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拒絕黃袍加身,會被下屬殺掉嗎?

2020-12-24 sha傻1

正史上把趙匡胤黃袍加身,寫成是士兵逼迫的,甚至是極不情願的。那麼如果他拒絕黃袍加身,會被下屬殺掉嗎?回答是不會的。

1.陳橋兵變是經過了一系列總體策劃包刮木牌事件一都檢點做天子,謊報戰事一北漢勾結遼進犯周。

前期有好多準備工作,黃袍加身是趙匡胤本身的願望。是總設計師,趙普是總導演,只是看在與柴榮是把兄弟,事做委婉一些。也想獲得道義上的高點。

趙匡胤畫像

2.據史載趙匡胤一出生滿屋香氣,預示著天生的與眾不同。所以叫他香孩兒。

年輕時和把兄弟鄭恩去勾欄院玩,妓女韓素梅一看趙匡胤,覺得此人生得與眾不同,將來必定大富大貴,便硬是從良,跟了趙匡胤,趙匡胤得天下後,封韓素梅為惠妃。

連妓女都看出來這主不是一般人,你想趙普,高懷德,石守信等能不了解這兄弟是啥人,都爭著想當開國原老了,那裡有殺的念頭。

3.趙匡胤在郭威手下就功勞卓越,到周世宗柴榮時,趙匡胤屢建奇功,柴榮非常器重,又和柴榮是把兄弟。

所以在軍隊中的威望極高,北漢勾結遼進犯,符太后派趙匡胤禦敵,也是出於此,令符太后沒想到是趙匡胤藉此卻」黃袍加身」。由於在軍隊威望,無人敢有掉念頭。

趙匡胤黃袍加身圖

綜上所述,趙匡胤拒絕黃袍加身,會被屬下殺掉的問題是不會發生的。

黃袍加身總導演趙普畫俘

相關焦點

  • 被逼著黃袍加身的趙匡胤如果不從,會被將士們殺掉嗎?
    一句話,會!1.黃袍加身本來就是趙匡胤設計導演的一齣戲。柴榮死後,趙匡胤位高權重,掌握了最重要的中央軍-禁軍,直接控制了皇城。有謀權篡位之心啊,但得師出有名啊,何況柴榮待趙匡胤不薄,如果沒有柴榮,就沒有趙匡胤現在的地位。
  • 趙匡胤黃袍加身留下一秘密,九皇帝口口相傳,北宋滅亡才真相大白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後,殺人達到視如草芥的地步,不僅如此,文武百官,假若在朝堂上有一絲讓他不滿意,便會將其斬殺丟於宮門前,手段乾脆利落,不帶有一點含糊。假若生在明朝,就算了當了高官,命卻朝不保夕,還不如個小平民來得踏實。但是,宋朝就不一樣了,相較於明朝,宋朝就顯得仁義多了。
  • 趙匡胤登基後,所立的「勒石三戒」,對宋朝來說到底是好是壞?
    即著名的「勒石三戒」:「一是不殺柴氏子孫,如果他們謀反,就在監獄裡讓他們自盡,不能公開殺掉;第二,不殺士大夫,尤其是那些諫臣;第三,不加農田之賦。」保全柴氏子孫趙匡胤為何要立下這條規則?趙匡胤打仗雖然頗具天賦,但是也離不開周世宗柴榮提拔。在經過高平之戰、淮南之戰等一系列戰役之後,趙匡胤地位不斷提升,周世宗柴榮更是將他視作心腹,交予他兵權。
  • 歷史上第一個被「黃袍加身」的皇帝,並不是被大家所熟悉的趙匡胤
    我們都知道,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是在陳橋驛被部下黃袍加身,然後才成為了皇帝。所以我們現在很多人一說起「黃袍加身」就會本能地想到是趙匡胤。但是其實,趙匡胤並不是第一個被「黃袍加身」的皇帝,第一個被「黃袍加身」的成為皇帝的,其實是趙匡胤的老上司,「黃袍加身」也是跟他學的。
  • 千年之謎:趙匡胤暴死之真相!
    趙匡胤登基之後,開了中華統一大業。在平定江南的吳越、南漢、南唐等之後。然後揮師北上滅北漢。但離奇的是976年10月19日晚,他與弟弟趙光義在宮中飲酒,因為飲酒結束時己近子夜,趙匡胤便留趙光義在宮中住宿。
  • 趙匡胤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這句話中提到了四個人,分別是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今天要討論關於宋太祖趙匡胤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這一話題。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涿郡。趙匡胤生於五代十國這一亂世,年輕時因為看不慣漢隱帝的所做所為而大鬧勾欄院,最後被迫離開家鄉出去闖蕩。
  •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那些年宋帝國的崛起
    導語:後周的時候,趙匡胤在陳橋士兵發生了兵變將黃袍加身促使趙匡胤成為新的皇帝,國號為宋,這樣的一個歷史事件就被稱之為「陳橋兵變」,這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要講的故事了。其實這樣的事情並不是趙匡胤的首創,早在他之前就有人用過這樣的手段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 宋朝滅亡,是趙匡胤引起的禍端嗎?
    趙匡胤陳橋兵變後,廢帝自立建立大宋王朝,為了不重蹈五代十國時期華夏大地經歷的幾百年戰亂,他重文輕武讓整個宋朝年間人口最高峰超過一億,經濟也達到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 雖然當時宋朝GDP數據十分喜人,但也由於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以至於宋朝年間軍事實力相比於北方偏弱。
  • 「名人百科」千古明君——宋太祖趙匡胤
    還有一段風趣的傳說,大宋皇帝趙匡胤稱帝前受困於長安,終日過著忍飲挨餓的生活,一日來到一家正在煮製牛羊肉的店鋪前,掌柜見其可憐,遂讓其把自帶幹饃掰碎,然後給他澆了一勺滾熱肉湯放在火上煮透。趙匡胤狼吞虎咽地吞食,感到其味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後來,趙匡胤黃袍加身,做了皇帝。
  • 趙匡胤篡位後周登基,為何後周政權沒有人起兵反對他?
    趙匡胤曾經是後周的一員大將,他很早就投奔了郭威,一直到郭威建立後周。不過趙匡胤真正的映入別人眼帘其實是柴榮時期。柴榮繼位後,對軍隊做了改革,提拔一批人才,其中就有趙匡胤。
  • 趙匡胤帶士兵外出拉練,晚上喝頓酒,睡了一覺,起床就成皇帝了?
    他們首先找到了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表示現在的皇帝只是一個8歲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前方將士有多辛苦,還不如擁立點檢做天子。趙光義早就有這個意思,他立即找到趙普,兩人一拍即合,將領們很快就達成了共識,就等趙匡胤出場。不久之後,趙匡胤「睡醒了」,他醒得確實很是時候,將領們都計劃好了,他正好走出大帳。
  • 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的大戲,四個大導演導的一部反逆劇
    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三,經過了一番周折之後,趙匡胤終於平安地離開了京師汴梁,率領大軍北上抗敵。不過,他此次出徵的目標,並不是北方犯境的北漢與契丹聯軍,而是近在眼前的後周朝廷。大軍行至離汴梁四十餘裡的陳橋驛時,趙匡胤見天色已晚,且又下起了零星小雪,當即命令全軍就地安營紮寨,養足了精神明日再行。
  • 白起乃戰國名將之首,趙匡胤為何如此討厭他,將其踢出武廟十哲
    趙匡胤篡位後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將白起踢出了武廟五代十國曆時五十多年,終於被趙匡胤慢慢結束。話說趙匡胤也是靠著手中的士兵,有樣學樣在陳橋驛黃袍加身,當上了大宋的帝王。話說人老趙如果不是當將軍,放在現在拍電影還真的能成為一名影帝,自己當帝王,搞的還像是被逼的,我不想當啊,他們非要讓我當的,事到如今我也就勉為其難當了。
  • 趙匡胤為何採取「先南後北」的統一戰略,為何又遭後人質疑?
    宋太祖趙匡胤(927-976年),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 顯德七年(960年)趙匡胤借帶兵北上應對所謂「遼國入侵」之機在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發動兵變,黃袍加身,後又迫使後周恭帝柴宗訓禪位,建立了大宋政權。
  • 趙匡胤俠義千裡送京娘,笑納花蕊夫人與小周后,勇者為何成為惡龍
    但是老趙表示,自己這樣做的原因,完全是出於俠義,如果接受了他將京娘娶了回家,不就是和之前的強人沒什麼分別呢,所以最後拒絕了京娘。經過了千辛萬苦,趙匡胤終於將京娘護送回到了家裡。此時當然的情節是,京娘父母非常的感激他,又見趙匡胤人又帥又有武藝,更是器宇不凡,或許還有就是知道京娘喜歡他,就想將京娘嫁給趙匡胤。可是千裡下來,兩人應該日久生情的結局,卻被趙匡胤一口拒絕了。
  •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討厭名將白起,甚至將其踢出武廟?
    而宋太祖趙匡胤,雖然他也是武將出身,還曾經黃袍加身,陳橋兵變奪了柴家的皇位。但是趙匡胤算是一個仁義的君主,他沒有殺害柴氏的子孫,甚至對他們還十分的禮遇。後來,趙匡胤在統一列國的進程之中,滅了不少的國家。但是趙匡胤卻從來沒有對這些亡國之君做出什麼過激的行為,比如侮辱或者殺害。
  • 拼命的趙匡胤,為了完成夢想,付出了哪些努力?
    一位武將出身的皇帝,趙匡胤在中國歷史上的一眾皇帝中也算是很有名了。然而只知道他如何得到皇位的人,可能會認為他這皇帝之位來得太過簡單了,甚至會有人認為他之所以能夠得到皇位,是因為他足夠的幸運撿了一個大便宜,然而真正了解他的人,卻不會認同這種說法。
  • 金太宗趣事:偷拿國庫錢挨打,被懷疑是趙匡胤轉世
    宋太祖趙匡胤原本是北周的大臣,但是隨著黃袍加身趙匡胤登基稱帝並且建立了北宋,一時之間也是將原本四分五裂的中原逐漸歸為一統。《宋史紀事本末》之中曾有記載「汝百年之後,當傳位於光義,光義傳於光美,光美傳於德昭」;這來源於太后遺留說,相傳當時趙匡胤和趙光義的母親詢問趙匡胤,知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能夠坐上皇帝的位置?而趙母給的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欺負皇帝幼小,所以讓趙匡胤撿了一個大便宜。也正是如此趙母定下了約定,將來讓趙匡胤傳位自己的弟弟趙光義,然後再讓趙光義傳位於趙匡胤的兒子。
  • 趙匡胤的新衣:龍袍非皇袍,皇帝也不一定就要穿龍袍
    但細心的讀者能夠發現,宋朝趙匡胤的發跡始於黃袍加身,但是透過很多的影視劇也能夠發現宋朝的皇帝朝服並非黃色,而且也未曾見到龍紋,難道是記載有誤嗎?宋太祖趙匡胤這裡其實存在一個誤區,那就是顏色和龍袍之間並無直接聯繫,龍袍泛指皇帝的衣服,也就是天子之服,但並不是所有的龍袍都是黃色的,也不是所有的龍袍都有著龍紋。
  • 趙匡胤兵變代周,後周舊將並不是沒有站出來的,最後都是自焚殉國
    我們讀這段歷史時,只關注到了趙匡胤披上黃袍之時卻又假惺惺的稱自己受屬下脅迫的精彩表演。卻很少了解趙匡胤披上黃袍後,後周舊臣的反應 如何。這就給很多人造成一個錯覺,似乎趙匡胤奪取後周皇位時,後周已經氣數將盡,沒一個人替後周說句話,沒有一個將軍出兵討伐趙匡胤。其實不是這樣的,後周舊將舊臣還是有人站出來的發兵討伐趙匡胤的。誰呢?有兩個,一個叫做李筠、一個是曾經和趙匡胤爭權的李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