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第一名和最後一名現在都怎麼樣了?孩子未來是成績決定嗎?

2020-12-15 佑媽育兒經

知乎發起一個熱度討論,很多網友分享上學時候班裡的第一名和倒數第一名的現狀。

一些現象引人思考。

網友lumia:小學的第一名在國外讀書;倒數第一在鎮上送快遞。高中第一名家境普通,目前在銀行上班;倒數第一家境富有,繼承家族生意,資產或過億。

網友RichElio:小學的第一名去了川大,保沒保研不清楚。最後一名記不住是誰,不過有很多小學同學現在工廠打工,他應該也是其中的一員。

網友倩Sur:小學第一名在上海外國語大學畢業後早早嫁人,現在是家庭主婦,經常在朋友圈曬孩子;倒數第一名初中沒上完就去廣州打工了。高中第一名保送到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在銀行工作,最後一名投奔寧波的親戚做生意,開了兩個網店,兩個實體店,生意興隆。大學第一名考了執業醫生,在美國工作;最後一名重修好幾門課程,最後學了漫畫做網遊人物設計,朋友圈裡高大上。

網友Joyce Fan:高中第一名上了清華大學的經管學院,畢業後在美國常青藤讀書,現在做投資和投後管理;最後一名也從某常青藤(或類似學校)畢業,在美國灣區工作,在讀某西部名校MBA。

網友小爺有一片森林: 我是初中班級第一,發小是倒數第一。現在?我在上博,發小沒上高中,已結婚有倆娃。你以為我想表達的是髮小混的不如我?不不不,發小現在開的是八十多萬的車,而我,才剛剛達到不管家裡要錢自給自足。我一直比較聽話,成績也中規中矩,所以按部就班到了現在,在中國最美大學讀博。發小那會叛逆的不行,不喜歡學習,進了社會被敲打了兩年學了技術做了生意。說以後發展,以他現在的資產為目標,我正常畢業工作可能得十年。但是時間是公平的,這十年發小也會努力,所以個人覺得,我趕上發小的可能性不大。

這些案例有什麼特點呢?年齡越小成績差異帶來的優越性越大;年齡越大反而越看能力,不受成績因素決定。可見,孩子的光明未來並不是由成績決定的,更多的由綜合素質和複合能力支撐起來。

從成年人的世界往前追溯,為什麼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好,後來人生一般;為什麼有些孩子小的時候學習一塌糊塗後來實現逆襲

家長對子女從小就進行的引導培養方向很重要!你是希望他埋頭苦讀,拿下一個又一個A,卻兩耳不聞窗外事,情商逆商都堪憂;還是關注心靈的成長與個性的塑造,哪怕成績沒那麼理想,卻一直努力一直積極向上?

學校裡的第一名永遠只有一個。為什麼我們的孩子不能成為坐在旁邊鼓掌的人,然後去書寫自己的故事呢?你看,隨著孩子們越長越大,那些願意努力、敢於嘗試、樂觀積極的人漸漸追了上去,人生依然充滿更多的可能性。

不強求孩子成為第一名,暫時落後也不灰心喪氣。

永遠有進取心,永遠保持學習,這才是決勝未來的資本。

相關焦點

  • 你班級裡曾經第一名和最後一名現在都過得怎麼樣了?
    小學同學第一名是一個男孩,跟我家裡好像還有一點親戚關係,從幼兒園到六年級都長期霸佔第一名兼班長,像個小大人一樣幫忙管理著我們。很活潑開朗的他家境並不好,後來初中成績好像跟不上節奏了,也就沒有繼續讀書,早早步入社會。
  • 當年班上第一名和最後一名,有什麼差距?
    其實這個第一和倒數第一要看什麼時候的,如果是大學的,那正數第一成功的機率很高的,剩下的就不好說了,當年班上第一名和最後一名,有什麼差距?,沒聽說他的同學還有誰比他混得好,只聽說當年他初中班級裡的班花,當初的學霸,總是主動聯繫他,不過弟弟雖然在外脾氣不好,但是顧家顧孩子,從不搭理那人,也跟家裡有兩個彪悍的女人有關吧(弟妹和我媽),他是真不敢搭理外面的女人,最主要是他自己說的,得給兩個兒子打個好樣兒。
  • 孩子成績一般,怎麼給孩子安排課外輔導班?你知道嗎
    古有孟母三遷,今天的父母別說是陪讀、學區房,為了孩子成績好一點,各種補習班都搶著預約。這樣市場需求的擴大使得教育機構的費用也逐漸提高。但是這樣安排行程滿滿的補習班,真的對孩子學習有幫助嗎?很多家長表示自己也是花了大價錢把孩子的周末和假期都安排了補習班,孩子不願意去也就算了,成績也是沒什麼起色,孩子在家成天不高興。
  • 父母天天炫耀成績的孩子,高考怎麼樣?去肯德基做了服務員
    我們小的時候表舅家女兒成績那是相當好!所以我表舅一家整天對外說他女兒成績好啊!要留錢給女兒上大學!那裡人情世故能免就免或者少送點!要不就村裡集資做什麼事他家就不出!誰曉得他女兒高考居然考得特別差!然後連續復讀了兩年結果還是如此!最後放棄了!再後來就是去了肯德基做了服務員再後來就結婚生子了!
  • 孩子考試成績好,學校獎豬肉,第一名30斤,家長:會不會太功利?
    孩子考試考得好,學校給予獎勵是很正常的事情,通常都是獎狀跟文具,但給孩子獎勵生豬肉則很是鮮見。近日,貴州畢節市納雍縣翰林學校就準備了3000多斤豬肉,獎勵給每個班級上期末考試成績優秀的學生。「1月7日突然想到的,將肉帶回家也能增加過年的氣氛。」該校創辦人王昊說。
  • 十條段子:第一名和最後一名,老師教的東西完全一樣
    4今天和發小一起去逛街 戴著口罩差點兒沒認出來 我說戴口罩太不方便了 發小說戴口罩是好事兒 別人就看不出來咱倆有多醜了。5今天終於鼓起勇氣把日落的照片發給我喜歡的男孩,他發了朋友圈說是他女朋友拍的,我刪了他,明明是我拍的。6沒擔當的人,不配擁有愛;不上進的窮人也沒有資格結婚。
  • 放學後的時間,決定孩子的成績,更決定他的性格
    在學校,很多時候有紀律的約束,孩子的表現不會太過。但是,放學回家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孩子都是比較自由的,那麼這段時間的利用,決定了孩子的成績,更決定他的性格。一部分孩子,放學回家,仿佛是衝出牢籠的鳥兒,奔奔跳跳,追逐打鬧,一會看電視,一會吃零食,什麼學習,什麼功課完全拋到九霄雲外!晚飯過後,在父母的叮囑下才想起當天的作業,於是草草完成,一天的美好在夢中結束!這部分孩子成績一般比較靠後,性格活潑開朗,因為父母管教比較少,所以比較獨立,灑脫!
  • 考試第一名被老師質疑最後選擇死亡這是誰之過
    我們先來客觀的評價一下,小女孩因為考試第一名為老師質疑,先後幾次詢問買試卷、打電話問家長、單獨說教、最後重新補考。雖然學校現在一致對外說沒有補考,但是還有一個姐姐,也被補考,最後成績只是差幾道小題。為什麼老師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學生呢?她在班裡的學習情況不應該作為老師的最為清楚嗎?
  • 心理學家:父母在婚姻中的關係,決定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未來配偶
    這也正是為什麼父母在婚姻中的狀態會直接決定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未來配偶。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曾說過,孩子長大成人後的所有行為都跟原生家庭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所有的行為都有跡可循。在心理學上,曾有人提出過「原生家庭不好的人不適合婚姻」的極端說法,且附有大量的案例證明。
  • 天童美語怎麼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所以,為孩子選擇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尤為重要的,而天童美語正是一個可以滿足多數家長和孩子需求的專業英語教育機構。兒童英語教育重要嗎?眾所周知,一個孩子如果在英語環境中,可以自然掌握英語,英語環境是英語思維建立的土壤和必要條件。天童美語在課堂上融入了當今西方最為推崇的internationalleadership課程培養體系。
  • 孩子的成績是否應該公布?
    現在公立學校不公布成績不公布排名,但私立學校未必遵守,在偏遠的縣城學校未必遵守,據我所知的還是一如既往地公布。其實公布成績真的沒那麼大的負面影響,讓孩子明白,考試公布成績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沒什麼好遮掩的,我們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我們很小就明白要面子要自強,要榮譽要努力。自尊不是這樣保護出來的,長大出來社會了,誰會時刻關心你的自尊,一切以能力說話。
  • 學校和家長是孩子教育的合伙人,這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
    要辦好一所學校,如果上遊和中遊被汙染了,那麼下遊的河水很難清澈。 從社會層面來講,現在整個教育陷入了一個功利誤區——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在這句話的驅動下,家庭和學校都在拼盡全力向前奔跑。我認為,現在有新「三座大山」壓在孩子身上:超前搶跑的學前班,小升初的擇校熱,還有中高考的「獨木橋」。
  • 新東方老師宋李嬌: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彼此信任才能茁壯成長
    決定應聘新東方的教師前,宋老師對自已的數學功底是非常自信的,但是新東方對老師的選拔也是出了名的嚴苛,從教學方法和風格都有一個規範化的體系,所以她經歷了無數次的磨課與準備,才順利地進入青島新東方成為一名教師。那時候宋老師一個人忙到凌晨兩三點是常態,她發過一條朋友圈:「之前的工作分上午跟下午,而現在的工作分為上午、下午、晚上和凌晨。」
  • 韓國電影《四等》:孩子肩上的重壓,培養孩子就要讓他第一名嗎?
    「媽媽,是不是只要拿第一名,什麼都無所謂」這句話是電影《四等》中孩子俊浩對媽媽發起的絕望式問題,在媽媽的強壓下,俊浩不得不將自己的熱愛收好,用成績論去學遊泳、拼名次。韓國電影《四等》講述的是一個韓國普通小孩在母親的鞭策下學習遊泳的故事,這部電影沒有太多劇情上的複雜設計,但勝在真實的現實反映對家長的觸動無疑是很深刻的。
  • 什麼樣的孩子上高中後成績好?高中老師:具備這2個能力,很關鍵
    和小學數學老師聊天,她對於班裡第一名的學霸,並不看好,認為這個女孩到了高中,成績就會下來了,甚至初中就會出問題,因為她雖然成績很好,但是題目都講不出來,現在知識簡單,她只是更加勤奮認真而已。小學成績好,初中、高中真的會變差嗎?
  • 舉報父母逼婚的少女中考成績出了:父母眼界,決定孩子未來的高度
    女孩非常不願意,卻無法說服父母,只能去婦聯舉報了他們,在婦聯的介入下,女孩才重新回到學校。現在中考成績出來了,女孩考了482分,比當地的公辦高中錄取分數線高了100多分。就在成績公布前,女孩和父母還吵過架,她的父母告訴她:不確定會不會支付女孩高中的學費,要看心情。
  • 初中時成績很好,上高中後成績就不行了,真的是私立學校之錯嗎?
    筆者作為一名在公辦初中和私立初中都當過老師的教師,具有一定的發言權,下面就結合自己的體驗和感悟,淺談幾點個人看法:首先、這並不是普遍現象,只是發生在少部分學生身上,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學生家庭教育的問題。
  • 孩子剛進入高一,月考成績名列前茅,這意味著高考高枕無憂了嗎?
    根據問題描述:小孩高一第一次月考成績非常不錯,是否預示著未來三年孩子成績都會比較順利,考入理想學校呢?高一的學習任務是整個高中期間最重的,不僅14門功課火力全開,而且還要準備迎接「合格考」,考試成績能夠快速進入優秀的之列的學生,並且能夠一直保持下去,不斷進步,未來真的是非常可期;但是我們也更應該注意到,高中學生依然還是未成年孩子,特別是處於青春期的最後高潮階段,其突出特點就是思想較敏感、情緒不穩定、學習成績易出現反覆等情況,無論是家庭還是情感等方面的一點風吹草動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
  • 小學都很優秀的孩子,到了初中和高中會有多大差別?
    小學都很優秀的孩子,到了初中和高中會有多大差別?這是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作為一名重點高中教師,多年來主要帶重點班,也帶普通班和復讀班,可以說接觸過各種類型的學生,正好對這個問題有一些感受。原本同樣優秀的孩子,為何上的初中有差別?
  • 別再逼孩子考第一名了,有出息的娃並非第一名,第十名效應了解下
    別再逼孩子考第一名了,有出息的娃並非第一名,第十名效應了解下自古以來,不論是在學校裡還是在家裡,無論是什麼第一名,似乎都是最值得驕傲和表揚的,成績慢慢的也變成了評判人的標準。只要是班裡有第一的孩子,那麼就會成為家長們那個「別人家的孩子」。但是得第一名就永遠會是事事第一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