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帶給中國的災難,損失達3000億美元,為何我國主動放棄索賠?

2021-01-08 曉話文史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會蘇聯、美國、英國和中國,宣告接受《波茨坦公告》。次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14年的抗戰宣告勝利。日本接受投降之後,遭受日軍侵害的各國紛紛根據國際法相關規定向日本政府提出所陪,而作為四大國,亞洲戰區的主力中國也不在例外。

日本無條件投降

美國從中作梗

戰後初期,1947年4月4日美國採取單獨行動,先行發動了「先行拆遷」,準備將日本的工業設備實物作為補償給到所有遭受到日本侵害的受害國。然而蘇聯和美國的矛盾對立日益尖銳,加上中國解放戰爭順利進展,親美的蔣介石政權岌岌可危,美國的對外政策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在遠東,美國試圖扶持一個反蘇反共的基地,而剛剛遭受重創,又與蘇聯和中國有著明顯政治地緣優勢的日本成為了最合適的扶持目標。

在美國外交發生轉變情況下,幫助日本抵賴賠償,一定程度保存日本的實力成為了美國的基本方案。在原先的計劃當中,對於日本拆解的工業設備實物中國可以獲得賠償當中的一半。然而美國基於時局的變化和自己狹義的戰略目標,將中國的份額一砍再砍,最後中國僅僅得到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根據統計,中國因為日本侵略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不下620億美元,然而在戰後中國僅僅得到約2250萬美元的設備賠償,聊勝於無。

1949年5月13日,美國更是直接頒發霸道指令,停止日本對各個盟國的賠償,戰後中國對日索賠計劃因此腰斬,中國14年的抗戰損失沒有得到任何的賠償,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道歉都沒有。而這不僅僅是日本右翼的分子狡辯,還有美國的不作為,為滿足自身利益而無視受害國的自私行為。

日本戰後快速重建

值得一提的是,並不只有中國沒有得到應該有的賠償。日本對東南亞的所有國家賠償也不超過15億美元。更加過分的是這部分賠償不是賠付先進和有實用意義的設備機械,而是通過商品和勞務進行賠付。而這種賠付方式不僅僅沒有打擊日本經濟,反而使得日本獲得出口商品的機會,為戰後日本經濟打入東南亞國家鋪好了道路。

國民黨出賣國家利益

1949年12月底國民黨當局戰敗,被迫撤到臺灣。國民黨當局為了得到美國的支持和幫助,在日本賠償問題上一改原來積極追求賠償的態度。在談判之初,國民黨當局還堅持必要的賠償。但是日本以臺灣無法代表中國人民的事實逼迫國民黨當局讓步。

南京解放

最終,日本當局與國民黨當局達成協議,日本以所謂臺灣主權的讓步輕易的換取了國民黨當局在賠償問題的巨大讓步。為了得到美國支持的國民黨當局,出賣了整體的國家利益。

中日建交

1971年7月9日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秘密訪華表達了改善中美關係,並為美國尼克森總統訪華鋪路。同年10月25日,中國在聯合國恢復一切合法的權力,中國成為聯合國成員以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國際地位和話語權大大提高。

中國重返聯合國

如此情況下,依舊採取敵視中國的政策對日本而言無疑是百害無一利。調整外交政策,改善與中國的外交關係成為了日本政府的當務之急。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中美雙方發表《中美上海公報》,中美雖然沒有實現建交,但是關係向正常化發展,這大大加快了日本與中國談判和建交的速度。1972年7月後,中國和日本為實現邦交正常化都進行了積極準備。1972年9月25日日本田中角榮首選訪華,1972年9月29日中國與日本籤署聯合聲明,中日關係正式建交。

中日建交

在聲明當中中國政府宣布: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放棄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那麼中國為何選擇放棄賠償要求,又帶來了哪些結果?

原因與部分影響

選擇放棄賠償有以下兩點考慮:

中國人民在近代飽受戰爭賠償之苦,深深的明白哪怕是追求賠償,最後的重壓也不過是壓在日本國民身上罷了。當時處於中日建交的關鍵時刻,索求大量賠償無疑對建交之後兩國關係的發展是不宜的。在日本對其他受害國的賠償當中,很多賠償都是一些物質賠償,把一些破舊的東西修修補補就送給你,然後自己換上更好的,如此的賠償聊勝於無,不如不要。當然,達成放棄戰爭賠償的背後肯定是毛主席,周總理等人深思熟慮的結果,我們不妨看看之後的一些影響

1978年鄧小平出山,實施改革開放,改革開放要求改善基礎設施,從而得到引進外資和技術。當時歐洲對中國普遍對中國改革開放不信任,對中國採取技術封鎖,而經濟發展起來的日本則成為了改革開放初期引進外資和技術的主力軍。

1978年8月12日中國和日本達成《中日友好條約》。據統計,從1980年起到2008年,日本總計約2400人民幣的無息和底息貸款資金,是所有援助國家當中最多的。除此之外,日本還援助了中國許多基礎技術,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起步提供了巨大幫助。

客觀上來說,日本對中國的援助於他們也是有利的,是一種雙贏的舉措,日本獲得了中國的市場,加上中國在還貸款的時候日元恰好升值使得中國多還了不少錢。

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歐美不肯支持中國,日本的援助無疑是雪中送炭,這便是中日建交和關係不斷改善的有利影響之一。

依舊可以追究賠償

值得一提的是,1972年在中日建交的時候中國放棄了對日本的賠償要求,即放棄了1200億美元的國家間的賠償要求。而就日本軍國主義戰爭罪行的1800億美元的國民賠償要求,中國政府在任何場合都沒有宣布放棄。

上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侵華戰爭的中國民間戰爭受害者紛紛赴日提起跨國訴訟,然而受害者追求賠償的道路卻極為艱難,特別是在日本軍國主義持續抬頭,掩蓋戰爭罪行的情況下。中國政府鼓勵並支持受害者對日本追求賠償

相關焦點

  • 數年侵華戰爭,日本讓中國損失5000億美元,為何我國放棄索賠?
    明明是他們先發起的非正義戰爭,戰後卻還要向中國索賠,實在是無恥至極。虎落平陽被犬欺,落後就要挨打,中國只有乖乖賠款,導致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 過程中,日本充當西方國家的幫手,趁機為自己撈好處。隨著日本野心的膨脹,蠅頭小利已經不能滿足他們了,於是決定對中國發起非正義的侵略戰爭,徹底佔領中國。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揭開了這場侵略戰爭的序幕。
  • 日本帶給中國的災難,損失達5000億美元,為何最終放棄索賠?
    上個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使得全球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陷入巨大的困難,日本,德國,義大利趁機發動戰爭,企圖將危機轉嫁給其他國家。日本侵華戰爭中,中國的損失高達5,000億美元,這是如何算出來的呢? 二、日本給中國帶來的損失 前一段時間裡,關於抗日戰爭人們有一些爭議。
  • 日本帶給中國的災難,損失達5千億美元,為何國共兩黨都放棄索賠
    將日本文化慢慢滲透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於孩子們直接開始日文本文化教育。毒品也成為了日本人馴化佔領區民眾的手段。在軍事高壓下,人民的思想與生活都布滿枷鎖,生活環境極端惡劣。 經歷過如此侵害的中華民族,又怎麼能輕易放過行為卑劣的對手呢。敵軍對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根本就無法彌補,可是國共兩黨卻都放棄了讓他賠償,究其原因,又是為何?
  • 抗戰期間,日本給我國造成損失高達五千億美元,為何最後放棄索賠
    回顧中國近代史,更像是一部中國的「血淚史」。尤其抗日戰爭給中國留下的創傷,至今都牢記在老一輩人們的心中。日本侵華期間不僅犯下滔滔罪行,更是造成了中國高達5千億美元的損失。要知道這5000億美元是按照70年前的匯率計算的,若放在今日,恐怕萬億美元不止。
  • 日本災難損失可能高達3000億美元(雙語)
    新近進行的一項預估認為,日本此次災難造成的經濟損失最高將達3,000億美元。各家保險公司目前仍在對它們在這一災難中可能遭受的損失進行初步估算。  瑞士再保險公司(Swiss Re)周一說,它預計日本地震和海嘯會使其面臨12億美元的索賠額,但提醒說它的預計是以不確定性高於通常水平為條件的,隨著被保險財產的損失程度日益明確,這個數字可能需要作出調整。
  • 你可知道近現代,日本從中國掠奪了多少財富?中國損失有多大嗎?
    賠款有:軍費2億兩白銀,折合銀元2.6315億元; 威海衛駐軍費150萬兩白銀,折合銀元197萬元; 中國為支付對日賠款而舉借三家外債的利息損失費2.3222億兩,折合銀元3.0554億元; 贖遼費3000萬兩,折合銀元3974萬元。四項合計共4.6372億兩白銀,折合銀元6.1040億元。
  • 海洋覆蓋的50億美元財富!日本沉船,打撈起來卻是我國的財寶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我國作為亞洲主戰場,損失財產達5600餘億美元。日本法西斯軍隊掠奪去的財寶除了一部分用於軍費消耗,更多的則是成為資本積累。據不完全統計,日本帝國主義掠奪的煤炭達12000噸、鐵礦石450萬噸、鋁礬土3000萬噸。在當時,這些都是極其重要的戰略物資。
  • 越南3000億大橋塌方了?百萬民眾逼迫中國索賠,網友:白日做夢!
    如今中國的綜合國力越來越強,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甚至被世界各國稱為基礎設施的魔鬼,許多國家已經要求中國幫助他們建造一些基礎設施設備,原因很簡單,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性價比很高,向中國尋求基礎設施建設幫助的國家包括越南,越南3000億大橋塌方了?
  • 日本戰敗後賠償別國20多億,為何中國一分錢都沒拿到?
    日本,是一個讓中國人一提起就心緒不平的國家,這個不安份的鄰居,在近現代歷史上對中國傷害最深,割走了臺灣島,從中國掠奪了大量財富,侵華戰爭又給中國造成了6500億美元(1945年幣值)的損失。
  • 日本京都市長要求卡戴珊放棄Kimono商標;小紅書估值或達60億美元 |...
    Yeezy今年銷售額或將超過13億美元 據紐約時報援引消息人士透露,由Kanye West主導的Yeezy品牌2019年銷售額將超過13億美元,而Kanye West本人去年曾表示Yeezy的估值已達10億美元。
  • 貝魯特港口爆炸經濟損失或達150億美元,硝酸銨威力為何如核爆?
    貝魯特省長馬爾旺·阿布德在採訪時表示,貝魯特港口爆炸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高達100億至150億美元。當天早些時候,馬爾旺估計爆炸造成的經濟損失在30億到50億美元之間。馬爾旺還補充說,港口爆炸造成了30萬黎巴嫩人流離失所。從現場視頻畫面可見,爆炸發生時像火山爆發一般,衝擊波對周圍建築物造成嚴重破壞。
  • 「阿波丸號」被撈上來後,日本卻提出賠償15億,中國如何應對?
    估計還是有不少人知道這艘郵輪的吧,「阿波丸號」是一艘來自於日本的遠洋郵輪,整艘船隻長154.9米,寬20.2米,深12.6米,總噸位11249.4噸。據悉當年這艘「阿波丸號」中運載了大量從我們中國掠奪的礦產資源和財寶,其中有40噸黃金、12噸白金、40箱左右的珠寶和文物、3000噸錫錠、3000噸橡膠以及數千噸大米,另外還有2008個乘客(包括船員)。
  • 近代史上最「昂貴」的災難,超9萬人死亡,損失高達2000億美元
    地球每年都會發生無數的災難,地震、颱風等每年都會帶給人類慘痛的損失。而除了自然災害之外,有一些人為造成的傷害,同樣也給我們帶來了沉痛的災難。在近代歷史上,發生了一場非常嚴重的災難,它可以說是近代史上最「昂貴」的災難了,這場災難造成了超過100萬人死亡,損失高達2000億美元。這場災難就是著名的車諾比核爆炸事故。
  • 美國無限印鈔的後果:一國損失3000億,中國市場卻流入2萬億
    就在今年一季度,歐洲一國損失了3000億,這個國家就是瑞士。由於一季度美股的暴跌和熔斷,瑞士國家銀行淨虧損382億瑞士法郎,折合2889億人民幣,造成接近3000億的損失,在匯率上的損失也超過千億。 瑞士手中持有2300億美元的美債,持有美債約佔其央行儲備的三分之一。此外,瑞士還購買了大量美國股票,美股的暴跌,持有大量美元資產的瑞士被無情收割。
  • 中日關係緊張 日本車企停產或損失2.5億美元
    高盛稱或致今年收益率降8%~11%  在創33年同期次高的8月貿易逆差與釣魚島事件的雙重壓力下,日本股市昨日掉頭大跌,創9月份來最大的單日跌幅。  截至昨日收盤,日經225指數跌145.23點,最終收於9086.98點,跌幅達1.57%。
  • 北大高材生放棄中國國籍,令我國損失7千多億,現狀如何?
    一個國家擁有的高科技人才越多,在競爭中佔得的優勢也越多,不過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培養一個人才既可以救國也可能害國,我國就曾有一個北大高材生,主動放棄中國國籍加入外國國籍,最終令我國損失了七千多億元,他現在過得怎麼樣呢?這個人的名字叫做胡士泰,他出生於天津,大學考上我國最著名的北京大學,從小到大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周圍人對他的評價也很好。
  • 日本侵華14年:數據顯示,我國的財富、資源之損耗亙古未有
    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後,日本人對中國的侵犯和掠奪愈演愈烈,不僅是中國土地上的各種資源被日本破壞、搶奪,甚至連普通的中國民眾也沒有逃出日本人的「魔爪」。南京大屠殺事件的發生,是所有中國人忘不了也不能忘的災難,面對這些窮兇極惡的日本人,中國人民為了奪回自己的家園,做出了不懈的、頑強的鬥爭。
  • 如果2020年東京奧運會取消,日本的經濟損失將不止410億美元
    因此,對於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日本給予了「厚望」,這是他們實現經濟復甦的「最大希望」。3000億美元的奧運紅利據了解,2020年東京奧運會日本已經籌辦了7年,而籌辦成本已超過410億美元,包括127億美元的主辦成本和超過27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項目的投入。這還只是粗略估計。
  • 日本損失至少58億美元
    延遲一年,日本至少要損失58億美元。推遲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當地時間24日晚8點左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首相官邸與國際奧委會(IOC)主席巴赫舉行電話會談,對於延期一年的方案,巴赫表示全面贊同。雙方就「最晚明年夏天舉行」達成了一致。
  • 耗資250億美元!2020東京奧運會延期背後,日本經濟損失有多大?
    也正是在如此巨大的「動力」之下,從申奧成功起,日本在後續的一切籌備工作中也可謂是下了血本。(1)投入250億美元2017年12月,日本敲定為2020東京奧運會投入1.35萬億日元(不含備用金,約125億美元)的最終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