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見|《隱秘的角落》中的笛卡爾童話,究竟想告訴你什麼

2020-12-16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昱

最近網劇《隱秘的角落》著實火了一把,作為原著中並沒有的橋段,該劇安排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笛卡爾愛情」童話:

相傳17世紀的偉大數學家笛卡爾曾經到瑞典,邂逅了一位美麗的瑞典公主。國王知道這件事後,強行拆散了他們,並把笛卡爾關在了牢裡。後來,笛卡爾染病死去,在臨死前給公主寄去了最後一封信,信中只有一行字:r=a(1-sinθ),就是美麗的心形線。

在網劇中,這個故事由天才殺人犯、少年宮代課數學老師張東升講出,被男主朱朝陽聽到,暗示了兩人智鬥之外的性格相通之處。這個童話光明與黑暗的兩個結局,則暗示了該網劇同樣存在一明一暗的兩個結尾。

編劇添加的這個暗示十分高妙,不過,正如不少人吐槽的,這個故事本身其實bug多多。

首先從數學上來說,以最簡單的數值帶入就可以算出,張東升的這個心形線其實畫錯了。傳說中「笛卡爾心形線」(r=a(1-sinθ))的真實畫法其實應該如下圖。

這是一顆胖胖的愛心,用於向姑娘表白其實並不咋浪漫……

可能正是由於這個胖胖的心形線看起來不怎麼浪漫,確實有不少數學家一直在鑽研在數軸上畫出更完美的心形,比如下面這一堆:

(圖片據知乎)

但無論這上面當中哪一個心形,其實都不太可能是笛卡爾畫出的,原因是畫這些心形所需要的sin、cos等三角函數,是18世紀中期另一位數學天才歐拉的創舉。

笛卡爾作為坐標軸的創立者,其實還沒有獲得這種數學工具……即便他寫出來,人家公主也看不懂。

笛卡爾:用三角函數表白?編劇你讓我穿越了。

可能更毀你三觀的真相是,歷史上的笛卡爾與那位「瑞典公主」之間壓根沒有什麼曠世奇戀——「公主」欠笛卡爾的其實不是情債,而是命債。

笛卡爾的這位「緋聞女友」並非公主,而是女王:她就是號稱「北方的密涅瓦」的瑞典女王克裡斯蒂娜。

克裡斯蒂娜女王很智慧,但絕對稱不上「美麗的公主」。

兩人之間確實有過師徒關係,但並沒有國王從中作梗、不讓他們在一起。因為克裡斯蒂娜女王的父親、能徵慣戰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國王早在她六歲時就死了。

所以當1649 年笛卡爾到瑞典任宮廷教師時,女王時年24歲,登基已經整整18年了。

那笛卡爾是怎麼死的呢?說來有些搞笑。作為哲學家兼數學家,笛卡爾一向以身體硬朗著稱,據說一輩子沒得過病,超強的身體素質讓他得以廢寢忘食地鑽研學術。但他沒想到的是,到瑞典後,他遭遇了女王這樣一位比他身體更硬朗、學習起來更不要命的學生。

由於女王好學,再加上她白天政務繁忙,笛卡爾不得不每天早上四五點鐘爬起來準備給女王的早課,傍晚還要陪女王輔導功課,直到深夜,每天只能睡四個小時左右。年輕的女王這麼連軸轉沒事,但超強度的工作很快透支了笛卡爾的身體,再加上瑞典天氣寒冷,笛卡爾很快就染上了平生唯一一次病症——肺炎,最終不治撒手人寰了。

所以,笛卡爾老師其實是被精力過於充沛的女王「耗」死的。

在老師死後四年,女王以芳齡28歲主動退位,而且終身不嫁。不過這並非是老師的死讓她感到內疚、甚至如坊間盛傳的對老師產生了愛情,而是女王通過笛卡爾的死認識到了人生的短暫,讓她更加決定要將有限的人生專心投入到無限的學術鑽研當中,什麼政務、婚姻之類的俗事,她都顧不上了。

實際上,對於克裡斯蒂娜女王的性取向,歷史上的爭論更多。因為她一生都堅決不肯結婚,喜歡穿男人衣服,舉止行為也都很像男性。她也比較喜歡與男子交朋友,除非女人十分漂亮,才會上去主動結識……

所以,《隱秘的角落》當中笛卡爾的愛情童話真的只是個童話,無論在數學上還是真實歷史上,其實都bug多多。

那麼,編劇為什麼要選這麼一個故事呢?在昱弟看來,除了這個故事剛好能卡上張東升數學老師這個身份之外,可能還跟笛卡爾對兒童善惡論的哲學思想有關。

在原著小說《壞孩子》中,未滿14歲的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是一個反覆被提及和強調的概念,也成為推動劇情發展的一大動機。而現代法律對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特殊處理,其實是立足在近代大哲學家盧梭的相關理論上的。

盧梭:本人就是覺得兒童都是天使。

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建立了對後世影響頗深的兒童性善論觀點。他認為,兒童生來就是純潔善良的,根本沒有什麼惡的劣根。倘若孩子犯了罪惡,那也是因為受了後天的環境,特別是惡劣勢力的汙染與控制。「本性的最初衝動始終是正確的,因為在人的心靈中根本就沒有什麼生來就有的邪惡。」「凡是出自造物主的東西,都是良善的,一到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

可以說正是基於盧梭幫我們建立的這種基礎邏輯,現代法律對兒童犯罪的處理更多是教育,而非懲戒。

但是,對於這一觀點,早盧梭一百年的笛卡爾卻有完全不同的認知。作為哲學上「懷疑一切」原則的創立者,笛卡爾不承認道德來自先天的、上帝的恩典,而是依靠人類後天的理性認知才能獲得的。笛卡爾認為,兒童作為成人的不完全體,具有與成人相似的六種「激情」(可以理解為通常所說的衝動,如愛恨、嫉妒等等),卻不具有成人那般健全的理性,因此他們的認知和行為是否正確,都是值得懷疑和防範的。

笛卡爾甚至說:「由於我們在長大成人之前都當過兒童,對呈現在我們感官面前的事物作過各種各樣的判斷,而那時我們還沒有充分運用自己的理性,所以有很多先入的偏見阻礙我們認識真理,因此我們要擺脫這些偏見的束縛。」

很顯然,與盧梭認為成長是純潔的兒童遭受世俗汙染的單向墮落不同,笛卡爾認為兒童的成長是一個可好可壞的雙向過程。在人之初,道德尚不存在,人類必須依靠自身理性去建立它。

笛卡爾的這個哲學思想,其實恰恰暗合了《隱秘的角落》的調性。

孩子的心靈是複雜的、可善可惡的,成年人常常忘了這一點,雖然他們自己也曾是孩子。

在昱弟看來,《隱秘的角落》之所以能獲得成功,其實正在於它反映了一種屬於兒童的「人性張力」。

一般影視文學作品中,兒童都是盧梭理念中「愛彌兒」般的存在。而《隱秘的角落》原著《壞小孩》,則像是一個「全員惡人」的性惡論故事。

其實這樣的故事都不足夠精彩。《隱秘的角落》改編的高明之處,恰恰在於它描述的兒童是可善可惡的,屬於孩子的善惡抉擇,構成了這個故事的絕對核心——宛如笛卡爾所認識的人性。

相關焦點

  • 童話還是背叛?用Scratch破解《隱秘的角落》中的笛卡爾心形曲線
    #隱秘的角落#正在熱播,認真觀劇的朋友一定發現了,第6集的劇情中,張老師在數學課上講了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笛卡爾和心形曲線:笛卡爾和美麗的瑞典公主相愛了,但是他們相差了三十多歲,愛情被國王知道了,國王極力反對,並流放了笛卡爾,笛卡爾在臨死之前給深愛的公主寫了一封情書,裡面只寫了這樣一條公式:r=a(1-sinθ),當公主接到信時,
  • 《隱秘的角落》:童話未必很美好,現實也未必很殘酷
    笛卡爾死於流放,這是童話笛卡爾死於背叛,這是現實抱歉,我實在是看不出死於流放和死於背叛有多大的區別,這只是一個簡單的事實,年紀大了的人,就終有一死,當看穿了生死,一切都很正常。是誰認為公主就應該愛上笛卡爾?套用《都挺好》裡面的臺詞,愛他年紀大,愛他不洗澡?最近熱播的《隱秘的角落》,什麼是童話?什麼是現實,網上的人爭論不休。朱朝陽故意推晶晶下樓,朱朝陽設計害死了普普、嚴良、後媽王瑤,還有他自己的爸爸朱永平。
  • 隱秘的角落:心形函數笛卡爾的情書?童話都是騙人的?
    後來,笛卡爾染病而死,臨死前寄給公主最後一份信,信上只有一行字:r=a(1-sinθ)。公主據此在坐標軸上畫下方程的點,解開了這行字的秘密——心形函數。歷史上,笛卡爾與克裡斯蒂娜是有交集的,只不過笛卡爾是她的哲學老師。
  • 《隱秘的角落》最後的結局,你是願意選擇現實還是童話?
    《隱秘的角落》從開播以來一直都是好評無數,豆瓣分更是獲得了9.0以上的高分,但在最後的大結局,出現了兩個結局,不得不說,這部劇的結局實在是高能,在最後留給觀眾的是個選擇題,那你是願意選擇現實還是童話呢?
  • 隱秘的角落結局是什麼意思?朱朝陽日記裡寫了哪些內容
    一口氣看完隱秘的角落大結局,感覺全員演技在線,劇情緊湊,全程高能。隱秘的角落大結局給我們的問題是,童話和現實,你究竟選擇相信哪一個?相信童話結局就是好的,細思極恐啊!感覺需要帶著細節再看一遍。看完了隱秘的角落,對於大結局張東升在被警察開槍包圍擊斃前對朱朝陽說的那一句:你可以相信童話,讓我想起了羅曼·羅德的那句很經典的話,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真相後依舊熱愛生活。現實和童話固然有巨大的反差,卻也有相通之處。朱朝陽在最開始聽的那個關天才數學家笛卡爾愛上公主的故事,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
  • 隱秘的角落,這樣的雙結局,你是相信現實還是童話,細思極恐
    隱秘的角落,這樣的雙結局,你是相信現實還是童話,細思極恐《隱秘的角落》無疑是今年最精彩的一部電視劇,其懸疑劇情十分吸引人。相信很多網友之前也都追過這部劇,很多人有自己的見解,當然也有覺得不太懂得觀眾。今天分享一點小編的看法。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是什麼意思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有彩蛋嗎如何解析
    《隱秘的角落》原著小說中,朱晶晶的確是被朱朝陽推下樓去的,電視劇裡雖然一開始沒這麼演,但通過結局的內容卻可以推測出,這一切並沒有那麼簡單。結局表達的很隱晦,但卻和之前一直提到的笛卡爾故事的現實與童話對應上了,原著中,朱朝陽雖然是大boss,卻利用日記洗白了自己,而日記中的內容所對應的就是笛卡爾故事的童話。
  • 《隱秘的角落》結局解析:你可以相信童話,但你已經身陷黑暗
    《隱秘的角落》以豆瓣9.0的高分在眾多劇集中脫穎而出,國產劇又一次刷爆了觀眾的視野,該劇目前會員更新到第六集,超前點播已完結,熬夜看完《隱秘的角落》,接著就失眠了。《隱秘的角落》大結局最簡單的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這樣的:張東升罪有應得,被警察擊斃;普普拿著錢救了弟弟;嚴良和老陳在一塊,還對老陳說長大後想做警察;朱朝陽重新開始生活。看似是HE結局,但是仍需要深思,整個故事從一開始就是用的「隱喻」。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你真的看懂了嗎?
    端午節期間,《隱秘的角落》又爆了。會員大結局當天,微博上掛了一堆與劇情有關的微博,#章子怡評隱秘的角落#一度還躍居第一。眾所周知的是,《隱秘的角落》有兩個結局,一個童話版本,一個是殘酷真相。在童話版本裡,很多人都活下來了;但在隱秘的版本裡,主要人物只有朱朝陽和他母親成了倖存者。那麼《隱秘的角落》裡到底死了幾個人?又分別是誰殺害的?
  • 《隱秘的角落》你可以選擇相信童話 可是成人的世界沒有童話
    《隱秘的角落》你可以選擇相信童話《隱秘的角落》無疑打破了這個沉寂的夏天!對於國產劇來說,《隱秘的角落》無疑從已經固化的模式中撕開了一個裂口,讓光照了進來。正如: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 《隱秘的角落》深度解析幾個細思極恐的細節,你相信童話還是現實
    一部由紫金陳推理小說《壞小孩》改編,豆瓣評分高達8.9分的網絡懸疑劇《隱秘的角落》上映不到半個月就引來了眾多網友的爭相討論。其劇中多處讓人看完細思極恐,毛骨悚然的隱秘之處,下面讓我們逐個看看。1、永平水廠嚴良一心一意幫助普普救弟弟的嚴良,是全劇裡面最單純、善良的人設。他和普普從福利院逃出來搭上貨車來到寧市。
  • 《隱密的角落》——細思極恐下的結局,童話還是現實?你的選擇呢?
    劇名很有意思,隱秘的角落。的確,人心隱秘,黑暗亦或是光明,孩子亦或是成人,做過的事都會留下跡象,循著來到人心隱秘的角落,細思極恐。 有種說法是普普騙了所有人,她是綠茶她是大 boss,其實這個就像劇中張東升說的那個問題,對於笛卡爾的故事,你是相信童話,還是現實。
  • 《隱秘的角落》原版結局是什麼?大結局到底是童話還是悲劇
    隱秘的角落原版結局《隱秘的角落》獲得口碑、評論的雙豐收,邏輯嚴密的故事、出色的導演和演員,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奇詭的環境中,也將其原著《壞小孩》推到了觀眾面前。那麼,《隱秘的角落》和原著作品《壞小孩》相比,有什麼不同呢?導演通過《隱秘的角落》暗示了哪些深層結局?
  • 《隱秘的角落》裡笛卡爾的愛情故事,是真的嗎?
    原創 matrix67 果殼在這個距離各種情人節都很遙遠的日子裡,伴隨著網劇《隱秘的角落》的熱播,數學家笛卡爾和他的心形線傳說又一次重回大眾視野。圖丨《隱秘的角落》劇中的張東升老師,給同學們講的是這麼一個故事:相傳笛卡爾曾流落到瑞典,邂逅美麗的瑞典公主克裡斯蒂娜。國王知道了這件事後,強行拆散了他們。後來,笛卡爾染病死去,在臨死前給公主寄去了最後一封信,信中只有一行字:r=a(1-sinθ)。
  • 隱秘的角落結局是什麼意思 朱朝陽日記裡寫了哪些東西
    《隱秘的角落》開播後便收穫無數好評,在豆瓣更是獲得9.0以上的高分,而這部劇也在近日通過超前點播播出了大結局,不得不說,這部劇的結局實在太高能了,一切的美好都是假象,朱朝陽才是真正的大boss。
  • 聊聊《隱秘的角落》裡提到的笛卡爾,以及她和瑞典公主的「心形線...
    《隱秘的角落》中,張東升在少年宮為學生講了笛卡爾和他浪漫的「心形線」。小編想要告訴大家的是,數學家和公主的愛情故事純屬鬼扯,根本就不存於歷史中,最多只能當個魔改的小短文看。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朱朝陽用謊言編織了一個美麗童話
    《隱秘的角落》超前付費點播迎來了大結局,三天時間追完一部12集的網劇,讓人直呼過癮。(一)從《十日遊戲》到《隱秘的角落》,讓國產劇集終於可以擲地有聲地為自己正名了。《隱秘的角落》原著小說《壞小孩》作者紫金陳便發聲力挺。1、《隱秘的角落》改編得很好,整體質量比《無證之罪》高;2、大家懂的原因,網劇結局進行了大幅度改編;3、真相併不是看到的這樣,結局用了很多隱喻。
  • 《隱秘的角落》最全細節解析 笛卡爾的兩個故事
    《隱秘的角落》故事線解析我笛卡爾一個感情失敗的禿子追不回我的公主拿不回我的相機恭喜秦昊,成功取代馮遠徵老師變成了我新的陰影...還有沒看《隱秘的角落》的朋友嗎?有一場戲是張東升帶三個孩子吃漢堡,普普想要套餐裡的玩具,由於一個套餐只送一個玩具,為了安慰想集齊玩具的普普,張東升表示「下次再帶你來吃」↓這個「下次」在什麼時候呢?在被刪掉的花絮裡↓這是一場張東升獨自一人吃漢堡的哭戲,桌上擺著普普還沒集齊的另外三個玩具...很明顯,普普確實已經不在了...
  • 《隱秘的角落》敗筆:笛卡爾的心形曲線,真的與瑞典公主有關嗎?
    伴隨著網劇《隱秘的角落》的熱播,讓法國數學家、哲學家笛卡爾重回視野,他的心形線也在劇情中搶盡風頭。還記得傳說中理工直男的「表白神器」,心形曲線「r=a(1-sinθ)」嗎?後來,笛卡爾染病死去,在臨死前給公主寄去了最後一封信,信中只有一行字:r=a(1-sinθ),就是美麗的心形線。」這個片段播出的時候,彈幕裡紛紛吐槽圖畫得不嚴謹。心形線其實有多種畫法,而傳說中的笛卡爾心形曲線,其實是下圖這個樣子的:一顆胖胖的愛心,裡面是沉甸甸的愛。
  • 童話還是黑暗?你有勇氣直視隱秘角落裡的深淵嗎?
    與原版小說相比,《隱秘的角落》在劇情上做出了一些改動,在暗黑的惡裡增加了很多善意,也多了很多可以反覆品味的隱喻。正如片名所寓,劇情裡「隱秘」的細節和潛臺詞其實就在暗指一個隱秘的世界。作為貫穿整部劇最重要的隱喻,笛卡爾的童話故事其實就代表著這個隱秘的世界,一面是表面上的「兩情相悅,互相信任,雖然結局並不是非常的美滿」,暗指著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在社會中表現得「善意」的那一個自我,而隱藏與看似美好的自我下,有一個隱藏深處的惡,「公主根本不愛笛卡爾,笛卡爾死於背叛」,意在人性潛藏著的惡,也就是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