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清代是隸書發展的第二個高峰期,隸書水平也大幅提升。所以學習隸書,清代的帖子是很不錯的一種選擇。這樣我們要強調的是:隸書有隸書的筆法,楷書有楷書的筆法,不能拿著楷書的筆法去寫隸書。曹全碑也算是篆隸書比較好的踏板,曹全秀美,靈動,也屬於寫不壞的那種,也比較經典,網上教學資料也比較多,老師會寫的也多寫得好也多,個人覺得是個可以寫得很好看的隸書,當然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有的人喜歡寫得很漂亮,很美,有人的喜歡稍拙一些,很古。學習書法對字形的把握至關重要,筆畫有些僵硬,要多體會筆畫收放關係 找好主筆畫,儘量貼近原帖。 筆畫轉折處略有楷意,注意體會隸書轉折特徵。運筆要點講究:飄逸而忌輕飄、娟秀而忌姿媚、舒展而忌纖弱、灑脫而忌隨意、溫婉中宜含骨力、秀麗中宜顯典雅。圓筆為主輔以方筆、因字朔形而避方形以防失其風神。
清著名書法家鄧石如隸書古文欣賞:
書者介紹:
鄧石如(1743年-1805年),初名琰,字石如,避嘉慶帝諱,遂以字行,後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號笈遊道人、完白山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安徽懷寧縣白麟畈(今安慶市宜秀區五橫鄉白麟村)鄧家大屋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派篆刻創始人。鄧石如的書法以篆隸最為出類拔萃,而篆書成就在於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為師,結體略長,卻富有創造性地將隸書筆法糅合其中,大膽地用長鋒軟毫,提按起伏,大大豐富了篆書的用筆,特別是晚年的篆書,線條圓澀厚重,雄渾蒼茫,臻於化境,開創了清人篆書的典型,對篆書一藝的發展作出不朽貢獻。隸書則從長期浸淫漢碑的實踐中獲益甚多,能以篆意寫隸,又佐以魏碑的氣力,其風格自然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