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繡產業興鄉 一根繡針讓媽媽在家

2021-01-11 華龍網

苗繡產業興鄉 一根繡針讓媽媽在家

「媽媽,別走!」是她們聽過最心疼的話,要想陪伴就得解決生計,苗繡技藝給了她們留在家裡陪伴孩子成長的機會,也讓她們有動力去實現脫貧夢。

一根繡花針、一個繃架,背上、懷裡還有孩子要照顧……重慶酉陽車田鄉貓頭壩村的一個院壩裡,48名繡娘正通過「巾幗精準扶貧」手工編織培訓學習苗繡,她們中年紀最大的已經64歲,最小的20多歲,大多為媽媽們。孩子是每個媽媽的牽掛,有了這根繡花針,她們不僅可以留下來陪伴孩子成長,還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脫貧致富。

393

萬花迷人眼,慧瞳觀天下。這是一道視覺盛宴,也是一個精彩窗口,讓記者的鏡頭為你平添慧眼美瞳,盡觀天下意像。

苗繡產業興鄉 一根繡針讓媽媽在家 第 393 期

記者 王瑋/文 綦波/圖 劉嵩/主持

1.微博報料:登錄新浪微博,曬出趣事猛料,並@chongqing石頭
2.郵件報料:發送郵件至76414150@qq.com
3.QQ報料:聯繫QQ76414150
4.微信報料:聯繫微信號 18623333985
5.聯繫電話:18623333985

「媽媽,別走!」是她們聽過最心疼的話,要想陪伴就得解決生計,苗繡技藝給了她們留在家裡陪伴孩子成長的機會,也讓她們有動力去實現脫貧夢。

來源:華龍網 內容監製:康延芳 頁面監製:康延芳 編輯:向含嫣 欄目主持:劉嵩 模板:宋煦 技術:朱昱

相關焦點

  • 苗繡出山 繡出未來
    難題 技繁人窮繡藝瀕失傳 雲霧繚繞中,大苗山裡吊腳樓內,苗家小姑娘和外婆、媽媽圍坐火塘旁。託著空白苗布,外婆和媽媽穿針引線,指尖飛舞間,龍鳳呈祥等各種圖案躍然布上。每逢苗家傳統蘆笙節,小姑娘就穿上外婆和媽媽縫製的百鳥盛裝,參加蘆笙踩堂。
  • 苗繡出深山 繡出新希望
    自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以來,廣東湛江和廣西柳州兩市共同努力,深度挖掘開發融水、融安、三江等三個貧困縣的特色資源,大力興辦協作產業,推動當地由資源自給自足型向資源加工型生產轉變,包括苗繡在內的一批批獨具特色的農特產品走出大山,跨過大河,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金鑰匙」。
  • 甘肅兩當深山裡產業興 引回外出「打工郎」(圖)
    甘肅兩當深山裡產業興 引回外出「打工郎」(圖) 2016-02-24 00:11:5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生態興隆」產業興
    興隆縣委書記薛青松說,興隆堅持城鄉建設與生態維護統籌規劃,開發改造與植樹造林同步進行,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齊頭並進,走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之路。如今,興隆的林果產業、旅遊產業已成為綠色發展、增收富民的支柱產業。
  • 「多彩貴州」十三五成就巡禮|貴安新區湖潮鄉: 用實幹書寫城鄉...
    「十三五」期間,貴安新區湖潮鄉緊扣「建城市、聚人氣、廣招商、興產業」的發展目標,創新思維方式、匯聚發展力量,使鄉村實現高質量發展。 鄉村旅遊發展得紅紅火火,湖潮鄉的「扶貧車間」同樣讓村民們在家門口搭上了致富快車。在湖潮鄉中八安置社區,企業把生產車間開辦到了小區,解決當地居民的就業問題。
  • 產業興農 雙手致富
    產業興農 雙手致富 2020-12-21 19: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臨夏縣河西鄉:瓜果飄香產業興
    河西鄉:瓜果飄香產業興民族日報記者喬棟明 通訊員馬利國圖為社員正在採摘成熟的果蔬。李永壽告訴記者,近兩年鄉上大力發展林果產業,這使他有了重新種植河西瓜瓜籽等果蔬的想法,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投資近60萬元,成立了瓜瓜籽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啟了他的「理想之門」。「河西鄉是『瓜果之鄉』,我們想把瓜瓜籽、西紅柿、西瓜等果蔬進行推廣,進一步提升河西鄉知名度。
  • 七星關區阿市鄉:支部前移謀產業發展,助農增收打贏殲滅戰
    為有效利用好4、5、6三個月的"窗口期",畢節市七星關區阿市鄉立足工作實際,堅持"強黨建,興產業,助脫貧"的思路,統籌推進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鼓足幹勁衝刺90天,堅決打贏殲滅戰。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盧龍劉家營鄉:調整產業結構 助力農民增收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盧龍劉家營鄉:調整產業結構 助力農民增收 2020-08-10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興茂集團重慶市興茂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興茂集團成立於1999年,總部定鼎北京,涵蓋興茂旅遊、興茂商業、興茂物業、興茂建設、興茂地產、興茂康養等六大產業板塊。成功建設十一座大型國際旅遊度假區,榮獲中國旅遊傑出貢獻「飛馬獎」;具有國家一級開發資質,連續八屆榮膺中國百強房企;以健康管理中心等九大中心為基石,打造創新型康養基地。
  • 春光正好興產業 村民致富路更寬
    種植戶卜金泉告訴記者,就是村集體發展的這片林下中藥材產業,讓他有了分紅,還在家門口就了業。黃龍縣圪臺鄉長村村民 卜金泉:我一共有12畝地,流轉費是5000塊錢,以後幹一天是120塊錢,半年下來,光管理費能掙兩萬多塊錢,還有半年時間,自己就能自由安排出去打工,還能多收入一部分。
  • 走進苗繡 | 1萬米繡線繡出書法名作《砥柱銘卷》
    圖:裝裱好的苗繡版《砥柱銘卷》融媒體記者  趙勇  攝影12月9日,在重慶市榮玉苗家刺繡工藝品開發有限公司,記者見到了剛剛裝裱好的苗繡版《砥柱銘卷》。這是彭水一繡娘歷時兩年多時間,用了一萬多米繡線,以苗繡技藝繡制的《砥柱銘卷》,畫心全長近9米。《砥柱銘卷》是北宋大書法家黃庭堅在1096——1098年間作於黔州,也就是今天的彭水。
  • 古丈稅務:走進苗繡企業傳承指尖上的民族文化
    苗繡師傅現場指導手工繪製工藝。稅務幹部在織布機前學習織布工藝。稅務幹部體驗苗繡織布工藝。集體合影。在萬巖村巾幗就業扶貧車間手工製鞋培訓班現場,稅務幹部們拿起畫筆和針線,在苗繡手工老師的帶領下,根據自己所選擇的作品類型描繪圖案,按照老師教授的插針、平針、斜針等手法按圖縫繡,他們或飛針走線織苗繡,或腳蹬織機展示苗繡織造,通過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生動活潑、妙趣橫生的藝術形式,現場創造反映民族團結題材的作品。
  • 一鄉一品大發展 暢通經濟雙循環 助力構建新格局
    中國一鄉一品產業促進計劃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產業賦能、價值創造、發展可持續的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之路。新形勢下,我們要攜手並肩、加強合作,共同推動鄉村振興和民族繁榮。他表示,長沙作為中國一鄉一品產業促進中心的總部基地,已連續舉辦兩屆一鄉一品國際商品博覽會,不僅為展示長沙品牌、長沙製造搭建了重要平臺,也為振興鄉村產業、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良好契機,更為加強與世界各國、全國各地的交流合作架起了堅實橋梁。
  • 四海湘聚 同心湘助——2020一鄉一品國際商品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京...
    博覽會分線下和線上兩部分,線下展覽總面積達2.2萬平方米,劃分為3個展廳,一鄉一品興邊富民成果展區、一鄉一品區域品牌展區、一鄉一品境外產品展區、一鄉一品產業服務展區、一鄉一品湖湘特色主題展區5個展區。將邀請線下300餘家、線上1000餘家參展商,專業採購商2000家、專業觀眾3000人次、普通觀眾20000人次共赴盛會。
  • 一業帶動百業興 麥鄉延津新徵程
    產業園規劃面積498平方公裡,涉及10個鄉(鎮、街道)和1個產業集聚區,包含218個行政村,總人口約27.2萬人,園內耕地面積55.5萬畝。    僅一年多時間,產業園已初具規模。2019年產業園總產值達到97億元,躋身全國食品工業強縣。    發揮農業強縣優勢    探索有效扶貧模式    農業強縣如何走好精準扶貧之路?延津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責任,緊密結合實際,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緊緊握住黨建「指揮棒」,聚焦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構建起「2+N」產業扶貧模式和點對點就業幫扶模式。
  • 靈寶 藥材產業興 農業大轉型
    藥材興產業興 助推農業轉型    近年來,依靠豐富的中藥材資源,靈寶市堅持把中藥材生產作為農業轉型升級和促進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的特色產業來抓,以南部山區和西部塬區為重點,努力擴大藥材間作套種面積,積極推進產業化經營,不斷擴大杜仲、板藍根、黃芩、柴胡、穿龍薯蕷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藥材種植,著力培育、扶持、壯大中藥材生產加工企業,促進了中藥材產業的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