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閱讀基礎(二)版本簡說

2020-12-22 騰訊網

作者:卜喜逢

要閱讀《紅樓夢》,就需要大致了解它的版本,不同版本會讀出迥異的理解。如尤三姐這一形象,在脂本裡是淫奔女,在程本中卻是貞潔烈女,二者形象差異極大。那麼,哪種形象最符合作者原意呢?哪些又是傳播過程中進行的修改呢?這就需要版本研究來解決這些問題。

版本校勘是門非常嚴肅的學問,好的版本是閱讀的基礎。以《紅樓夢》的校勘來說,它的版本源流多歧,衍奪訛舛皆俱,又由於《紅樓夢》的未完成,後人又有修改增刪,且這種修改已觸及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這些都會影響到閱讀體驗。有一個最為著名的例子:許多讀者分不清補天餘石、神瑛侍者、賈寶玉之間的關係,或以為此三者為一體,並以此為基礎,作出了許多判斷,然而如從版本校勘的角度來解讀,就非常容易解決這個問題。造成這種混淆的原因是,除甲戌本外,都缺少了補天餘石幻化為通靈寶玉的429字,而程本系統為了彌補此矛盾,增寫補天餘石成為神瑛侍者這一內容,使得三者一體,產生諸多閱讀中的困惑。

我們且來縷述一下《紅樓夢》的版本系統,以使閱者有大致了解。

《紅樓夢》的版本系統分為三類:一為脂評本系統,一為程本系統,第三是排印標點本系統。

脂評本系統出現最早,以手抄形式存在,是《紅樓夢》早期流傳的最主要方式,我們現在能看到的脂本有十二種,如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等等。脂本系統多以《石頭記》為名,其一大特徵是有脂批。脂批為泛稱,指在脂本上作的批語。脂批作者有很多,如脂硯齋、畸笏叟、棠村、松齋、梅溪等等。也有部分是後人在這些脂本上寫的,如左綿痴道人等等,他與曹雪芹不是同時代人了。

在脂批作者群體中,如脂硯齋、畸笏叟等人,是與曹雪芹關係非常近的,在《紅樓夢》裡也能看到脂硯齋等人的生活經歷,被寫進了小說裡,如「鳳姐點戲,脂硯執筆」等等。脂批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以供我們了解曹雪芹,了解《紅樓夢》的創作過程。

第一回中有「雪芹舊有風月寶鑑一書,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餘睹新懷舊,故仍因之」一批,揭示了曹雪芹在創作《紅樓夢》之前,曾創作一本叫做《風月寶鑑》的書。又如「壬午除夕,芹為淚盡而逝」一批,揭示了曹雪芹逝世的時間等。

可以說,部分脂批,作為曹雪芹的周邊的人的記錄,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的,是應該重視的。但其中部分批語,實際離曹雪芹的思考相去甚遠,如在第五十二回寫到賈寶玉聽見自鳴鐘敲了四下,庚辰本夾批是這樣說的:「按『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樣寫法,避諱也。」這個批語證實了曹寅是曹雪芹的先輩,然而避諱一說,卻是脂批作者的誤讀,《紅樓夢》裡並不避諱寅字,並曾將唐寅讀作庚黃,這裡的解讀應該從寫作技巧理解,四點是寅時,這裡的四下,是寫的聽覺,而非視覺。在脂批中,有兩個批者討論的內容,如在第二十七回裡面,關於小紅,有這麼兩段脂批:

奸邪婢豈是怡紅應答者,故即逐之。前良兒,後篆兒,便是確證。作者又不得可也。己卯冬夜。

此系未見「抄沒」「獄神廟」諸事,故有是批。丁亥夏。畸笏。

對於脂批,我們是要分辨著來看的,不能將脂批當作準繩。

我們現在看到的脂本,大多都是殘缺不全的,如甲戌本只有十六回,己卯本有四十一回又兩個半回,庚辰本有七十八回等等,此三本為曹雪芹生前定本,成書最早,故而又稱之為三祖本,在近年的排印本校勘中,常選取此三本作為最重要的文本來源。

1791年,程偉元與高鶚將搜集到的《紅樓夢》各版本加以校勘、增刪,刊刻發行,這就形成了程本系統。程本共發行兩版,分別稱之為程甲本與程乙本,兩本之間發行間隔時間有七十餘天,學者多從此時間來論證乙本對甲本的修改,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此中反映出大眾對《紅樓夢》的歡迎程度。程本流傳後,各書坊紛紛翻刻,如東觀閣本,本衙藏本等等,又有文人在刻本上作批,如張新之、姚燮、黃小田、王希廉等等。這些都是《紅樓夢》在流傳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現象。

程偉元和高鶚在程本中曾說明校勘與修改的過程,如「竭力搜羅」、「銖積寸累」,「細加釐剔、截長補短、抄成全部」,終將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復為鐫板、公諸同好」。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認為後四十回的作者是高鶚,原因也是因為這次刻印。近年多有學者反思此說。舒序本序言有「闕夫秦關」一說。在周春的記錄裡,也說明有兩本《紅樓夢》,其中一本為一百二十回。程偉元在《序》中也記錄收集到後四十回的經過:「書中後四十回,系就歷年所得,集腋成裘,更無它本可考。惟按其前後關照者,略為修輯,使其有應接而無矛盾。至其原文,未敢臆改,俟再得善本,更為釐定。且不欲盡掩其本來面目也。」這些史料都說明在1791年之前已有一百二十回的存在,那麼高鶚所作的工作,就是「細加釐剔、截長補短」的修改工作,而非是續作者。

程本與脂本在前八十回有很大區別,有學者進行統計,高鶚所說的「曾損數字」實際不確,這數量大約有六萬餘字。程乙本與程甲本也有著很大的差異,民國時期汪原放作亞東本校訂的時候曾作統計,約為1萬5千餘字。

程本在《紅樓夢》的傳播過程中作用很大,首先它將《紅樓夢》從一個小範圍流傳轉為大眾傳播,使人們得以看到《紅樓夢》,如嘉慶年間的《京都竹枝詞》裡就記載:「做闊全憑鴉片煙,何妨做鬼且神仙。開談不說紅樓夢(此書膾炙人口),讀盡詩書是枉然。」這就很好地反映出一個歷史的真實的狀態。第二是它以完本的形態,給了《紅樓夢》一個結尾,雖然有人稱之為「狗尾續貂」,但在《紅樓夢》所有的續書當中,這個續是最好的,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曹雪芹的預期設計「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也給予了《紅樓夢》悲劇結尾。

《紅樓夢》的新式標點排印本出現較早,如亞東書局1921年即出版了用新式標點法進行點校排印的《紅樓夢》。其後各種標點排印本陸續出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也出版許多種排印本,如1953年作家出版社本,以及1957年由啟功先生做注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四卷本,這些本子多以程本系統的本子為底本。

人民文學出版社於1982年出版了紅樓夢研究所新校本《紅樓夢》,以庚辰本為底本,參校諸多脂本與程本,歷經數次修訂,校勘謹嚴,注釋精當,是目前最流行、最方便閱讀的版本。

作者簡介:卜喜逢,山東日照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副研究員,著有《紅樓夢中的神話》《且說集》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紅樓夢的閱讀基礎(一):雪芹家世
    如此,怎樣深入讀《紅樓夢》就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開卷固然有益,益卻也有大小之分。《紅樓夢》既是通俗的,又是深奧的,讀《紅樓夢》沒有門檻,然而要深入閱讀,卻是困難重重的。對於曹雪芹的生卒年,學界爭議頗多:關於生年的說法有康熙五十四年說與雍正二年說;卒年有壬午說、癸未說、甲申說三說。對其生卒年的討論,屬於紅學中考據範疇,其中生卒年之間又相互牽扯,頗為複雜。筆者傾向於康熙五十四年說與壬午說,蓋此二說,與他說相比,史料佐證更為完備,然而完備並非無缺憾的,此問題也有待進一步解決。但我們已可知曹雪芹大致生活於康雍乾三朝。
  • 聊聊給孩子看的四大名著之《紅樓夢》:幾歲開始讀?版本怎麼選?
    如何引導閱讀?也給大家種了個草,我將會說說童書版本的四大名著,那些是值得推薦的版本。本該先說《西遊記》的,因為畢竟在這四部書裡,它是更適合孩子們率先閱讀的一部。不過因為我個人的偏愛,關注和收藏更多的是《紅樓夢》,那麼今天就先從《紅樓夢》說起吧!
  • 如何為自己和孩子選擇靠譜的紅樓夢版本?
    好端端膾炙人口的紅樓夢版本,就被自米海歸、蓄意詆毀和破壞中國傳統文化的洋奴胡適徹底搞亂了!該本多半源於《繡像紅樓夢全傳》,但又採用了東觀閣本每面10行、每行22字的款式。「光緒甲申」1884年,上海洋務派大佬徐潤開設的「廣百宋齋」和「同文書局」,說是據其「家藏原本」,出版了「悼紅軒原本」《增評補圖石頭記》石印本。
  • 新書|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程乙本《紅樓夢》
    程乙本《紅樓夢》是「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萃文書屋木活字本《紅樓夢》」的簡稱,是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首次以木活字方式擺印的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程甲本)基礎上,經過程偉元、高鶚整理後再次擺印的一百二十回全本《紅樓夢》。程乙本《紅樓夢》經過了細緻的改訂,文字與早期抄本有很大差別。
  • 《紅樓夢》版本流變引關注:古抄本留下哪些線索?
    《紅樓夢》的版本世界《紅樓夢》之所以擁有眾多版本,與它的寫作、流傳方式有一定關係。一般認為,《紅樓夢》大約於乾隆初年開始創作,最初以稿本的形式在小範圍內傳閱、評點、修改,後來才以抄本形式流傳。邱華棟則表示,《紅樓夢》也有不同的翻譯版本。翻譯家楊益憲、戴乃迭曾花了半輩子時間來完成英譯本《紅樓夢》。《紅樓夢》的海外傳播,也證明了這本書的巨大魅力。哪個版本最貼近曹雪芹原作?
  • 謝燕芳、趙海燕:安徽師範大學紅樓夢研究課程讀寫訓練分析報告
    任課教師希冀通過這樣的方式,達到以下三個目的:一是讓學生及時關注和了解紅學研究動態和高校《紅樓夢》課程教學改革信息,目的在於引導學生與紅學的當代發展接軌,培養其時代意識和學術興趣;二是引導中文專業本科生的課外閱讀方向,並在閱讀當代學人的學術著述過程中學習、借鑑學術論文的寫作方法,養成良好的學術思維習慣
  • 《紅樓夢》為什麼叫「紅樓夢」,「紅樓」究竟什麼意思?
    《紅樓夢》有很多名字,《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鑑》《紅樓夢》和《金陵十二釵》。這些名字其實是循序漸進,代表不同時期的演變,甚至是混淆視聽。現行版本基本有兩個,通行本一百二十回《紅樓夢》,八十回的《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 《紅樓夢》被翻譯成了多少種語言 外國人如何閱讀和評價
    《紅樓夢》作為中國人最耳熟能詳的古典名著,被翻譯成了哪些語言?有哪些重要的譯本?從世界文學史上看,這部作品有怎樣的地位?外國人如何閱讀《紅樓夢》?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主辦的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特別邀請到中國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李晶分享了和《紅樓夢》相關的這些冷知識。
  • 《紅樓夢》鴛鴦二字分析
    鴛鴦,《紅樓夢》中人物,姓金,是賈母的大丫頭。她是家生奴,賈母平日倚之若左右手,她在賈府的丫頭中有很高的地位。她面對榮國府大老爺賈赦的逼婚,敢於說「不」,誓死捍衛自己做人的尊嚴。鴛鴦二字多次出現在《水滸傳》、《紅樓夢》中,它能揭示《紅樓夢》的謎底嗎?
  • 一部不同尋常的程乙本《紅樓夢》
    《紅樓夢》的版本流傳情況十分複雜,大致可以分為早期抄本(即脂批本)和刊印本兩個系統,刊印本的代表就是程偉元、高鶚整理,以木活字方式擺印的程甲本和程乙本《紅樓夢》。其中程乙本《紅樓夢》經過了細緻的改訂,文字與早期抄本有很大差別。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以程乙本為底本的整理本《紅樓夢》被大眾讀者廣泛閱讀,影響很大。
  • 高淮生:林以亮著《〈紅樓夢〉西遊記——細評〈紅樓夢〉新英譯》
    >第七章 寶玉四時即事詩二譯之商榷第八章 千錘百鍊的譯作第九章且看第八章「千錘百鍊的譯作」中如何說:我在前文再三稱許霍克思的英譯《紅樓夢》為第一流的翻譯,譽之為近年來由中譯英的扛鼎之作。在此之後,英語世界幾乎所有對《紅樓夢》進行學術性解讀的期刊論文都將霍譯本作為引文來源,所有涉及《紅樓夢》內容的專著與論文集也將霍譯本列入參考書目(涉及原著不同版本的考證研究除外,因為研究者需要自行對不同版本的相應片段進行翻譯,以發現其中的差別)。
  • 「二簡字」為何僅存九年?專家:改動太多像日文,丟了漢字的精髓
    新中國建立後,百姓們的基礎素質教育亟需提高,綜合國民素養也亟需提升,因此,漢字簡化在當時看來,勢在必行。,「二簡字」誕生了。這些新字因為筆畫簡單,書寫方便,比之上一版本的簡體字更是脫胎換骨般的蛻變。在當時,「二簡字」的投入和使用是非常成功的。無數目不識丁的百姓很快掌握了這些新的內容,辦事效率有了顯著提高。然而,「二簡字」形勢如此之好的一次革新,為何會失敗呢?
  • 「二簡字」為何被廢?老教授:外形太像日文,把漢字的精髓都丟了
    當時是由李斯這位宰相負責這項政策的實施,在秦國大篆的基礎之上,進行簡化。至於其他六國的文字則是一一廢除,就形成了現在的「小篆」。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簡化漢字。 而後的隸書就是自小篆演變而來,當時小篆還是沒有那麼方便書寫。當時有一個人就在監獄之中創造出了這種平正方直的筆畫,改變了小篆的圓線條,更加方便書寫。於是這種字體就被稱為「隸書」,也稱作是「古隸」。
  • 《中國書法報》清華簡專輯(二)
    交稿的同時還要提供簡的原大照片、放大照片,然後根據釋文整理出字形表附在報告後面以便讀者閱讀。這樣讀者拿到整理報告就可以比較完整地了解到清華簡各篇的情況。 戰國時期是否有「書肆」尚不得而知,但從《算表》與其他3篇文獻的字跡關係看,說它們是職業書手所寫,大概與事實相去不遠。既然是由職業書手所錄,則清華簡《算表》是副本而非原創的可能性是極大的,這從一定意義上也可以反映,《算表》的實際發明時間應早於我們現在見到的這個版本。
  • 「紅樓夢」千萬不要翻譯為「Red Tower Dream」!這樣說才正確!
    所以,《紅樓夢》最常見的三種英文名就是: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The Story of the Stone視屏中還有一段《紅樓夢》的主題曲《枉凝眉》,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下英文版的歌詞,先來聽聽中文版的《枉凝眉》:版本一:David
  • 與紅樓夢並稱「南緣北夢」的再生緣你知道嗎?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部與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並稱為「南緣北夢」的小說——再生緣。紅樓夢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小說的翻譯版本不少,電視劇的翻拍版本也不少。這部名著對於國人來說,可以算得上是家喻戶曉的作品了。甚至還有專門的組織去研究紅學。
  • 好書推薦:一部《紅樓夢》,一首《葬花吟》
    二百年前一個初夏的夜晚。大觀園怡紅院內,與寶玉關係甚好的襲人、晴雯、麝月等為他設計了一個特別的私密生日宴會。為了讓這個生日宴會更顯熱鬧些,他們還把薛寶釵、林黛玉、史湘雲、探春、香菱和薛寶琴等一起請來為他慶生。
  • 我手裡的《紅樓夢》
    《紅樓夢》是文學名著,這是我從書上知道的,在我小的時候,電視裡已經電視劇版的《紅樓夢》,但我沒怎么正經看過,正因為我不了解電視劇版《紅樓夢》的重要意義,那時候,錯過了播放電視劇的最佳時機,以後想再看就難了。哪裡像現在這樣,想看哪部電視劇了,打開電視機就能看到,或者直接在網上看劇。
  • 《走進<紅樓夢>觀人生》教學大綱
    01課程目標 基本理論知識 普及《紅樓夢》這一經典名著的相關知識內容,引領學生從閱讀經典中感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汲取民間智慧豐富自我的生活體驗。
  • 《紅樓夢》的前世今生
    多歧為貴,不取苟同紅學除了曹學以後的又一個大分支叫版本學。當年《紅樓夢》的流傳形式是手抄的形式,大體上是八十回,但嚴格意義上來說可能還不足八十回。現在多數人認為最古老的本子叫甲戌本,就是乾隆十九年的一個本子。這個甲戌本的《紅樓夢》他的書名叫做《脂硯齋重評石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