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約翰·普萊:迪倫說他是「中西部的思想N次元漫遊者」

2020-12-06 澎湃新聞

上世紀七十年代時,約翰·普萊(John Prine)、布魯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和其他一票音樂人被視為「新迪倫」。相信沒人會喜歡這個稱號。鮑勃·迪倫(Bob Dylan)無可替代,他的潛在繼任者們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在民謠搖滾的風潮過去後,布魯斯·斯普林斯汀和約翰·普萊是少有的未被遺忘者。今年的格萊美把終身成就獎授予約翰·普萊。今年三月,確診新冠肺炎的普萊住進田納西州範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的重症監護室,於4月7日離世,享年73歲。

斯普林斯汀在推特上紀念這位同路者:「我和約翰都是七十年代的所謂』新迪倫』。然而除去這些虛飾,他永遠是全世界最可愛的人。一個數載的歌人,真正的國寶。」

迪倫對他的後繼者向來不置一詞,但他在2009年時這樣評價約翰·普萊:「他的東西是純正的普魯斯特式存在主義,中西部的思想漫遊至N次宇宙。還有,他寫了那些優美的歌。」

約翰·普萊

約翰·普萊的天賦讓他能輕鬆寫出好聽的民謠、搖滾和節奏布魯斯歌曲。它們未受六十年代迷幻音樂的影響(當時他正作為機械師隨美軍在德國服役),倒像直接從美國中西部的壯闊山脈中生長而來。他的嗓子粗糲、直白,吐字清晰,適合講故事。和鮑勃·迪倫一樣,約翰·普萊也說自己只是個詞作者,不是寫詩的。但他不能否認自己是個很棒的說故事者。他的故事總是簡練,易懂,風趣,充滿想像和同情。

約翰·普萊在芝加哥郊外長大,他看過這個世界線條深刻,生存不易的一面。伍迪·格斯裡(Woody Guthrie)的抗議民謠血脈也在他的歌中延續。普萊的父母在肯塔基州出生與相識。父母記憶中的老鎮已被Mr. Peabody的煤礦摧毀,他在《Paradise》(1971)中以平實語言歌唱這座廢棄小鎮的過往,以致當地不得不散發傳單否認歌中所唱。「真瘋狂,他們搞得我好像伍迪·格斯裡。」

各色人等在他的歌裡出沒:被撞死的人,酗酒者,抽大麻的,退伍兵,服刑者,怕老的中年婦女,脫衣舞女郎,眼神空洞的老人。他們都真有其人,但真實總是很快與他的想像融合。「寫歌時,我也分不清真實和虛構的界限。」童年時,幻想哥哥迷失在狂歡節的記憶誘使他寫下《Souvenirs》(1972)。這首歌摸到了狡猾記憶的只鱗片爪,寥寥幾句便描繪出記憶如何盤桓不去,仿佛擁有獨立的意志。

1971年發行首張同名專輯後,郵遞員約翰·普萊辭去工作,在音樂人的職業生涯中共發行19張專輯。除了經典的首專,1978年《Bruised Orange》,1979年《Pink Cadillac》,以及1991年關於婚姻的《The Missing Years》,都是被時光證明了的佳作。

約翰·普萊有過好運氣和壞運氣。年輕走運時,他被克裡斯·克里斯多福森(Kris Kristofferson)賞識後與Atlantic唱片公司籤約,隨之走紅,演出場場爆滿。

從明星的高處回到民謠歌手的謙遜位置後,約翰·普萊繼續在Live House、酒吧和俱樂部唱歌。1988年,只剩下人聲和吉他伴奏的雙碟現場專輯《John Prine Live》讓很多人重新認識到他的魅力。

《The Tree of Forgiveness》封面

普萊早就預見到死亡的臨近,罹患新冠前已得過兩次癌症,一次在頭頸,一次在肺部。在最後一張專輯《The Tree of Forgiveness》中,他想像了一個理想的死後世界。

「上天堂後/我要和上帝握手/感謝他賜予我沒人能領受的好運氣/然後我要買把吉他組個搖滾樂隊/住進一間超棒的酒店/怎樣 死後的世界是不是超棒?」(《When I Get to Heaven》)。他還要喝酒抽菸親吻靚女,與父母大哥七大姑八大姨相見。他沒有忘記父親生前的祝福:「兄弟,你就算死了,也是一個死混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迪倫茉莉原創設計之婚戒新定義
    新晉的珠寶品牌迪倫茉莉,在珠寶定製這個板塊上,可以說是能滿足市場上大部分對鑽戒有需求的人群,新穎獨特。迪倫茉莉這個品牌源於英國原創設計珠寶DYLANMOLLY,每一款都是設計師的原創設計,設計非常特別,每個戒指都有它不同的寓意。鑽戒款式主打歐式復古風格,但也不缺現代時尚感。以全球浪漫聖地和愛情故事為設計靈感而創作。
  • 紀念登月50周年,《2001:太空漫遊》四部曲全新上市
    紀念登月50周年,《2001:太空漫遊》四部曲全新上市太空漫遊 出版社供圖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2019年7月20日,是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紀念日,讀客文化出版引進的《太空漫遊四部曲》全新精裝典藏版上市。
  • 名人談鮑勃-迪倫:他是這個時代的偶像
    凱特-布蘭切特(澳大利亞著名演員,曾在《I'm Not There》女扮男裝反串Bob Dylan):  我很喜歡迪倫的音樂,但我害怕愚笨的自己會演砸了這個角色。我曾經看過迪倫於1965年在舊金山舉辦的媒體見面會,無論什麼時候,我都想對他說:「我愛你」。
  • 《解神者X2》拉帕琳娜漫遊者怎麼樣 拉帕琳娜漫遊者介紹圖文教程
    導 讀 解神者X2拉帕琳娜•漫遊者是解神者中的寶石姬,能帶來防禦和暴擊傷害的加成效果。
  • 都市漫遊者觀察筆記(組圖)
    這若即若離的眼光,不免讓人想起本雅明的「漫遊者」理論,他以此來定義詩人波特萊爾,形容他為尋覓詩韻的戰利品,而遊走於現代性都市空間,並不斷地觀察、體認、思考、驗證的過程。  所謂文學散步,字面上,指的是用雙腿丈量都市,按圖索驥,走過薄扶林道的林蔭、淺水灣的海畔、香港大學的鐘樓和何福堂中學的高閣;進一步地說,也是一種思想上的散步,撐著文學的傘,與眼前的景致保持著疏離的曖昧關係,藉由尋訪與行走,喚醒歷史的覺醒,從而衍生出變遷的意識,在錘鍊和升揚之後,再回歸感性的文學之中——正如序言中所言,「歷史有情,人間有意,文學就是歷史與人間情意之具現為形象姿採,通貫過去
  • 弗裡德裡希逝世180周年|封面之王「雲海漫遊者」
    弗裡德裡希年輕時的自畫像毫不誇張地說,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弗裡德裡希是人類藝術世界中傳播和影響最廣泛的畫家之一,如今他的「心靈風景畫」已經成為浪漫主義的代名詞,這與他生前以及身後半個多世紀的聲名不彰乃至湮沒無聞形成了極大的(充滿諷刺意味的)反差。
  • 諾蘭用《星際穿越》致敬詩人迪倫,我們不妨讀這16本書致敬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電影《星際穿越》裡,迪倫·託馬斯的這首詩不時地在影院裡迴響。       2003年,是迪倫·託馬斯去世50周年。2014年,是迪倫·託馬斯誕辰100周年。兩個整數紀念之間離得如此近,因為他只活了39歲:他在22歲寫下了名篇《死亡也一定不會戰勝》,在26歲就已完成一生中80%的作品。       但迪倫·託馬斯的影響力卻從未止於他燃燒生命的39年。
  • 鮑勃·迪倫這本曾在地下秘密風行的書,竟然這麼酷!
    1964—1966年,正值創作巔峰的鮑勃·迪倫寫下了一部難被定義的作品,出版前,書稿就在地下秘密風行。在書中,1960年代甘迺迪執政期間,美國社會、經濟、文化、思想各層面交織衝撞的景況,被迪倫割裂、打亂,重新編排,織入不少歌詞的原形或變體,以文字唱出非凡的超現實之歌。
  • 《少狼》迪倫與泰勒"秀恩愛" 編劇自曝最愛寫兩人的友情
    時光網洛杉磯訊 《少狼》中的Scott與Stiles牽動著不少腐女的心(「德叔VS絲帶」黨除外),而飾演這兩個角色的泰勒·珀西與迪倫·奧布萊恩在生活中也是好朋友,拿泰勒的話說就是「迪倫近乎我的家人」。兩人的友情還會怎樣發展?迪倫怎樣看自己在劇中的逗比形象?編劇又怎樣看待Scott與Stiles的友情?
  • 漫遊者珍珠是珠類之「王」,為何它傳承五百年,重量越來越輕
    通俗意義上說,珍珠是貝殼含沙或石子後,歷經磨礪,「辛苦」生長生成。無論何種解釋,種類豐富,形狀各異,色彩斑斕的珍珠,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經被人類視為寶物了,甚至在傳說中,珍珠就是人魚的「眼淚」。漫遊者珍珠的來歷更加有趣。據說,16世紀中葉,一個奴隸在當時是西班牙殖民地的巴拿馬灣,發現了漫遊者。它具有典型的珍珠光澤,光澤柔和還帶有虹暈色彩,透明至半透明,顆粒非常大。
  • 來「鮑勃·迪倫藝術大展」,了解更多關於迪倫的秘密
    ▲年輕的鮑勃·迪倫讓我們了解一下迪倫的小故事吧!1.酷愛收藏的迪倫一直有傳言說,迪倫有收集癖,酷愛收藏各種私人物品,歌詞、通信、錄音、膠片等都是他的收集對象。數年以來,這一系列廣為人知卻鮮為人見的袖珍筆記本幾乎是迪倫研究者心中的「聖經」,這些檔案幾乎囊括了迪倫各個時期的手稿,其中Blood On the Tracks專輯的全部歌詞手稿,被《滾石》雜誌稱為「迪倫的馬爾他之鷹」。此外,還有名片、感謝卡、通信、散文詩集打字稿、電影編輯筆記、原始磁帶、乃至無數商業合同等...
  • TANC | NASA紀念「2001:太空漫遊」50周年,從它開始讀懂庫布裡克
    克拉克曾說:「如果有人覺得完全弄懂了《2001太空漫遊》在講些什麼,那一定是我和庫布裡克弄錯了。」,此時神秘的黑色方碑令他進入了一個異度空間,也就是該作品所呈現的這個新古典主義風格房間。▲ 庫布裡克在該場景的拍攝現場,圖片來源:vanityfair「隨著《2001太空漫遊》的上映,人們終於開始嚴肅看待科幻電影了。」深受庫布裡克影響的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曾表示,50年前他還只是電影學院的一名學生,而後則因執導了《星球大戰》系列電影成為科幻史上舉足輕重的導演。
  • 《少狼》男星迪倫·奧布萊恩的淨資產是多少?
    可以肯定地說,在數百萬演員中,有些人的收入是非常豐厚的,如果放在他們付出了多少犧牲的適當背景下。雖然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名人承受了多少苦難,但迪倫·奧布萊恩(Dylan O 'Brien)發現自己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一個很好的理由是,他總是對自己的特技感到自豪。
  • 高爾夫與鮑勃·迪倫 經典與創新的大對撞
    他是藝術的革命者,我也成為這樣的人。」高爾夫與鮑勃·迪倫都具有「自我革新,勇於突破」的開創精神。鮑勃·迪倫在藝術上從不為自己設限。無論是開創性的音樂表達形式,或是立意鮮明的繪畫風格,還是改造普通金屬製品,打造引人深思的鐵藝雕塑。他一次次探索突破,一次次創變煥新,將藝術靈感帶到不同領域,給予人們無限啟迪!
  • 漫遊者二號,他們現在可能還在終極上面
    漫遊者(十二)本文轉載自老~福~特,由錦鯉系男子明葉原創,經作者授權發表,未經原作者許可,謝絕轉載。圖源網絡,侵刪、33.漫遊者三號上的設備對影像進行掃描分析,判斷出,那是他們的老前輩,漫遊者一號。34.
  • 「智利甲」天主大學vs聖地牙哥漫遊者,天主大學一劍封喉!
    比賽隊伍:智利天主大學vs聖地牙哥漫遊者比賽時間:12-31 07:30賽事前瞻:智利天主大學天主大學成立於1937年4月21日,是智利的"三大足球俱樂部"之一。球隊歷史上獲得過14個智利甲冠軍、5個智利杯冠軍以及2個智利超級盃冠軍。
  • 20世紀人類文化史上一個響亮的名字——鮑勃.迪倫
    20世紀的人類文化史上鮑勃.迪倫絕對是一個響亮的名字,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出人意料的頒給了這位美國的搖滾巨星、民謠歌手、詩人、演員鮑勃.迪倫(BobDyIan),當時不止文學圈、音樂圈、娛樂圈,整個世界都沸騰了!
  • 蔣介石表面上是基督教徒,內心卻受母親思想薰陶還是信仰佛教者
    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先母生平篤信佛法,深通教典,佛語機聲,常相和答;吃齋禮佛二十餘載,清素堅操,險難不足動其心者,蓋得力於釋氏為多;先母能背誦講解,楞嚴、維摩、金剛、觀音諸經;又復深明宗派;中正回家時,先母必為淳諄講解,指示不倦。」從小受蔣母佛教思想的薰陶,根深蒂固紮根於腦海之中。就連蔣的髮妻毛福梅也受蔣母佛教思想的影響很長一段時間,在奉化金俄寺吃齋學佛,成了皈依佛門的帶發尼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