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徐俊勇
每個工作日下午四點半之後,嘉峪關市雄關街道友誼社區和綠化社區的麒麟公益「四點半課堂」便開始熱鬧起來,近100多名小學生聚在這裡寫作業、看繪本、畫畫……「學校放學早,家長又下班遲,之前因為時間差問題,可是愁壞我了。」家長王女士高興地說,現在孩子放學後有地方去,還有專業老師看管,真是幫她解決了最憂心的問題。
每月16日,陳大爺必須拉著老伴到祁連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去幹一件「頭」等大事,因為這一天是嘉峪關炫絲100理髮中心美髮師固定為轄區60歲以上老人免費理髮的日子,陳大爺說:「咱們老年人也要把自己收拾得精精神神的。」
「四點半課堂」「您的銀絲我的牽掛」等志願服務項目是雄關街道依託「三社聯動」拓展基層治理形式的成功實踐,通過聯動社會組織,有效聚合公益力量解決老百姓多元訴求,轄區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華都庭院小區不但乾淨整潔,還處處洋溢著詩情畫意的景象。業主委員會主任趙旭東說:「如今物業服務好,業主和物業的關係也很融洽。」今年以來,雄關街道圍繞建設「幸福社區」發展目標,把打造「最美小區」「特色樓棟」工作作為精細化治理工作的有力抓手,聯合兼職委員單位、「互聯共轉」單位、下沉幹部、樓棟長、志願者、居民群眾等各方力量,開展小區環境美化和樓棟文化建設活動,打造了8個「最美家園」,24個「特色樓棟」,為基層治理積蓄了強大能量。
同時,基層治理單元由小區向樓棟、單元延伸,組建樓棟長隊伍、建立樓棟長微信群,實現在「微網格」徵集「微心願」、提供「微服務」、化解「微矛盾」,這是雄關街道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成功實踐,1900餘名樓棟長隊伍在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創建、人口普查等工作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填補了社區網格向下延伸的空白地帶。
在德惠社區82歲的老黨員李強家中,宣傳小分隊正在為他講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並給他帶來學習資料。「街道、社區通過民情走訪、送學上門、節日慰問等多種方式關心老黨員的身體狀況和生活困難,也積極徵求我們對社區工作的意見建議。」李強說。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後,雄關街道各級黨組織第一時間組織黨員幹部通過理論學習、專題研討、理論宣講員層層宣講等多種形式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基層治理工作就是從老百姓身邊事做起,積極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服務百姓,為民造福,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在基層治理的形式、手段、內容等方面探索創新,切切實實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雄關街道黨工委書記劉光勝說。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