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書法創新已經是一個老話題了,現在毫不誇張地說是個偽命題了。因為很多書法家的書法創新是站不住腳的,最為顯著的就是字裡有畫,畫中有字的作品。這類字是不納入書法的範疇的,它沒有書法靈動,也失去了書法的筆法和專有架構。而是一種美術字或是藝術字的表現手法。和書法創新的本質可以說是離經叛道,南轅北轍。而書法的創新,以我個人的愚見,一定是具有書法的傳承,掌握古人的優質筆法,達到爐火純青之時寫出具有自己風格的字體,並被業界或是大眾認可的書法,才是是創新。今天我們就單獨的討論一下隸書的風格,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互動。隸書的結體,也是由筆勢決定。但體式說法,似乎有些不妥。好比人的身姿,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可分割,也不可變形,否則就醜。隸書的字形,也是有生命力的字形,它的結體法則和規律,古人已經總結和歸納得非常完備。故書法一定要學古人之經典。
當代著名金石篆刻家葛介屏傑出隸書作品欣賞:
書者介紹:
葛介屏(1912-1999), 安徽省合肥市人。是當代著名書畫家、金石篆刻家、詩詞學家和文物書畫鑑定家,早年經張葉青、劉啟琳、張琴襄指授,寢饋於殷墟甲骨、西周鐘鼎和秦漢以來各種碑碣,後入安徽省博物館從事文物鑑定工作,對梁文山、鄧石如、包世臣諸家書法領悟尤深。善四體,尤擅篆、隸,所作質樸蒼勁,嚴謹端莊,且能從古樸中見嫵媚,從骨力中見秀麗,風貌別具。篆刻則溯源於秦漢,又取浙、皖兩派之長。葛介屏先生亦有新說。認為"舊體詩貴於雅馴律細,百讀不厭是為雅";"篆刻以書入印,能化俗為雅";至於書法,則認為"不通八法是為大俗",即所謂的"神採不實",他不迴避"雅潔之士亦有俗書"的客觀存在,表明其實事求是、不因循陳說的治學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