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著名書法家鄧石如,隸書古文欣賞,筆法斬釘截鐵,結體貌豐骨勁

2020-12-17 清雅閣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清代是隸書發展的第二個高峰期,隸書水平也大幅提升。所以學習隸書,清代的帖子是很不錯的一種選擇。這樣我們要強調的是:隸書有隸書的筆法,楷書有楷書的筆法,不能拿著楷書的筆法去寫隸書。曹全碑也算是篆隸書比較好的踏板,曹全秀美,靈動,也屬於寫不壞的那種,也比較經典,網上教學資料也比較多,老師會寫的也多寫得好也多,個人覺得是個可以寫得很好看的隸書,當然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有的人喜歡寫得很漂亮,很美,有人的喜歡稍拙一些,很古。學習書法對字形的把握至關重要,筆畫有些僵硬,要多體會筆畫收放關係 找好主筆畫,儘量貼近原帖。 筆畫轉折處略有楷意,注意體會隸書轉折特徵。運筆要點講究:飄逸而忌輕飄、娟秀而忌姿媚、舒展而忌纖弱、灑脫而忌隨意、溫婉中宜含骨力、秀麗中宜顯典雅。圓筆為主輔以方筆、因字朔形而避方形以防失其風神。

清著名書法家鄧石如隸書古文欣賞:

書者介紹:

鄧石如(1743年-1805年),初名琰,字石如,避嘉慶帝諱,遂以字行,後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號笈遊道人、完白山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安徽懷寧縣白麟畈(今安慶市宜秀區五橫鄉白麟村)鄧家大屋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派篆刻創始人。鄧石如的書法以篆隸最為出類拔萃,而篆書成就在於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為師,結體略長,卻富有創造性地將隸書筆法糅合其中,大膽地用長鋒軟毫,提按起伏,大大豐富了篆書的用筆,特別是晚年的篆書,線條圓澀厚重,雄渾蒼茫,臻於化境,開創了清人篆書的典型,對篆書一藝的發展作出不朽貢獻。隸書則從長期浸淫漢碑的實踐中獲益甚多,能以篆意寫隸,又佐以魏碑的氣力,其風格自然獨樹一幟。

相關焦點

  • 中書協著名書法家葛介屏,精品隸書作品欣賞,勁健生動,雋秀疏朗
    因為很多書法家的書法創新是站不住腳的,最為顯著的就是字裡有畫,畫中有字的作品。這類字是不納入書法的範疇的,它沒有書法靈動,也失去了書法的筆法和專有架構。而是一種美術字或是藝術字的表現手法。和書法創新的本質可以說是離經叛道,南轅北轍。而書法的創新,以我個人的愚見,一定是具有書法的傳承,掌握古人的優質筆法,達到爐火純青之時寫出具有自己風格的字體,並被業界或是大眾認可的書法,才是是創新。
  • 清朝布衣鄧石如,在隸書中融入篆法,被譽為四體皆精國朝第一
    導語:書法分篆、隸、楷、行、草五體,縱觀書法歷史,每一書體都有自己的高手、大家、大師或者說佼佼者。在篆書裡,鄧石如就是頂級高手。鄧石如的篆書縱橫捭闔,字體微方,接近秦漢瓦當和漢碑額。他以隸法作篆,突破了千年來玉筯篆的樊籬,富有創造性地將隸書筆法糅合其中,開創了清人篆書的典型,對篆書一藝的發展作出不朽貢獻。
  • 鄧石如送給「禪友」的這副聯語實在是妙!
    鄧石如(1743~1805年),清代著名書法家、篆刻家、金石學家、文學家。懷寧(今安徽安慶)人,原名琰,字石如。因避嘉慶諱(嘉慶名顒琰),以字行,號頑伯、完白、完白山人、笈遊道人、古浣子、鳳水漁長、龍山樵長。
  • 鄧石如隸書作品集:借古通今,力求創新,於書法一脈另闢蹊徑
    鄧石如在書法上獨闢蹊徑,在繼承正統書法的基礎上力求創新,他的書法筆法沉雄樸厚,勇於打破傳統,一洗刻板拘謹之風,被稱為「四體皆精,國朝第一」。於隸書中融入篆法,且含北碑筆意。下筆沉雄樸厚,結體大膽穩健,古趣盎然,直追秦漢之風。
  • 藝術百科-書法 歷代名家之鄧石如
    鄧石如,安徽懷寧人,原名琰,字石如,號頑伯,完白山人,因避清仁宗名諱,故以字行。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派篆刻創始人。 鄧石如一生未參加科舉應試,故其楷書並未受館閣體書風的影響,而完全取法自漢魏碑刻,書法筆力蒼勁凝重,結字端正沉穩,尤以大字為勝。此為鄧石如晚年的成熟之作。 時人對鄧石如的書藝評價極高,稱之「四體皆精,國朝第一」,他的書法以篆隸最為出類拔萃,而篆書成就在於小篆。
  • 一位安徽的窮苦農民,苦練書法數十年,一幅隸書曾賣了1000多萬!
    從整個書法史來看,歷代的書法名家,你幾乎找不到一個平民階層的書法家,從漢魏時期到清代,幾乎所有的書法家都是士大夫階層的官員,不是官員便是豪紳大賈,或者是富甲一方的收藏家。在近300年的書壇上,鄧石如的貢獻是無與倫比的,他的書法水平更是用怎樣誇張的字眼都不過分。「清四家」之一的劉墉(劉羅鍋)評價他的書法:「千數百年無此作矣。」
  •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01孫伯翔:魏碑第一高手
    最欣賞李可染大師之語: 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於欹側變化未敢深入,其一生結字之種種變化僅在於一平面上之部首筆畫左右上下之平移變化,而不敢將字傾側——孫氏之字無論變形多大無一傾側筆也。
  • 【翰墨流芳】鄧石如《八闥冊》,其中晚年佳作
    鄧石如(1743-1805),安徽懷寧人,原名琰,字石如,號頑伯,完白山人,因避清仁宗名諱,故以字行。他的書法以篆隸最為出類拔萃,而篆書成就在於小篆。 鄧石如遂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以秦李斯、唐李陽冰為宗,稍參隸意,稱為神品。
  • 安徽結廬書社著名書法家創作採風活動,即將走進戲劇之鄉—安慶
    安徽結廬書社著名書法家創作採風活動即將走進戲劇之鄉——安慶◇美好小康2020安徽結廬書社社員作品展◇將展出安徽結廬書社五十餘位著名書法家精品60餘幅◇主 辦(鐵硯山房)、鄧石如碑館,瞻仰程長庚雕像、嚴鳳英紀念亭(黃梅閣)等。
  • 漫談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作品之六-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從小就非常聰明,讀書數遍就能背誦,七歲就能做詩,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這為他在詩詞及書法方面的成功打下了基礎。我們主要講黃庭堅的書法成就。我們在這裡只討論他的書法成就。
  • 新型冠狀病毒橫行,鄧石如用書法給我們安寧
    今天讓我們來看看清朝鄧石如的經典之作——隸書四條屏『世慮全消』。鄧石如的這幅書作可以安心寧神作為布衣書聖,鄧石如畢生的追求唯有書法,因而在篆書,隸書,行書,草書方面都擁有極高的水準,又因為他信奉道教,在這幅書法裡,內容和形式上既有一種散淡的胸懷,也飽含著倔強的力量。
  • 圓起圓收,這種篆書十分有趣,書法家周秀良作品欣賞
    篆書 ,在我國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體書中,位居首位,充分說明了它與其他四種書體的關係。也就是說,其他四種書體均由篆書演變而來,從中可看出篆書在中國書體發生、發展中的首要地位。周秀良自幼酷愛書法篆刻,先學李斯、李陽冰,對《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用工猶深,後研習清朝篆書大家鄧石如、吳讓之、吳大徵、趙鐵山等,在繼承前人的優秀傳統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 清代著名書法家趙之謙,精選14幅立軸真跡欣賞,運筆勁媚真書法也
    趙之謙的書法很多的網友都把他排除在欣賞書法之外,其原因是不夠秀麗。這裡我想說的是:懂的人終究會懂,不懂的人終究不懂。趙之謙還是著名的篆刻大師,這裡我想借趙之謙說一說書法和篆刻。書法篆刻也一樣,只是手段含蓄,不如音樂影像來得直接。對於作品了解得越多,越容易透過表面提取出更多的信息,我示範了一個常規流程,至於提取出什麼東西因人而異。
  • 鄧石如大篆書法字帖欣賞《陰符經》
    鄧石如大篆書法字帖欣賞《陰符經》 鄧石如(1743—1805) 原名琰, 字石如,號頑伯, 因居皖公山下, 又號完白山人、笈遊道人, 因避清仁宗名諱, 故以字行, 安徽懷寧人。
  • 鄧石如精品隸書《世慮全消四幅屏》!
    鄧石如的隸書水平極高,他長期浸淫漢碑的實踐中獲益甚多,能以篆意寫隸,又佐以魏碑的氣力,其風格大氣磅礴,遒勁颯爽,自然獨樹一幟。 鄧石如在書法理論上也頗多創見。「計白當黑」之論把「筆不到而意到」的道理具體化了。
  • 清朝書法家建議選這個帖
    《曹全碑》字帖內頁清王澍《虛舟題跋》評云:「隸法以漢為奇,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曹全碑》作為漢隸主要代表作品之一,在漢碑中極負盛譽,是漢代碑刻隸書字數較多的一塊碑,以風格秀麗多姿和結體勻整清麗著稱於世
  • 當代書壇歐楷大家趙泉濤,書作《古文格言》欣賞,墨韻千秋真書法
    書法字體有楷行草篆隸,唐代叫得上名的書家肯定都會,留了碑的書法家更是得用篆書書寫碑額,只是隸書用得少,唐代又久遠,留下字跡的機會不多。但是能給後世留下「好書數行」的書家,隸書作為基本功肯定是要學的。寫得好不好是齊次,肯定是會的。歐顏柳中,歐陽詢、顏真卿五體皆有字跡,柳公權差一個隸書,但我想也應該會的。學習書法可以培養文化素養。
  • 近代碑學名家伊秉綬,精選20幅隸書立軸欣賞:雄厚剛健、精秀古媚
    就這樣過了一千多年,直到清朝民國時期,隨著日益泛濫的「文字獄」及「館閣體」對從文字內部書法的扼殺,且秦漢碑版、青銅器出土的日益增多,金石學、樸學開始流行起來,於是篆書及隸書開始逐漸復興,並終於迎來了其發展史上的第二次高峰。
  • 著名書法家高來標,行書四字鬥方簡述,筆法雋秀結體超逸,好書法
    中書協書法大家高來標老師四字行書鬥方欣賞:書者介紹:高來標,筆名高仁, 字淨悟,號舒通,舒緣堂主。1972年12月生,江西東鄉人。北京舒體書畫院院長、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山東舒同書畫研究院理事、江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鷹潭市書畫院特聘書法家、中國舒同書法傳承人。自幼酷愛書法,攻習二王,顏柳,草隸篆等名家字帖,在不斷探討中,深得各名家指點,三指執筆法和中鋒運筆深得領悟。作品在全國書法展中參展並獲獎,2010年以來在全國舉辦個人書體書法展10次,作品傳略入編《當代中國書畫名家大典》、《中國現代書畫篆刻界名人錄》等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