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網11月26日訊 新東方教師宋李嬌,優能一對一數學教師,新東方優能一對一第七期師訓賽課第一名,嶗山大拇指校區「轉介紹達人」,她說「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彼此信任才能茁壯成長 。」
雖然大學時期有過豐富的家教經歷,但宋李嬌也從沒想過教育會成為自己想要從事一生的事業。在她以優異的成績大學畢業後,順理成章地進了一家對口的企業,每天與數字打交道。工作多年,宋老師意識到,這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和生活,毅然辭職來到青島新東方,成為一名一對一數學老師。如今,她無比慶幸當時的決 定,也很欣喜找到一份更有意義的工作。
投身教育事業,慶幸找回人生意義
宋老師傳統工科畢業,工科是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等基礎科學的原理,所以她具備了紮實的數學理論功底。
決定應聘新東方的教師前,宋老師對自已的數學功底是非常自信的,但是新東方對老師的選拔也是出了名的嚴苛,從教學方法和風格都有一個規範化的體系,所以她經歷了無數次的磨課與準備,才順利地進入青島新東方成為一名教師。
那時候宋老師一個人忙到凌晨兩三點是常態,她發過一條朋友圈:「之前的工作分上午跟下午,而現在的工作分為上午、下午、晚上和凌晨。」雖然並沒有人要求 宋老師要忙到這麼晚,但宋老師總覺得自己需要做得更好一點,成長更快一些。努力沒有辜負宋老師,她最後拿到了新師培訓賽課第一名的好成績。
那個時候,宋老師還需要跨校區上課,在李滄校區和大拇指校區之間來回跑動。密集的課程,再加上路上需要花費的時間,使得宋老師經常忙到飯都來不及吃,最 誇張的一次只靠早晨的一顆雞蛋撐了一天。但宋老師並沒有覺得累,領導來關心她,讓她不要累壞了身體,她反倒覺得不能辜負別人的信任,要更加努力工作。
青島新東方也有比較明晰的晉升制度,宋老師的督導老師也會跟她聊未來的工作規劃和發展方向。接觸更多內容,承擔更多責任,對自己來說既是鍛鍊,也是挑 戰。「之前是在一個準備蓄力的階段,現在準備工作做得差不多了,我就想是不是可以往更高更好的方向去發展一下,這也是我的一個小目標。」
一對一個性化輔導,彼此信任是關鍵
一對一輔導的特點是針對性強,難點是一個學生一個風格,每個學生都不一樣。對症下藥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關係。
對於比較活潑的同學,宋老師採取先嚴後松的方式。在講授課堂內容的時候,因為同學是比較活潑的,如果對他要求太松,嚴格不起來,那麼他學習知識的狀態就 會太過鬆散,態度不嚴肅,掌握知識的效果就沒有那麼好。但是數學是一個很嚴謹的事情,有一些很細節的知識點需要注意、強調,必須全神貫注,這就需要對同學 嚴格要求。
而松的話,宋老師會在課下與同學拉近關係。比如有個同學的理想是以後成為一名遊戲主播,宋老師就會跟他聊遊戲方面的話題,傾聽他的想法,鼓勵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只有當孩子對老師足夠信任的時候,他才會尊重老師,更聽老師的話,這也有利於課堂上雙方的配合。
針對比較內向的同學,宋老師則採取先松後嚴的措施。之前有個孩子不太喜歡溝通,剛來的時候一節課說不過三句話。宋老師會先跟他溝通,多了解他一點。後來 她發現兩個人都很喜歡籃球鞋,就從這裡切入跟孩子有了共同話題。熟悉起來後,孩子開始慢慢善於表達,上課的時候不懂的地方會主動提出。
「哪怕他不提出來,因為你對他多了解了一些,你就可以自己做判斷。很多孩子不太善於表達,他自己到底聽沒聽懂,這就需要我們去通過他的表情,他的眼神去觀察這個問題,」宋老師說。
後來這個孩子才告訴宋老師,之前他在別的地方也上過一對一的課程。但只上過三節課,那邊的老師嫌他太悶,就不願意給他上了,所以才轉來青島新東方。後來 跟宋老師熟絡起來後,生活中的一點點小事他都願意跟宋老師分享。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剛來時只有四五十分的孩子,考到了106分(滿分120分)。
這個孩子讓宋老師感觸頗深:「對於每一個學生,我們作為老師都不能輕易放棄他們。因為我一直覺得沒有笨的孩子,只是他們各自接受知識的方式是不同的。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每個孩子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績。所以一定不能放棄每一個孩子。」
教育不是一味指責,要針對性指出問題
宋老師平時會刷抖音,但主要關注教學方法和題目講解類的視頻。一次,宋老師刷到一條視頻,視頻裡的家長抱怨疫情期間在家輔導孩子有點崩潰,題目讓用雞蛋、籃子和把字造句,家長的思維是改成「我把雞蛋放到籃子裡」,而孩子卻寫成了「我拿著籃子裝了一把雞蛋」。
然後家長就一個勁地質問孩子:「你看你這樣寫的對嗎?你應該這樣寫嗎?你能這樣寫嗎?」但其實家長並沒有告訴孩子他錯在哪裡,比如不能把「把」字當成量詞,而應該當成動詞。孩子如果知道這是錯的,他肯定不會這麼做。
這雖然是一個語文問題,但還是給了宋老師很多啟發:「原來家長一直說輔導孩子生氣,生氣的點在這裡。家長只是覺得自己教給了孩子,孩子理所當然應該聽懂了。但其實他並沒有。家長只是對孩子撒火,但沒有告訴孩子該如何改正,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跟孩子溝通。」
一對一輔導的話,一方面要採取各種方式讓孩子跟上老師的思路,另一方面也要找到孩子存在的問題,對症下藥。之前有個孩子上課特別認真,但課下總錯,考試成績也不理想。家長就覺得是孩子筆記做得不認真,學了就忘。
但宋老師發現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孩子課下作業態度不認真,總糊弄應付。宋老師就跟孩子嚴肅討論了這個問題,針對性糾正了兩次後,孩子的成績從80分提高到110分,學習態度有了極大的轉變。
多重角色轉換,架起家長孩子之間橋梁
作為一名一對一老師,宋老師感覺自己不僅是老師,也是孩子的朋友;不僅要跟孩子打好交道,也要注重跟孩子的溝通,甚至在兩者出現矛盾時,也要作為中間人進行協調。
宋老師坦言:「一對一的老師跟學校的老師不同,她是可以細緻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就會認為老師是喜歡自己的,就會對老師產生一種崇 敬、尊重的心情。在課下,一對一的老師不像家長管得那麼細緻,會平等地跟孩子交流興趣愛好,這樣他們就很容易建立一種朋友的關係。這些情感對我們的教學而 言都是非常有利的。」
平時跟家長的溝通,除了反饋孩子 課堂的表現,知識掌握的程度,也會聊到孩子最近出現的心態問題,學校生活裡的小問題等,讓家長能及時關注。跟家長細緻耐心的溝通、跟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 卓有成效的成績提升,讓接觸過宋老師的家長都對其抱有十足的信任,進而推薦給其他孩子家長,宋老師因此獲得了青島新東方大拇指校區的「轉介紹達人」榮譽稱號。
這個榮譽被宋老師視為是對自己工作的極大認可,感到非常欣慰,甚至比比賽拿了第一名還要開心。有個家長表示要讓孩子一直跟著宋老師上課,還要把孩子弟弟也託付給宋老師,然而孩子弟弟其實現在還在上幼兒園。
在孩子和家長溝通出現問題時,宋老師需要做好兩頭的工作。有個孩子開學考試不太理想,學校老師找到家長,家長又著急上火批評孩子,孩子不開心就會叛逆,跟家長對著幹。這會陷入惡性循環,會耽誤孩子接下來的學習。
宋老師首先會安撫家長,學生剛開學,可能覺得暑假都預習過了,有點小驕傲導致成績下滑,讓家長明白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沒有想像中那麼嚴重。另一方面也 會給孩子敲警鐘,幫他調整學習狀態,儘快恢復到常規學習狀態中。同時要讓孩子理解家長,告訴孩子家長為什麼生氣,讓孩子知道讓如何改正,而不是一味地批評他。
做老師這段時間以來,孩子成績的進步是宋老師成就 感的重要源泉:「孩子的成績是一個可視化的東西,進而也可以表明自己的努力有了一定的成果。人家都說不一定付出的越多,收穫就會越多。但在青島新東方這 邊,你的付出越多,收穫真的就是越多,它是成正比的。你的努力用在孩子身上,你用心了,那麼孩子的成績就會有所提高,他會在各個方面都有所進步,會更信任你。」
掃碼了解青島新東方學校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