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蝗蟲有人吃,蛆蟲有人吃,蜈蚣蠍子也有人吃,但還真沒見過哪個地方的特色美食是以毛毛蟲聞名的,尤其是毛毛蟲刺身,可這東西居然是非洲中非南部的美餐哦,記得著名求生專家貝爺在荒野求生的過程中選擇吃過綠油油的豆丹,沒有生吃過毛毛蟲,想必毛毛蟲是少數令他無法下咽的蟲子了。
毛毛蟲一般指鱗翅目(蛾類和蝶類)昆蟲的幼蟲。具3對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為5對,有的幼蟲身上有很多有毒的剛毛,人碰到的話皮膚會紅腫。
走近姆班吉市的菜市場
來到中非姆班吉市的露天菜市場,當地農產品琳琅滿目,清一色的女商販們用法語和桑戈語(當地土語)熱情地招待顧客。
午後的菜市場的一角擠著一群人,不知在搶購什麼東西,我忙趕上前去探個究竟,原來是一群婦女在賣毛毛蟲。她們席地而坐,雙手捧著金屬盆,盆內裝著不停蠕動的毛毛蟲,前麵攤著的香蕉葉上也堆放著毛毛蟲。
中非人不習慣使用秤,而是以堆論價,每堆約200克左右。毛毛蟲全身長滿茸毛,身體呈紅、黃、綠、蘭等顏色,猶如畫家的調色盤一般五彩紛呈。
她們用流利的英語對我說:「毛毛蟲都是剛抓來的,含有豐富的昆蟲蛋白質,營養不錯,味道好了!」邊說邊隨手抓起2條毛毛蟲(刺身)放入嘴裡,津津有味地嚼了起來。我們看傻了眼,只是誰也不敢動手去觸碰,更別說是活活地吃下它了。
中非的毛毛蟲,當年是200西非法郎(相當於2.70元人民幣)一堆。後來,我們發現除姆班吉市外,中非的許多農貿市場和鄉間小路旁,賣毛毛蟲的地攤還真不少。 進入雨季後,毛毛蟲越來越多,有些婦女提著裝毛毛蟲的塑料桶來我們的農業站叫賣,農業站僱的當地工人不來上班也捉毛毛蟲去了,據說一天可捉到三四公斤,收入遠遠超過它們本職工作的工資。 我向她請教毛毛蟲是怎麼捉來的。聽了回答後覺得不可思議。她說:「原始森林裡多的是,只要去撿就是了,不信?明天是星期六,我帶你去撿好嗎?」
跟當地婦女一起捉毛毛蟲的經歷
次日清晨,我們頭戴大草帽(防止樹上的蛇掉到頭上),身穿厚厚的卡其布工作服,腳著高統膠鞋,手持小木棒,活像一支探險隊,跟著她進入莽莽的原始森林。林中根本沒路,越往前林越密,她揮舞長長的砍刀,披荊斬棘在前面開路。
「這毛毛蟲是上帝賜給我們(中非人)的高級食品,小蟲4、5月開始孵化,到7月份開始成熟,7、8、9三個月,每天都能撿到大量的毛毛蟲,可供我們享用。不知你們注意到了沒有,最近到農業站來買魚的人少了,市場上牛、羊、豬、雞等食品的價格也下降了,這是毛毛蟲對市場的衝擊,我們中非人特別愛吃毛毛蟲,有了它就不想吃肉了。」
在密密的森林中,東彎西拐地行走了一個多小時,仍未見到毛毛蟲的蹤影,途中還遇到一群來自義大利的森林探險者,他們似乎也在尋找著什麼,我擔心他們是來跟我搶毛毛蟲的,所以我有些急了。
「別急,馬上就有了」,她有把握地說,「找毛毛蟲要先找到毛毛蟲最愛吃的『殺豐利』樹,它散發出的青香味,能吸引成蟲到樹上產卵,它的葉片柔軟多汁,是毛毛蟲最愛吃的。」
在一片喬木下,我們終於看到了毛茸茸的毛毛蟲,開始有點害怕,撿了幾條後就膽大了,只一陣功夫,隨身攜帶的幾隻塑料桶都裝滿了。 歸途中,她再三邀請我到她的家品嘗毛毛蟲。他的家就在勃亞利村,簡樸的茅草房四周栽種著芒果、香蕉、菠蘿。
後來她把毛毛蟲都倒入盆子,仔細觀察之時,頓覺毛骨悚然,長滿長毛的黑身紅頭的又大又肥的種子,在盆子裡蠕動,相信初次看到這幅景象的一定會以為是餵家禽的,但這一切都是為吃貨而準備的。
她隨即忙碌起來,先將一些毛毛蟲放在清水中洗淨,再放入油鍋中炸,再將另一些毛毛蟲放入清水中煮一下,撈出來,撒上精鹽,最後剩下一小堆是單獨留給她自己的,她更青睞活生生的刺身。
兩個小時後,蟲做好了,烹調的婦人用一種植物的葉子把蟲子包好給我送了過來,做好的蟲子看起來比原來舒服多了,身上的毛也不再是密密麻麻的,就剩下稀稀疏疏的一些,上面有一些植物香料,還有用來除異味的蒜片。
但無論如何,視覺上心理上還是有點不舒服的,心裡猶豫著吃還是不吃。面對「油炸毛毛蟲」和「水煮毛毛蟲」,她為我打樣,吃得津津有味。可是我見那模樣,遲遲不敢動手,出於禮貌又不能不吃,用手抓了一條「油炸毛毛蟲」,硬著頭皮放入嘴裡,果然又香又脆,比國內的蠶蛹和知了猴好吃多了,這時,我才領悟到中非人愛吃毛毛蟲的原因。
吃毛毛蟲我總結了三個關鍵詞:勇氣,也香,上癮。席間,她還告訴我,中非人除了吃毛毛蟲外,還吃褐色的谷蛾幼蟲、白色的蠐螬、灰色的玉米鑽心蟲、大小地老虎、蝗蟲、金龜子等10多種昆蟲。 中非地廣人稀,到處是莽莽的原始森林和綠油油的草原,至今仍是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基本上沒有使用農藥、化肥的習慣,這為昆蟲繁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也為中非人提供了豐富的食品。
但當地的婦女也告訴我,有的人也從來不吃這種毛毛蟲,很多人平常也很少吃,所以這毛毛蟲也就算是當地的一種美食小吃,千萬不要以為中非人過著每天吃蟲子的日子。
寫在最後
中非擁有多種不同的氣候和地貌,孕育出多樣的民族,造就了多彩的文化,美食小吃也就當然多種多樣。不過,由於我們活動範圍的限制,平常吃的也多是常規的食物,因此嘗到的美食小吃並不是特別多,資料也不是特別很充分,希望讀者理解。
神秘的中非以及整個非洲大陸還有更多更多的荒野美食值得你親自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