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區塊鏈、ICO,金融新業態下隱藏的非法集資問題

2020-12-14 澎湃新聞

虛擬貨幣、區塊鏈、ICO,金融新業態下隱藏的非法集資問題

2020-04-18 1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

一、關於虛擬貨幣、區塊鏈、ICO的規範性文件

2

關於虛擬貨幣、區塊鏈、ICO的非法集資案例

當前以虛擬貨幣、區塊鏈、ICO為幌子的非法集資、詐騙、傳銷案例並不少。

3

關於虛擬貨幣、區塊鏈、ICO的非法集資特點

國內虛擬貨幣的非法集資,行為人往往是借用比特幣的造富神話展開集資活動的。當前在國內被市場投資者認可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有OKCoin、火幣網、比特幣中國BTCChina、聚幣網、雲幣網、幣安網、比特時代等。虛擬貨幣交易平臺承擔了虛擬貨幣兌換現金和現金購買的功能。交易市場沒有漲停、跌停限制,槓桿交易倍數不等,因而創造了火幣網最高能撬動5倍槓桿,比特幣中國最高達到過20倍的高收益率。個別非法集資行為人就是借用這高收益率的造富神話,利用了投資者短期套利的心態進行非法集資。因為不少投資者明知項目不靠譜、風險大,也要加入「幣圈」炒幣,賭新手「接盤」。

另外,非法集資行為人還會利用虛擬貨幣發行數量和方式不受限制,算法難於考究,僅以發行者個體的信用作為擔保且沒有準備金的市場業態,在後臺操縱虛擬貨幣市值的漲跌,製造出短期暴漲的假象,以吸引投資。

而對於國內區塊鏈、ICO的非法集資,行為人往往利用包括區塊鏈、去中心化、分布式帳本、非對稱加密、PoW、DPoS等各種普通投資者不熟悉的專業化字眼,營造出高大上的表象,但實際上是打著區塊鏈的幌子,在各地路演或線下見面會,與過往的集資行為如出一轍。實際上,ICO的誕生是源於從事區塊鏈技術創新的極客圈子的社區眾籌,參加者往往是區塊鏈技術的合格發起者和投資者,有認識和判斷項目資質的能力。然而,在中國ICO活動本身就已經變味,個別非法集資行為人將這一技術淪為無門檻的社會眾籌活動。而投資者也似乎不在乎區塊鏈的技術,更多是關心如何在二級市場上拋售牟利。

非法集資行為人會利用ICO較為簡單的發起流程,利用項目的高度不透明性。ICO的發起唯一公開的文件是白皮書。白皮書中的內容一般僅包括項目介紹、運營團隊、技術手段、風險提示。市場上的白皮書質量參差不齊,甚至一些ICO項目立案白皮書都沒有。這就導致項目資金去向不明。

非法集資行為人還會利用投資者短期套利心態。絕大部分投資者對於ICO的態度是認為項目一旦成功,在二級市場上把手中持有的代幣全部拋出,通過向其他投資者轉讓代幣來退出項目。

因此虛擬貨幣、區塊鏈、ICO的非法集資「很有市場」。

關於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認定。由於當前此領域監管空白,無相關部門批准的環節,一旦被查出屬於虛假項目,就能認定 「非法性」。非法集資行為人一般是通過微信群、QQ群、行業網站等進行宣傳,利用普通投資者對區塊鏈、數字貨幣的新鮮感,誇大技術手段和收益,引起鬨搶效應,短期內募集大量資金,這種情況下即可認定「公開性」和「社會性」。非法集資行為人一般會編造名目繁多的「高大上」理論,有的還利用名人大V「站臺」宣傳,以空投「糖果」等為誘惑,宣稱「幣值只漲不跌」「投資周期短、收益高、風險低」,即符合「利誘性」。

關於集資詐騙罪的認定。部分集資項目中,行為人是以非法佔有集資款為目的,實施虛構項目的手法,騙取資金後逃跑,或肆意揮霍騙取資金,符合集資詐騙罪的「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以及「使用詐騙方法」。

關於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認定。行為人以發行虛擬貨幣、區塊鏈、ICO項目為名,要求他人以購買一定數額的虛擬貨幣作為入會資格。同時,通過公司操控虛擬貨幣漲跌的方式吸引大量資本進入公司,進行資本運作,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間接以發展人員購買虛擬貨幣作為非法獲利的依據,並引誘參加者繼續發展下線,則符合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認定。

綜上,立法機關及司法機關應及時對虛擬貨幣、區塊鏈、ICO的非法集資問題作出應對,明確金融市場上出現的部分虛擬貨幣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只有這樣才能讓真正的技術助力金融發展。

來源:孫律刑辯

原標題:《虛擬貨幣、區塊鏈、ICO,金融新業態下隱藏的非法集資問題》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案例分析:虛擬貨幣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LCC影視區塊鏈虛擬貨幣(以下簡稱LCC幣),並宣傳該幣只漲不跌,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吸引公眾投資。2018年3月,多名投資人發現LCC幣交易網站無法登陸交易後進行報案,經統計,報案的700餘名集資參與人中提供轉帳記錄的85人(部分為集體報案人),所涉投資數額總計人民幣22842621.25元。同時,該團夥將LCC幣轉換為柏拉圖PTO珠寶區塊鏈虛擬貨幣,以期繼續吸引投資。
  • 正本清源:基於真正區塊鏈技術的發幣行為不是詐騙與傳銷
    9.4公告將發行代幣定義為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另一方面,《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規定,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
  • 5月10日區塊鏈早報 深腦鏈官博帳號被盜稱「我們偷走了你的錢」
    北京市通州區發布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等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據「通州發布」微信公眾號,近日,北京市通州區發布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等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近期,通州區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專班人員在日常監管和排查過程中發現有部分市民以各種形式開展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甚至在區內部分地區出現無證無照經營推廣虛擬貨幣理財的門店。此類行為中有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存在侵害公眾合法權益的風險。區塊鏈屬於新技術,技術及規則尚未成熟。
  • 發幣圈錢的「酒鏈世界」們,請放過區塊鏈吧
    這乍看起來很像傳銷模式,但酒鏈世界規定推薦粉絲只有一層獎勵,這就巧妙規避了「三層以上」的傳銷界定門檻;要說它是「非法集資」,可虛擬資產「聖酒」又的確能夠實時兌換真的酒水。看來,酒鏈世界在規避法律風險上面,著實下了一番功夫。只不過,再機巧的設計都要回歸到根本的商業邏輯上。
  • 虛擬貨幣所涉及的法律風險
    02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2020粵刑終624號) 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期間,郝某、楊某夥同崔某等人,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以「天易某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的名義,通過會議、培訓和發展下線等方式向社會公眾公開銷售LCC影視區塊鏈虛擬貨幣,以高額回報為誘餌
  • 虛擬貨幣法律不保護 主要詐騙傳銷花招有四種
    近年,各種基於「區塊鏈」技術、打著數字貨幣旗號的代幣或虛擬貨幣層出不窮,不斷引起人們的關注。為提醒公眾理性看待虛擬貨幣,警惕非法騙局,維護個人資金安全和財產權益,11月8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安陽市中心支行組織全市15家金融機構,在五一廣場開展「樹立正確貨幣觀念、防範虛擬貨幣風險」集中宣傳活動。
  • 金日早報:海南工信廳:企業不得非法代幣融資、虛擬貨幣買賣
    頭條▌海南工信廳:企業不得非法從事ICO、虛擬貨幣買賣繼5月9日海南出臺《關於印發海南省加快區塊鏈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後,5月15日海南工信廳再次發布文件,題為《海南省工業與信息化廳關於嚴格依法開展區塊鏈相關業務的通知
  • 「金融檢察微課堂」「一夜暴富」夢破碎,竟是虛擬貨幣投資騙局
    「這種CCT貨幣和比特幣一樣都是虛擬貨幣,現在只是幾塊錢,將來那可是幾百塊。」近年來,虛擬貨幣投資在網上炒得火熱,不法分子藉機假裝「精英」一夜暴富,編造虛擬貨幣投資騙局,誘導投資人上當受騙。虛構投資陷阱2019年中,徐某曾無意接觸到一款名叫「CCT」的虛擬貨幣,雖沒錢投資,但他把這款虛擬貨幣研究透了。當時,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在網上炒得火熱,徐某便開始有計謀地請君入甕。第一步:尋找「炫富」目標。2019年9月,他在手機上以網名「兔子」建了一個微信群,起名「精英PLUS」,之後通過各種方式拉了40多個人進群。
  • BSN何亦凡與兩大律師談虛擬貨幣在中國的合法性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區塊鏈服務網絡BSN由BSN區塊鏈服務網絡聯合火星財經共同策劃的《關於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相關法律問題的討論系列》第一期在火星視頻直播播出,主題為「虛擬貨幣在中國的合法性分析」。但是虛擬貨幣在中國的合法性是有爭議的,行為合法與否,很多人搞不清楚,所以需要我們和大家去做溝通。這就是我們要做《關於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相關法律問題的討論系列》節目的原因,從法律結構上定義一下虛擬貨幣在中國的合法性。所以今天我們請到了兩位大律師,請做自我介紹。
  • 國家級區塊鏈新基建「星火·鏈網」的首個超級節點落地重慶
    05人民銀行深圳中心支行針對虛擬貨幣交易所等進行清理整頓 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深圳市集中開展涉非涉穩專項排查整治,並明確各部門及市處非辦工作職能,增強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合力。
  • BSN長話短說之二 | 關於虛擬貨幣在中國的合法性分析
    由區塊鏈服務網絡BSN聯合火星財經共同策劃的《關於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相關法律問題的討論系列》第一期在火星視頻直播播出,主題為「虛擬貨幣在中國的合法性分析」,本次討論由北京紅棗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BSN發展聯盟常務理事何亦凡對話上海申浩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解瑞強
  • BSN長話短說之二|關於虛擬貨幣在中國的合法性分析
    由區塊鏈服務網絡BSN聯合火星財經共同策劃的《關於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相關法律問題的討論系列》第一期在火星視頻直播播出,主題為「虛擬貨幣在中國的合法性分析」,本次討論由北京紅棗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BSN發展聯盟常務理事何亦凡對話上海申浩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解瑞強、天元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徵。
  • BBF 重構區塊鏈投資新業態
    新加坡CSAM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願景是成為一流投資公司成就區塊鏈行業,使命是打造全連結型商業環境,核心價值是堅持科技賦能商業堅持去中心化信仰,經營理念是資源整合,賦能產業。BBF的精英團隊,自2018起運用新加坡的本土金融運作的優勢為眾多區塊鏈明星幣提供市值管理服務。參與了EOS、BHD、TRX等明星幣的幕後運作。
  • 數位化浪潮下金融監管不可或缺 或可藉助區塊鏈等先進技術
    來源:中國經營報數位化浪潮下金融監管不可或缺佚名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助推金融科技的興起與發展,但在催生新業態、新模式的同時,也暴露出部分風險因素金融科技需要監管楊再平表示,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很多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湧現,「市場新了,銀行間的市場,搞的都是一種新的市場的探索,在這個背景下,資本市場、貨幣市場都因為金融科技出現了新的市場,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市場。」
  • 巴曙松:基於區塊鏈的金融監管框架——從數據驅動走向嵌入式監管
    現在市場中充斥著許多種類型的加密貨幣,且每一種加密貨幣都具有其獨特的性能和機制,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加密貨幣都擁有獨立的區塊鏈,加密貨幣開發者既可以選擇創造一個新鏈條,也可以選擇基於已存在的區塊鏈進行開發。換言之,區塊鏈是因,加密貨幣是果;加密貨幣是區塊鏈的技術應用,但更廣泛的數字貨幣不一定用到區塊鏈技術。
  • 特稿|虛擬貨幣價格再度狂歡 區塊鏈的實際應用在哪兒
    【財新網】(記者 胡越)中央組織學習區塊鏈,意味著虛擬貨幣的春天來了嗎?炒幣者為這樣的邏輯歡呼;但對普通投資者而言,這個時候卻需要尤為小心甄別究竟什麼是區塊鏈,以及這並非意味著短期炒作,以免落入相關陷阱,成了別人的韭菜。  此次虛擬貨幣的上漲情緒來自於10月25日18時許的一條消息。
  • 比特幣重回牛市市值破2萬億 虛擬貨幣交易所「持牌經營」或成主流
    香港虛擬貨幣交易所擬「持牌經營」引發的蝴蝶效應仍在蔓延。  11月3日晚,香港財庫局發布一份立法諮詢文件,建議在香港建立虛擬資產交易所的發牌制度,以鞏固香港打擊洗錢和恐怖分子資金籌集制度的法律制度。  11月4日,數字美元官網發布的白皮書稱,美元的法定數字貨幣即將推出,全球貨幣將進入以區塊鏈為底層的數位化時代。
  • 方宏進解碼區塊鏈(下篇):區塊鏈經濟「魚躍龍門」的冷思考
    在他看來,智庫應該不止於政策詮釋和解讀,而應以更富想像力的表達提供新的可能。那麼,區塊鏈應用發行了通證,怎麼確保合規?不是非法集資等犯罪行為?這裡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判別標準,就是通證發行出來以後,是不是要參與者花錢去買?買了以後有沒有可能到二級市場上去炒買炒賣?如果這個通證可以在二級市場上炒作,姑且不說你是不是非法集資,至少是非法發行證券,這不僅僅是在中國,在哪個法制健全的國家都必須監管的。
  • 和區塊鏈還有虛擬貨幣有關嗎?
    什麼是數字人民幣,咋聽起來好像和如今的快捷支付沒有什麼不同,又或者像是幾年前的區塊鏈概念或是虛擬貨幣比特幣。其實在這裡有一些相同也有一些不同。數字人民幣在使用的時候和支付寶是相同的,也就是利用支付工具手機進行支付,但其原理不同。支付寶是一個類似錢包的工具,裡面的錢也是從銀行提取出來存在裡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