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十四五」,為下一個十五年錨定方向,黨的建設猶如乘風破浪的壓艙石。
廣州市日前公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明確將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完善「令行禁止、有呼必應」黨建引領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把黨中央決策部署第一時間貫徹到基層,把人民群眾訴求第一時間解決在一線,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將持續成為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鞏固提升城市發展位勢的根本保障。
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落實省委「1+1+9」部署,優化提升市委「1+1+4」舉措
規劃建議明確,廣州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聚魂,全面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嚴格執行堅決落實「兩個維護」十二項制度機制,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更加自覺運用習近平總書記教給的世界觀方法論謀劃發展、推動工作,完善「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方法,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優化提升市委「1+1+4」工作舉措,用工作體現忠誠老實,用發展體現擔當負責,用解決問題體現落實成效。
「劃重點」解詞釋義,看黨建工作的帶動作用——
廣東省委「1+1+9」工作部署具體為:第一個「1」是指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政治保證;第二個「1」是指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發展主動力;「9」是指「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重點,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等9個方面重點工作。
廣州市委「1+1+4」工作舉措具體為:第一個「1」指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是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根本政治保證;第二個「1」指深化改革開放,是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根本路徑和關鍵一招;「4」具體包括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
黨建引領實現宏偉目標
把基層組織整頓好,把「好幹部」用好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宏偉、任重道遠,規劃建議指出廣州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實現。
在具體工作中,廣州將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督責任,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健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堅持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鬥。
7月7日,廣州地鐵集團黨委正式成立廣州市軌道交通產業聯盟大黨委,59家聯盟企業以國企帶民企的形式,現場籤訂共建協議。這是全市深入實施「紅聯共建」工作機制,推動非公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根深葉茂,本固枝榮。「十四五」時期,廣州計劃持續實施組織力全面提升工程,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實施「頭雁」培育行動,擴大基層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更好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人才,發展中的關鍵詞,規劃建議中的高頻詞。規劃建議明確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完善人才工作體系,培養造就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廣州將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拓展基層幹部發展空間。貫徹黨管青年原則,提升青年工作水平,營造有利於青年成長成才的氛圍環境。年輕幹部的培養、鍛鍊力度有望得到進一步加強。
怎麼把培養起來、挑選出來的「好幹部」用好,更好地服務發展?規劃建議提出,在落實好幹部標準,提升幹部隊伍本領能力的基礎上,更要完善支持幹部擔當作為的激勵保護機制,以正確用人導向引領幹事創業導向,讓廣大幹部始終保持幹事創業的激情和活力。
規劃建議還明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為基層減負。以加強政治監督為引領,強化對公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推動監督體系融入治理體系、轉化為治理效能。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用好「四種形態」。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鞏固發展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黨建引領,最終目的是凝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強大合力,規劃建議指明了方向: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職權,加強對「一府一委兩院」監督,創新立法、監督、決定、任免和人大代表工作,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支持政協按憲法和政協章程履職,推動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促進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關係和諧,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城市;落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更好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作用,把各自聯繫的群眾緊緊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
高水平建設法治廣州
建設「全國公共法律服務最便捷城市」
今年以來,廣州警方深入開展「十大攻堅戰」和「颶風」等專項行動,全市案件類警情同比下降15.4%,刑事立案同比下降3.8%,打掉惡勢力集團8個,查封、扣押、凍結涉黑惡資產4.56億元,掃黑除惡戰果持續走在全國前列。群眾安全感98.2%、治安滿意度98.1%,是「法治廣州」交出的一張成績單。
展望「十四五」,規劃建議對「高水平建設法治廣州」著墨頗多:一是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貫徹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堅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打造法治城市標杆;二是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銜接,提升全面依法治市水平;三是堅持依法行政,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高水平創建全國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區);四是深入推進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執法司法監督制度;五是完善律師制度;六是加強法治社會建設,以民法典為重點加強全民普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全國公共法律服務最便捷城市」。
規劃建議最後指出,廣州市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和省的工作要求,按照本次全會精神,制定「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各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強化與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銜接,形成系統的規劃體系。未來將持續健全政策協調和工作協同機制,完善規劃實施監測評估機制,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廣州「十四五」規劃建議原文請戳:
中共廣州市委關於制定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文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何道嵐圖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偉濃 蘇俊傑 李波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