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閱讀】楊絳:文雅是女人最好的品行

2020-12-22 澎湃新聞

如果說男人的最高境界是儒雅,那女人的最好品行就是文雅。

「溫潤如玉,溫文爾雅,彬彬有禮,」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審美觀。

夫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性情過於直率就顯得粗魯,禮儀過於恭敬就顯得虛浮,恰當的性情與禮儀,才是成熟的人該有的樣子。

這樣的女人,即使他們有著滿腹的詩書,卻並非不識人間煙火,有著非同一般的品味和格調。

她們有著少女時代的活潑可愛,卻少了一份年少時的驕橫放肆。

她們沒有凌人的傲氣,只有智慧謙和。

和她們交往的人,總能感受到她們的溫文爾雅,彬彬有禮,淡定從容,讓人如沐春風,沉醉不已。

01.文雅的女人,能知書達禮。

要說起女人身上吸引人的品性有很多種,智慧、優雅、端莊、溫柔、賢惠等等。

如果再詩意一點,還會有:女人如茶,韻味久遠。

女人如書,百讀不厭。

女人如花,淡雅脫俗。

何為文雅?

清·候方域《謝安論》:顧其數十年以來,熟見夫江東之門地聲名,以文雅為高,以風流為美。所以文雅一定博學多聞。

《東方》第五部第十章:「她穿著有花邊的蔥綠色的裙子,態度十分文雅。所以文雅定彬彬有禮,儀表端莊,不淺陋。

文雅就是,博學多聞、溫文爾雅,講守禮儀、不粗俗、不淺陋。

既是一個女人的氣質,更是她對人生的態度。

楊絳就是這樣一位安靜、優雅、博學多才、知書達禮的女性。

她智慧而溫厚,文字韻致淡雅,獨具一格,楊先生高貴、生動而深刻的靈魂,影響無數現代女性。

錢鍾書的好友陳子謙先生,曾告訴讀者他一直難以忘記懷的一件小事。

他寫道:「1984年5月我去拜訪錢鍾書先生,那天是楊先生開的門,她是那樣溫文爾雅,一副嬌小文弱的樣子。

當錢先生讓我坐下後,楊先生從裡屋用舊式茶盤端出兩杯茶來,遞一杯給我,遞一杯給錢先生,然後雙手託著茶盤一直背朝裡屋退下。

直到我告別時,她才從裡屋出來,滿臉微笑送我到門口。

楊先生端茶的動作,特別是她的「卻行」顯然是一種舊式禮節,當時陳子謙先生覺得很不好理解,特別是對一位後生晚輩,何必如此「講禮」這般氣客?

現在想想,這就叫文化,這就是楊先生身上特有的文雅內涵。

無論你如何飄洋過海,懂得多少門外語,受多少西洋風氣的影響,到頭來,骨子裡還是本民族的東西。

楊絳先生儘管留學過巴黎,翻譯過《堂吉訶德》,寫過現代劇本和小說及理論著作,但依舊那樣彬彬有禮,溫柔敦厚、溫文爾雅。

02.文雅的女人,淡定而從容。

文雅的女人有內涵,她們慎獨慎行,淡定從容。

女人有了內涵,就像是船有了自己的錨,不會隨波逐流。

她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堅守,慎獨而行。

文雅的女人,腳下有根,這是立身之本。

朝秦暮楚的牆頭草沒有自己的堅持,她們稱不上文雅。

僅有自己的堅持,但渾身是刺,像一枝帶刺的玫瑰,也稱不上文雅。

淡定從容的女人,會隨時帶著微笑,簡單的生活。

她們用閒暇時光去豐富自己的內心,讀一本書,品一杯茶,賞一束花,燃一柱香,從容的享受生活。

淡定從容的女人總能追求生活的樂趣;總能發現美麗的風景。

哪怕身心一次次受傷、哪怕生活一次次受挫。

淡定從容的女人更加寬容、更加感恩、更加呈現出歷盡滄桑卻依然隨遇而安的美麗。

楊絳先生一生對抗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的態度,可謂生命正能量;她經歷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依然保持著平靜、淡定、從容、知足,成為無數女性的精神楷模。

楊先生的《一百歲感言》可謂字字珠璣,發人深省。

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年輕時曾那麼渴望命運的波瀾,到老了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不是外在的花花草草,山川河谷,而是內心經過洗滌後的淡定與從容......

我們曾如此渴望獲得外界的認可或讚譽,到頭來才真正懂得: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03.文雅的女人,博學而多才。

說起文雅,很多人腦海中存在的依舊是那個出生於書香門弟,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

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鬚眉之剛毅的中國古代才女李清照。

女人的文雅,是那種飽讀詩書,自內而外滲透出的一種內斂的氣質與風度。

真正文雅的女人,一舉手一投足,就能體現出來,而無須刻意表現。

實際上,只有你平日留一些心,不難發現,那些來來往往形形色色的人,可以從他們談吐,或者周身散發出的氣質,基本可以判斷出誰才是真的文雅。

有的人看著也挺文雅,婷婷玉立、身著名牌,但胸無點墨,談吐粗俗,一張嘴就會露餡,活像一個土財主家的地主婆、暴發戶。

讀書能將坐井觀天的家庭煮婦,變成一個知識淵博的智慧女人。

古人曾有言:「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可變化氣質。」

因為博覽群書,知識淵博,博古通今,因而講話經常引經據典,旁徵博引,把自己腦海中的詩詞、典故、格言、諺語等等,信手拈來,巧妙運用於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當中,言簡意賅。

而且這種女人有頭腦,能思考,求知慾尤其強烈,常常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且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讀幾天書未必能讓自己的學識與氣質有什麼改變。

但是,讀多了,在日積月累中,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都會有所改變,洗滌內心,改變與家人的相處方式,調整心態,改變了你的氣質。

如果說讀書讓人博學,那只有對學習永遠如饑似渴的女人才能造就一個多才的自己。

別人在看電視的時候,你在學習英語;別人在麻將桌上時,你卻在登山吟誦。

楊絳的家庭充滿意著恩愛、和諧的氣氛。

她從小喜歡文學,如果她對什麼書表示興趣,父親就把那本書放在她的桌上。

當錢鍾書去世後,已經九十餘歲高齡的楊絳依然手不釋卷,並還在孜孜筆耕不輟,仍然用雙手,用生命之火的暖流回報人民,回報社會。

三代出一個貴族。

文雅需要經歷歲月的積澱,需要心境的修練,也需要智識的滋養,如此才會真正擁有一份溫文爾雅和彬彬有禮。

文雅是女人最好的品性。

她們像春日裡和煦的春風,溫柔而有力,恭敬而不諂媚,他們不甚偉岸,卻自有一份讓人心折的力量。

她們像一株柔韌的蘆葦,他們堅守卻保持一份溫和。

韌性十足,讓身邊人踏實,而柔軟讓身邊的人不會受到傷害。

她們身上散發出的一道道迷人的品質,匯聚成美好的風景,讓人倍生敬意,百看不厭。

來源:女人心計學

原標題:《【全民閱讀】楊絳:文雅是女人最好的品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楊絳:最好的夫妻關係,有一字足矣(深度好文)
    03每一個成功的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就像《十五的月亮》唱的那樣,軍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楊絳之於錢鍾書不止是一個賢妻良母,在錢鍾書的文學之路上她也給了他諸多幫助。錢鍾書在《圍城》的序中這樣寫道:這本書整整寫了兩年,屢次想中止。是楊絳女士不斷的督促,替我擋了許多事,省出時間來,得以錙銖積累地寫完。最好的夫妻關係,有一字足矣。
  • 《我們仨》楊絳:扮演好人生的每一個角色,活出女人最完美的樣子
    楊絳之後說了一句這樣的話:「我發現,鍾書辦事很能幹。」楊絳是一個從容優雅的女人。她對待疾病與生離死別的態度,是極其正能量的,她經歷了人生中的大起大落,依然能夠平靜而充實,恬淡而知足,不卑不亢地生活。而在楊絳的人生中,不論命運多麼艱險,她的身上永遠都充溢著一種無怨無悔的向上之氣。楊絳用她傳奇的一生,告訴了很多人,什麼叫作真正的堅強。在耄耋之年,接連遭遇喪偶,喪女的打擊,可在面對人生重創的時候,楊絳先生依舊頑強地生活。楊絳瘦弱的身體,承擔了別人無法想像的沉重和悲痛。
  • 素媛案罪犯出獄,老婆等12年:另一半的品行,決定女人未來的人生
    女人嫁錯了人沒關係,最怕的是一錯再錯,甚至在明知丈夫作惡的情況下,還不肯離開,不惜助紂為孽去換取所謂的感情。男人的人品決定女人未來的婚姻,一個品行不正的人,女人從一開始就要遠離,因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不要指望他會改變,也不要期待他「或許」將來會改變,因為你賭不起。結婚要慢,離婚要快。
  • 楊絳與錢鍾書:世上最好的愛情,是一見鍾情與你相伴攜手共白頭
    撩人心弦的情話,溫暖了楊絳的那顆芳心。有一次,楊絳在給錢鍾書的回信裡寫到:「現在吾兩人快樂無用,須兩家父母兄弟皆大歡喜,吾兩人之快樂乃徹始徹終不受障礙」。可是不知為何,這封回信落到了錢鍾書父親的手裡。出於好奇,錢父拆開了信件。看完後,錢父喜上眉梢。從信中的一言一句,錢父看得出來,這是一個聰明的女子,做事周全不魯莽。
  • 聶震寧:「全民閱讀」與「中小學生閱讀」相輔相成
    聶震寧從全民閱讀的由來、全民閱讀進入新時代以及全民閱讀的三項基礎性工作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全民閱讀」的建設成果要讓下一代人受益黨的十八大首次將「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納入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經過多年的宣傳推廣,截至目前,「全民閱讀」活動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 60餘位名人名家推薦300餘本書單 北京全民閱讀惠啟動
    11月18日下午,第八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書香北京」品牌周暨「全民閱讀惠」大型推廣活動在北京圖書大廈開啟。活動匯聚60餘位名家推薦300餘本書單,聯合40餘家圖書平臺、書店,設置專櫃、專區,推出專屬優惠購書活動,並策劃名家訪談、讀書會、新書發布、直播帶貨等豐富的線上線下活動,打造一場書香四溢、惠享文化的全民閱讀盛宴。
  • 全民閱讀:在變局中開新局——第三屆中國全民閱讀年會在廣西南寧舉行
    12月18至19日,以「全民閱讀:在變局中開新局」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全民閱讀年會在廣西南寧舉行,來自各省(區市)委宣傳部、文化和旅遊局、教育局的代表,出版界的代表,知名作家、學者近300人參加了本次年會。
  • 全民閱讀:在變局中開新局——聚焦第三屆中國全民閱讀年會_出版...
    12月18日至19日,以「全民閱讀:在變局中開新局」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全民閱讀年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年會由中國出版協會、中國閱讀三十人論壇指導,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廣西出版傳媒集團、人民出版社聯合主辦,廣西新華書店集團、新閱讀雜誌社承辦,中國出版協會全民閱讀工作辦公室、人民出版社讀書會、新教育研究院新閱讀研究所協辦。年會旨在建設書香社會,推動全民閱讀,打造公益性年度全民閱讀推廣的交流平臺。
  • 懷念楊絳:且以「不爭」過一生
    多年後,楊絳幽默地回憶道:「(《圍城》裡)結婚穿黑色禮服、白硬領圈給汗水浸得又黃又軟的那位新郎,不是別人,正是鍾書自己。因為我們結婚的黃道吉日是一年裡最熱的日子。」楊絳在陪同錢鍾書在牛津大學學習時,因錢鍾書不喜歡古文書學加上粗心竟考了不及格,楊絳便用一隻耳挖子的尖頭,一個一個點著幫助錢鍾書認識英國古人到今天書寫是如何變化的。
  • 楊絳:笑對過往,不留遺憾,誰說往事不是幸福的回憶?
    笑著回憶,是對過往最好的懷念。笑著回憶,是對過往最好的懷念在寫下《我們仨》的時候,楊絳也是笑著回憶過往的。那些往事,她仿佛又重新經歷了一次,那些點點滴滴的記憶,那可愛的父女倆,仿佛一下子又全都回來了。他看著睡著的楊絳,玩心大起,於是他用飽蘸濃墨的筆想給楊絳畫個大花臉,可沒想到剛一落筆,楊絳就醒了。雖然惡作劇才開始,可楊絳到底還是吃了苦頭。楊絳皮膚極為嬌嫩,竟然比宣紙還吃墨,錢鍾書這一筆下去,讓她洗墨跡差點兒將臉洗破皮。
  • 楊絳:婚姻不僅需要浪漫的愛情,還需要付出彼此相愛
    這是錢鍾書到楊絳的浪漫故事。在我們不能見面的日子裡,錢鍾書試著用不同的風格寫不同內容的情詩給楊絳。他的詩甚至可以引用他。每個單詞是文採斐然,每個句子是情意綿綿,這是一封封和錢鍾書滾燙的愛的情書。關於沒有一個女人能抗拒這種感情,楊絳也深深地捲入了這個甜蜜的愛情漩渦。
  • 全民閱讀:在變局中開新局
    年會會場央廣網南寧12月18日消息(記者 劉發丁)2020年12月18-19日,以「全民閱讀:在變局中開新局」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全民閱讀年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年會旨在建設書香社會,推動全民閱讀,打造公益性年度全民閱讀推廣的交流平臺。
  • 「書香天府·全民閱讀」|亞馬遜中國發布「2020全民閱讀報告」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4月20日,亞馬遜中國連續第七年發布「全民閱讀報告」。由亞馬遜中國發起的「2020全民閱讀大調查」,自3月27日上線後的一周時間內,共收到逾18,000份有效問卷。
  • 楊絳《我們仨》:一個長長的離別夢
    可能那段日子,對於楊絳先生來說,就是一場噩夢吧。「我知道夢是富有想像力的,想念的太狠了,就做噩夢,我連夜做著噩夢……」第二部的「失散」就在古驛道和夢之間消散地如夢一樣。或許只有楊絳先生的文筆能寫出這樣的悲憫和憂傷。
  • 楊絳:婚姻不僅需要浪漫的愛情,也需要對彼此的付出
    大約沒有女人能抵擋得住這份情意,楊絳也深陷在這甜蜜的愛情漩渦裡。只是,比之錢鍾書一日一封信的殷勤,楊絳寫的要少得多。為此錢鍾書沒少抱怨,「別後經時無隻字,居然惜墨抵兼金」,他的字裡行間都帶著些許幽怨。是楊絳的愛沒有錢鍾書濃嗎?
  • 楊絳評價張愛玲:長得難看愛出風頭,看人眼光差,你們都高看她了
    上述的這一段話,事實上正是楊絳在2010年,99歲的楊絳在寫給好友鍾叔河信中,對張愛玲的評價。2016年5月25日,楊絳先生在北京協和醫院去世,而過了不久之後,鍾叔河將楊絳寫給他的信件公開,人們便找到了其中的這一段話。 這段話無疑讓人有些驚訝,在大家的印象中,楊絳是一個溫婉和藹可親的老人,很少用如此尖銳的筆觸去形容一個人,而對象不是別人,而是身為「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張愛玲。
  • 開封SOS兒童村開展全民閱讀活動
    2020年10月19日,在全民閱讀主題活動會議上,開封SOS兒童村工作人員王景昕分享《我們為什麼不快樂》中一篇有關解讀抑鬱症的文章,大家一致表示受益匪淺。連日來,開封SOS兒童村進一步倡導全民閱讀,貫徹落實建設「書香汴梁」的活動要求,積極組織幹部職工和兒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激發大家的閱讀熱情,營造全民讀書、崇尚學習、尊重知識的濃厚氛圍。
  • 半輪孤月半輪秋—楊絳先生
    楊絳和錢鍾書的相遇就是這樣,幾經歲月輪迴的羈絆,在夙願的指引下偶然相見,在平淡中相遇互問安好,緣定今生。但生活不能總是羅曼蒂克,腳踩實地的那才是生活,生活的的瑣事牽絆都落在了楊絳肩頭。要知道楊絳年輕未嫁人那會兒在家也是位嬌小姐,但是自從嫁給了錢鍾書,生活中的角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西鄉縣閱讀朗誦協會召開全民閱讀交流座談會
    漢中文明網訊(通訊員 熊祥麗 陳捷宣)12月17日,西鄉縣閱讀朗誦協會全民閱讀座談會在東關社區會議室隆重召開。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小勇,縣文旅局局長糜建軍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座談會。活動中,西鄉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小勇為活動致辭。
  • 書香天府·全民閱讀|親子閱讀,將圖書館當成「第二書房」
    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親子閱讀在近年來非常流行。家庭成員以書為媒,以閱讀為紐帶,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分享多種形式的閱讀過程,讓孩子愛上閱讀。4月23日,在四川省圖書館舉行的「書香天府·全民閱讀」活動上,有一對母子也上臺分享了他們親子閱讀故事。母親袁愛俠是四川省圖書館的志願者,閱讀是她從小以來的習慣。在她看來,閱讀為她的人生帶來了太多太多的驚喜。