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流芳】鄧石如《八闥冊》,其中晚年佳作

2020-12-17 騰訊網

鄧石如(1743-1805),安徽懷寧人,原名琰,字石如,號頑伯,完白山人,因避清仁宗名諱,故以字行。他的書法以篆隸最為出類拔萃,而篆書成就在於小篆。

鄧石如遂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以秦李斯、唐李陽冰為宗,稍參隸意,稱為神品。作為震古爍今的書法大家,鄧石如是以貨真價實的創新贏得我們尊敬的一個典範。與他同時代的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把他的書法列為「神品」,譽為「四體書皆國朝第一」。

鄧石如篆書有多種面貌,早期謹守古法,中年後突破傳統玉箸篆風格,融入金石銘文的特點,並摻入隸書筆法,具有婉麗圓勁、灑脫自如的風貌。

此作為鄧石如篆書《八闥冊》,現無錫博物館藏。此帖無年款,從篆書的書寫風格判斷,屬於他的中晚期作品。請欣賞。

釋文:

萬綠陰中,小亭避暑,八闥洞開,入簟皆綠,雨過蟬聲,風來花氣,令人自醉,大抵黑白善惡,只宜在心,不宜在口,內存精明,外示渾厚,此大豪傑之局,量若靈臺無主,一味鶻突,豈包荒之謂哉,回光自照,予心中善惡太分明,遇有不平,觸機輒發,以此涉世難矣。請取此語為終身之韋弦,一言而能傷天地之和,一事而能折終身之福者,切須檢點。

凡人及語,所不平,則氣必動,色必變,辭必厲,惟韓魏公不嘫,更說到小人忘恩背義,欲傾己處而辭氣和平,乃如道尋常事。

好醜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太明則人不親。士君子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使好醜兩得其平,賢愚受益才稱德量,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受用者,才情必不雲露,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見,事去而心隨空。

鄧石如篆書。

相關焦點

  • 清朝布衣鄧石如,在隸書中融入篆法,被譽為四體皆精國朝第一
    在篆書裡,鄧石如就是頂級高手。鄧石如的篆書縱橫捭闔,字體微方,接近秦漢瓦當和漢碑額。他以隸法作篆,突破了千年來玉筯篆的樊籬,富有創造性地將隸書筆法糅合其中,開創了清人篆書的典型,對篆書一藝的發展作出不朽貢獻。
  • 新型冠狀病毒橫行,鄧石如用書法給我們安寧
    春節假期延長了,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長的假期,固然給了我們很多空閒時間,卻因為限制人口流動而止步難行,相信很多人有了焦急甚至不安的情緒,這樣的時光裡,也許那些古人的書畫佳作可以給我們一些撫慰,一份安靜。今天讓我們來看看清朝鄧石如的經典之作——隸書四條屏『世慮全消』。
  • 藝術百科-書法 歷代名家之鄧石如
    鄧石如行草詩軸 鄧石如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鏐家八年,盡摹所藏秦漢以來金石善本。鄧石如一生未參加科舉應試,故其楷書並未受館閣體書風的影響,而完全取法自漢魏碑刻,書法筆力蒼勁凝重,結字端正沉穩,尤以大字為勝。此為鄧石如晚年的成熟之作。 時人對鄧石如的書藝評價極高,稱之「四體皆精,國朝第一」,他的書法以篆隸最為出類拔萃,而篆書成就在於小篆。
  • 鄧石如作品《廬山草堂記》是學習篆書,必備的一本字帖!
    鄧石如的出現,徹底打破了篆書低迷的僵局,接繼了小篆的香火。《鄧石如篆書廬山草堂記》是完白山人晚年篆書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此作是小篆學習的經典碑帖,其「融隸入篆」「行筆節奏」「化圓為方」是研習關注的重點,「縱橫比較」是研習時有效的方法。
  • 吳讓之丨16幅高清篆書真跡欣賞:靈動典雅,疏朗飄逸,不輸鄧石如
    舉一個常見的例子,我們在歷代書畫作品中常見的紅色印章,其中文字曲線多、難辨識,用的就是篆體。秦代篆體和其他列國正書體金文一樣,刻寫時一字是一格,有著嚴格的長方形字界。這種字界源於中文一字即是一義的特質。篆書實現了去神化,已不是甲骨文、金文那樣封閉於內部的秘密符號,而是作為文字(語言)開始向周邊移動。其影響甚至波及日本。
  • 清著名書法家鄧石如,隸書古文欣賞,筆法斬釘截鐵,結體貌豐骨勁
    清著名書法家鄧石如隸書古文欣賞:書者介紹:鄧石如(1743年-1805年),初名琰,字石如,避嘉慶帝諱,遂以字行,後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號笈遊道人、完白山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安徽懷寧縣白麟畈(今安慶市宜秀區五橫鄉白麟村)鄧家大屋人,
  • 鄧石如送給「禪友」的這副聯語實在是妙!
    鄧石如(1743~1805年),清代著名書法家、篆刻家、金石學家、文學家。懷寧(今安徽安慶)人,原名琰,字石如。因避嘉慶諱(嘉慶名顒琰),以字行,號頑伯、完白、完白山人、笈遊道人、古浣子、鳳水漁長、龍山樵長。
  • 千秋縱橫,翰墨流芳——中國近代書法之美
    在這其中,中國書法以其獨特的特點,成為世界最美的藝術之一。梁啓超認為:中國寫字有特別的工具,就成為特別的藝術。中國書法的美是線的美、力的美、光的美和表現個性的美。他說:「美術一種要素是發揮個性,而發揮個性,最真確的莫如寫字。如果說能夠表現個性就是最高的美術,那麼各種美術,以寫字為最高。」 中國書法的美是線的美、力的美、光的美以及表現個性的美。
  • 鄧石如大篆書法字帖欣賞《陰符經》
    鄧石如大篆書法字帖欣賞《陰符經》 鄧石如(1743—1805) 原名琰, 字石如,號頑伯, 因居皖公山下, 又號完白山人、笈遊道人, 因避清仁宗名諱, 故以字行, 安徽懷寧人。
  •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鄧石如?原因不是沒有理由的
    這幾乎是慣常的事實,鄧石如不在此列。一個在野的書家,一生布衣而無仕途的經歷,成為書法史上的人物,也是很鮮有的例子。在鄧石如身上,有一種很明顯的藝術審美癖性,突出地表現為追求的目的是很一致的,儘管不斷有推移,卻都執著於古厚、質樸、大氣、尚力這些審美範疇。它突出地表現了鄧石如在學習中以自我為中心的實踐活動。
  • 鄧石如隸書作品集:借古通今,力求創新,於書法一脈另闢蹊徑
    鄧石如在書法上獨闢蹊徑,在繼承正統書法的基礎上力求創新,他的書法筆法沉雄樸厚,勇於打破傳統,一洗刻板拘謹之風,被稱為「四體皆精,國朝第一」。於隸書中融入篆法,且含北碑筆意。下筆沉雄樸厚,結體大膽穩健,古趣盎然,直追秦漢之風。
  • 鄧石如精品隸書《世慮全消四幅屏》!
    鄧石如的隸書水平極高,他長期浸淫漢碑的實踐中獲益甚多,能以篆意寫隸,又佐以魏碑的氣力,其風格大氣磅礴,遒勁颯爽,自然獨樹一幟。 鄧石如在書法理論上也頗多創見。「計白當黑」之論把「筆不到而意到」的道理具體化了。
  • 書法家鄧石如篆書朱晦盦為南康守四屏精品書法欣賞收藏
    鄧石如篆書朱晦為南康守四屏鄧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頑伯,號完白山人,安徽懷寧人。精四體書。篆書沉雄樸厚,自成面目。篆刻蒼勁莊嚴,流利清新,世稱"鄧派",也稱"皖派"。揚州市博物館藏有一件朱拓鄧石如篆書四屏,其幅高一百二十七釐米,幅寬三十一釐米。條屏中的朱晦盦為南宋理學家朱熹,陸子靜是南宋哲學家陸九淵。四屏內容是朱熹和陸九淵之間的一段名人軼事。
  • 鄧石如《小篆千字文》
    鄧石如《小篆千字文》 書法密碼微店 完白山人鄧石如。
  • 「鸞彩流芳——張鸞連環畫藝術研討會暨作品答謝會」在天津南開區...
    11月12日,「鸞彩流芳——張鸞連環畫藝術研討會暨作品答謝會」在天津南開區圖書館舉行。本次活動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原社長劉建平題字「鸞彩流芳」,天津美術學院教授陳冬至題寫「美是一種力量」。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主任、著名油畫家王書朋畫像,哈銘制印。著名女畫家蕭惠珠老師為作品集的題字。
  • 2019奇蹟暖暖瓊林翰墨題目及答案匯總
    奇蹟暖暖瓊林翰墨毛筆2019奇蹟暖暖瓊林翰墨題目及答案匯總,快一起來看看奇蹟暖暖瓊林翰墨2019攻略大全 2019奇蹟暖暖瓊林翰墨題目答案吧。奇蹟暖暖瓊林翰墨毛筆速刷攻略活動期間,過關「御苑瓊芳」地圖中的換裝類關卡,額外獲得掉落道具【毛筆】!!!使用毛筆參與答題,累計答對一定的題數即可兌換套裝部件、小屋家具、願之庭許願券等豐富獎勵~每天參與答題即可免費集齊!C字母開頭朝珠主體有多少顆大小、材質均一的珠子?108慈禧太后在何處垂簾聽政?
  • 宋代三流詩人的一首絕句,明麗清新,不愧為傷春佳作
    古代書生們寒窗苦讀,只為一朝金榜題名,既可以衣錦還鄉、澤被鄉裡,又能夠建功立業、流芳後世。可是生活中總是悲愁多於快樂,人生也一直充滿了不如意的事情。不說李商隱和杜牧才華橫溢,卻仕途受阻;也不提蘇軾和黃庭堅乃是詩壇泰鬥,但又被貶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