」得主中的9位已遺憾離世,更突顯出作品的珍惜和可貴。
  • ...三位印度攝影師獲普利茲專題攝影獎,迪士尼推出漫威英雄等動畫...
    通訊管制下的「克什米爾故事」獲2020普利茲專題攝影獎美國東部時間5月4日15時,北京時間5日凌晨,第104屆普立茲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布。受新冠疫情影響,普立茲獎委員會中的不少資深記者都身處一線,原定於4月20日召開的發布會推遲至5月4日,在普立茲獎評委會主席達娜·卡內迪(Dana Canedy)的家中公布,以視頻的形式通過官網直播。
  • 諾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代表詩作由世紀文景引進出版
    瑞典學院宣布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uck)。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1943— ),美國桂冠詩人,生於一個匈牙利裔猶太人家庭,1968年出版處女詩集《頭生子》,至今著有十二本詩集和一本詩隨筆集,遍獲各種詩歌獎項,包括普立茲獎、國家圖書獎、全國書評界獎、美國詩人學院華萊士·斯蒂文斯獎、波林根獎等。
  • 《華爾街日報》社論:摔跤手都比川普或拜登聽上去更像總統
    參考消息網10月1日報導 美國《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9月30日刊登社論,題為《一場令人沮喪的辯論場面》。文章稱,在美國大選首場辯論中,無論是川普還是拜登,沒人表現得很好。此次辯論是一連串侮辱、打斷、誇大以及徹底的謊言。現將文章摘編如下:誰也沒有期望一場林肯與道格拉斯的辯論,但這一定要是一場世界摔跤娛樂公司的較量麼?
  • 美媒: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詩意人生
    參考消息網10月10日報導據美聯社斯德哥爾摩10月8日報導,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10月8日以她「坦率而不妥協」的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她的作品看上去堅定不移,帶著困惑和創傷的辛辣幽默,尤其是在反映家庭生活時。
  • 以畫為槍,抗擊疫情(特別獎)|漫畫金龍獎
    國際漫畫獎優秀作品獎得主八望等眾多漫畫家進行了抗擊疫情相關漫畫的創作。八望介紹作品《眾志成城》的創作理念時表示:病毒最怕的不只是藥物,更是我們團結一致的力量!相信只要每個城市的人的心連在一起,沒什麼難關是闖不過的,而且我們還有一群如天兵神將一樣在前線奮戰的醫務英雄,疫情一定是可以戰勝的!
  • 直擊諾獎|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其實,各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著作中都有非常好的科普性作品,理論有趣,深入淺出,可以簡單高效地了解經濟學中的前沿知識。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2015年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美國怎麼了》安格斯·迪頓&安妮·凱斯 著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班納吉;迪弗洛2015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
  • 諾貝爾化學獎近5年得主
    諾貝爾化學獎近5年得主 澎湃新聞 2020-10-07 17:08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