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說好了不串門不走親,為什麼有些農村老人就是做不到?

2020-12-14 鄂東農村娃

今天是大年初二,在鄂東農村,正是走親戚的好日子。往年的這個時候,鄉間小路上人流如織,車水馬龍非常熱鬧。今年春節,由於受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的影響,按照上級要求,很多鄉村都採取了封閉隔離措施。大多農民也能積極配合上級指令,按要求不走親不訪友,不拜年不聚會。但是春節拜年習俗在有些農村人的心裡已經根深蒂固,觀念一下子轉變不過來,所以就出現了一些新鮮事兒。

大年初二一大早,村裡的老趙騎著摩託車帶著禮物要去給舅舅拜年。去的時候,家裡讀高中的兒子勸他不要去,跟他說,當前疫情嚴重,上級說了不要走村串門去拜年。老趙不高興,還給孩子訓了一頓,說他不懂人情世故。「天上雷公,地上舅公」,說自己一年到頭在外打工,春節好不容易回家,如果不去舅舅家拜年會被說沒禮數。他還說,至於疫情,咱們這裡也沒病例,也沒聽說誰感染了,沒什麼可怕的。

老趙不顧家人的堅決反對,執意要去給舅舅拜年。舅舅住臨村,離他所在的村子也就七八裡路。他騎著摩託車,不多時就到了舅舅所在的村口。剛到村口,他就被把守在村口的疫情防控人員給攔住了。他好說歹說,防守人員就是不讓他進,勸他回去,說等疫情散了,讓他再來。

已經出來了,還沒到舅舅家就這樣回去,老趙有點不甘心。他仗著自己輕車熟路,找到村頭一條偏僻的小路繞到村裡,將摩託車徑直騎到了他舅舅的家門口。老趙沒想到舅舅的家門緊閉,他停下摩託車,拎著禮品敲門喊了幾聲,屋內傳出他表妹的聲音。

只聽他表妹隔著門問,是誰在敲門啊?

老趙大聲說,是我呀,來給舅舅拜年來了。

表妹聽出是老趙的聲音,門也沒開,隔著門說,表哥,上面不是通知了嗎?今年情況特殊,不走親不串門,不拜年不聚餐的嗎?你怎麼還是來了?你趕緊回家吧,你的心意我們領了。

老趙說,妹子,這不過年了嘛,我一年沒看到老舅了,過段時間,我又要出去了,又是一年見不著他了,所以大老遠地過來。我來都來了,你好歹給我開開門,讓我進家裡坐坐吧。放心,我沒發燒,沒也啥病。難道你怕我傳染不成?你看,我都戴上口罩了。

表妹說,新聞裡報導了,不發燒、不咳嗽也不代表沒有感染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有半個月,不得不防啊。不讓你來,是對你好,也是對大家好!平安健康最重要。

無論老趙怎麼說,表妹愣是沒給他開門,這讓他很是生氣。最後,老趙有些不高興的說,我一心好意來給舅舅拜年,你們不讓進不說,連大門都不開,這算什麼親戚呀?

表妹語重心長地說,表哥啊,你的一番心意我們都知道,可今年不是情況有點特殊嗎?春節年年有,拜年等疫情解除或者明年你再來也不遲。真正的親戚不在乎一時的走動,大家都平平安安,日後我們才能更好的相聚啊。

老趙雖然心裡窩了一肚子火,但是也沒有辦法發作,看表妹沒有給她開門的意思,他只好扭轉身悻悻地回家去了。回到自己的村口,他看到自己村裡也正在封路,有人問他,為什麼去舅舅家拜年這麼早就回來了?他憤憤的說,都怪這該死的疫情!

寫在最後:這段時間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肆虐,每個人都應該主動遵守上級關於防控疫情的各項規定。老人不理解,我們要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春節年年有,今年不串門不走親,不拜年不聚餐是為了日後更好的相聚。千萬不要說:沒事,我不怕。你的「無知無畏」帶給別人的可能就是「災難」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有什麼想說的和不同的意見,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您的觀點看法。鄂東農村娃,地道農村人,閒來喜歡侃農村事兒,關注我,下期繼續。

相關焦點

  • 春節臨近,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還有一個多月就到我們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春節了,在春節時候的農村,濃濃的年味讓原本比較平靜的農村越來越熱鬧了起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張燈結彩,貼對聯,豐富的年夜飯成為了大年三十的收官之作,過完出大年三十,從初一開始各種習俗就會一一被安排上,畢竟這春節是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習俗自然不會少
  • 過年的走親串門的禮數,「客套話」一定要分清,否則就要鬧笑話
    農村裡是人情社會,平時的時候沒時間接觸,太久了感情就會生疏,趁著過年的時候都會走親串門,彼此聯絡下感情。走親串門也是農村裡維繫感情的重要一環,不過在這期間難免會說一些「客套話」,都是出於禮節性的問候,顯得也更有人情味。對此一定要分辨清楚,可千萬比較真,否則弄的彼此都會尷尬。
  • 為何農村老人把正月初五叫破五,在這一天有哪些講究?看完懂了!
    今天是大年初五,也被人們稱為「破五」,雖然今年的春節和往年有所不同,受到新型肺炎的影響,人們不能像以前一樣走親訪友,但是在大年初五這一天,一些講究還是要遵守。那麼為何人們會把正月初五說成是破五呢?在這一天有哪些講究呢?
  • 在農村,家中有人去世禁忌多:三年不貼春聯,初五前不能走親戚?
    不僅如此,農村也有很多禁忌。今天就要來和大家探討一下,在農村,家裡有人去世後的一些禁忌,哪些事情是一定不可以做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接著往下看。逢年過節也只能去內戚那裡串門,外戚都不能去。而已經出嫁的女兒,則是在49天後才有這些禁忌。也就是如果已經出嫁的女兒,碰巧遇到婚後不久父母有人去世,那就可以49天後才執行上面說到的不能串門走親訪友的禁忌。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今年春節會冷嗎
    再過幾天又是冬至,冬至節有很多講究,比如說我們農民會根據冬至這天是在月頭還是月尾,來預測今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老話說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也會根據冬至的天氣,來推斷春節期間是否有雨雪。比如,晴冬至,年必雨。陰過冬至晴過年。
  • 2021年春節將近,會不會像去年一樣限制走親訪友
    春節是全國人民共同盼望的節日,一家人的重逢,許久未見的老友,還有我們走不完的各種親戚,那麼在2021年的春節會不會被限制走親訪友?以此會限制我們進行走親訪友,防止發生不可預見的傳播。防患於未然,避免出現傳播。使危險消除的最好的辦法就是防範危險。
  • 天津廣播勸村民不串門呆在家裡:你別太自信了,人家不一定歡迎你
    今天,一段#天津廣播 #勸村民不要串門,防範疫情的視頻火了!「你不要以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歡迎你,你別太自信了」「誰去磕頭,名單必須上報,報了不管你有病沒病,直接把你隔離起來。」延伸閱讀:在家過年就是對抗擊疫情的支持:少聚一次會,病毒就少一次傳播機會全力抓好疫情防控是當前最緊要的任務。連日來,北京關口前移、多措並舉,力爭將病毒傳播的機率降到最低。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不利因素是,正值春節假期,原是走親訪友、聚會出遊的高峰,人員流動性大、聚集程度高。
  • 疫情未結束,2021年春節是否能走親訪友
    如果疫情依舊沒有結束,2021年春節最好不要去走親訪友,老老實實待在家,自己一家人團聚一下就好了。疫情期間,防止疫情反彈是第一位的,走親訪友是可有可無的事。先說說我自己的狀況,如果在往年,每年過年我們同學都會在正月初十左右聚會。
  • 農村有3類人不可以隨便串門,這不是迷信,聽聽有啥講究
    以下這三種人是不可以隨便串門的,是非常有講究的,到底是哪三種人不能隨便串門呢?今天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那麼首先第一種不能串門的啊!就是還在坐月子的人,在我們農村啊!婦女生過孩子之後,必須滿完月子都了30天40天才可以去串門,如果說你的月子還沒有做滿沒有滿到這個40天,你就去人家家裡面,去串門的話,那人家也會非常的不高興的,也是表示這個不吉利啊!
  • 為什麼有那麼多農村人不想回家過年?因為什麼事情?
    春節是全國人民特別重視的傳統節日,不論是常年定居城市、還是打工在外的遊子們,誰不盼望著春節回家過個團圓年?像今年的春節不能走親訪友屬於特殊情況,因為人們常年都忙活著掙錢養家餬口,也只有在春節的時候,才可以和父母家人、親戚朋友聚會聯絡一下感情,享受濃濃的親情。
  • 過年去串門,這3句話要注意,說的是「留人」,實則是「攆客」!
    文/豬友巴巴過年去串門,這3句話要注意,說的是「留人」,實則是「攆客」!小年過後,距離新年就真的不遠了!在農村,時下正是外出打工的農民集中返鄉的時間,當然,有些村民早早的返鄉了,他們免不了要置辦年貨,給父母孩子添新衣,也少不了去走親訪友,或者去鄰居家裡串門嘮嗑。然而,過年走親訪友有很大的講究,比如說禮物拿什麼,要不要留下吃飯,什麼話不能說,這些對於長輩來說「門清」,可是對於年輕人來說卻要父母的指點!
  • 農村老人說,明年「二龍治水、四牛耕田、九屠共豬」有啥說法呢?
    今天是12月11日,農曆的十月二十七,再有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到了2021年的春節,這個時間也是過得非常的快,這時至年底,農村這個時候幾乎是沒有什麼農活做的,很多的農民就會找一些暖和的地方待著,如果是有一些不想在家裡待著的農民,那麼他們就會去串門,畢竟有的老農也是閒不住,串門聊天也是成為了農村的一項「娛樂活動」,農民要是聚在一起一般都是聊一些關於莊稼收成的問題
  • 呼籲大家,春節不聚會不走親竄友,待到春暖花開時,我們再相約!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文章是「呼籲大家,春節不聚會不走親竄友,待到春暖花開時,我們再相約!」。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或「分享」哦!每年春節是親戚朋友相聚的日子,美好而又甜蜜。今年春節有點特殊,朋友圈中除了美好的祝願,更多的是對冠狀病毒疫情的關注。
  • 時值臘月,農村迎來「偽關心」,有人寧願宅家裡,也不串門,為啥
    生活在農村,一直以來,農民有出門閒逛的習慣,忙完了家庭瑣事,很多村民會走上街頭,大家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打發著閒暇的時光,獨成一道風景!這幾年,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大家都忙於外出賺錢,村子裡的「閒人」越來越少了,自然街頭上也冷清了起來。
  • 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寡婦年,不適合結婚,啥是寡婦年?
    如今距離春節也就一個多月了,農村開始熱鬧起來,遠離家鄉的農民也開始返鄉,由於大家平時四海為家,難得春節人齊,村裡的小年輕趁著春節開始談婚論嫁,熱心的農村老人逢人就說,2021年是寡婦年,不適合結婚,趁年底抓緊結婚,啥是寡婦年,難不成明年結婚以後是寡婦?
  • 東北農村都是這樣過春節,春節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團結的象徵
    「春節」這個名稱1911年才有,但春節的歷史卻已經3000多年了。今天我們就講一下東北農村是怎樣過春節的?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大約持續一個月。進了臘月二十三東北農村家家戶戶就開始採辦年貨了。臘月二十三稱為「小年」,家家戶戶會包餃子做上一桌好菜。
  • 在農村:紅事不到沒人怪,而白事不到卻有人講,為什麼?
    在農村,一直有一種現象傳承至今:別人辦嫁娶生孩等紅事,人可以不到,錢到人情到,沒有人會說什麼;但若村寨中有長輩老人過世,再忙也要趕回來幫忙。這是什麼呢?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個話題。一、掙錢第一,年輕人時間普遍較緊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現在的農村,早已和以前不太一樣了,農民,特別是年輕農民,大多數早已脫離「在一畝三分地上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狀態。
  • 農村俗語「冬月初一晴,春節地泥濘」啥意思?今年春節會冷麼?
    如果不是今天早晨這寒冷的天氣,筆者可能還不知道這東北的冬天還能這麼冷,筆者的老家在東北最北邊的一個小村子,早晨起來看了下天氣預報,-27°C赫然出現在了手機上,這個溫度一般只有在三九天才會出現,今年出現這麼早,不得不讓筆者聯想起今年這「拉尼娜」現象,雖然很多專家都說今年不會太冷,但今天這個氣溫誰能解釋下
  • 今天是冬月初一,「冬月初一晴,春節地泥濘」,今年過年會冷嗎?
    在陰曆的十一月,我們農村一般都會把這個月稱之為「冬月」。冬月之後,就是臘月了,臘月過完,就是春節。春節,是我們國家全國歡慶的日子,家家戶戶都渴望著春節親友歡聚一堂,熱熱鬧鬧過新年。在春節期間,因為會相互之間走動串門聚會,所以幾乎很多人都希望在春節期間,天氣晴朗。
  • 「伯伯,你以後不要再來我們家串門了!」為什麼有些人沒邊界感?
    這就是沒有邊界感的典型表現。所以,在大家庭裡出來的孩子,長大之後邊界感都比較差。其中有一種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毫無預兆地去原本鄰居家串門。原本,這也是以前農村人在農閒的時候最喜歡幹的事。但現在人住在了大城市裡,生活節奏快了很多,但仍然有些人總喜歡到別人家裡串門,給人家造成了很多不便而不自知。我們樓下的王大哥,特別喜歡去一樓的小張家串門。因為一樓有個小小的院子,小張在院子裡做了十分精緻的木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