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隨口一句「禾草珍珠透心香」,老農誤解含義,做成千古名菜

2020-12-19 通史花椒

蘇軾,既是一個詩人也是一個官員,此外蘇軾還是一個美食家,和蘇軾能掛上鉤的美食還真不少。東坡春鳩膾、東坡魚、東坡豆腐、東坡玉糝、東坡腿、東坡芽膾、東坡墨鯉、東坡餅、東坡酥、東坡豆花,吃遍大江南北的蘇軾可以說比久居深宮的帝王還要享受。蘇軾是古代少有愛吃豬肉的人,這麼多菜譜裡面不能少了豬肉,也是蘇軾美食的壓軸作品——東坡肉。

東坡肉其實是「無巧不成書」

宋朝文學家蘇東坡,為了到建昌訪摯友李公擇,來到永修境內的一個叫做艾城的地方。當時正是處於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三伏天。這一天,一個農家小孩因為貪玩,沒有注意陽光的毒辣,中暑了,被路過的蘇東坡所救。小孩的父母為了表示對蘇東坡表示感謝,特地邀請他去家裡做客,特地的買了兩斤的豬肉,路過稻田的時候正好用一束稻草提著回去。

不過這戶人家也是趕巧了,雖然素不相識,但是蘇軾確實是個愛吃豬肉的人,關於蘇軾愛吃豬肉的典故非常多。農夫為了感謝恩人,想問蘇東坡喜歡什麼口味的。

恰好這個時候,蘇東坡遇到美景,正在填詞,口中戀戀有詞,「禾草珍珠透心香」。農夫一聽這話,心裏面琢磨著,難道是和草蒸煮透心香。這是說要把肉和草一起蒸煮,並且要煮得透心。吃飯的時候,端菜上來,蘇東坡看到農夫用草捆著肉,一整塊的端上來,沒有動手去吃,不知道什麼原因,又不好意思開口問是什麼問題。農夫看到蘇東坡沒有動筷子,好奇一問,才對蘇東坡解釋說,前面問你喜歡什麼樣口味的時候,你不是說了要「和草蒸煮透心香」,我就是按照你說的要求弄得,你怎麼不吃呢?

蘇東坡這個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個情況。沒有想到稻草合著肉一起煮,有著一股清香,味道可口,十分下飯。隨口而出:「晨曦舒彩,絢爛天半,水上荷香,朝露如珠,故賦詩『荷上珍珠透馨香』,主人是誤聽了。」

蘇東坡想主人如此的好客,不想再打擾人家了,於是就要走了,在自己的包袱裡面取了5兩的銀子,還留了一張紙條,上面這樣寫著「主人盛情難極,東坡不辭而別。」農夫回來看到這樣的條子,一時間大為吃驚,沒有想到救了自己孩子一命的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於是這件事情就一傳十,十傳百地傳了開來,大家都學著這樣用稻草煮著吃,後來人們親切地稱呼為東坡肉,也是如今的紅燒肉。

此後的街頭巷尾就流傳開來一句話:「黃州好豬肉,價錢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以上這個故事就是永修版本的東坡肉。現在,在江西省永修縣一帶的地方,要是有宴席,帶著稻草的東坡肉絕對頭菜,而且一上桌就是兩大碗才夠吃,是遠近馳名的特產是滿漢全席裡面的一道菜。永修東皮肉最大的亮點就是有一股清香味,正好能中和豬肉的羶味。

別看現在的東坡肉這麼香,在古代可沒有這麼高級的烹飪手法,當時的東坡肉肯定不能和現在的東坡肉相比。而且在宋朝豬肉並不普及,相反,大家並不喜歡吃出肉,那時候沒有胡椒、辣椒,豬肉的羶味一直沒辦法去除,不過現在有了稻草的加入,豬肉反而變得美味,也算是一件無巧不成書的事吧。

關於東坡肉的真正說法

其實蘇東坡的東坡肉,永修是一道,杭州也有自己的一道東坡,這算是兩款東坡肉,不能混為一談。

在宋哲宗元年間,蘇軾來到了闊別了十五年的杭州任杭州的知府。在這一年的雨季時節,浙江一帶大雨不停,連續下了一個多月,莊稼被大雨淹沒,百姓受災。由於蘇東坡及時的採取了有效的方法,使得杭州一帶的百姓度過了難關。在期間,他組織了官府和百姓,開始規劃西湖的水力資源,修建了堤壩,擴寬了水渠使得西湖的舊景變得更加的漂亮了,百姓因此受益。杭州的百姓為了感謝他,都誇他是一位賢明的父母官。

聽說他在徐州和黃州的時候喜歡吃豬肉,過年的時候,百姓給他送來了很多的豬肉,蘇東坡便指點家人將肉切的一大塊一大塊的,燒得紅紅的,最後分給百姓吃,百姓吃過無不喜歡,最後親切的稱呼為東坡肉。

相關焦點

  • 蘇軾說「春宵一刻值千金」,這句名言被誤解千年,下一句才是重點
    古典詩詞流傳千年,很多名句被人們想當然地誤解了。如果不是因為學者專家的糾正,我們還以為它們本來就是這樣。比如「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貧賤夫妻百事哀」、「春風十裡不如你」……怎麼樣,這些句子,你一開始都理解準確了嗎?其實,被誤解的千古名句何止這些。
  • 遼國使臣:三光日月星,自以為絕對,蘇軾隨口對出四個,令他嘆服
    荀隱則不甘示弱,立馬對出「日下荀鳴鶴」亦有同樣含義。葉子彤、沈樹華等楹聯專家認為,這是中國對聯的起源。關於對聯的故事,在蘇軾身上發生了不少,其實是他交遊廣泛,身邊多是風雅之人,日常用詩詞、對聯開玩笑是常有之事;還有則是蘇軾名聲太盛,總有一些人自詡文才超絕,向蘇軾發起挑戰,但最後都是灰頭土臉。
  • 蘇軾進佛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機智回了4字,後成千古絕對
    佛印好對,蘇軾也常常戲謔於他。因為佛印雖然出家,卻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有一回做了煎魚下酒,卻正逢蘇軾登門拜訪,佛印急忙將魚藏進了大磬之下。蘇軾其實老早就聞見魚香了,他故意不點破,而是問佛印:「向陽門第春常在下一句是什麼?」
  • 溫庭筠寫了個千古名句,蘇軾和李清照都來模仿,蘇軾終不敵李清照
    有了這層淵源,按理說李清照應該對蘇軾挺尊崇。但李清照曾寫過一篇《詞論》,把蘇軾及其愛徒黃庭堅、秦觀等人都批了一遍。這兩位都是文壇大伽,過去的是是非非我們弄不清了。但兩人的詞作水平,卻都是沒得說的。蘇軾是各種詞風都能駕馭,李清照最拿手的是婉約詞,那麼蘇軾的婉約詞能否和李清照一較高下呢?小美個人認為,僅從婉約詞來看,蘇軾其實是不敵李清照的。
  • 「春宵一刻值千金」是誰說的,下一句更是經典,長見識了!
    蘇軾一生的作品有很多,或是如《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豪邁奔放,也有《水調歌頭》的細膩纏綿,也有《定風波》的豁達坦然。蘇軾的一生雖說仕途不順,多次在黃州、惠州和儋州輾轉為官,但是在這樣的逆境中,蘇軾寫出了很多美妙的詞句,有些我們至今仍然口口相傳,奉為圭臬。
  • 蘇軾的「千古第一悼亡詞」悽婉哀傷,一字一淚!
    蘇軾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熙寧七年(1074年)秋,蘇軾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熙寧八年正月恰是妻子王弗去世十周年,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 陳師道語)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 蘇軾這首詩原來針砭時弊,開頭即千古名句,現在卻多形容閨房之樂
    為了少鬧一些笑話,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更為了對我們中華優秀文化進行繼承與發揚,我們有必要對這首容易誤解的詩詞進行重溫與解釋。春宵宋代:蘇軾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蘇軾在在這首詩當中描寫了花香、明月、高樓、歌舞等等眾多意象,夜色迷人,筆調清新,引人入勝。然而,這首清新雅致的詩詞真的只是對美好生活的讚美嗎?恰恰相反,我們要知道,蘇軾也是一位憤世嫉俗的詩人,他筆下的美好生活更有可能是在針砭時弊、諷刺時勢。
  • 俗話中的「夫妻老少配」,到蘇軾的口中,變成了一句美妙的詩詞!
    俗話中的「夫妻老少配」,到蘇軾的口中,變成了一句美妙的詩詞!今天小編想要跟大家聊一下關於寫詩的這一件事,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古代有很多的詩人,他們動不動就提筆寫出一首可以流傳古今的詩,可是我們卻沒有那麼大的文採。所以就通過讀他們留下來的詩句揣摩。
  • 蘇軾40歲納12歲小妾,初見時寫下千古名句,現成男人嘴邊花言巧語
    這蘇軾其實是攤主的老顧客,攤主看到蘇軾過來,也很是高興,就想著打個招呼吧。但又不知從何說起,而且這攤主情商真是夠低的。他看見蘇軾身後跟著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子,心想要不就誇誇這個女子吧,之後便對蘇軾說:「蘇公子,你這身後的美人真是比昨天那個更加美豔啊。」
  • 蘇軾夜晚醉酒後寫下一首詞,說透中年男人的辛酸,成千古名篇
    #文史好物推薦#蘇軾在其44歲時,一場烏臺詩案,讓他的宦海夢斷,仕途受阻,遭貶黃州。蘇軾被貶到黃州後的生活並不是那麼好,過得十分清貧,甚至連一家人的溫飽都成問題。閒不住的他,看到住所的不遠處,有一塊無人耕種的荒地,於是擼起袖子開墾荒地,種植莊稼和花草樹木。
  • 俗語:「女人一生有『三寶』,珍珠、扇貝、害羞草」,是啥意思?
    前幾天與一位老農聊天,聊到了古代女人的話題上。老農說:古代女人的一生必須有三件「寶貝」,一旦女人有了這三件「寶貝」,就會幸福到老的!「什麼?古代女人一生必須有三件『寶貝』?有了這三件『寶貝』就能夠幸福?
  • 蘇軾勸朋友戒色,寫了一首詞,連用三個典故,讀完會心一笑
    種種的秉性結合起來,都說不上蘇軾是一位愛挑別人毛病,喜歡規勸他人的人。樂觀豁達的蘇軾,在勸誡有人時,也會用風趣幽默的方式。比如這首勸朋友戒色的《臨江仙·贈王友道》,很多朋友讀完會心一笑。詞的上片,蘇軾接連用了三個典故,一句一典。說出了好友高潔與清新脫俗。其中第一句的典故是指的昔日東陽為了求得官名而日漸消瘦,但後面接著就寫到好友了,眼睛炯炯有神,像極了在畫上點了漆墨一樣的,黑白分明。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他的弟弟蘇轍就想盡各種辦法來營救蘇軾,在獄中的蘇軾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就給家人和弟弟寫了首絕筆詩:柏臺霜氣夜悽悽,風動琅璫月向低。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後來還是王安石向宋神宗求情才赦免了蘇軾,但是我們都知道「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於是蘇軾就被貶到了黃州。蘇軾夜半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弟弟,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雖然仕途坎坷,但好在蘇軾生性樂觀豁達,善於苦中作樂。
  • 蘇軾有一千古名句,鏗鏘有力,激勵人心,還成現代人的經典臺詞
    這是著名企業家馬雲主演的電影,他在電影中有一句讓人印象很深刻的經典臺詞: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這句話指一個人只要具備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超凡脫俗,剛直不阿,坦然自適,在任何境遇中,都能處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無窮快意的千裡雄風。這千古名句養浩然之氣,讀來鏗鏘有力,激勵人心。但是你知道他其實出自蘇軾嗎?
  • 詩詞丨99句最美宋詞,句句入心,哪一句撩動你的心弦?
    詩詞丨99句最美宋詞,句句入心,哪一句撩動你的心弦?今天,詩詞君收集了99句堪稱最美的宋詞,句句入心,美到極致,不知哪一句能撩動你的心弦?——辛棄疾《摸魚兒》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姜夔《點絳唇》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 梅花香自苦寒來,通篇寫梅,卻不見一梅字,蘇軾的千古寫梅第一詞
    對於梅花的推崇也是從未斷絕,前有王安石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後有陸遊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今有毛澤東的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可見不論是古人還是今人,對於梅花的喜愛都是一樣的。因為梅花開放的時節乃是寒冬。
  • 這些驚豔了時光的網紅名句,竟然都是出自蘇軾筆下
    縱觀蘇軾一生,名篇輩出,名句不絕,有《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有《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中的
  • 他是蘇軾的學生,只憑三句詩流傳千古,蘇軾說:開頭四個字最好
    到了宋代,有一位詩人更絕,他是蘇軾的弟子,寫了一首詞,只憑其中一個字就受到無數讚譽,老師蘇軾也稱讚不已。得到蘇軾擊節嘆賞的詞就是秦觀的《滿庭芳·山抹微雲》。一句「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就讓秦觀留名詞史。寫下這首詞的時候,秦觀正在會稽,此時的他,很失落,就在前一年,他上京應考,無奈落第。仕途失意不說,更悲傷的是,他即將離開越地,要與相好的一位歌伎離別。
  • 蘇軾有一千古名句,讀來鏗鏘有力,激勵人心,還成馬雲的經典臺詞
    這是著名企業家馬雲主演的電影,他在電影中有一句讓人印象很深刻的經典臺詞: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這句話指一個人只要具備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超凡脫俗,剛直不阿,坦然自適,在任何境遇中,都能處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無窮快意的千裡雄風。這千古名句養浩然之氣,讀來鏗鏘有力,激勵人心。但是你知道他其實出自蘇軾嗎?
  • 髮妻王弗:蘇軾,不要你「千古第一悼亡詞」,只願此生與你長相守
    自古悼亡詩,從詩經《綠衣》、《葛生》到潘嶽的《悼亡詩》,元稹的《遣悲懷》,對亡人永難忘懷的真摯情感和深沉的思念一直深深打動著人們的心。而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即是文學史上第一首悼亡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