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後的時間,決定孩子的成績,更決定他的性格

2020-12-19 小紅帽老師談教育

在學校,很多時候有紀律的約束,孩子的表現不會太過。但是,放學回家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孩子都是比較自由的,那麼這段時間的利用,決定了孩子的成績,更決定他的性格。

一部分孩子,放學回家,仿佛是衝出牢籠的鳥兒,奔奔跳跳,追逐打鬧,一會看電視,一會吃零食,什麼學習,什麼功課完全拋到九霄雲外!晚飯過後,在父母的叮囑下才想起當天的作業,於是草草完成,一天的美好在夢中結束!

這部分孩子成績一般比較靠後,性格活潑開朗,因為父母管教比較少,所以比較獨立,灑脫!

另一部分孩子,放學到家,比較自覺地先完成作業,然後適當放鬆,看看書,做做喜歡的運動,又或者走走玩玩,他們的思想是先苦後甜,把功課完成了,再放鬆!這類孩子的自律源於父母的用心培養,現在是放手的時候,讓孩子獨立安排自己的時間,規劃自己的日程!

他們的成績一般是比較靠前的,性格穩重,做事踏實,獨立,自強!

還有一部分孩子,他們到家後跟在學校一樣,總是在學習,功課完成了,也很少參加活動什麼的,喜歡一個人呆著,靜靜地做自己的事情,雖說他們也是愛學習的好孩子,但是相對而言,顯得比較枯燥、無趣。

正是因為他們的安靜,養成了他們沉靜的心態,遇事不慌,處變不驚!他們的成績要不平平淡淡,要不一鳴驚人!可以不認可他們的靜,但是不能忽略他們的內心。只有內心足夠的強大,才能如此的安靜!也只有能忍受孤獨的人,才能得到更多!

放學後的這段時間,十分寶貴,利用好了,未來的學霸就是你,如果沒有好好利用起來,學渣無疑!加油,青春的孩子們!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授:決定孩子命運的是性格而不是智商,別只看重學習成績
    李玫瑾教授曾說:性格比智力更決定命運,性格這個東西,現在越來越被忽略,智力是天生的,而性格是後天可為的,一個犯罪的人,他之所以會犯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格缺陷。
  • 性格決定命運,《二十不惑》告訴你什麼樣的性格是孩子的好性格
    甲頗為頹廢,他覺得沒人穿鞋,勢必也不會有市場;而乙則興致勃勃地認為市場潛能非常大。同樣一件事,為什麼甲乙的看法卻不一樣呢?這跟他們的性格有很大關係。在悲觀者的眼裡,他看到的是失望,而在樂觀者的眼裡,他看到的是希望。由此可見,性格不一樣,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會不一樣,進而最後的結果也會不同。
  • 真正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是什麼?李玫瑾教授:是性格而非智力
    在父母和孩子的眼中能夠決定命運的,大多數選擇的是智力。因為他們認為智商高的人,往往會更有成就,自然智力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在很久之前我也覺得命運和自身的智商、學習有很大關係,不過在我看過李玫瑾教授的一次講座,讓我的想法有了改變。
  • 請把放學後的時間還給孩子!
    我的兒子是一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停課不停學這段時間,孩子很快樂,我也很久沒有歇斯底裡了。網課學習進度比上學要快,但孩子該掌握的知識比上學要牢固,因為課時短,作業少,孩子有更多的時間消化所學知識。如果在學校也能這麼安排課時該多好,一天兩課時主課,半天學習,半天自習寫作業,娛樂和學習時間半對半。把放學後的時間還給孩子,看書也好,玩鬧也好,孩子的課餘時間可以隨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童年只有一次。
  • 你的性格,決定了孩子的性格: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從小就有的
    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怎麼教都是自己說了算,但實際上,孩子五歲左右就已經樹立了完整的人格基礎,也就是這個孩子的性格基本定出來了。孩子的性格有先天因素,有點孩子天生就好靜,有點孩子卻非常外向活潑。但是後天的環境,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大。
  • 一個人的血型決定了他的性格?
    血型是先天的,是從父母那裡遺傳而來,而性格卻是後天的。關於兩者之間的關係,科學家們一直在進行不懈的研究。這也正是心理學界長期爭論不休的話題——先天與後天之爭,其中的一個部分。 現在的人們都知道:血型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性格,個體的性格是由社會環境所決定的。
  • 孩子放學回家後,是先玩還是先寫作業?順序不同的差別家長要了解
    當你的孩子放學回家的時候,你是先讓他寫作業,還是讓他先玩會?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做法,但是這其中的差別可能不是每個人都清楚。李女士的孩子每天放學後都會先玩一會,然後再寫作業,她想著孩子在學校累了一天,先玩一會休息一下。但是,孩子玩完之後就會慢慢吞吞地寫作業,一直要寫到深夜,這可害苦了李女士。
  • 媽媽,孩子的呼喊你感應到了嗎?媽媽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性格
    其實這是一種孩子向父母求救的一種信號,但是父母第一反應的態度決定孩子以後的性格,如果處理不當會影響親子關係,也會增加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所以說,很多時候當孩子發出呼喊的信號的時候,很多時候父母的態度會決定孩子的性格,更多的時候也會讓孩子的性格慢慢地出現變化,孩子性格的變化是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很多時候父母沒有發現,或者是沒有意識到的,更多的時候,當父母發現的時候卻已經為時已晚。
  • 是什麼決定一個人命運?李玫瑾教授坦言:不是智力,而是性格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都不認同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可是到了中年,儘管仍舊是不想承認,但是事實確實是如此。特別是在聽了李玫瑾教授的話之後,越來越認同性格在人生中所發揮的作用。李玫瑾是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所教的專業是犯罪心理學。因為對於這方面是有很深入的學習,所以有很多自己的看法。當被問道,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是什麼。她的回答是性格,為什麼是這個答案呢?
  • 孩子未來是成績決定嗎?
    最後一名記不住是誰,不過有很多小學同學現在工廠打工,他應該也是其中的一員。網友倩Sur:小學第一名在上海外國語大學畢業後早早嫁人,現在是家庭主婦,經常在朋友圈曬孩子;倒數第一名初中沒上完就去廣州打工了。高中第一名保送到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在銀行工作,最後一名投奔寧波的親戚做生意,開了兩個網店,兩個實體店,生意興隆。
  • 性格決定命運,樂觀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文/芨芨草 導語有句話叫: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擁有什麼樣的性格,他的命運走向也大體能看出來。一個性格怪僻、悲觀內向的人,他的命運多半是平庸的。相反,一個性格開朗、樂觀向外的人,則容易把自己的人生過到輝煌的極致。 凡事多往好處去想的人,他的人生就會多很多的快樂,少去很多的憂愁。自古以來,成大事的人,總有一顆樂觀的心,總有一種把壞事變成好事的能力。
  • 如果孩子的性格沒有培養好,即便成績再好也不能算成功
    『性格決定命運』是一個老話題了,性格真的能決定命運嗎?是的。立身處世、建功立業是否順利與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將來的生活是否幸福也與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從這個意義上講,孩子性格沒有塑造好,即便學習成績再好也不能算成功。在自然界,狼是很兇猛的,綿羊是很溫順的。
  • 北大校長直言: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3-6歲的家庭教育
    兩年前,曾經看過中國大學排行榜的冠亞軍——北大、清華,孩子能考上如此名校,是多少父母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在我看來,上了名牌大學就能踏上人生的成功之路嗎?顯然是誤區。曾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中直言: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 心理學家:父母在婚姻中的關係,決定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未來配偶
    文|文兒「父母是什麼人,比父母怎麼做更重要。」——精神分析學家科胡特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家長對這話都是聽聽就過,心裡想著,言傳身教自然重要,但後天培養才是重點,父母倒是不必自我要求過高。可他們不知道的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遠遠不止性格塑造上。「我不想變得跟我媽一樣,可我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堂姐跟我說這話的時候,我暗自感嘆,卻無計可施。在大伯家裡,堂姐是受父母影響最小的孩子了,堂哥堂妹和大伯兩口子堪稱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婚姻中的處理辦法也是一樣。
  • 性格決定命運,一文帶你深度解析MBTI性格理論
    來自工人階層三姐妹中的蘇和傑基、林恩是好朋友,成年後她們都遭遇了貧窮、離婚與單親的苦難,但是蘇總是帶著樂觀的心態,積極尋找機會提升自己。當拍攝63歲紀錄片的時候,蘇已經成為倫敦大學瑪麗學院法學系的行政主管,擁有一位彼此相伴20年之久的戀人。在業餘時間,蘇加入了當地一家小型話劇團,重拾舞臺劇、唱歌的愛好。
  • 孩子小時候和誰睡,竟決定他一生的性格
    原來,自從丹丹上班之後,孩子一直是奶奶幫忙帶,考慮到第二天要上班,孩子晚上也跟奶奶一起睡,加上有時候還會加班、出差,所以丹丹真正陪孩子的時間也相對較少。 現在孩子除了願意跟她玩會,其它時間就一直黏著奶奶,特別是到了晚上,非要跟奶奶一起睡,甚至連床都不給丹丹躺。
  • 性格真的決定命運嗎?
    微塵二沁原創 2020-7-21可能我們聽過看過很多次"性格決定命運"這種說法,但是有沒有設身處地的套在自己身上去想一想,發現一些問題呢?如果就我自己的生活來說,雖然"性格決定命運"這種說法不是影響我自己生活全部走向完全的必然,但確實近十年來也發現了性格對自己和生活的一些影響.
  • 為什麼同一窩的狗狗性格相差那麼多,主人決定狗狗的性格
    狗是一個人的主人旁邊的最忠誠的夥伴,一隻狗的性格也不一樣,有活躍,有高冷,調皮可愛特有的,兄弟倆在同一窩的作為是否也千差萬別,性格也左右,那麼狗狗的性格的關鍵在哪裡呢?即使是從同一個窩裡出來的兄弟,性格也大不相同,可見狗的性格並不是先天決定的,而是後天形成的,因為狗狗從2、3個月開始就離開母親待在飼主身邊,所以性格的培養和飼主的關係很大,狗到1歲為止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主人需要訓練狗服從命令,學會簡單的動作,服從命令,這個階段的訓練決定了狗狗將來的性格發展方向。
  • 孩子放學後的時間很重要,利用好它可以促進成績提升,方法很簡單
    事實上,我們理解孩子的重要階段。對一天的學校生活有了大致的了解。第二,晚上7點左右複習預習。此時,很少的時間就會發揮出很意外的效果,給孩子們帶來很多意外的驚喜,完成很多作業的效率更高,各方面的成績也會更好。有預習,第二天的課會變得容易。今天的複習將使今天的知識更加牢固,對明天的學習也有幫助。這樣整體上學習會更容易一些。
  • 孩子放學後磨蹭不寫作業?李玫瑾:花十分鐘做此事,專治孩子拖拉
    於是會出現這樣一幅場面:每當孩子放學,寶媽都會第一時間衝到孩子面前,「叫爺爺告奶奶」一樣「求著」孩子寫作業,直到看到孩子乖乖坐在書桌上才鬆了口氣:「怎麼現在的孩子寫個作業這麼磨蹭?"孩子成為「小磨蹭鬼」有三個原因,第一個是最重要的1)孩子的生理特性決定了他們沒有時間概念對於3~5歲的寶寶來說,因為生理髮育的限制,他們認識世界主要依靠感官,也就是直接認識,只有那些看得著、摸得著的事物才能被孩子認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