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眾生皆苦,貓想做人,人卻想變貓

2020-12-22 動漫超神秀

「如果可以變成其他生物,你最想變成什麼呢?」

大多數人都曾幻想過,變成一棵樹,矗立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看世間變化;變成一隻貓或者一隻狗狗,在田野間悠然的散步,或者窩在家裡等候一個人回來。我們常常想要換一個視角看世界,期待能夠獲得我們想要的優待

如果能夠獲得變身的機會,你最想變成什麼樣的生物呢?

有這樣一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少女可以變身成為貓的故事。變成貓之後,她一度獲得了自己想要的種種「優待」,卻也逐漸迷失了自己。即使可以變成貓,她的種種困惑也不能解決,她甚至想過永遠變成貓來逃避這些問題,在人和貓之間她最終會如何抉擇呢?

這部名為《無限》的「嗑貓」動畫電影,因為疫情影響,最終選擇在國內某平臺上映,自全國影院關門之後,很多影片都採用了這種方式,倒是居家觀影的一個不錯的方式。

作品海報

作為日本清新「治癒」派動畫一大代表的岡田被無數觀眾親切的稱之為「岡媽」,岡媽一邊憑藉《龍與虎》、《花開伊呂波》這種類型的作品治癒過無數觀眾,另一邊又用《未聞花名》、《朝花夕誓》這種作品虐哭過不少粉絲,後者更是讓其有了「岡媽製藥」的稱呼,傷心到需要吃胃藥才能看的下去。

未聞花名

這部電影是岡媽出品的少數歡快結尾的作品,還帶給了觀眾不少啟迪。以貓的身份看世界,我們會遇到怎樣的問題呢?

以貓代人,不同人面對現實問題的選擇

本部影片算是一改岡媽往日的風格,安排了一個比較甜蜜的結局。這枚「治癒」藥讓不少觀眾吃的舒心多了,不過從本質上來看,故事其實基調還是有點悲傷的。父母離婚後,對世界絕望的女主美代,渴望卻拒絕接受這個世界的所有愛;父親離世之後,背負著母親的期盼,想要繼承爺爺不賺錢的陶瓷鋪子,卻無力承擔的男主日之出。

男女主

美代因為祭典中的一次機遇獲得了變成貓的能力,日之出面對美代的貓咪形象太郎非常喜愛,而且會對其傾訴心事,而對美代本人則非常冷漠。美代因為日之出的優秀和單純的笑容喜歡上了他,而日之出面對少女的多次告白無動於衷。在經歷無數次的拒絕和家庭壓力之後,少女美代逐漸傾向於變成貓而想放棄人類身份。

為什麼選擇貓,因為日本人愛貓,在很多動漫作品中都有貓的影子,他們愛貓敬貓畏貓,通過貓咪形象來抒發感情對於他們來說是最切合的。

貓咪

雖然作品藉助貓咪的身份敘事,但從本質上來說放置在貓身上的也是人類的情感。作品通過三種貓咪身份的對立,表達的是三種不同的人生選擇。

第一個是太郎,女主變身之後的貓咪,這是一種逃避式選擇

女主美代變身成為貓咪太郎之後可以隨意接觸自己喜歡的男生日之出,平時對他非常冷漠的男主,面對太郎的時候會表達喜愛和傾訴感情,貓的身體加上女主的靈魂給了美代一個重新接觸日之出的機會,同時也給了她逃避現實的機會。

變身貓咪

人活著,本來就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抉擇,如何應對這些問題至關重要,對於女主美代來說,她的選擇是逃避這些問題。她缺乏直面這些問題的勇氣,變成貓是可以幫助她逃避困境,這種選擇也一度讓她差點失去人類的身份。

第二個是貓店主,一個典型的商人角色,是一種目的式選擇

貓店主是一個中間商,他的作用是誘導出人內心的欲望從而逼他們做出選擇,他的目的是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想獲得人類的壽命,所以才誘導那些想要逃避現實的人放棄作為人的生命換取貓的身份。

貓店主

貓店主胖胖的身材,和總是微眯起來的眼睛,是一種典型的商人形象,無利不起早,貪婪的商人為了哄騙迷途的少女送上了貓咪面具。

還有一種是為了他人付出的貓咪,黃豆粉

黃豆粉想要變成人類並不是因為羨慕人類的壽命和生活,而是為了自己的主人薰能夠和非親生女兒美代相處的好一點,希望她能夠生活的開心一點。與此同時,時值暮年的黃豆粉,不希望薰因為自己的即將離去而傷心難過。

黃豆粉

黃豆粉最後選擇變回了貓咪,繼續陪伴一起苦苦尋找她的薰,可見對於貓咪黃豆粉而言,即使身為貓生命短暫,它也要勇敢的去表達愛。

作品通過三種貓咪形象的角色的選擇,照應了現實生活中的不同人的人生觀念。面對壓力不去溝通,只深陷在「身為人類時沒人愛我」而逃避社會的美代,表面樂觀開朗,內心卻是孤獨想要逃避現實。而一直努力為所愛之人努力的黃豆粉,告訴了觀眾即使生命短暫,也要大膽去愛

作品中人和貓的變身,都是為了獲得一些東西,但變身之後生活就真的如願以償了嗎?

辯證的看待人和貓的「變身」,生活並不會因為這種「逃避」而變好

無論是女主無限想要變成貓太郎還是黃豆粉想要變成人類女主,都是為了接近自己的目的。

女主美代,過度依賴「變身」

女主變成小白貓太郎有兩個目的,一個是逃避「不被愛的世界」,父母離異之後,她小心翼翼的在新家庭裡生活,卻因為缺乏溝通逐漸對這個世界絕望。另一個是接近男主獲得愛,男主可以說是她對世界絕望之後唯一的希望。變身之後的兩個目的,逃避和獲得

貓的面具

貓面具確實一開始幫助她獲得了她想要的東西,遠離原來的生活,獲得男主的喜愛。但這種想法首先就建立在了不對等的基礎之上,無論是對於父母,還是後母薰阿姨,她給出的方式不是溝通而是否定式的逃避,將所有問題歸結到對這個世界絕望這種層面上來說,對於世界本身也不算公平。其次是對日之出,以人類的身份做出過分的行為碰壁之後,以貓的身份獲得了喜愛,她就片面的認為是作為人的她不受對方待見,還是貓比較受待見。

貓的快樂

但是,轉折來的猝不及防。

當真正失去人臉面具和人類身份的時候,她才意識到她想要的一切只有用人類的身份才可以做到,和父母還有薰阿姨好好談一談,為日之出解決煩惱。以貓的視角幫助她看到了一些問題,但只有以人類的身軀她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她想過要一直以貓的身份活下去,最終卻認識到身為人才是她想要的歸宿。好在為時不晚,最終在日之出和眾人的幫助下她還是認可了自己的人類身份,找回了自己。動畫故事給了她一次選擇的機會,但人生沒有重來之說。

變回來了

寵物貓黃豆粉,以愛為出發點的選擇

黃豆粉想變成人的目的非常簡單,想要讓一直陪伴自己的快樂,想給她更長久的陪伴,以另一個人的身份。它的目的簡單也純粹,為了讓薰更加幸福,即使捨棄自己的身份。所以對於人這個身份本質上來說它並沒有過多的渴望,這只是它達到目的的手段。

黃豆粉

當它意識到「黃豆粉」這個身份對薰來說才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之時,它可以輕易放棄人類的身份變回原來的自己,這次變身對於她來說只是一次嘗試。

與此同時,只有雙手貓化的日之出,代表了他對現實世界還留有種種期待,所以他沒有完全貓化。

變身的經歷給了他們一次機會,通過另一種方式來看待這個世界,看待種種問題,作品通過這種方式,其實也是想給一部分觀眾以啟迪,有時候要學會通過另一種方式來思考此刻遇到的問題,會給你新的感悟和體會

情感表達和溝通,是直面問題的最好方式

《無限》裡,少年和少女都是孤獨的,他們不會表達自己的感情。

重組的家庭,校園霸凌讓這個少女越來越自閉,她感受不到這個世界的愛,唯一的希望日之出也對她冷眼相對,她不願意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只會以微笑和假裝堅強封閉自己的內心,久而久之,她對這個世界逐漸失去了熱愛。

母親的期待,即將倒閉的陶瓷鋪子,少年心事無人訴說,面對少女大膽的示愛,他只能以冷漠應對,從而忽視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少年少女

貓店長送來的面具,是逃避困境的方式也是亞當的蘋果,內心不堅定的少女果然深陷其中,失去了自我。「膽小鬼連幸福都會懼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每個變成貓的人,都是在現實生活中因為愛碰壁的人。

走向未知

靈魂被奪走之時,少女終於醒悟,之所以感受不到愛,是因為自己從來沒有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身邊的人,自陷孤獨,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少年少女,從這一刻開始改變。以實際行動告訴我們,直面問題和溝通,才是獲得愛的最好方式

岡媽又一次揭開了少女心事,通過一個身處困境的少女,面臨困境之時的種種痛苦,通過一次次碰撞表現出來,難過到寧願選擇「貓生」而放棄「人生」,最終又在愛中找回了自我。可見,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表達感情和溝通才是。

相關焦點

  • 《無限》:眾生皆苦,貓想做人,人卻想變貓
    變成貓之後,她一度獲得了自己想要的種種「優待」,卻也逐漸迷失了自己。即使可以變成貓,她的種種困惑也不能解決,她甚至想過永遠變成貓來逃避這些問題,在人和貓之間她最終會如何抉擇呢?這部名為《無限》的「嗑貓」動畫電影,因為疫情影響,最終選擇在國內某平臺上映,自全國影院關門之後,很多影片都採用了這種方式,倒是居家觀影的一個不錯的方式。
  • 做人好還是做貓好?答案盡在動畫電影《無限》
    (私以為,改名後完全缺少了原名的美感,甚至讓人無法辨別這部片子的類型,不知道的人可能會以為是《無極》。)無限就是影片裡的女主人公美代,也就是影片開頭的那個女孩,她是一位性格開朗的初中二年級女生。雖然無限有些中二,但是總的來說還是蠻可愛;而且受到父母離婚的影響,她所有的表現也能夠理解。雖然日之出在對無限的感情上,轉變得有些突兀,但是整體來說還算蠻溫馨。影片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是一個關於選擇的問題。
  • 眾生皆苦,而我是草莓味兒的
    眾生皆苦,你也不甜。而此刻的我,是草莓味的。出國以前,我是個極少喝咖啡的人。對咖啡的味覺回憶,不是黑咖啡的濃苦,而是那種咖啡奶糖的香甜。或許你正心想「真是個不懂咖啡的人」,沒錯,確實如此。在那種無憂無慮、累了就睡的日子裡,想不明白為何要徒添一份苦澀。出國以後,最初去咖啡店也只是為了一杯熱水。
  • 吸貓電影《無限》:做人太辛苦,不如放棄人生做只貓
    日本電影善於放大人物最細微的情感,大多數日本電影中都藏著日本文化屬性,藏著日本人複雜又細膩的精神世界。2020年,日本著名導演佐藤順一和柴山智隆聯合執導、「日本青春情感動畫掌門人」岡田麿裡擔任編劇的青春愛情片《無限》,又名《當我想哭時戴上了貓面具》被引入中國。影片講述了青春少女美代的奇幻戀愛故事。
  • 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有時,真想放肆一回,也想酩酊大醉一次,然後大哭一場。在無數的夜晚裡,也曾質問過自己:我們曾經拼命努力爭取的安全邊界,我們曾想在年輕時信手拈來的逞強,現在回想,是否值得?可是,誰還不是為了家,為了工作,為了肩上的那份責任,委曲求全卻有努力的活著呢?
  • 電影《無限》:「貓」是日本人剖析社會的一種獨特視角
    但是小薰又轉而為「黃豆粉」的失蹤感到傷心,這使「黃豆粉」認識到,水谷薰對自己的愛太深太厚,自己必須幫助「太郎」重新變成人,變回「美代」,而自己又變回「黃豆粉」的身份重新回到水谷薰身邊,這樣才能讓水谷薰變得開心。
  • 《想哭泣的我戴上了貓面具》,平凡卻又讓人感動
    最近上映的一部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不知道大夥有沒有看呢。這部動畫電影是由Studio Colorido負責製作、網飛爸爸投資的原創動畫電影,於上段時間(6月18日)全球範圍內上線,而國內也能夠通過正規的渠道觀看這部動畫電影。
  • 《無限》:明明總是在笑,為何會想變成貓?
    《無限》(原名:《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於前幾日登錄頭條,編劇是岡田麿裡,俗稱岡媽的她有很多非常出名的代表作——《黑執事》、《未聞花名》、《高達》等等。這一部與岡媽曾經寫過的《心靈想要大聲呼喊》類似,女主都是一個壓抑很久的人。只不過在《呼喊》裡,女主用不說話來封閉自己,堅信只要自己一說話就會肚子痛,是個典型的日本女主形象。
  • 《無限》:少女變貓的奇幻冒險,是對於美好成長的告白
    但是今天漫漫要說的這部《無限》(又名《想哭了,我帶上了貓的面具》,本文均寫作《無限》)卻是一部悲喜劇,故事的最初並不是一個甜蜜的故事,而且全篇都充斥著現實與殘酷,還原給觀眾一段真實的愛戀。他們都是為了逃避人類世界的苦,所以選擇了貓,卻再也變不回去,只能在酒館裡度過貓短暫的生活。
  • 《無限》:少女變貓的奇幻冒險,是對於美好成長的告白
    但是今天漫漫要說的這部《無限》(又名《想哭了,我帶上了貓的面具》,本文均寫作《無限》)卻是一部悲喜劇,故事的最初並不是一個甜蜜的故事,而且全篇都充斥著現實與殘酷,還原給觀眾一段真實的愛戀。剛看的時候,女主的個性實在是不討喜。
  • 動漫電影《無限》:女主戴上貓的面具 從貓的視角懂得了溫暖
    在遇到想哭的事情時,大多數人解決的方法都是隱忍,想著再過幾天自然而然的就好了。雖然這種做法屬於無奈之舉,但隱忍的多了想哭的衝動便忍受不了。 《無限》又名《想哭的時候戴上貓的面具》,故事中的女孩無限同樣選擇用隱忍的方式對待想哭的事情。從小父母離異,在學校遭受到同學們的排擠,即便如此她也沒有顯得很悲傷,反而用笑容面對新的家庭、同學,直到有天遇見一個買面具的貓老闆。
  • 嚮往的愛情——眾生皆苦,但我是草莓味
    當李誕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想他是真的愛了,那個個性鮮明的女孩。最近網絡流行的一句話是:人間不值得,看似是調侃,實則說出了太多人的心聲。試想我們這一生,短短的幾十年光陰,為了太多不值得的事情,浪費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是由Studio Colorido負責製作的原創動畫電影。影片原定於2020年6月5日在日本上映,但因新冠疫情影響,改由Netflix於2020年6月18日在全球範圍內上線。中國大陸於同日在西瓜視頻、抖音、今日頭條上線。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動漫推薦與評析
    三丶太郎(女主通過喵面具變成的貓),在貓店長那裡有有著神秘的面具,可以讓人變成喵也可以讓喵變成人,但視乎有著很大的秘密?女主就是通過喵面具認識到了男主,並愛上了男主,為自己灰暗的人生找到了光明。四丶劇中人物介紹,深瀨賴子:無限的同學,小學時代起就是髮小。伊佐美正道:無限的同班男生,和日之出一起上下學的好友。笹木洋治:無限的父親。水谷薰:無限父親的未婚妻,也就是後媽,與愛貓黃豆粉一同生活在笹木家。齋藤美紀:無限的親生母親,因為愛上了其他的男性而和洋治離婚。
  • 少女變貓奇幻記,這部夏日「吸貓」動畫太治癒
    她編劇的最新作[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又名[無限]),正是一粒「治癒藥」。正在網絡上映中,這也是日本動畫電影的首次中國同步上映。在日本的動畫編劇中,岡田麿裡作為「日本青春情感動畫掌門人」十分著名,動畫愛好者們親切地暱稱她為「岡媽」、「岡田製藥」。
  • 家庭音樂劇《想變成人的貓》中文版上海首演
    網易娛樂7月14日報導 自1979年至今累計公演近2000場,唯一以原創劇的姿態躋身全日本音樂劇演出排行榜前10名的家庭音樂劇《想變成人的貓》中文版終於要與上海觀眾見面。7月14日,這部日本家喻戶曉的經典劇目在上海美琪大戲院上演,演出持續至7月16日,共5場,這是日本四季劇團首部海外授權中文版音樂劇。
  • 《無限》一場貓與人互換身份的遊戲,貓生也不易,請愛上當下的你
    今夏這部新上映的青春奇幻動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中文譯名《無限》),就是這樣一部讓人們理解愛與被愛的治癒系電影。故事的主人公美代(同學都叫她無限),因為幼年父母離異、不想父親再婚、向喜歡的人表白被拒,導致她徹底厭棄人類世界,萌生了永遠當一隻貓的想法。
  • 《想哭的我戴上貓的面具》,現世殘酷,成為貓會經歷怎樣的人生?
    某一天夏日祭的夜晚,她和媽媽發生爭執,跑掉了,突然周圍的出現了一排燈籠,而一位身著和服體型巨大的貓出現在女孩身旁,它自稱貓店長,正在售賣貓面具,一種可以讓人變成貓,充滿魔力的道具。女孩欣然接受,想要用這個面具來逃避掉做人的痛苦,同時接近自己喜歡的人。
  • 如《千與千尋》那般治癒心靈,動漫《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
    動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講述了少女美代由於受原生家庭的影響,與周圍人相處十分冷漠,對這個世界充滿厭惡,還被同學起綽號無限,同學覺得她無限大問題,很神秘。直到她獲得了一張貓的面具,變成了一隻貓,遇上了男主日之出,被日之出的音容聲貌吸引,深深地愛上他,才開始對世界改觀。
  • 新上映的電影《無限》,讓人看了只想哭
    電影《無限》(又名:《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6月18日在西瓜視頻、抖音、今日頭條上線,它是日本治癒系動畫編劇岡媽的新作,電影一經上映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這也是繼《囧媽》和《大贏家》之後,又一部在西瓜視頻等頭條系APP首映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