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原名:《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於前幾日登錄頭條,編劇是岡田麿裡,俗稱岡媽的她有很多非常出名的代表作——《黑執事》、《未聞花名》、《高達》等等。
這一部與岡媽曾經寫過的《心靈想要大聲呼喊》類似,女主都是一個壓抑很久的人。只不過在《呼喊》裡,女主用不說話來封閉自己,堅信只要自己一說話就會肚子痛,是個典型的日本女主形象。
而在本作中,女主美代(外號為無限)卻是大大咧咧、神經大條的女孩。
看似兩者散發出的氣息毫不相干,像是不同世界的兩個人,但實質上兩人卻是同樣被拋棄、缺少愛、封閉自己的少女,美代的出現則證明岡媽在人物設定上進步了。
因為有一種症狀叫「微笑抑鬱症」,而美代則體現出這樣的症狀,與別人在一起時別無兩樣,甚至十分愛笑,但私底下有時會陷入對家庭的質疑和對自己的否定。
這是一種人物的反差,給觀眾帶來的衝擊也比過去的經典到俗套的角色更大,也更符合我們日常的現狀。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進入電影的世界,感受少年少女們成長後的蛻變。
戴上貓面具的美代,更容易受到寵愛。
美代從小就受到過欺凌,原因是父母離婚,父親新建了一個家庭。
母親的突然離去與父親不通知美代就結婚,這兩件事讓美代感受到了自己在父母中的地位,但儘管這樣,她還是努力保持家中的氣氛,不抱怨也不吵架。
美代只是想做一個乖乖的孩子,不讓父母擔心。
唯一支撐著她的是化身為貓時,日之出對她的喜愛。
在日之出這裡,美代能獲得安慰,也能得到溫暖。處於青春期的美代就這樣輕易地陷入情網。
化身為貓是一個很奇幻的設定,貓比狗嬌小可愛,就連發出的「喵喵喵」也比狗叫溫柔許多,比起狗被人類當成忠實的朋友,在二次元,貓則總是流傳著「可以變身為貓耳娘」的傳說。
如今養貓的人越來越多,也證明貓天生受人寵愛。而片中將女主化為貓不僅是為了好看,也是順應人類對貓的幻想而有的設定。
美代變成的貓就更可愛了,小巧敏捷,一身白毛。正好日之出之前飼養的愛犬去世了,使得日之出對美代這隻貓更寵愛有加。
不過享受著這份溫柔的美代與現實中的美代反差太大了,現實中的美代缺少理解她、願意陪她的家人,也缺少願意和自己玩的朋友。
這一反差,讓美代懷戀成為貓的生活,也為後來美代丟失人臉、變成貓鋪墊了感情基礎。
美代偽裝的開朗,只有閨蜜理解
閨蜜賴子是小學時就和美代一起玩的朋友,她不嫌棄美代的怪異行為。儘管和美代一起玩就要被霸凌,但她還是選擇了美代,她和別人不一樣,在賴子的心底裡,她十分珍惜這段友情。
但美代還是有著很過激的行為,比如美代每天早上都要給日之出來一個屁股攻擊,以此來打招呼。
可日之出並不知道美代就是那隻每晚來陪自己的貓,這樣的美代在別人眼裡,只是倒貼加花痴,眾人紛紛不理解美代的行為。
其實美代並不是一味的戀愛腦,她記得日之出給她的所有擁抱與笑容,在她的眼裡,日之出是喜歡自己的,所以她本能地想對日之出好,但是對蒙在鼓裡的日之出則對這樣的美代表示很疑惑,總覺得美代總是在戲弄自己。
美代在學校總是活力無限,從窗戶跳進班級,跟嫉妒日之出成績猛增的男生對著幹。
後來美代鼓起勇氣,對日之出寫了情書,卻被那兩個男生在班級公開朗誦,這讓靦腆的日之出對美代不再容忍,美代最終流下了積壓的淚水,並願意永遠化身為貓。
原來看似大條的美代也是脆弱的,她用笑容偽裝自己的懦弱,掩蓋自己的不自信。
美代是個乖孩子,在家裡,她不願意跟父母拌嘴,對於父親有意讓美代適應的後媽,她也總是笑呵呵地應付過去。
在學校,她儘量展現出自己開朗的一面,表現成一個活力的少女,因為這樣的少女總是令人喜歡。
但是美代沒想到的是,原原本本的她也可以被人喜愛,那個憂鬱的自己並非是錯的、被眾人討厭的,而是大家都會有的一種狀態。
在想要獲得別人喜愛的同時,美代就丟失了自我,她努力打造的那個堅強的形象,也只是狐假虎威,撞到痛點,一擊就破。
賴子眼中的美代
化身為貓和假裝開朗都是一樣的,它們都是美代心中渴望的模樣,不給父母添麻煩,不被同學們排擠。
那真實的自己被美代放在哪裡呢?對周遭喪失信心後,美代徹底戴上了面具,拋棄了真實的自己。
後媽與美代的對話
在美代丟失自己的人臉面具後,後媽薰子的貓眯黃豆粉拿到了美代的人臉,因為黃豆粉的壽命很短,但她想多陪陪薰子。
黃豆粉便拿走了美代掉下的人臉,但變成美代的黃豆粉發現自己的失蹤反倒讓薰子十分牽掛,在街上貼滿了告示尋找自己。所以黃豆粉決定帶日之出一起去拯救快要完全變成貓的美代。
要進入貓城,人類需要變成貓,但日之出戴上貓面具後,只是手變成了貓掌,其餘與人類並無兩樣。
這裡我覺得是編劇刻意為之,這能表現出日之出和偽裝自己的美代不同,日之出並非想著要真正變成貓。
這樣的日之出更像大眾,被母親要求成績好,在家裡支撐不住爺爺的制陶工作室時,明明想成為陶藝師的日之出卻不敢對母親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母親對日之出的期望
他也飽受著壓力,但是日之出並沒有因此而想偽裝自己。他努力學習,成績突飛猛進,消除了母親的擔憂。他每晚練習,只希望有朝一日能繼承爺爺的手藝。
這樣的日之出不會迷失真實的自己。
所以比起美代,他只有手變成了貓掌。
其實我們也和日之出一樣,嘴上說著喪氣話,但還是要繼續生活。儘管有無數壓力,但是總想著咬咬牙就挺過去了。
現實中的我們沒有機會變成無憂無慮的貓,所以逃避過後,還是要補上之前的漏洞,一點一點地克服。
美代逃避生活,選擇了變成貓;日之出逃避叛逆,乖乖地聽母親的話。
他們的逃避皆來源於自己的不自信與性格上些許的軟弱內向。
渴望被愛的美代
美代沒有獲得過來自家人的溫暖,所以總是故作堅強。
日之出不想辜負母親的期望,所以總是迎合母親的意願。
但他們也許未曾想過,自己對家人的逃避,自己所營造出的乖巧聽話,反而拉長了自己與家人之間的距離,將家人推得越來越遠。
那些迎合父母所說出的話,表現出的行為,對父母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我母親之前經常對我說:「沒事了多和媽媽說說話,媽媽也想了解你在學校的生活。」而之前我的想法卻是,不想打擾媽媽工作,不想說在學校的無奈而讓媽媽擔心。
但是後來我媽也向我坦白,覺得自己做母親很不稱職,沒有好好照顧我。
聽到這句的時候,我就非常的自責,覺得自己本不想讓母親替自己操心,反倒讓母親對我產生了愧疚,產生了隔閡。
也就是那時,我才明白,家人對自己的愛,並非希望自己乖乖的,聽話就好。
反而是叛逆一點也沒事,他們希望孩子自由健康地成長,也希望做孩子背後的堅強後盾。
「你也許不知道,大家有多關心你。」片中對美代說的這句話其實也是說給所有觀眾的。
歡迎關注
我會持續為您帶來優質內容,特殊視角審視世界,用心品味影中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