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唐帝國的末代皇帝,唐哀宗在位期間,真的毫無「建樹」嗎?

2020-12-22 鮮花暢談歷史

歷史上的末代皇帝,基本上結局都不好,改朝換代總少不了殺戮。唐哀帝李柷,作為大唐帝國的末代皇帝,不僅存在感,而且結局也很慘。在位期間,唐朝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中,竊國大盜朱溫掌權後,李柷形同傀儡,一切政事皆不定奪,唐王朝滅亡之日便是李柷的死期。

(唐朝末代皇帝李柷)

李柷是唐昭宗第九子,出生於景福元年(892年),李柷不是昭宗嫡子,因此他本應與皇位是無緣的,但是發生於天祐元年(904年)的一場政變卻讓這位年輕的皇子登上了皇位,開啟了他短短三年的傀儡皇帝生涯。

李柷之父唐昭宗在位時,唐朝已經是內患不斷,黃巢起義席捲北方,大唐帝國在農民起義的沉重打擊下,面臨著土崩瓦解,昭宗是晚唐很有作為的皇帝,在位期間,尊禮朝臣,勵精圖治,希望能恢復祖宗基業。為了解決為患唐朝百餘年的藩鎮問題,昭宗堅持以重兵鎮壓,先後平定了割據四川的陳敬瑄之亂,消滅了把持朝政作惡多端的大宦官田令孜,力挫不聽朝廷號令的河東節度使李克用。

(無力回天的唐昭宗)

但是幾次用兵使得唐朝中央禁軍折損大半,藩鎮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坐視脫離黃巢義軍投降唐朝的朱溫實力發展壯大,漸成中原霸主,為唐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昭宗一生都受制於宦官、朱溫與李茂貞,不僅大權旁落,而且飽受權臣的欺辱。

天祐元年(904年)八月,已經掌握了朝廷大權的朱溫厭惡昭宗的不聽話,派親信蔣玄暉等人趕往洛陽弒殺了昭宗,次日,蔣玄暉假傳聖旨,立年僅十三歲的輝王李柷為皇帝,並即日於昭宗靈柩前即皇帝位。朱溫殺昭宗,不過是為自己篡位改朝掃清障礙,立輝王李柷為帝,亦是為了掩人耳目,李柷實際上就是一個傀儡。

(竊國大盜朱溫)

朱溫當時已是梁王,大小事不決的李柷在他人的授意下,加授朱溫為相國,總百揆,進封魏王,享有「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贊拜不名,兼備九錫之命」這般尊貴的待遇,朱溫權勢燻天,朝野莫不聞風附勢,他的地位,已經超過「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和漢末丞相曹操,距離代唐自立,登頂大寶僅僅一步之遙。

毫無實權的李柷其實就是朱溫立的一個傀儡皇帝,他所下達的所有政令不過是按照朱溫的意思去辦,所謂「時政出賊臣,哀帝不能制」,可憐的哀宗當皇帝當的是如履薄冰、戰戰慄慄,宗室衰弱的唐王朝,已經無力集中力量來保護他,拯救於唐王朝於風雨飄搖中。

天祐二年(905年)六月,朱溫在親信李振和柳璨的鼓動下,將裴樞、獨孤損、崔遠等三十多名或明或暗反對他的朝廷重臣抓到黃河邊的白馬驛全部殺死,將屍體投入濤濤黃河,製造了慘絕人寰的「白馬之變」,同年又命人縊死何太后,處死弒殺昭宗的蔣玄暉,賜死柳璨,將太常卿張廷範五馬分屍,至此,朱溫在朝中再無反對者,距離改朝篡位已是朝夕之間。

天祐四年(907年)三月,哀宗在朱溫及其親信的逼迫下宣布禪位於朱溫,竊國大盜朱溫終於如願當上皇帝建立梁朝,國祚綿延兩百多年的大唐帝國宣告滅亡。哀宗禪位後,被降封為濟陰王,被安置在位於曹州的朱溫親信氏叔琮的府中,朱溫篡位建立梁朝,自然引起其他藩鎮的極大不滿,河東李克用、西川王建、鳳翔李茂貞等依然尊奉哀宗為天下共主,他們以復李唐江山,擁哀宗復位為名起兵反對朱溫,哀宗的存在引起了朱溫的極大不安,為了永絕後患,次年朱溫派人到曹州以鴆酒毒死哀宗,小皇帝死時年僅十六歲。

唐哀宗在位三年,無所建樹,是徹頭徹尾的傀儡皇帝,作為亡國之君,他短暫的一生是非常悲哀的,生在帝王家,本該享盡榮華富貴,可哀宗自被立為皇帝,便成為朱溫篡位路上的一個棋子,唐王朝在他手上終結,哀宗最後也難逃一死,這或許是絕大多數亡國之君共同的命運吧。

相關焦點

  • 大唐歷代皇帝簡介,強盛的大唐帝國,後期皇帝個個是慫包
    唐朝從公元618年高祖李淵建立大唐起,到公元907年後梁太祖朱溫廢唐哀宗李柷終結,大唐共傳289年曆21帝,此篇來簡單介紹下曾經強盛的大唐帝國的歷代皇帝。1:唐高祖李淵(566-635年)大唐開國皇帝,公元618年-626年在位。
  • 帝國黃昏——從奧匈帝國末代皇帝孫子卡爾·哈布斯堡新冠康復談起
    奧匈帝國末代皇帝孫子卡爾. 哈布斯堡在維也納咖啡館3月26日,奧地利媒體報導,奧匈帝國末代皇帝孫子卡爾·馮·哈布斯堡(Karl von Habsburg,1961- ,以下簡稱卡爾)病情已經好轉。自3月上旬以來,由於感染新冠肺炎,他一直在奧地利下奧州的家中隔離。
  • 要挽回世界五國末代皇帝的命運,結局多半是悲慘的!
    緬甸貢榜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叫丁寶。他只做了七年皇帝。在他統治期間,當英國人處於全盛時期時,緬甸已經是英國人的沃土。在丁寶統治期間,他們滲透到緬甸的各行各業。結果在第三次英緬戰爭中,貢榜王朝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英國人取得了勝利,作為失敗者,錫袍皇帝被英國人囚禁在皇宮中,不久後英國人將他帶到了印度,從此,錫袍皇帝在印度度過了餘生。所以高宗李熙退位後,李繼位,但他只做了三年皇帝,就在1910年被日本人逼迫退位。朝鮮王朝的覆滅,也標誌著朝鮮被日本強行納入其版圖。
  • 德意志帝國末代公主,因為與敵國王子結婚,化解了兩個國家的世仇
    德國末代君主就是我們熟悉的威廉二世,在我們的印象中,威廉二世是一個性格暴躁和霸道的皇帝,從他生平所做的事情就能看出來,不過現在不談威廉二世的功過和得失,只談他的家庭生活,他與第一任妻子兼皇后維多利亞生了七個孩子,前六個都是兒子,長子威廉是德國末代太子,最小的孩子兼唯一的女兒露易絲是德國唯一一個末代公主,她是本文要介紹的歷史人物。
  • 印度末代皇帝巴哈杜爾:「你的名字還活著」
    如果說,莫迪的這一連串走訪都是他「佛教外交」和「拉攏緬甸」計劃的一部分,那麼,他前往位於仰光的印度莫臥兒帝國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Bahadur Shah II)的陵墓祭拜,就讓人們感到有些費思量了。
  • 奧匈帝國公主在美驟逝,遺下丈夫與幼子,外曾祖父是末代皇帝
    公主是歐洲哈布斯堡王朝後裔,也是奧匈帝國末代皇帝卡爾一世(Karl I of Austria)的外曾外孫女。她的外祖父奧地利的魯道夫大公(Archduke Rudolf of Austria),是奧匈帝國最後一位君主卡爾一世與齊塔皇后(Empress Zita)的幼子。齊塔王后來自同樣有名的波旁-帕爾瑪(Bourbon-Parma)家族。
  • 楊廣身死國滅只做了十四年皇帝?加速國家滅亡的原因竟是這個?
    是隋朝第二位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共在位14年。楊廣在位期間,他年年出巡,曾三遊揚州,兩巡塞北,三至涿郡,每次出遊都大造離宮。他為了營建東都洛陽,每月役使丁男多達兩百萬人,開發各段運河時使役三百萬人,修長城時使役一百二十萬人,這些民工大都因為勞累,役死者過半。大業五年的那場盟會,既是中西貿易史上的一個裡程碑,也是大隋朝迅速由盛轉衰的開端。
  • 歐洲也有個紙上談兵的「趙括」,而且是拜佔庭帝國馬其頓王朝皇帝
    歷史上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同一地域或帝國往往有多個王朝,而每個王朝又有多位皇帝,且這些皇帝中根據各自所處的歷史節點不同,而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比如說每個王朝的開創者,也就是用我們中國封建王朝的諡號叫太祖,往往起著推翻前朝、開創新朝的作用。
  • 人皇紀大食帝國和大唐帝國的軍事實力介紹
    大食帝國 國力、人口、土地都不輸於大唐的強大帝國。領土面積較大唐大100萬平方公裡。皇帝哈裡發,大祭師,精神力強者。東方總督艾布穆斯林,聖武境巔峰,帝國大將級別,而艾布穆斯/林的力量更是在這一剎那提高了接近四成。
  • 不雄才大略也能做明主,拜佔庭帝國黃金時期皇帝君士坦丁七世
    君士坦丁七世可以說是拜佔庭乃至整個歐洲歷史上,少有的「超長待機」的皇帝了,他在位長達47年。當然這其中有25年是和另外一位皇帝共治的,這一點不足為奇,畢竟從古羅馬延續到拜佔庭一直有這個傳統,那就是同一帝國二帝共治,一個正皇帝、一個副皇帝。君士坦丁七世的副皇帝,就是他本人的老丈人羅曼諾斯一世。
  • 印度末代皇帝,不願做英國傀儡,通令全國抗英,兵敗流放緬甸至死
    與清王朝可以稱作清帝國同理,莫臥兒王朝也可以稱作莫臥兒帝國,比較著名的皇帝有被稱作大帝的阿克巴、有修建泰姬陵的痴情皇帝沙賈汗,等等。莫臥兒王朝除了有阿克巴、沙賈汗等著名皇帝,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也是相當著名。巴哈杜爾·沙二世之所以著名,不是因為像阿克巴那樣開創盛世,也不是像沙賈汗那樣留下感人的愛情故事,而是因為他帶領自己的臣民與入侵印度的英國作鬥爭。
  • 末代皇帝溥儀的罕見老照片,起起伏伏的人生讓人感嘆!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三歲被抱入宮中繼承大統,一生中兩次在位,還在東北復闢,一生經歷多富有戲劇性。年輕時的他,大家都已了解,咱們看看他被趕出紫禁城之後的生活。圖為1932年,溥儀在長春偽滿執政府勤民殿與國際聯盟調查團會面。國際聯盟調查團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調查「九一八」事變和「滿洲國」建國的真相。
  • 《末代皇帝》演活大反派 批日籍演員表演很失敗
    張春演吉剛安直  搜狐娛樂訊 時下,由「影視大反派」演員張春主演的大型史詩劇《末代皇帝傳奇》正在安徽衛視海豚第一劇場熱播。」  張春演活皇家御用「大反派」  大型電視劇《末代皇帝傳奇》講述了滿清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從帝國皇帝到普通公民的傳奇人生。此番,曾經在《宮鎖沉香》中飾演愛新覺羅·玄燁的臺灣演員趙文瑄在該劇中主演末代皇帝溥儀,「影視大反派」演員張春則在劇中飾演溥儀身邊為的帝室「御用掛」吉岡安直,兩人親密接觸大演「對手戲」,真可謂棋逢對手不乏看點。
  • 《末代皇帝》數位修復版臺灣將映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1905電影網訊為紀念電影《末代皇帝》上映32周年,影片宣布5月15日起將在中國臺灣地區進行重映,日前官方正式發布了第二支數位修復版預告片。
  • 德國最後一位皇帝,為了擴大德國地盤發動一戰,作為戰犯卻免遭審判
    後世通常把法蘭克王國分裂出來的東法蘭克王國作為德國歷史的開端,後來東法蘭克王國演變成神聖羅馬帝國,境內逐漸出現多個王國,這種分裂局面一直延續到20世紀中期,直到1871年普魯士王國威廉一世實現德國統一,建立富強的德意志帝國。
  • 歷史今天:一代戰神拿破崙加冕,末代皇帝小溥儀登基
    104年後的同一天,年僅三歲的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被抱上寶座登基稱帝,又冷又怕的他忍不住哇哇大哭,至高無上的皇權也難顧全日後他顛沛流離的人生。正所謂:權是雙刃劍,榮耀也危險,不如平常心,做個平凡人!1815年拿破崙在著名的滑鐵盧戰役中全軍覆沒,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拿破崙被流放聖赫倫那島。1821年,拿破崙在島上去世。1908年12月2日,滿清最後一個皇帝也即末代皇帝溥儀登基。這時溥儀年僅三歲,為醇親王載灃之子,號宣統。其父任攝政王,代理清廷朝政。
  • 末代皇帝:晚年理髮鬧笑話,被人笑做「土包子」
    在漫長的封建王朝統治中,出現了不少皇帝,但為人熟知的可能並沒有多少,畢竟這麼多皇帝記憶起來是真的有難度。人們通常對事件的開始和結尾印象深刻,至於中間的過程可能並不了解,故而這兩位皇帝不可能不知道,一位是在公元前221年滅掉六國,建立大秦王國之後。開創了中國將近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先河的秦始皇;一位是結束清朝統治,斷送封建王朝的愛新覺羅·溥儀。
  • 【史海】全世界總共有過多少位女皇?只有十九位 來看盤點
    武氏自成為高宗皇后起便逐步掌權,在高宗在位晚期掌握實權直到退位,歷時50年;在位期間對外戰爭多數都取得了勝利,在她國統治下,大唐較貞觀之治時期更有所發展,史稱「貞觀遺風」、「小貞觀之治」。
  • 電影《末代皇帝》:拿下奧斯卡的它,到底有多不可思議?
    拍攝和歷史相關的電影作品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但是像《末代皇帝》這樣子的經典佳作可以說是少之又少,這一部電影拿下了9項大獎更是獲得了奧斯卡的獎項,這其中到底有多少不可思議的地方呢?這一部電影的導演來自義大利,這一次電影選擇拍攝的地方是故宮,這也是故宮在歷史上第一次為電影拍攝打開大門,從電影的畫面我們都能夠感受到濃濃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就連末代皇帝溥儀生平的場景都是實拍,可以說是非常的用心。
  • 歷驚似:張起靈是一個猶如「末代皇帝」一樣的傀儡
    (這裡所說的是《盜墓筆記》小說與歷史相似的地方,解析文)末代皇帝中國歷史清朝末代皇帝是愛新覺羅溥儀,2歲時就當了皇帝,在位4年便被迫退位,清朝統治結束。因為戊戌政變後,慈禧和光緒帝的關係非常不好,慈禧就想廢掉光緒帝,但光緒帝又沒有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