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貓財經
來源:PANews
從穩步上漲的「大牛股」,到猛然閃崩跌停,仁東控股堪比A股「最強絞肉機」。僅在過去十幾天時間裡,這家上市公司一年近300%的漲幅化為烏有了。
「這已經不是割韭菜了,而是把這塊地刨了。」13個跌停板,逾萬名股東心如刀絞,坐臥不安。而隨著國資拋棄、獨董辭職、經營業績不佳,以及仁東控股幕后庄家被司法機關控制的消息不脛而走,市場恐慌情緒在持續蔓延,逾30億融資盤等待出逃。
4年4度易主,流水的玩家鐵打的「殼」
一切故事的發端,要追溯至2016年。
仁東控股的前身是宏磊股份,主營業務是漆包線、高精度銅管材和其他銅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但掌門人戚建萍收到浙江證監局的行政監管決定書退出管理層後,2016年1月19日,戚建萍為首的戚氏家族以27元/股的價格轉讓1.088億股給柚子資產、健匯投資以及自然人景華,柚子資產成為了控股股東。
同年9月,宏磊股份以14億元人民幣購買廣東合利金融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廣東合利)90%股權後,仁東控股搖身一變成為了第三方支付。2017年2月,出於"便於開拓第三方支付等相關金融科技業務需要",仁東控股更名為民盛金科。
僅隔一年,民盛金科再迎新主。2018年2月,新疆阿拉山口市民眾創新股權投資有限合夥企業將所持有的民盛金科4019.33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0.77%)轉讓給內蒙古正東雲驅科技有限公司,且景華及其一致行動人擬將所持有的民盛金科5157.15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3.82%)對應的表決權委託給雲驅科技。自此,民盛金科的控股股東由和柚技術變更為雲驅科技,實際控制人由郝江波變更為內蒙古富二代霍東。
2018年8月3日,民盛金科變更為正式更名為仁東控股。而此時仁東控股的主營業務已正式轉型為高大上的「金融科技」,涵蓋的第三方支付、保理、供應鏈管理等業務均由旗下子公司廣東合利進行。
2019年7月29日,仁東信息將其持有的仁東控股 119,088,160 股股份(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 21.27%)對應的表決權等股東權利委託海科金集團進行管理,仁東控股的實控人由霍東變更為國資背景的海科金集團。
2020年11月15日,仁東信息與海科金集團、天津仁東、仁東科技、霍東籤署《終止股份委託管理關係和一致行動關係的協議》,公司控股股東正式變更為仁東信息,實際控制人再次變更為霍東。
從宏磊股份到民盛金科,再到仁東控股,實控人頻繁變更的仁東控股可謂是資本運作的「老手」。
270多億市值蒸發,誰才是幕後玩家?
在13個交易日前,仁東控股還是人人羨慕的「第一低調牛股」。在過去的一年多裡,仁東控股的股價最高漲幅約278.5%,市值最高逾360億。
來源:新浪財經
然而,深交所的一封關注函卻讓仁東控股股價螺旋式下跌。今年10月30日,深交所向仁東控股發出關注函,提出包括「請結合你公司主營業務開展情況及運營資金情況,說明相關貸款逾期的具體原因、對公司日常經營的影響以及公司擬採取的具體措施」等問題做出書面說明。11月24日,仁東控股回復稱,此次委託權到期不續約主要是因為國資背景的海科金集團入主仁東控股後,承諾提供不超過50億元的資金支持,但實際的支持力度十分有限,且受各方面因素影響,上市公司與海科金集團合作進度低於預期。
而對於向海科金集團借款以及興業銀行3.5億元貸款逾期等問題,仁東控股稱,截至本年末,公司將分批次逐步償還完成上述借款。截至2020年11月20日,公司已經償還0.8億元,還款來源主要是大股東仁東信息對公司的借款,但仍「不排除存在到期債務無法如期償付的風險。」
在與國資股東「分手」,深交所出手後,仁東控股股價一路暴跌,已較今年高點跌去了76.3%,逾274億市值也已灰飛煙滅。按照股東戶數1.3萬戶來計算,人均虧損高達210萬人民幣。而由於仁東控股股價連續跌停,深交所暫停了仁東控股的股票融資買入,截止12月10日,逾30.1億融資盤出逃無路。
伴隨著股價暴跌,仁東控股「滬深兩市第一強『莊』股」的稱號也被證實。據第一財經報導,接近上海執法部門的人士透露,一名從事場外配資和虛擬盤交易的資本大佬李躍宗已被浦東警方控制,而李躍宗很可能與仁東控股坐莊高度相關。上述人士表示,「李躍宗和他的手下都被刑拘了,目前這個案子牽涉面會有多廣,還不清楚。被抓的原因是這些人涉及虛擬盤,涉嫌經濟詐騙被刑拘」。
同時,一位接近李躍宗的人士還表示,李躍宗並不是這一批莊股的莊家,而是配資參與方。這一波下跌的大連聖亞、仁東控股、朗博科技,還有金力泰,背後都有李躍宗的深度參與。
在這場資本遊戲中,投資者們為他們的冒險買了單,而那些依靠著靠國資入主利好出貨的大股東們成為了贏家。例如,從仁東控股的公開信息來看,今年5月到9月期間,仁東信息通過二級市場累計共賣出658萬股,累計減持金額超2億元。仁東控股第五大股東景華在8月12日時通過二級市場賣出了1887.19萬股,共計套現8.2億元。此外,在仁東控股股價閃崩之前,還有重慶信三威投資諮詢中心、北京仁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天津和柚技術有限公司等多位重要股東也均提前套現離場。
儘管目前股東減持計劃已終止,但深陷業績下滑、貸款逾期等負面漩渦的仁東控股再復往日風光已是難事,投資者們只能自吞苦果。
股價暴跌下陷多重困境
股價一路高歌猛進與仁東控股屢屢釋放「利好」不無關係。
此前,仁東控股曾因多次蹭區塊鏈概念,被深交所「點名」。今年7月,仁東控股曾因在回復子公司民盛租賃和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情況的提問時,未能客觀、完整地介紹和反映公司相關租賃業務對公司業績的影響等實際情況而被深交所下發警示函。
其實不止螞蟻鏈,仁東控股還因斥資2300萬戰略投資北京眾籤一事遭到了深交所的問詢。而其回復函中表示,由於區塊鏈行業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公司對北京眾籤的投資,未來盈利情況存在不確定性。同時,後續北京眾籤在人才培養和引入資金方面存在的不確定性,也會導致其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
此外,根據仁東控股披露的消息,其曾還與多家區塊鏈企業均有合作與投資。然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儘管股價受「利好」刺激節節攀升,但仁東控股持續下滑的營收卻難掩滿地雞毛。
根據仁東控股此前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仁東控股虧損近達2000萬元,業績同比下降逾160%;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淨利潤虧損為2192萬元,同比下降超過14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713.26萬元,同比下降83.96%。
不僅是業績糟糕,仁東控股還存在巨大的資金壓力。據仁東控股披露稱,截至三季度末,仁東控股的流動負債為23億元(含其他流動負債),其中金融機構借款本息6.41億元,經營性負債3.32億元,還有13.27億元為第三方支付業務產生的應付客戶結算資金而確認的負債,屬於非營運性負債)。此外,還有三個月內到期的流動負債為8.15億元。
不僅如此,仁東控股還涉及15億擔保合同訴訟糾紛。儘管仁東控股方面表示,目前公司已與興業銀行達成一致意向,分批次逐步償還欠款,但在連續虧損,且背負巨額債務,還款的錢從何而來?值得一提的是,仁東控股的流動資金也已是捉襟見肘。目前其擁有貨幣資金逾13億元,其中未受限資金只有5100萬元。
面對重重困境,仁東控股該如何解開?從目前而言,其股價暴跌、營收下滑等或在短期內難以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