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環球時報新媒體 環球時報
儘管香港國安法已經實施,但一些人仍在不斷地通過挑撥香港和內地關係,製造和傳播「去內地化」甚至「去中國化」的言論,妄想著將香港與內地的關係切斷,最終將香港從中國分裂出去。
近日,在香港的疫情復燃,急需採取措施控制住疫情的時刻,這些人就拋出了一個荒誕的言論,要求港人不要跟著內地一起使用「方艙醫院」這個詞語。
拋出這個觀點的人名叫區家麟,是香港的一個媒體人,也是禍亂香港的亂港勢力的支持者,曾在今年5月撰文將內地和香港的關係比作「蠍子」和「烏龜」,並將內地說成是「全球瘟疫的發源地」。
(圖為區家麟和他近期撰寫的挑撥香港和內地關係的文章)
只不過,他對內地的攻擊和妖魔化,大多頗為無腦和酸臭,就比如下面這篇讓港人不要用「方艙醫院」的文章。
(截圖來自區家麟文章的原文)
在文章中,他首先宣稱「方艙醫院」一詞聽起來「好哽耳」,並宣稱他查詢後發現這個詞來自於內地的軍事用詞。
然後,他便宣稱「香港大可不必跟隨」內地的這種用法。
(截圖來自區家麟文章的原文)
但自稱查閱了百度和維基等網絡百科的區家麟,卻故意隱藏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這些百科都提到「方艙」這個概念最初是源自美國軍隊,中國是參考的美軍。
這些百科都引用了一篇名為「追根朔源話方艙」的文章,裡面也明確提到方艙一詞「源於美軍的軍事用語」,「起源於美國」,「最初應用於美國」,中國則是在80年代初開始的方艙的研製工作。
然而,區家麟卻通篇沒有一處提到方艙這個詞,源自美軍這個各百科上都突出寫明的情況。作為一名常年從事「新聞工作」的人來說,我們不認為這是他不識字或眼拙漏看了,而更像是為了將方艙一詞與內地捆綁並進行妖魔化,而故意漏掉。
同時,我們還奇怪地發現境外知名的維基百科上關於「方艙醫院」的頁面,昨天(8月2日)被一個來自香港的IP位址進行了修改,頁面上被增加了一段原本沒有的話:「國際上一直以來慣用的中文名稱是臨時醫療中心或臨時醫療站,直至2020年初才在中國大陸首次出現方艙醫院的叫法。」
但這個修改者並沒有給他說出的這番話提供任何可靠的依據或引文。
再回到區家麟那篇文章。在讓港人不要跟著內地用「方艙醫院」的說法後,他還給出了不要用「方艙醫院」一詞的三個極為可笑的理由。
1、他宣稱香港目前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設立的臨時醫院「不是方形」,也沒有「艙」,所以用「方艙」屬於「詞不達意」。
但實際上,內地有媒體的會將這種醫院稱為「方艙醫院」,是因為將這些原本是體育場或展館的地方該做醫用的方式和思路,與軍事上所使用的那種「方艙醫院」相似。
否則,按照區家麟的邏輯,那他名字也頗為讓人摸不著頭腦,詞不達意了,因為他既不是「家」這麼一個物體,也不是「麟」這個中國傳說中的動物。
2、他宣稱使用這個詞會「招來誤會」,讓人們「以為是內地援建的產物」,並稱根據香港醫管局的說法,這個臨時醫院是香港自己搞的,「非國家隊援建」,還讓人們「不要相信黨媒講法」。
(截圖來自區家麟文章的原文)
但他這裡其實是一邊在偷換概念,一邊在歪曲事實。
其偷換概念之處在於,「方艙醫院」是一種對於這類醫院的中性稱呼,本身並不帶有「內地」的屬性,正如內地媒體有時也會將美國等其他國家類似的臨時醫院稱作「方艙醫院」一般。而任何不是智商有問題,或是故意將「方艙醫院」這詞與「內地」捆綁進行「妖魔化」炒作的人,應該都不會認為這和「內地」有關。
至於歪曲事實之處則是,香港醫管局官方的說法是,亞洲國際博覽館的一號展館是香港當地合作弄的,但並沒有提到其他可能被改用醫療的區域的情況。而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則在上月27日表示港府向中央提出了請求,希望援助亞博館方艙醫院的建設。
所以,區家麟如果對「方艙醫院」是不是「方型」和是不是「艙」能如此「嚴謹」,那麼他的文章在此處理應說明不是內地援建的是一號展館,並說明港府曾向中央求援。但他並沒有這麼做。
3、他說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的臨時醫院收治的只是輕症病人,所以不能算「醫院」。
說實話,這個說法因為太過可笑,我們甚至不想再廢話了。只是想說明一下許多國家都會用「醫院」去稱呼這種收治輕症患者的臨時醫院,比如下圖所示的澳大利亞的媒體:
另外,在文章最後,區家麟還「陰陽怪氣」地表示,如果「國家隊援建兵團」真來了,到時候醫院叫什麼名字就不由得身為「受助者」的港人去選擇了,並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方艙醫院」這個軍事用詞,讓他「感到不甚舒泰」。
但我們相信,看完這篇生硬地將「方艙醫院」和「內地」捆綁在一起,「為黑而黑」的「奇談怪論」後,任何思維正常人才會「感到不甚舒泰」。
(截圖來自區家麟文章的原文)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區家麟還曾經在今年7月撰寫過另一篇顛倒黑白、邏輯混亂、甚至可謂「下賤」的文章,說什麼香港人已經在香港成為「二等公民」,甚至不如黑人在美國的地位,所以只能用腳投票,哪怕去國作「二等公民」——但事實卻是內地遊客、以及他們使用的普通話和簡體字,才在香港持續遭受著這種亂港分子的法西斯式的攻擊,在自己的國土上被這些人當成「二等公民」對待,被侮辱成為「支那人」、「支那語」和「殘體字」。
(截圖來自區家麟文章的原文)
可就是這麼一名在用當年德國納粹煽動攻擊猶太人的口吻、以及用如今美國白人哭訴自己遭黑人「逆向種族主義」的口吻,去妖魔化內地和煽動香港本土法西斯情緒的亂港分子,卻對外宣稱自己要的是一個「自由的香港」,這可真是對「自由」一詞最大的侮辱了。他真正想要的,應該是當年希特勒對猶太人做的那種「大清洗」吧?
了解《環球時報》的三觀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or回到文章頂部,點擊環球時報 (微信公眾號ID:hqsbwx)
原標題:《在香港,連這個詞都不能說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