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卷捲毛 看電影雜誌
有個技能教你,看片名識人。
《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朝花夕誓:於離別之朝束起約定之花]、[知曉天空之藍的人啊]、[心靈想要大聲呼喊]......
有著不可思議的長而又爛漫小清新的片名,只能說明「岡媽」(岡田麿裡)又來「製藥」了。
她編劇的最新作[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又名[無限]),正是一粒「治癒藥」。正在網絡上映中,這也是日本動畫電影的首次中國同步上映。
在日本的動畫編劇中,岡田麿裡作為「日本青春情感動畫掌門人」十分著名,動畫愛好者們親切地暱稱她為「岡媽」、「岡田製藥」。
因為她的作品,多以描繪少男少女的青春戀愛故事為主,以細膩動人的情感描繪聞名。總是在不自覺間就能把觀眾惹哭,於是收穫了「製藥」之名。催淚片是「胃疼藥」,而治癒系作品便是「治癒藥」。
[無限]是一個關於女生笹木美代的青春奇幻故事。綽號為「無限」的笹木偶然間得到了一副戴上後會變成貓的面具。
靠著貓的外形,她開始與暗戀的男生變得親密,卻無法再變回人類。男生知道後,為幫助她恢復人形,由此展開了冒險歷程。
小清新畫風、奇幻變貓設定、青澀戀愛、夏日煙火大會、貓島異世界......這部集齊了一切日系動畫美好意象的[無限],幾乎把少女心發揮到了極致。
況且還有花江夏樹、志田未來等人氣聲優的配音,以細膩聲線和動人音樂聞名的Yorushika配樂,製作[企鵝公路]的新銳動畫工作室Studio Colorido保證質量。
[企鵝公路]
[無限]可謂是今夏這個依然宅家的後疫情時代,值得一看的超萌輕甜治癒系動畫。
▼
日本人愛貓。
在他們的短語用法裡,藝伎被俗稱「貓」,軟頭髮是「貓毛」,怕燙的舌頭是「貓舌」。
夏目漱石第一人稱寫《我是貓》,「我們貓就單純多了,想吃的時候就吃,想睡的時候就睡。」把人類之複雜諷刺個遍。《源氏物語》裡把貓與喜愛的女子等同,思戀心上人的時候,「欲慰相思苦,見貓如見人」。
[無限]裡,直接讓個性怪奇的女主笹木美代獲得了一隻貓面具。戴上之後,自己可以化身為貓。
笹木美代,初中二年級生,性格開朗,直率熱情,但沒人記得她的名字,人人大大咧咧喊她「無限」(ムゲ)。因為在他們心中,她永遠是個無人能懂的「無限謎團」。
有著奇怪的腦迴路,愛作粉紅色幻想。不會察言觀色而常常語出驚人,對男同學日之出總是直球對決、高調示愛,暴力異常又令人厭煩。
故事開始於一個下著雨的夏日祭典上,一隻有著肥胖身軀的大花貓向她伸出了爪子:「你好,迷路了嗎?」
生母在「無限」年幼時就離開了家庭,爸爸組了新家,從此這裡再沒有「媽媽」,取而代之的是一位「燻阿姨」和阿姨帶來的貓咪「黃豆粉」。
從小學就被班上同學孤立、很少有朋友的「無限」,在祭典這一天愛上了她的男同學,男孩子有著和朝陽初升一樣美麗的名字:日之出。
只因為在那一天,祭典高潮,漫天煙火時,男孩子發現了獨自躲在角落舔舐傷口、已然變身成一隻白色貓咪的「無限」。
只可惜,人不如貓啊。
化身成貓的「太郎」,獲得了日之出無限的寵溺、柔情與關愛。而作為人的「無限」,卻在被對方討厭的路上一帆風順前行,毫無希望。
於是,最美好的風景,便來到每日放學時分。戴上貓面具,撐開窗口,輕盈溜出,穿過一條條街道,踏過幾行行屋頂,來到暗戀之人的窗外,貓爪輕敲,就能收穫男孩子的驚喜笑容和懷中擁抱。
他會親吻她的鼻尖,會對著她呢喃「你身上有太陽的味道」,會傾訴「我不夠勇敢」的煩惱,會為她付出最多的愛與耐心。
誰能拒絕一隻有著大眼睛、圓腦袋,還時常亮晶晶望著你的白色萌貓呢?
貓咪投射人的寵溺與保護欲。即使片中的男、女主角都並非絕對完美而勇敢的性格,他們卻因為「變身為貓」的奇幻設定而親近起來。
對愛貓人士來說,[無限]真是萌爆了,少女和萌貓元素的組合,更是萌上加萌,毫無意外地會激發人的「可愛回應」,讓人獲得雲吸貓的幸福感。
▼
輕甜、治癒、青春、純愛,這些標籤背後,[無限]仍然是一個關於「孤獨」的故事。
這可是編劇「岡媽」的強項。
前作[朝花夕誓]就是探討終極孤獨。電影設定了不老不死的「離別一族」,讓他們見證世事變遷、世間別離。
[朝花夕誓]
片中長老告誡少女瑪奇亞說「千萬不要愛上別人,愛會讓你變成孤身一人。」瑪奇亞不懂,相遇和愛怎會讓人孤獨呢?長老說,這就是「離別一族」的命運。
[無限]裡,少女「無限」也是孤獨的。
「無限」就像是「岡媽」青春時代的另一截面。同樣的不受人歡迎、輕微社交障礙,同樣地在不安和孤獨的海洋中撲騰、窒息。
只不過,「岡媽」那時候是用不上學來消極抵抗。而「無限」,只能成為一個怪異的搞笑者,努力地用「逗笑煙幕彈」偽裝自己。
重組家庭、校園欺凌、卑微而得不到的愛、少女的封閉內心和自以為是的孤獨境遇,讓她越來越討厭人間,而受到貓世界的蠱惑。
「我把那個面具送你,作為交換,你把你的人臉給我吧!」賣面具的大胖貓從一開始的善意溫情,到逐漸暴露出真實面目。
他越來越像個絮絮叨叨而詭異非常的傳教士,不斷地在耳邊蠱惑女孩:「捨棄掉庸人自擾的人類身份,迎接多姿多彩的貓生吧!」
原來,來自貓島的大胖貓,他的工作和使命,便是把喵的身份賣給想當喵的人,再把人的身份賣給想當人的喵。
對少女「無限」來說,人與貓的界限從此不再壁壘分明。
她和繼母「燻阿姨」大吵了一架,她寫給男孩日之出的情書被同學當眾惡作劇朗讀而嘲笑,那個只喜歡貓的日之出對她說「我討厭你」。
讓人想起[貓的報恩]中前去造訪貓之國的女孩小春。當她一旦在腦海中閃現「也許在貓國生活也不錯」的念頭時,女孩臉上便開始長出鬍鬚、耳朵也變了貓耳。
[貓的報恩]
當「無限」在潛意識中不再留戀人間,她離真正的成為一隻貓也就越來越近。
假的「無限」出現,代替她上學、交朋友、追男孩,那是她家的貓咪「黃豆粉」,貓咪獲得了變成人的面具。
這一刻,「無限」才開始後悔。因為她再聽不到日之出遲來的歉意,再不能表達喜歡,再不能擁有父母的愛和閨蜜的陪伴。
電影後半段就在治癒中走向熱血。大家來到貓島這個異世界,他們要為「無限」重新變回人而努力!
▼
每個人都在變得勇敢。女孩不再自憐自艾,男孩不再彆扭軟弱。因為他們在貓島這個異想世界,經歷了一場自救的大冒險。
建立在一顆古老而巨大的神木之上,內部層層疊疊,宏大無比。貓島就像是[貓的報恩]中貓世界和[千與千尋]中奇境的某種綜合體。
星星點點般古木即將盛開的花、貓咪們聚在小酒館一般的貓館中,他們還在這裡遇到了變成貓的前人類們。
「膽小鬼連幸福都會懼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每個變貓的人,都並不懂得如何愛人與被愛,所以自願逃避到貓島的世界。
也是這時候,「無限」才開始反思自己:以前不喜歡任何人,自陷於孤獨,每個人都是稻草人。以後,要試著喜歡和接納身邊每個人。
和[貓的報恩]類似,如果不在天亮前逃出貓國的話,女孩就會變成真正的貓。
幸好,「無限」也是幸福的。有前來救助她的朋友,有坦誠告白的男孩,有願意幫助她的前人類。
我們「治癒藥」製藥人士「岡媽」當然願意給中二期的少男少女們一個最明亮而溫暖的結局。
也許人長大之後,回望青春期這些不算煩惱的苦惱,會顯得幼稚而可愛。但這一刻,對少男少女們來說,青春的苦惱就是全部世界。
[無限]有它中二的地方,也中二的很合理而治癒。
況且還有貓啊。就像[伊斯坦堡的貓]裡那句臺詞:
「如果有一隻貓蹭在你腳邊,抬頭望著你。那一定是你一天中最幸運的時刻,因為那是生活在對你微笑,這些幸運的時刻提醒著我們,還活著。」
想哭的時候,戴上貓的面具。
貓面具,或許從來不是避世的工具,而是我們還活著的證明。那一天,天很藍,陽光很好,貓咪在身邊,喜歡的人很耀眼。
原標題:《少女變貓奇幻記,這部夏日「吸貓」動畫太治癒》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