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中「哈士奇」!法國最醜的「突擊炮」,沒上過戰場只有3輛樣車

2020-12-14 谷火平觀察

一戰時期現代坦克在英國問世,坦克發展之初,英國就一直將坦克作為支援步兵的武器,隨著坦克技術的不斷發展,英國又將坦克發展方向按照騎兵和步兵的機制分為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而步兵坦克中又陸續發展出一些分支,如裝甲突擊炮和坦克殲擊車等,但各國之間對坦克裝甲車輛的理解各有不同,如法國更強調裝甲突擊炮的被動防禦屬性,而德國更追求裝甲突擊炮的進攻能力,甚至犧牲裝甲防護來提升火炮能力和突擊能力。

第一輛現代坦——英國「小遊民」坦克

二戰時期,幾個坦克大國都是一邊打仗,一邊進行著新型裝備的研發和製造,常會出現一些裝備還未研發成功戰爭就已結束的情況,法國人曾經花大力氣研發過一款擁有超強防護能力的裝甲突擊炮,用以在前線對步兵進行機動火力支援,這就是ARL-V39裝甲突擊炮,但最終德國人打到了巴黎,這款被法國當作致勝關鍵的突擊炮也沒能出現在戰場上。雖然該突擊炮乍一看外形頗有毛熊裝甲的粗狂、威猛風範,但是細細看去還是帶有典型的法式另類鈍感,有些蠢兮兮的不協調(就是醜)。

法國ARL-V39裝甲突擊炮(樣車)

法國人研製ARL-V39坦克的初衷竟然是為馬奇諾防線量身定製的一款武器,用以對馬奇諾防線進行機動防禦作戰,以應對德軍步兵主力不確定的主攻方向上的火力支援。可想而知,即使ARL-39突擊炮趕在德軍進攻法國之前都部署到了馬奇諾防線,其對德法戰爭的結局也不會有什麼影響,畢竟馬奇諾防線主要的目的就是牽製法軍大量兵力,並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建設,而最後德軍一個靈巧的走位,無數法國人智商瞬間碎了一地。

ARL-V39突擊炮的伸縮炮管

ARL-V39的自身設計也算可圈可點,由於過頂式履帶使得車身過高,設計師不得不將火炮裝在了車身上,而上方一個小型炮塔則用來加裝機槍近距離自衛。其使用的AP75毫米炮是1897式75毫米炮的改進型,可以發射榴彈和穿甲彈,除了壓制步兵集群還兼顧了一定的反裝甲能力。不過因為火炮裝在車身上,位置較為低矮,為了避免炮管在翻越壕溝時插進泥坡裡,該炮管採用了可伸縮炮管設計。不過德國人的突進速度太快,法軍根本抵擋不了,一時間法國內部大亂,軍工單位根本無法組織生產,ARL-V39一輛也沒有造出來,僅僅3輛樣車被緊急處理,2輛轉移至當時還是法國殖民地的摩洛哥,1輛不知去向,很可能因為自身一些缺陷的緣故不具有什麼價值,從而被就地拆解。(東山客)

相關焦點

  • 德國二戰王牌667突擊炮獨立旅百戰王牌突擊炮手基爾希納軍士長
    至此德軍第一個以突擊炮裝甲單位組建的特殊戰場火力單位成立,在以後歲月中位於易北河畔的多爾加郊外的小鎮岑納,前前後後湧現出大量突擊炮坦克殲擊車王牌指揮官,炮手等因此也被德國列為突擊炮部隊的發源地。當時基爾希納下士還是一名普通的見習突擊炮車長,也不知道他所在的這個單位在以後的戰爭歲月中,在炮火的洗禮中爆發出怎樣的戰鬥力,1940年法國戰役結束後,第667突擊炮連作為特別單位進駐法國成為德軍當時計劃的海獅登錄英國本土的行動做準備著,同月也就是1940年7月10日,二戰著名的不列顛空戰爆發。
  • 突擊虎
    但是為了避免影響虎一的生產,突擊虎的計劃並未認真執行,一直到1944年8月虎式坦克停產,希特勒下令利用回爐的虎車體改裝突擊虎,突擊虎的生產計劃才真正開始。突擊虎總共生產了18輛(另有數據說只有10輛)。由於是利用回收的虎一車體,因此幾乎輛輛不同。
  • 戰爭末期,盟軍空襲對德國突擊炮設計的影響
    踏入戰場後主要司職的卻是對抗敵軍的坦克。戰爭中後期,三號突擊炮換裝48倍徑的長身管主炮後,更是成為了德軍最重要的反坦克武器,三號突擊炮的生產也成為了德國的重中之重。生產完畢,身披防雨布的三號突擊炮,是戰爭中後期德國裝甲兵重要的反坦克武器來源最初只有阿爾凱特(Alkett)公司負責生產三號突擊炮,然而隨著戰局越來越吃緊,為了彌補戰場上反坦克火力的不足,瑪基(Miag)公司在生產完三號坦克M型之後也開始轉產三號突擊炮G型。
  • 一戰法國奇葩坦克,拖拉機底盤配義大利炮,不像坦克更像自行火炮
    1903年,法國第6炮兵營的幾個軍官就搞出了一個新玩意兒:一輛裝載一門75毫米野戰炮和3名成員的炮車,並將其命名為「自行式火炮」,有了它,就可以為前線步兵提供強大的伴隨火力支援,必將戰無不勝。在莫雷特的巨大壓力下,負責設計的福謝中尉在當月16日便製成了新式坦克的樣車,並很快獲得肯定投入量產。與「施耐德」坦克一樣,新式坦克也獲得了400輛的訂單,計劃到1917年11月完成交付。
  • 三號突擊炮的繼承者:二戰德軍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
    不過這種簡易版的Sdkfz 251/9型突擊炮車相比於原來的突擊炮車,正面投影顯得過高,不利於作戰的隱蔽性,戰術性能上有所降低,不過考慮到產量上的極大提升,這種犧牲也是值得的。/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主要用於替代原來的三號突擊炮的位置,鑑於東線愈發嚴重的蘇軍坦克威脅,換裝長身管火炮的德軍三號突擊炮基本都用於反坦克戰鬥,擔負了坦克殲擊車的角色,而突擊炮原來支援步兵作戰的任務就落到了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身上,德軍為每個裝甲擲彈兵連都配屬了一個重裝備排,其中就包括1輛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負責為裝甲擲彈兵提供直接炮火掩護。
  • 二戰重武器:「一發入魂」的虎式突擊炮(突擊虎)
    1943年的德軍「虎式突擊炮」樣車吸取慘痛經驗教訓後,德軍將列裝用於城市作戰併兼具移動性和防護力的大威力火炮計劃快速提上日程。在1943年8月初希特勒下達研發計劃後,阿爾卡特公司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在虎式坦克底盤上進行了裝甲上層建築的設計組裝,1943年10月「虎式突擊炮」樣車就在東普魯士接受了希特勒的檢閱。
  • 二戰德軍重武器:「一發入魂」 虎式突擊炮(突擊虎)
    圖為在史達林格勒市內戰鬥中的德軍吸取慘痛經驗教訓後,德軍將列裝用於城市作戰併兼具移動性和防護力的大威力火炮計劃快速提上日程。在1943年8月初希特勒下達該研發計劃後,阿爾卡特公司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在虎式坦克底盤上進行了裝甲上層建築的設計組裝,1943年10月「虎式突擊炮」樣車就在東普魯士接受了希特勒的檢閱。
  • 主要用於巷戰 坦克 體積小 能量大 難怪稱為突擊虎
    突擊虎最大特徵是車身前部裝備的一門380mm Stu M RW61 L/5.4臼炮,身管長度僅為5.4倍口徑,這種「矮腳虎」的尊容,在世界反坦克炮中是十分罕見的。更絕的是,它的炮管有兩層,可以更換燒蝕重的內層炮管。這是由於迫擊炮的膛壓較低才能行得通的。彈藥基數為14發,彈種為榴彈/火箭彈,炮彈的重量達324千克,補充彈藥必須要車組成員離開車內再利用車體後部的吊架裝彈,也算是一絕。
  • 二戰時期德軍的犀牛88毫米主炮殲擊車一度成為東線戰場死神點名者
    說到二戰時期的德軍坦克88毫米主炮的坦克殲擊車最初第一版本便是著名的犀牛自行火炮,和大黃蜂型88毫米反坦克殲擊車。在此背景下,德軍利用老舊的三號坦克底盤和四號初期型底盤,分別生產出三號F型突擊炮G型突擊炮和著名的犀牛坦克殲擊車等緊急部署到東線戰場上,協助德軍坦克部隊防禦與進攻作戰,犀牛殲擊車當時一共生產200多輛投入戰場,組建獨立坦克殲擊營,作為德軍前線裝甲狙擊手特種戰車使用,德軍最先發明的這一套全新的戰術理念,之後盟軍和蘇軍才開始重視坦克殲擊車研製。
  • 從17磅炮到183口徑的巨炮,英國殲擊車的跨度為何這麼大?
    這其中除了蘇聯、德國和美國的眾多殲擊車外,英國的坦克殲擊車一樣是戰場上的利器,而他們使用的可不僅僅是謝爾曼改裝的「螢火蟲」。自行反坦克炮和二戰時的英制17磅炮就蘇聯和德國來看,坦克殲擊車或是突擊炮所呈現的造型普遍為無炮塔式的,主炮往往直接安裝在車體上面,而車體也很容易就能看出常規坦克的影子。
  • 二戰德軍神秘四號坦克殲擊車西線諾曼第戰役
    而德國的三號G型突擊炮之所以能在東線戰場上成為德軍標誌性裝甲力量之一,在於德軍的突擊炮設計十分適用於東線平原戰場,坦克殲擊車無炮塔優勢就是隱蔽性極強,其主炮發射炮彈時沒有炮塔坐力的影響
  • T14突擊坦克,美軍生產的應急性產物,英國人卻瘋狂下單8500輛
    所以說M4謝爾曼坦克在面對德軍先進坦克時性能已經不具備任何優勢,於是從1942年3月美國在英國人的拉攏下開始研究起了重型突擊坦克的設計方案。 T14突擊坦克的誕生
  • 我軍裝備新型輪式突擊車:能打能防能指揮,全面提升戰鬥力
    文/梅近期,第75集團軍某合成旅接收並裝備了一批新型突擊車,為此特意舉行了一場隆重儀式。該新型輪式突擊車配備有105mm高膛壓火炮,可在反裝甲戰爭中發射脫殼穿甲彈,如此一來,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軍合成旅的作戰實力。
  • 拆樓能手突擊虎,承受324公斤炮彈的後坐力,為何成為雞肋裝備?
    突擊虎是二戰德軍裝備的一種特殊武器,它的作用是利用自身巨大的炮彈拆除建築物,其任務類似於加強版的三號突擊炮,它那324公斤重的炮彈幾乎可以摧毀戰場上所有的建築物,不過突擊虎的整體表現並不突出,在德軍中甚至有點雞肋。
  • 59坦克終於可以退休了,ZTL11型突擊車開啟全域作戰新模式
    11型輪式裝甲突擊車之所以被稱為「輪式坦克」,主要是因為它裝配了15式輕型坦克用的同款火炮。該火炮具體型號未公開,據說是從94式105mm口徑長身管線膛炮改進而來的。別看它的口徑不如99A式主戰坦克裝備的125毫米口徑滑膛炮大,但是威力可是f一點也不弱。該炮在使用新一代鎢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足以在2000米以外的距離上擊穿世界上絕大多數三代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
  • 法國版魏特曼:座車中彈140處,一次戰鬥擊毀13輛德國坦克
    ■突擊中的法國夏爾B1 bis重型坦克,該車全重31.5噸,裝甲厚度60毫米,是法國戰役當中德軍最為棘手的對手之一。1940年5月16日佛曉,比洛特所在的第41坦克營抵達了戰場,在沒有步兵支援的情況下開始向前突擊。
  • 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德軍第216突擊裝甲營蘇軍T34坦克噩夢
    ,第653、654重裝甲殲滅營+第216突擊裝甲營→3輛指揮,3輛II號,14輛III號50mmL60,89輛「斐迪南」,45輛「灰熊,組成特殊裝甲群,成為了德軍進攻矛頭的盾牌,負責前線主攻部隊的防禦。
  • 新炮塔,新底盤,國產新型輪式裝甲突擊車曝光,一身黑科技
    中國現役批量裝備的ZLT11式輪式裝甲突擊車是8X8的底盤,裝備一門低後坐的105線膛坦克炮。全重23噸,長度8米,寬3米,高2.1米。通過水上推進器可在江河進行浮渡。具有良好的機動性和較強的火力。這次公開曝光的新型突擊車與11式相比,底盤依然採用8X8驅動。新車的發動機並未延續11式的後置動力布局,改為前置動力結構。
  • 1945年,被突擊虎重炮驚到的美軍,拿出捲尺測量炮管口徑
    1945年2月,歐洲西線戰場,美軍士兵正好奇地打量著一輛德軍遺棄的突擊虎重炮,因為炮管的口徑超乎想像,甚至有士兵拿出捲尺測量。 突擊虎自行重迫擊炮誕生於1944年,上方是一門380mm口徑的臼炮,而下方是虎式坦克車體。因為繼承的是虎式的風格,所以被稱為「突擊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