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興隆」產業興

2020-12-22 閃電新聞

河北興隆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不懈地增林涵水、建設生態,呈現出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多贏局面。

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1.25%,縣城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釐米8000個,二級以上天數達到258天,連續六年入選「全國深呼吸小城100佳」, 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避暑休閒百佳縣」,榮獲「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等多項殊榮。

「興隆的魅力在於生態,在林果發展的樹梢上,也在生態建設的山水間。」興隆縣委書記薛青松說,興隆堅持城鄉建設與生態維護統籌規劃,開發改造與植樹造林同步進行,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齊頭並進,走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之路。

如今,興隆的林果產業、旅遊產業已成為綠色發展、增收富民的支柱產業。

生態與發展共贏 做強傳統優勢產業

今年秋收時節,站在南天門鄉石廟子南山上,看著一串串紅彤彤的山楂掛滿枝頭,和山楂打了30多年交道的村民於長國笑嘻嘻的。「前些年,山楂幾毛錢一斤,最低時一毛一斤都沒人要,辛辛苦苦忙一秋,賣不了幾個錢,很多村民寧可在外打工賺錢也不願在家培育果樹。現在大不同,自從老樹上嫁接了新品種,這些山楂全是寶呢!」於長國說。原來那些適合鮮食的山楂「秋金星」、紅色素含量高的「紫肉」、黃酮含量高的「霧靈野果」,早在開春時都被縣城的各大果品店預定,今年於長國純收入就有15萬餘元。

作為「中國山楂之鄉」「中國板慄之鄉」,近年來,興隆縣堅持靠生態效益促脫貧,牢牢抓住林果這一兼具鞏固生態與持續富民「雙重」作用的傳統優勢產業,突出山楂、板慄特色。引進嫁接新品種,針對山楂、板慄、蘋果等主導樹種,不斷加大農技推廣力度,實現山楂優質穩產,一級果率達到90%以上。板慄重點推廣「輪替更新控冠修建技術」,實現每畝增產50公斤。緊密銜接「產加銷」,深度融合「產學研」,推動興隆由林果大縣向林國強縣轉變。

生態優先,以林興縣,綠色發展,保護為重。治理陡坡開荒和山體裸巖,明確25°以上山坡禁止開荒,陡坡開荒累計還林還草17.6萬畝;全面禁止天然林採伐和經營性採伐,年採伐蓄積嚴格控制在省批覆指標10%以內,木材加工廠只減不增,今年現有木材加工企業全部退出。

目前,這個僅有22萬畝耕地的純山區縣發展森林333.2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71.25%。其中,經濟林100萬畝,建成標準化果園300個,果品收入佔農民人均純收入60%以上。林果產業直接帶動40%的貧困家庭脫貧。在科技的幫助下,林下經濟迅速發展,創造了林禽、林藥、一樹多金的經營模式。果品深加工企業遍布全城,年生產能力30萬噸,獲得綠色認證、有機產品認證的企業有20家、產品有14類,暢銷全國。

生態與綠色優先 做大特色旅遊產業

初冬時節,霧靈山、興隆山下,閒適恬靜的農家院子隨處可見。品嘗著小米綠豆粥、水煮柴雞蛋、水豆腐等一道道美味佳餚,遊客們興高採烈。「以前就是種點果樹、打點零工,一年也就是一兩萬元的收入,不穩定。自從開起了農家院,平均年收入20多萬元。」大水泉鄉迷子地村農家院老闆徐桂香說。興隆山景區的打造,喜歡體驗自然田園風光和民俗民風的遊客越來越多,讓村民享受到生態旅遊的紅利。

踐行「兩山理論」和「兩區定位」, 立足興隆生態比較優勢,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不求燈紅酒綠,但要山青水綠」,明確了依山做旅遊、借水生財力的工作導向,將「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作為旅遊產業升級的主攻方向,先後引入中冶、中信、榮盛等戰略投資企業24家,落地興隆山、青松嶺塞外江南水鎮等重大旅遊項目31個。先後投入資金過百億元,打造出總長110公裡的精品旅遊路線和詩上莊詩歌小鎮、南天門滿族風情小鎮等6個特色小鎮以及文化創意、民俗風情、天文科普等10種旅遊業態。「山水皆景區、鎮村皆景點、全域皆體驗」已初步形成。

目前,縣內有國家級地質公園,霧靈山、六裡坪國家級森林公園,興隆山、青松嶺文化旅遊度假區、詩上莊等2A級以上景區7家。積極推進生態旅遊與康養等新業態的融合,加快養生谷、生態酒店、高端民宿等建設,發展生態健康旅遊產業;依託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融合天文科普、生態保護,打造長城十裡春風暗夜主題公園。發展特色鄉村旅遊村57個,農家院1680家,鄉村旅遊從業人員達4萬人,吸納1928戶貧困戶入股,安排貧困戶就業466人,帶動了農民增收。2019年,全縣農民人均收入達到了1.1萬元。詩上莊、迷子地被評為首批「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

2019年,鄉村旅遊接待遊客245萬人次,綜合收入19.6億元,2100戶貧困家庭通過鄉村旅遊產業帶動實現脫貧。生態旅遊已成為興隆縣喚醒農村資源、豐富旅遊業態、培育鄉村文明、促進富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徐運平、王亞平)

責任編輯:馬晨

相關焦點

  • 興隆湖岸,臨湖疊墅即將收官清盤!
    龍湖·天境,建面約173-329㎡臨湖疊墅,興隆湖岸真正臨湖墅居,墅居+湖岸雙重核心價值,迭代城市湖墅生活新境界,最後7席,至此封藏興隆湖!龍湖·天境效果圖生態湖岸難得一席湖墅更加珍貴成都因水而興,更以水為貴。
  • 興隆咖啡與中國本土咖啡的文化傳承與創新實踐
    咖啡谷,海南興隆咖啡谷休閒農莊,是中國第一家經過認證的有機咖啡莊園,也是興隆咖啡的真正傳承園地,它是集咖啡種植、加工、品嘗、休閒、體驗、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生態環保循環莊園,位於興隆華僑農場僑鄉森林公園境內。
  • 星羅棋布水系興 生態工程利萬民——白城市河湖連通工程成效顯著
    市,因水而興;物,因水而靈。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靈魂;有了水,就有了希望。白城市河湖連通工程,是國家和吉林省「十三五」重點水利工程之一,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周密部署,把連通全市124個泡塘作為重點工程強力推進,不斷改善白城市生態環境。
  • 產業興農 雙手致富
    產業興農 雙手致富 2020-12-21 19: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興隆礦業公司堅定信心 砥礪奮進 加快推動轉型發展
    ,實施「六大舉措」,加快推動興隆公司脫困轉型,助力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 加快轉型項目落地 推進可持續發展 興隆公司確定了3個重點轉型項目,明確了以穩定煤炭產業,發展金屬礦山開採、洗選為主業的有色金屬產業的產業定位。
  • 興茂集團重慶市興茂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興茂集團成立於1999年,總部定鼎北京,涵蓋興茂旅遊、興茂商業、興茂物業、興茂建設、興茂地產、興茂康養等六大產業板塊。成功建設十一座大型國際旅遊度假區,榮獲中國旅遊傑出貢獻「飛馬獎」;具有國家一級開發資質,連續八屆榮膺中國百強房企;以健康管理中心等九大中心為基石,打造創新型康養基地。
  • 山上興產業 山下建新村 新村辦工廠 「空心村」到「產業村」的長城...
    現代文明與山水風光相互交融的美麗鄉村正和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號角聲,「山上興產業,山下建新村,新村辦工廠」的生動圖景,在這片沃土上悄然鋪開。明思路 脫貧攻堅掛圖作戰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大進鎮是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所轄的長城村是市級貧困村。
  • 「緣見七十二變」直播產業孵化基地,聚焦直播電商產業生態
    2020年7月25號,緣見七十二變直播產業孵化基地開業儀式暨廣州慶豐錦東(國際)服裝城產業升級正式揭幕。,聚焦直播電商產業生態。 在這次活動,渠道國際文化有限公司分別為合作供應商、合作買手、合作主播進行「十佳合作商」的頒獎、授牌與籤約,這意味著,在直播電商產業生態服務鏈條中,「緣見七十二變」直播產業孵化基地將打通直播產業生態鏈的每一重要環節
  • 思南縣鸚鵡溪鎮:脫貧致富產業興 群眾戰貧有決心
    清明時節,走進思南縣鸚鵡溪鎮,2500畝生態茶園風景秀麗、香飄十裡。茶葉迎來採摘旺季,採茶工人也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思南縣鸚鵡溪鎮白茶產業基地。  結合區位、生態和資源優勢,鸚鵡溪鎮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選擇茶葉作為主導產業,同時發展其它配套產業,著力破解扶貧產業規模小、品種雜等問題。  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戶家塬「三建三帶」興了產業 樂了百姓
    像生態畜牧養殖產業園、泉源生態農業產業園、中醫藥扶貧開發產業園這樣上規模的產業園區,如雨後春筍,在戶家塬鎮遍地開花,已經達到5家。他說:「戶家塬鎮按照『聚力抓黨建、融合促脫貧』的思路,深入開展『三建三帶』活動,引領興產興業,使黨的組織優勢和產業發展優勢相互轉化、互融共建,構架了『抓黨建、強組織,興產業、促振興』的新格局。」
  • 貴州省遵義市:務川大力發展生態漁業助力產業興旺
    :務川縣人民政府        瀏覽量: 801 次 我要評論 為充分利用山地水產資源,培植生態漁業新業態,今年以來,務川自治縣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因地制宜度規模發展生態漁業
  • 搬出「無人區」,產業連成串——西藏極高海拔生態搬遷點的新生活
    新華社拉薩10月24日電題:搬出「無人區」,產業連成串——西藏極高海拔生態搬遷點的新生活新華社記者王炳坤、唐弢金秋時節,雪域高原遍地金黃。在拉薩西郊,都市人攜家帶口前來過林卡(藏語,相當於野炊)。而她現在的住址,位於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古榮鎮噶衝村,這裡是尼瑪縣榮瑪鄉極高海拔生態搬遷安置點。2018年6月,榮瑪鄉262戶居民,共計1102人集體搬遷,來到800公裡外的噶衝村。搬遷前,在藏北羌塘大草原,美珍一家有100多隻羊和20頭犛牛。從她記事起,全家人就靠著大自然贈予的草場謀生活。
  • 謀發展生態優先,興產業動能換新——青島萊西綠色崛起決心堅定...
    立足生態優勢  踐行「兩山」理論在發展理念上,萊西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始終把良好生態作為差別競爭、特色取勝的王牌,做到發展思路圍繞生態優先謀劃、發展布局圍繞生態優先展開、發展舉措圍繞生態優先制定,確定「1+5+4」發展思路,即圍繞建設大青島北部綠色崛起的典範之城這個總目標,聚焦現代化區域性次中心城市、青島先進位造業基地、半島交通物流中心、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和國際休閒旅遊目的地
  • 河北興隆舉辦「後龍風水」開禁百年系列慶祝活動
    3月21日,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河北承德興隆縣以「後龍風水、生態興隆」為題在該縣中心廣場舉行大型慶祝活動,1500多名幹部群眾齊聚一堂,回顧興隆百年來發生的巨變,共慶興隆「後龍風水」開禁百年。  興隆縣位於京津唐承四市結合部,該縣山高林密,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燕山山脈主峰霧靈山位於該縣境內,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北京周邊最大的國家級森林公園。
  • 產業興 生態美 鄉風淳 長三角媒體眼中的「丹陽小康」
    產業興,打造10條產業鏈  「整個工廠見不到工人,看上去就像一座花園。」27日上午,採風團記者一走進魚躍集團就禁不住發出陣陣感嘆。目前,魚躍正在加速「勾勒」一座包含生命科技研究院、大健康產業加速器等在內的生命科技產業園,目標是在丹陽打造全球醫療器械產業小鎮,形成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成為「中國的圖特林根」。
  • 以綠色為底 共享生態盛宴——青海生態(產業)博覽會暨藏毯展綜述
    一塊藏毯,架起一座與世界文化交流的橋梁;一張名片,傳遞著青海特色生態產業走向世界的信息。  以「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發展成果」為主題的青海生態(產業)博覽會暨藏毯展在這個初秋如期而至。  舉辦生態博覽會,為國內生態產業牽線搭橋,促進生態產品供需對接,幫助我省生態優勢企業深入對接國內、國際市場,實現資源互通、優勢互補、產業互聯、市場互助,進一步助推「雙循環發展」戰略。
  • 興手付「興店」APP正式更名為「興小店」,品牌打造邁上新臺階
    近日,重慶興手付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對外發布通告,宣布「興店」APP正式更名為「興小店」APP,與小程序「興小店」保持一致,從而提升品牌辨識度,興手付品牌打造邁上新臺階。「本次更名,公司從產業生態、市場推廣、品牌等多個方面開展了無數次的論證和考量」興手付總經辦曹總向我們介紹道:「興店APP更名為興小店的意義重大,它很好的完善了興手付生態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而且更名後的興小店APP將於其配套消費者端『興小店』小程序名稱保持一致,更有利於用戶理解,有利於市場推廣;同時此次更名,將更有利於興小店品牌的保護和形象打造。」
  • 三億人參與冰雪 興隆冰雪大觀園極速開園做貢獻
    消費日報網訊 (柳旭)2020年12月31日上午,陽光100興隆冰雪大觀園開幕式在位於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的掛蘭峪鎮大鹿圈村火熱舉辦,中國國際泛戶外產業基地興隆基地也在同期成功揭牌,中國國際泛戶外冰雪體驗中心興隆中心成功揭牌並掛牌,預示著興隆泛戶外產業正式開啟了新篇章。
  • 產業集聚釋放「生態紅利」 | 通州項目建設「二期效應」觀察(下)
    產業集聚釋放「生態紅利」 | 通州項目建設「二期效應」觀察(下) 2020-12-08 1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苗繡產業興鄉 一根繡針讓媽媽在家
    苗繡產業興鄉 一根繡針讓媽媽在家 「媽媽,別走!」是她們聽過最心疼的話,要想陪伴就得解決生計,苗繡技藝給了她們留在家裡陪伴孩子成長的機會,也讓她們有動力去實現脫貧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